-
题名3种秧苗不同秧龄机插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姜心禄
李旭毅
池忠志
叶利
杨福明
郑家国
-
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四川省阳市水稻专家大院
四川省广汉市农业局
四川崇州粮油储备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44-2450,共7页
-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04B13)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6B05)
+2 种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西南水旱轮作区规模化周年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03129)
农业部重大研究专项(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开发与集成)
四川省财政基因工程专项(2013LWJJ-003)
-
文摘
为了研究适宜成都平原麦(油)茬-稻种植制度的机插秧技术,以主推品种F优498为材料,选择毯状苗、钵形毯状苗、钵形穴盘苗在30、35、40、45、50 d秧龄进行机插,分析3种类型的秧苗不同秧龄机插对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秧苗类型极显著影响穗数、着粒数、结实率、产量,显著影响千粒重;秧龄极显著影响穗数、着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互作极显著影响穗数、着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但对产量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钵形穴盘苗比钵形毯状苗增产187.11×103kg·hm-2,增幅21.6%,比毯状苗增产514.93×103kg·hm-2,增幅5.61%。3种类型的秧苗在30 d秧龄时机插产量最高,达到9459.63×103kg·hm-2,延迟机插会减产。不同的秧苗类型减产幅度存在较大差异。钵形穴盘苗超过45 d机插极显著减产,钵形毯状苗超过40 d机插极显著减产,毯状苗超过35 d机插极显著减产。由此可见,钵形穴盘苗秧苗素质好,秧龄可以增达到40~45 d机插,机插秧插秧质量高,可满足成都平原稻麦(油)两熟区种植制度进行机插秧的需求,通过构建足穗、大穗、高结实率的高产群体,实现高产稳产。
-
关键词
机插秧
秧苗类型
秧龄
产量
影响
-
Keywords
Mechanical transplanting
The type of seedling
Seedling age
Yield
Influence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