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熊坚 黄小刚 +5 位作者 赵惠芳 凌发样 郑倩华 王姿雯 齐文川 梁繁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9-194,共16页
目的应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对中英文发表的针灸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讨领域发展现状、动态趋势和前沿热点,以期为今后研究开展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 目的应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对中英文发表的针灸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讨领域发展现状、动态趋势和前沿热点,以期为今后研究开展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发表的针灸治疗心肌I/R损伤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文献发表趋势、作者、机构、国家、期刊、关键词和引用等进行分析并绘制图谱和表格,展现领域发展现状并分析展望未来发展方向。结果针灸治疗心肌I/R损伤研究中英文文献发表均呈现上升趋势,是当前极具潜力的学术热点之一;中文文献方面:严洁是发文量最多的学者,湖南中医药大学是高产机构代表,载文量最多期刊为《针刺研究》;英文文献方面:以lu sheng-feng为代表性高发文量学者,南京中医药大学为发文量最多的机构,《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是载文量最多的期刊。领域内作者机构间合作交流较弱,研究主要来自中国,国际化协作交流少;当前针灸治疗心肌I/R损伤涵盖了特异性腧穴、分子生物机制和临床研究3个方面,主要围绕7个热点展开研究。结论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直观地展示了针灸治疗心肌I/R损伤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趋势;未来需要加强国际协作,促进学者机构间交流合作,推动多中心、大样本高水平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发表;同时进一步从新分子生物机制途径、新干预措施和取穴等角度探讨效应机制,并开展临床转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心肌缺血再灌注 VOSviewer CITESPACE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针刺频次与疗程的研究现状及其量效规律
2
作者 罗钦 孙铭声 +7 位作者 田昊 徐桂兴 杨春滟 黄柳杨 李茜 刘亦琳 冀来喜 梁繁荣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6-274,共9页
目的:通过总结近10年针刺刺激量研究现状,分析针刺频次、疗程的量效规律特征,为临床针刺时间参数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3年3月至2023年3月PubMed、Embase、Scopus、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以及中... 目的:通过总结近10年针刺刺激量研究现状,分析针刺频次、疗程的量效规律特征,为临床针刺时间参数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3年3月至2023年3月PubMed、Embase、Scopus、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以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的针刺频次、疗程量效研究相关文献,按疾病类别及其临床分期对针刺优次时间剂量、起效时间剂量等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62篇临床研究;“针刺频率”“疼痛”“慢性期”关注较多。针刺频率:在一定疗程内,疗效与针刺频率正相关,提高针刺频率可更快起效;低频针刺起效较缓,但同次数长疗程时疗效更优。在特定疗程,疗效可能与针刺频率(≥2次/周)无关。疾病临床分期不同,其最优针刺频率存在差异,特发性面神经炎急性期宜≥3次/周,缺血性卒中亚急性期宜≥5次/周,慢性疾病稳定期宜3~4次/周。针刺疗程、次数:慢性期针刺疗程较急性、亚急性期长;疼痛、妇科疾病多在1~2周、2~6次针刺起效,而神经受损、复杂内科疾病则需超4周、10次以上针刺起效。结论:针刺宜以中高频率快速取效,达到效应峰值后,以低频率针刺延长疗程稳固疗效;不同疾病起效、最优时间剂量存在差异,同临床分期的不同疾病最优针刺频率存在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量效规律 针刺次数 针刺频率 针刺疗程 疼痛 临床分期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干预轻度认知障碍临床研究的概括性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正红 银子涵 +3 位作者 李雅琴 夏嫚泽 张欣悦 梁繁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420-3430,共11页
目的对针灸干预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临床研究进行概括性评价,全面明确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针灸干预MCI的重点临床研究方向及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 目的对针灸干预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临床研究进行概括性评价,全面明确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针灸干预MCI的重点临床研究方向及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及WHO ICTRP、Clinical Trials等实验注册平台进行系统检索,收集针灸干预MCI的临床原始研究、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SRs)和(或)Meta分析(Meta analyses,MAs),语言限制为中英文,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7月27日。对纳入文献从年度发表趋势、中医辨证分型、针灸干预方案、结局指标等方面进行总结,同时借助AMASTAR 2对SRs/MAs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使用气泡图等构建证据图谱。结果最终纳入临床原始研究108篇、SRs/MAs 9篇。纳入的临床原始研究均为随机对照研究;2006-2022年文献发表量大体呈上升趋势;中医辨证分型纷繁复杂,以肾精亏虚证居多(占25.25%);特殊针灸干预方案作为干预措施最为常见;结局指标以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为主。AMSTAR 2评价结果显示纳入SRs/MAs均存在至少2项关键条目不符合的情况,方法学质量等级均评为极低。结论当前针灸干预MCI发展前景良好,值得深入研究,但仍存在临床研究类型单一、中医辨证缺乏统一标准、结局指标报告仍需进一步规范等问题。此外,现有SRs/MAs证据质量普遍不高,针灸干预MCI临床有效性、安全性等尚需更深入的研究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轻度认知障碍 概括性评价 系统评价 临床原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tSnap数据库的针灸领域专利发展现状
4
作者 熊坚 张睿添 +5 位作者 赵思婷 李享 凌发样 刘渝 齐文川 梁繁荣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6-453,共8页
目的:基于PatSnap数据库计量分析,研究全球针灸相关专利的发展现状,以期为针灸专利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通过检索智慧芽(PatSnap)数据库2004—2022年全球范围内针灸领域专利信息,对专利的申请趋势、地域分布、相关技术、主要发... 目的:基于PatSnap数据库计量分析,研究全球针灸相关专利的发展现状,以期为针灸专利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通过检索智慧芽(PatSnap)数据库2004—2022年全球范围内针灸领域专利信息,对专利的申请趋势、地域分布、相关技术、主要发明人及主题词等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针灸领域专利101343件,全球针灸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及授权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我国是针灸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其次为韩国、日本;国内广东省、山东省和江苏省在针灸领域专利申请量靠前;A61H39专利技术类型占比最多;国内左点实业(湖北)有限公司、湖南中医药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主要申请人;国际上刘泰宇(■)、萨哈罗夫·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SAKHAROV KONSTANTIN SERGEEVICH)和一心株式会社(■)为主要申请人;技术热点主要集中在立体图、多功能、医疗器械、点火针、便携式等。针灸医疗器械的发明整合创造是热点和高层次创新点。结论:目前我国针灸专利整体保持领先优势,今后仍需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强化专利技术创新,提升专利质量和科技水平;优化专利申请布局,密切校院企合作,促进成果转化;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芽(PatSnap) 全球专利数据库 专利保护 针灸 知识产权 计量分析 可视化分析 发展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抑制DRG交感芽生表达对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杨丽源 胡金群 +7 位作者 熊坚 李萧 刘渝 魏荧 郑倩华 齐文川 梁繁荣 张虹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16-1627,共12页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抑制TRPV1通路介导脊髓C5-T6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交感芽生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大鼠影响,探讨电针改善MIRI的机制。方法实验性喂养一周后,将心电图正常...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抑制TRPV1通路介导脊髓C5-T6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交感芽生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大鼠影响,探讨电针改善MIRI的机制。方法实验性喂养一周后,将心电图正常的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内关组、非经非穴组、内关+辣椒素(TRPV1受体激动剂)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仅开胸穿线不结扎,其余各组均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结扎法制备MIRI模型。造模后第二天,内关组予电针“内关”穴干预治疗,非经非穴组予电针尾部“非经非穴”干预治疗,内关+辣椒素组经腹腔注射辣椒素后,再给予同内关组电针治疗20 min/d,共7 d。采用心电图记录大鼠心电图ST水平、LF/HF比值变化;Evans blue-TTC双染、HE染色评估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组织形态改变;ELISA检测血清CK-MB、cTnI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大鼠DRG中TH-CGRP阳性标记交感-感觉偶联现象;qPCR法检测大鼠DRG中TRPV1、TH、CGRP、SP、ERK、AKT的mRNA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电图ST水平、LF/HF比值显著升高(均P<0.001),IA/AAR比值显著增加(P<0.0001),大量心肌炎细胞浸润,血清CK-MB、cTnI水平显著上调(均P<0.0001),DRG内形成TH-CGRP标记的交感芽生现象及DRG中TRPV1、TH、CGRP、SP、ERK、AKT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心电图显著改善(均P<0.001),内关组IA/AAR比值显著减少(P<0.001),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减少(P<0.0001),血清CK-MB、cTnI水平显著下调(均P<0.0001),DRG内未见明显的交感芽生现象,及DRG内6种相对应的mRNA表达显著减少(均P<0.01);与内关组相比,非经非穴组、内关+辣椒素组心电图、IA/AAR比值、心肌梗死面积和血清CK-MB、cTnI水平未得到明显改善(均P<0.01),DRG中见大量交感芽生现象,与之相6种对应的mRNA表达显著上升(均P<0.01)。结论电针内关可能通过抑制TRPV1通路介导的背根神经节芽生,减轻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TRPV1 电针内关 背根神经节 交感芽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繁荣教授从“神、痰、瘀、虚”针药结合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经验
6
作者 熊坚 杨晨 +5 位作者 郑倩华 魏荧 凌发样 齐文川 李德华 梁繁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139,共5页
总结梁繁荣教授从“神、痰、瘀、虚”针药结合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证经验。根据冠心病心绞痛胸中气塞、喘息不得卧、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的临床症状以及心主血脉、心主神明、久病伤正的理论基础,结合长期临证经验,梁繁荣教授认为神... 总结梁繁荣教授从“神、痰、瘀、虚”针药结合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证经验。根据冠心病心绞痛胸中气塞、喘息不得卧、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的临床症状以及心主血脉、心主神明、久病伤正的理论基础,结合长期临证经验,梁繁荣教授认为神扰、痰浊、血瘀、正虚是冠心病心绞痛的四大病机,其既可单独为病,也可兼夹为病,并提出针药结合的治神、治痰、治瘀、治虚四治法则。梁繁荣教授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发病时内关、通里处因病理变化明显“激活”,故将两者确定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敏化穴,与夹脊穴合为主穴,并强调治疗过程中应重视以药调形、以针调气、针药结合、形气同调,以达到标本兼治、控制病情、缓解复发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梁繁荣 四治法则 针药结合 敏化穴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语言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取穴规律 被引量:13
7
作者 熊坚 黄慧 +5 位作者 张颖春 王姿雯 郑倩华 罗欢 齐文川 梁繁荣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1-677,共7页
目的:基于R语言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取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筛选针灸治疗咳嗽变异性... 目的:基于R语言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取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筛选针灸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相关文献,依据标准方案提取针灸处方,建立针灸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处方信息数据库;基于R语言对数据库取穴频次、聚类和关联等情况进行规律挖掘。结果:共收集78篇文献,提取87个处方;干预措施包括艾灸、针刺联合中药及3种以上干预措施联合运用;使用频次>25次的高频腧穴依次为肺俞、足三里、肾俞、大椎和脾俞;经脉使用频次以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阴肺经、任脉和督脉为主;特定穴频次以背俞穴和五腧穴为主。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形成以大椎-脾俞-肾俞-肺俞-足三里为基础的核心腧穴组合。结论:针灸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以肺俞、足三里、肾俞、大椎和脾俞为核心腧穴组合,针刺、艾灸、中药结合多种疗法综合运用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针灸疗法 数据挖掘 R语言 腧穴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技术在针灸领域应用现状和热点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熊坚 林国栋 +5 位作者 蒋晶 李享 韦淼 王姿雯 齐文川 梁繁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479-2492,共14页
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和可视化软件对红外技术在国内和国际针灸领域应用文献进行分析,探讨研究现状、主要力量、前沿热点和动态趋势,以期为促进红外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交叉融合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应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分别对中国... 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和可视化软件对红外技术在国内和国际针灸领域应用文献进行分析,探讨研究现状、主要力量、前沿热点和动态趋势,以期为促进红外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交叉融合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应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分别对中国知网检索筛选到的478篇和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检索筛选到的188篇红外技术应用于针灸领域期刊文献的发文量、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分析,绘制作者、机构和关键词可视化图谱,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共现和时间叠加分析。结果国内红外技术在针灸领域应用研究起步较早,国际上研究起步较晚;国内学者许金森、沈雪勇、潘晓华和丁光宏在红外技术与针灸交叉研究方面做了较多工作;国际上Litscher gerhard、Shen xueyong和Yoo ho-ryong为主要作者。国内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发文量靠前;国际方面Med Univ Graz(格拉茨医科大学)、Daejeon Univ(大田大学)和Korea Inst Oriental Med(韩国韩医学研究院)为主要研究机构;关键词可视化发现热点为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诊断和评估针灸相关疗法临床疗效、围绕红外治疗效应辅助针灸增强临床疗效和产品转化开发、探讨经络循行显影现象、经络腧穴的红外光谱特征辅助疾病诊断、灸法红外辐射光谱特征研究以及针灸疗法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研究。结论红外技术与针灸的交叉融合涵盖了诊断和临床两个方面,涉及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当前主要围绕着6个热点开展。红外技术在针灸领域应用研究极具发展潜力,值得更深入交叉融合研究,开展多人员和机构合作交流;未来红外经络腧穴诊断设备、新兴红外技术引入和针灸经络特异性红外现象的分子机制等研究方向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技术 针灸 经络 腧穴 知识图谱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干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夏嫚泽 银子涵 +4 位作者 陈正红 张欣悦 李雅琴 赵凌 梁繁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821-2831,共11页
目的对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MAs/SRs进行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和证据质量等级的综合评价。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等4个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Embase、Cochrane C... 目的对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MAs/SRs进行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和证据质量等级的综合评价。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等4个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等3个英文数据库中对收录的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MAs/SRs进行检索,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2月20日。MAs/SRs的方法学质量评估工具为AMSTAR 2,报告质量评估工具为PRISMA,证据质量评估工具为GRADE系统。结果本文共纳入18篇MAs/SRs,89%的研究表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根据AMSTAR 2显示,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分布情况为低质量1篇,极低质量17篇;根据PRISMA显示,1篇报告质量好,16篇报告质量中等,1篇报告质量差;GRADE评级显示,在纳入的71个结局指标中,没有证据表明存在高质量的结局指标,而中等、低、极低质量的分布情况分别为10个、17个、44个。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可能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当前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MAs/SRs质量普遍较低,应谨慎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针灸 系统评价再评价 AMSTAR-2 PRISMA GRA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及证据质量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昊 徐桂兴 梁繁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753-4763,共11页
目的针对针刺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进行再评价研究,以期为临床医师及研究者提供更科学的决策支持。方法检索针刺及其相关疗法(灸法、敷贴、毫针疗法等)系统评价的文献,筛选文献后提取资料,采用... 目的针对针刺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进行再评价研究,以期为临床医师及研究者提供更科学的决策支持。方法检索针刺及其相关疗法(灸法、敷贴、毫针疗法等)系统评价的文献,筛选文献后提取资料,采用AMSTAR 2量表和GRADE系统工具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67次结局指标;AMSTAR 2工具评价结果:高质量研究5篇(38.46%),中等质量研究6篇(46.15%),低质量研究2篇(15.38%);GRADE评价工具中,16.42%为中等可信度,53.73%的结局指标为低等可信度,26.87%的结局指标为极低可信度。结论系统评价的结局指标应用GRADE方法进行证据分级显示,针刺治疗COPD的疗效是确切的,但针刺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研究质量等级较低,针对此情况,期望开展证据强度、质量、级别高的系统评价,作为高级别证据来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AMSTAR2 GRADE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