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阆中市春玉米高产种植模式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鲜波 李兴勇 陈义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0年第1期49-50,共2页
阆中市春玉米高产种植模式为"双六尺"套作模式的改良型,仍然是4.00 m开厢,是将小麦带宽改为1.67 m、玉米带宽改为2.33 m,扩大了玉米中间两行的间距,使得水分、光照、肥料等均匀分配,最终实现了四行玉米均衡发展,获得了玉米高... 阆中市春玉米高产种植模式为"双六尺"套作模式的改良型,仍然是4.00 m开厢,是将小麦带宽改为1.67 m、玉米带宽改为2.33 m,扩大了玉米中间两行的间距,使得水分、光照、肥料等均匀分配,最终实现了四行玉米均衡发展,获得了玉米高产的目的。本文介绍了该种植模式的特点,提出了玉米高产种植的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高产 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阆中市麦//玉//豆模式中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2
作者 任茂明 陈义 《四川农业科技》 2015年第8期40-41,共2页
阆中大豆种植面积已稳定在6666.67hm2以上,其中"麦//玉//豆"套作大豆面积占80%。针对大豆单产不高的情况,我们对"麦//玉//豆"模式进行了多年探索,特别是对该种植模式中如何提高大豆产量进行了多种试验示范,从如何... 阆中大豆种植面积已稳定在6666.67hm2以上,其中"麦//玉//豆"套作大豆面积占80%。针对大豆单产不高的情况,我们对"麦//玉//豆"模式进行了多年探索,特别是对该种植模式中如何提高大豆产量进行了多种试验示范,从如何解决玉米与大豆共生期的问题、玉米叶片对豆苗遮光的问题出发,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栽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作大豆 高产技术 共生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阆中“麦//玉//豆”套作种植模式 被引量:1
3
作者 鲜波 李兴勇 陈义 《四川农业科技》 2020年第1期30-31,共2页
"麦//玉//豆"套作模式,在间中发展推广已经有30多年,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形成了适合不同时代的模式特点。本文要谈的该种植模式为"五0:七0"套作模式,其特点为:省工、高产、适宜于小型机械化... "麦//玉//豆"套作模式,在间中发展推广已经有30多年,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形成了适合不同时代的模式特点。本文要谈的该种植模式为"五0:七0"套作模式,其特点为:省工、高产、适宜于小型机械化。笔者系统介绍了该种植模式的特点,提出了套作模式中小麦、玉米、大豆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作 麦//玉//豆 种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半夏高效栽培新模式
4
作者 任茂明 陈志荣 《农村百事通》 2016年第8期28-29,共2页
川半夏高效栽培新模式是指川半夏与玉米按一定的开厢行比套种的模式。这种栽培模式在与相关配套技术有机结合的情况下,一般年份每亩产鲜半夏400公斤,产值1.2万元;每亩产玉米250公斤,产值600元。扣除生产成本,每亩纯收入高达6000元以上,... 川半夏高效栽培新模式是指川半夏与玉米按一定的开厢行比套种的模式。这种栽培模式在与相关配套技术有机结合的情况下,一般年份每亩产鲜半夏400公斤,产值1.2万元;每亩产玉米250公斤,产值600元。扣除生产成本,每亩纯收入高达6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穗 亩纯收入 栽培模式 栽培技术 厢沟 田间管理技术 苗齐 生产成本 腐熟农家肥 大穗型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半夏高效栽培新模式
5
作者 任茂明 陈志荣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第2期32-33,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川半夏与玉米套种新模式及方法和效益,同时阐述了该种模式的作用机理,为广大药农开辟川半夏高效栽培新途径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川半夏 栽培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