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块化组态设计的新型配电自动化终端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志华 周捷 +3 位作者 蔡月明 周俊 刘润苗 周良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06-110,共5页
基于模块化组态设计的配电终端设计与开发,主要是在设计时将配电终端硬件按照不同的功能需求设计为独立的硬件模块,模块可以采用导轨安装等方式进行任意组合,模块安装不再受限于机箱尺寸及插槽数量,因此模块种类及数量可以按照工程需求... 基于模块化组态设计的配电终端设计与开发,主要是在设计时将配电终端硬件按照不同的功能需求设计为独立的硬件模块,模块可以采用导轨安装等方式进行任意组合,模块安装不再受限于机箱尺寸及插槽数量,因此模块种类及数量可以按照工程需求任意配置,模块间通过带冲突检测的快速通道抢占机制进行通信且模块实现即插即用。文中主要从硬件模块分类及结构设计、高速总线接口及通信机制设计、模块自适应接入设计等方面对所提出的基于模块化组态设计的配电终端进行研究和阐述,主要包含了高速总线控制技术、基于冲突检测的高速总线资源抢占技术、基于自适应接入的模块即插即用技术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配电网 配电自动化终端 模块化组态 即插即用 高速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酸钠碳化母液制备氢氧化铬工艺优化及三氧化二铬粒度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魏潇 廖辉伟 +3 位作者 陈宁 董明甫 黄先东 黄玉西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6-41,共6页
研究了利用铬酸钠碳化母液制备氢氧化铬工艺优化及三氧化二铬粒度分布的影响,主要考察了恒温温度、氢氧化铬洗涤方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还考察了在固定煅烧条件下,铬酸钠含量对三氧化二铬颗粒形貌的影响以及铬酸钠碳化母液碳化率与三氧... 研究了利用铬酸钠碳化母液制备氢氧化铬工艺优化及三氧化二铬粒度分布的影响,主要考察了恒温温度、氢氧化铬洗涤方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还考察了在固定煅烧条件下,铬酸钠含量对三氧化二铬颗粒形貌的影响以及铬酸钠碳化母液碳化率与三氧化二铬粒度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铬酸钠碳化母液碳化率的提升,Cr(Ⅵ)达到最大还原率时所需恒温温度下降,经过3次洗涤的氢氧化铬滤饼煅烧后铬酸钠质量分数为13%~15%,制备的三氧化二铬呈类球体,颗粒粒径均匀,洗涤烘干后各项参数指标均优于GB/T 20785—2006《氧化铬绿颜料》。通过增加原料碳化率,三氧化二铬颗粒的中位径D50随之增大,在碳化率为39.87%时制得的三氧化二铬中位径D50为3.13μm,粒度分布为典型的正态分布,其特征粒径值均符合高端氧化铬绿产品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酸钠碳化母液 三氧化二铬 碳化率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甲基-1,4-萘醌的绿色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乔琼清 王珀会 +2 位作者 吴金婷 董明甫 李鸿波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8-161,共4页
以2-甲基萘(2-MN)为原料,冰醋酸为溶剂,(NH4)2S2O8为引发剂,经30%H2O2氧化制得粗品2-甲基-1,4-萘醌(2-MNQ),通过IR、NMR、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采用HPLC(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粗品2-MNQ的纯度及其所含杂质的种类和含量。考察了反应温度、... 以2-甲基萘(2-MN)为原料,冰醋酸为溶剂,(NH4)2S2O8为引发剂,经30%H2O2氧化制得粗品2-甲基-1,4-萘醌(2-MNQ),通过IR、NMR、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采用HPLC(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粗品2-MNQ的纯度及其所含杂质的种类和含量。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与氧化剂用量对粗品2-MNQ收率、纯度、转化率的影响,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3 h、n(CH3COOH)∶n(H2O2)∶n(2-MN)=50∶11∶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粗品收率为61.1%,转化率为99.7%,纯度为87.7%。经HPLC法测得粗品2-MNQ中的杂质主要为邻苯二甲酸酐和6-甲基-1,4-萘醌(6-MNQ),粗品依次经NaH CO3水溶液和NaH SO3水溶液处理,最终获得2-MNQ纯品(纯度97.7%),总收率为5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1 4-萘醌 绿色合成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铝热还原金属铬炉渣制备彩色氧化锆陶瓷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玉洪 尹春林 +4 位作者 马顺友 颜欣 袁小超 冷建军 张进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8-83,共6页
为提升氧化锆陶瓷的使用性能,采用氧化钇稳定的四方氧化锆为基体(yttria stabilized tetragonal zirconia,3Y-TZP),将铝热法生产金属铬所得炉渣(铝铬渣)按照不同比例(质量分数为5%~15%)加入,利用无压烧结在1400℃保温2 h制备出彩色氧化... 为提升氧化锆陶瓷的使用性能,采用氧化钇稳定的四方氧化锆为基体(yttria stabilized tetragonal zirconia,3Y-TZP),将铝热法生产金属铬所得炉渣(铝铬渣)按照不同比例(质量分数为5%~15%)加入,利用无压烧结在1400℃保温2 h制备出彩色氧化锆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显微硬度计及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了试样的物相、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掺杂铝铬渣可以制备出粉红色系氧化锆复合陶瓷,其物相主要为四方氧化锆、单斜氧化锆和含铬的氧化铝,并且铝铬渣的加入促使更多的四方氧化锆保留到室温。铝铬渣的加入不利于试样的烧结致密性,随着其含量增加复合陶瓷烧结后的体积收缩率降低,基体内出现部分孔隙。但是,铝铬渣的加入提升了试样的力学性能,当其加入量为5%(质量分数)时,氧化锆复合陶瓷的显微硬度和抗折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755.3 HV和421.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氧化锆陶瓷 铝热还原 炉渣 陶瓷增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盐产业绿色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宁 董明甫 +1 位作者 黄玉西 袁小超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13,共4页
根据行业情报、知识产权信息、产业绿色发展政策等,综述了中国铬盐绿色发展现状,包括铬盐产业现状及主要生产工艺。具体研究了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亚熔盐液相氧化制备铬酸钠技术、白银昌元化工有限公司的气动流化塔连续液相氧化... 根据行业情报、知识产权信息、产业绿色发展政策等,综述了中国铬盐绿色发展现状,包括铬盐产业现状及主要生产工艺。具体研究了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亚熔盐液相氧化制备铬酸钠技术、白银昌元化工有限公司的气动流化塔连续液相氧化生产铬酸钠技术、四川省银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双自返富氧液相氧化制备铬酸钠技术等,并探讨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对铬盐产业绿色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盐 资源化利用 清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磷尾气解毒铬渣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先荣 陈宁 +3 位作者 董明甫 谢友才 黄玉西 袁小超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4-56,共3页
研究了黄磷尾气解毒铬渣。实验方法及工艺条件:将六价铬(铬酸钠)质量分数为1%的铬渣粉碎至粒度小于75μm,取5 g样品加入石英管中,加热到600℃,反应20 min,然后在黄磷尾气气氛中冷却至200℃以下。实验结果表明,在上述条件下可以将铬渣中... 研究了黄磷尾气解毒铬渣。实验方法及工艺条件:将六价铬(铬酸钠)质量分数为1%的铬渣粉碎至粒度小于75μm,取5 g样品加入石英管中,加热到600℃,反应20 min,然后在黄磷尾气气氛中冷却至200℃以下。实验结果表明,在上述条件下可以将铬渣中六价铬质量分数降至0.3 mg/kg,并且铬渣不会返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渣 解毒 黄磷尾气 固废 气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甲基萘醌废液制备氧化铬绿工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宁 董明甫 +3 位作者 李逢彬 黄玉西 唐莉 袁小超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0-52,共3页
β-甲基萘醌生产过程产生大量含铬废液,传统方法是将其制成铬粉,但由于铬粉市场疲软因而限制了该方法的生产,同时影响了β-甲基萘醌的生产。研究了β-甲基萘醌废液制备氧化铬绿的工艺,主要包括还原、除酸、洗涤、煅烧等工序,对比了还原... β-甲基萘醌生产过程产生大量含铬废液,传统方法是将其制成铬粉,但由于铬粉市场疲软因而限制了该方法的生产,同时影响了β-甲基萘醌的生产。研究了β-甲基萘醌废液制备氧化铬绿的工艺,主要包括还原、除酸、洗涤、煅烧等工序,对比了还原剂加入量、除酸量、洗涤次数对产品质量及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β-甲基萘醌废液与葡萄糖在110℃反应,用氧化钙除酸至p H=3,所得氢氧化铬经7次洗涤再经煅烧,制得的氧化铬绿产品三氧化二铬质量分数>99%,其余各项指标均符合GB/T 20785—2006《氧化铬绿颜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甲基萘醌 三氧化二铬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酸钠制备六水三氯化铬工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先荣 陈宁 +3 位作者 董明甫 王方兵 黄玉西 袁小超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7-49,共3页
现有六水三氯化铬工业生产方法为铬酸酐还原法,生产成本高,且生产环境恶劣,工序流程长。采用铬酸钠经反应直接制备六水三氯化铬,研究考察了反应熟化时间、盐酸加入量、不同还原剂及还原剂加入量对反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熟化时间为... 现有六水三氯化铬工业生产方法为铬酸酐还原法,生产成本高,且生产环境恶劣,工序流程长。采用铬酸钠经反应直接制备六水三氯化铬,研究考察了反应熟化时间、盐酸加入量、不同还原剂及还原剂加入量对反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熟化时间为4 h,还原剂为甲醇,盐酸加入量为理论用量的1.5倍时,制备出的六水三氯化铬质量可以达到行业优等品要求,且成本较铬酸酐法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酸钠 CrCl3·6H2O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亚铬酸钠粉末
9
作者 袁小超 唐双全 +3 位作者 范兴木 刘清华 王晟懿 杨丽婷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326-328,共3页
以纳米Cr_(2)O_(3)和Na_(2)CO_(3)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NaCrO_(2)粉末。通过XRD研究了配碱量、固相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对NaCrO_(2)含量的影响,并利用SEM对NaCrO_(2)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Na_(2)CO_(3)配碱量为理论配... 以纳米Cr_(2)O_(3)和Na_(2)CO_(3)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NaCrO_(2)粉末。通过XRD研究了配碱量、固相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对NaCrO_(2)含量的影响,并利用SEM对NaCrO_(2)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Na_(2)CO_(3)配碱量为理论配碱量的102%、反应温度为900℃及保温时间为5 h时,反应产物为单一的NaCrO_(2),且NaCrO_(2)的质量分数达99.69%。反应产物呈层状结构,无明显团聚现象,颗粒尺寸为1~8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rO_(2) 正极材料 高温固相反应 相组成 层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酸钠碱性液中氢氧化钠的高效分离研究
10
作者 李先荣 陈宁 +3 位作者 董明甫 谢友才 黄玉西 袁小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80-182,187,共4页
为实现铬铁矿碱溶得到的铬酸钠碱性液中Na2CrO4和NaOH的高效分离,研究了铬酸钠碱性液体系的蒸发结晶过程工艺,通过条件优化得到:碱性液的蒸发至碱度为47.67%(w%),结晶温度为40℃时,保温1 h后过滤,可以实现铬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有效分离。
关键词 蒸发结晶 清洁生产 铬酸钠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