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的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灿 胡烨 +2 位作者 李明明 冉江洪 唐荣华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1-610,共10页
我国2021年最新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保护物种新增较多且部分物种的保护级别发生变动,及时掌握区域内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物种丰富度及空间分布,有利于开展珍稀濒危鸟类的保护管理与有效监测。本文基于野外调查、网站、... 我国2021年最新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保护物种新增较多且部分物种的保护级别发生变动,及时掌握区域内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物种丰富度及空间分布,有利于开展珍稀濒危鸟类的保护管理与有效监测。本文基于野外调查、网站、文献著作和馆藏标本等数据,对四川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的分布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四川省现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89种,占全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种类的47.9%,新增75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3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52种;以留鸟和冬候鸟为主,分别占四川省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物种的56%和19%;在21个市州行政单元中,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132种)和成都市(132种)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种类最多;在县(市区)级行政单元中,以平武县(99种)、汶川县(94种)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种类最多;四川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的空间分布呈中西部区域高、东部区域低的格局,尤以若尔盖湿地-岷山、邛崃山、大雪山一线最丰富。建议加强鸟类的调查与监测,充分发挥观鸟团体的作用,提高保护管理人员的保护能力,以提升鸟类保护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保护 生物多样性 丰富度 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若尔盖高寒湿地花湖周边地下水潜水位埋深监测 被引量:1
2
作者 祝玮 温平 +3 位作者 顾海军 孙治宇 赵杰 戴强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57-61,共5页
地下水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湿地生态系统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影响到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考察若尔盖高寒湿地花湖周边地下水潜水位埋深变化,本文通过对2015—2017年间在若尔盖湿地花湖区域布设的6个地下点位所获得的潜水位埋... 地下水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湿地生态系统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影响到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考察若尔盖高寒湿地花湖周边地下水潜水位埋深变化,本文通过对2015—2017年间在若尔盖湿地花湖区域布设的6个地下点位所获得的潜水位埋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6个监测点潜水位最浅的是花湖-3号,潜水位平均埋深14.9 cm,年际变化在2~34 cm;地下水埋深最深的监测点为花湖-5号,潜水位平均埋深128.3 cm,年际变化在67~197 cm。年均潜水位埋深最大差异达到113.4 cm。2、从全年来看2月、12月潜水位埋深最高、6月和9月埋深最低;比较各个监测点的潜水埋深的2015年和2016年年度极差的平均值发现,花湖-3号监测点的潜水埋深年度极差最小,仅仅23.1 cm,而花湖-4号潜水埋深极差最大,达到100.5 cm。这说明各个监测点之间不仅潜水位差异大,潜水位的季节变化差异也很大。年均潜水埋深越浅的区域潜水位季节性变化越小,而潜水埋深越深的区域潜水位季节性变化越大。本研究通过对若尔盖湿地花湖区域的地下水潜水位埋深变化进行分析,以期为若尔盖湿地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相关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 湿地 地下水 潜水位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