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遗传工程的重要载体—质粒
1
作者
方志林
《生物学教学》
1995年第2期5-6,共2页
质粒的发现可追溯到40年代.1946年美国遗传学家Lederberg和Tatum在研究大肠杆菌的有性生殖过程时,发现遗传物质的传递总是单向的,只能由供体菌向受体菌转移.这一特性后来确定是由F因子引起的.F因子又叫性因子,其遗传行为和特点明显有别...
质粒的发现可追溯到40年代.1946年美国遗传学家Lederberg和Tatum在研究大肠杆菌的有性生殖过程时,发现遗传物质的传递总是单向的,只能由供体菌向受体菌转移.这一特性后来确定是由F因子引起的.F因子又叫性因子,其遗传行为和特点明显有别于细菌染色体.因此,Lederberg等推测它是独立于染色体外的DNA分子,并提出质粒(Plasmid)这一概念,代表存在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我复制的遗传单位.现已习惯用来泛指细菌、放线菌和酵母中染色体外的DNA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工程
载体
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遗传工程的重要载体—质粒
1
作者
方志林
机构
四川省重庆师范学校生物系
出处
《生物学教学》
1995年第2期5-6,共2页
文摘
质粒的发现可追溯到40年代.1946年美国遗传学家Lederberg和Tatum在研究大肠杆菌的有性生殖过程时,发现遗传物质的传递总是单向的,只能由供体菌向受体菌转移.这一特性后来确定是由F因子引起的.F因子又叫性因子,其遗传行为和特点明显有别于细菌染色体.因此,Lederberg等推测它是独立于染色体外的DNA分子,并提出质粒(Plasmid)这一概念,代表存在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我复制的遗传单位.现已习惯用来泛指细菌、放线菌和酵母中染色体外的DNA分子.
关键词
遗传工程
载体
质粒
分类号
Q782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遗传工程的重要载体—质粒
方志林
《生物学教学》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