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治疗伴白内障的青光眼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旭 龙波 +2 位作者 刘灵琳 苟文军 刘思源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44-146,共3页
目的: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对伴有白内障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无并发症伴有白内障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50例50眼,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3mo,记录并比较术前... 目的: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对伴有白内障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无并发症伴有白内障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50例50眼,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3mo,记录并比较术前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备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术前及术后3mo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前房角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mo的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6,P=0.001);术后3mo的眼压为15.63±3.11mmHg,较术前(45.12±5.30mmHg)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7,P=0.000);术后3mo的前房深度为3.57±0.02mm,较术前(1.43±0.25mm)明显加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6,P=0.001);术前、术后前房角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32,P=0.000;Z=-2.432,P=0.016;Z=-4.379,P=0.000;Z=-4.538,P=0.000)。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伴有白内障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能够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超声乳化术 前房角分离术 白内障 青光眼 闭角型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注射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恒 刘志刚 米雪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769-1771,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45例47眼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液2mg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45例47眼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液2mg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情况。结果:术中并发症:有7眼(15%)发生医源性裂孔,有13眼(28%)发生视网膜出血;术后并发症:13眼(28%)发现曲安奈德进入前房,有9眼(19%)前房积血,有6眼(13%)发生眼底出血;术后视力:术后3mo有35眼(74%)视力较术前提高(P<0.05),术后6mo有27眼(57%)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后眼压:术后第7d,1、3、6mo时眼压分别为23.47±5.21、26.58±6.35、19.12±5.76、17.43±4.91mmH g,与术前眼压16.32±4.64mmH g比较、术后第7d,1m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m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d,1、3、6mo时黄斑中央凹厚度分别是404.05±89.71、277.14±41.25、254.82±33.64、226.49±28.57μm,与术前黄斑中央凹厚度433.51±101.02μm比较,术后第7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mo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2mg玻璃体腔内注射能减轻黄斑水肿,改善视功能,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曲安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共同性内斜视手术正位率的因素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恒 曾小平 米雪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5-457,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共同性内斜视手术正位率的因素。方法46例共同性内斜视患者按麻醉方式、年龄、病程、斜视度数分组,术前检查包括屈光状态、视力、斜视角测定和牵拉试验。术后对各组正位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6例患者1次治愈35例,未愈11... 目的探讨影响共同性内斜视手术正位率的因素。方法46例共同性内斜视患者按麻醉方式、年龄、病程、斜视度数分组,术前检查包括屈光状态、视力、斜视角测定和牵拉试验。术后对各组正位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6例患者1次治愈35例,未愈11例。全身麻醉组和表面麻醉组正位率分别是76.19%和76.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5,P>0.05);2~7岁、8~14岁、≥15岁3组的正位率分别是83.33%、78.57%、70.00%,3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c=0.7836,P>0.05);病程≤5a组、6~10a组、≥11a组的正位率分别是88.89%、64.29%、71.43%,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c=2.9989,P>0.05);10△~35△组、36△~60△组、≥61△组正位率分别是92.31%、84.21%、50.0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7.6357,P<0.05),其中低、中度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6400,P>0.05),但它们和高度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3300和2.0600,P均<0.05)。结论共同性内斜视手术正位率与麻醉方式、年龄、病程无主要关系,斜视度是影响其术后正位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斜视 正位率 斜视度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巩膜瓣缝合法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恒 米雪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1360-1361,共2页
目的:比较改良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法与传统缝合法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68眼接受小梁切除术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A组16例28眼术中采取改良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法;B组26例40眼术中施行传统巩膜瓣缝合法。... 目的:比较改良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法与传统缝合法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68眼接受小梁切除术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A组16例28眼术中采取改良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法;B组26例40眼术中施行传统巩膜瓣缝合法。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2(平均6.7)mo。A组术后拆巩膜缝线时间3~17(平均8.33)d。A、B组术后早期浅前房分别有2眼(7%)和12眼(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wkA、B组眼压分别为10~19(平均13.31)mmHg和6~42(平均14.64)mmH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moA、B组眼压分别为10~17.30(平均11.96)mmHg和7~44(平均15.17)mmH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最终形成功能滤过泡28眼(100%)和36眼(9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法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它较传统方法更能降低术后早期浅前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瓣 缝合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肌与近视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唐秀平 唐知进 +1 位作者 黄再红 李恒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9-442,共4页
睫状肌作为眼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眼的调节和房水引流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研究发现近视眼的睫状肌位置和形态相比正视眼或远视眼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可能通过改变眼的调节、脉络膜张力以及眼内压等影响近视的进展。现有的证... 睫状肌作为眼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眼的调节和房水引流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研究发现近视眼的睫状肌位置和形态相比正视眼或远视眼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可能通过改变眼的调节、脉络膜张力以及眼内压等影响近视的进展。现有的证据表明较厚的睫状肌后部与近视增加存在一定的关联,但其影响近视进展的机制还未明确证实。本文即总结睫状肌差异与近视的关系及睫状肌差异影响近视变化的可能机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肌 近视 调节 脉络膜 眼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状胬肉不同术式治疗后1a内复发率的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晏兴云 陈红梅 唐知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1423-1424,共2页
目的:分析比较3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后1a内复发情况。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来对翼状胬肉的3种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做统计分析,分别比较其复发率,并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复发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其复发... 目的:分析比较3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后1a内复发情况。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来对翼状胬肉的3种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做统计分析,分别比较其复发率,并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复发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其复发率有明显差异,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术后复发率高,翼状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及翼状胬肉切除+生物羊膜移植术术后复发率低,且两种术式术后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及翼状胬肉切除+生物羊膜移植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理想术式,术后复发率低,特别是翼状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术式 复发率 羊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ulentis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思源 杨旭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134-2136,共3页
目的:探讨Oculentis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10/2017-01行超声乳化吸出术联合Oculentis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20例作为试验组,将同一时段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类光学Aspira-a... 目的:探讨Oculentis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10/2017-01行超声乳化吸出术联合Oculentis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20例作为试验组,将同一时段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类光学Aspira-aA单焦点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查患者术后3mo裸眼远视力、近视力、屈光状态、UBM检查、阅读戴镜率、不良体验率(光晕、眩光、雾视等现象发生率)的情况。结果:术后3mo,试验组裸眼远视力(0.10±0.0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4,P>0.05)。试验组裸眼近视力(0.11±0.0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3,P<0.05)。术后3mo,试验组人工晶状体居中性均良好,阅读戴镜率为5%,不良体验率(光晕、眩光、雾视现象发生率)仅为5%,而对照组阅读戴镜率为100%。结论:Oculentis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提供良好的裸眼远视力和近视力,能极大地提高白内障术后脱镜率,解决白内障术后老视问题,且患者舒适度极佳,光晕、眩光、雾视现象少有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ulentis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老年性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置泪道引流管对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苟文军 杨旭 +2 位作者 龙波 陈彬 李玉梅 《临床眼科杂志》 2021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留置泪道引流管对慢性泪囊炎患者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DCR)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泪囊炎患者98例(98只眼),所有患者均接受EDCR手术,以术中植入泪道引流管为依据,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泪道引流管非植入组与泪... 目的观察留置泪道引流管对慢性泪囊炎患者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DCR)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泪囊炎患者98例(98只眼),所有患者均接受EDCR手术,以术中植入泪道引流管为依据,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泪道引流管非植入组与泪道引流管植入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吻合口愈合情况及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结果本研究最终完成随访98例(98只眼),EDCR泪道引流管非植入组49例、EDCR泪道引流管植入组49例纳入分析。EDCR泪道引流管非植入组治愈率为93.8%(46/49),其中3例手术失败的原因均为鼻腔炎症导致吻合口与中鼻甲相粘连吻合口封闭导致手术失败;EDCR泪道引流管植入组治愈率为85.7%(42/49),其中7例手术失败的原因均为吻合口周围组织过度增生、肉芽组织增生、泪道引流管脱落后过早取出泪道引流管造成吻合口周围黏膜收缩导致吻合口阻塞致手术失败。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随访时间延长,在6个月时EDCR泪道引流管非植入组有46例吻合口逐渐上皮化,未见肉芽组织生长;EDCR泪道引流管植入组有42例吻合口逐渐上皮化,未见肉芽组织生长。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植入泪道引流管可用于治疗慢性泪囊炎,但泪道引流管留置与否对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 泪道引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下方巩膜外垫压治疗特殊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恒 刘志刚 米雪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519-1521,共3页
目的:评估玻璃体切割联合下方巩膜外垫压治疗一类特殊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对具有以下特点:(1)病程大于6mo;(2)裂孔位于5∶00~7∶00的视网膜周边部或者在多发视网膜裂孔中有开放裂孔位于5∶00~7∶00的视网膜周边部;(3)视... 目的:评估玻璃体切割联合下方巩膜外垫压治疗一类特殊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对具有以下特点:(1)病程大于6mo;(2)裂孔位于5∶00~7∶00的视网膜周边部或者在多发视网膜裂孔中有开放裂孔位于5∶00~7∶00的视网膜周边部;(3)视网膜脱离范围超过270度、并且伴有脱离区视网膜条索样增殖的19眼特殊类型视网膜脱离,采取玻璃体切割联合下方巩膜外垫压治疗,观察视网膜解剖复位和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视网膜解剖复位19眼;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0.01~0.1有5眼;0.12~0.3有9眼;≥0.4有5眼。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下方巩膜外垫压是治疗病程大于6mo、视网膜裂孔位于5∶00~7∶00的视网膜周边部或者在多发视网膜裂孔中有开放裂孔位于5∶00~7∶00的视网膜周边部、视网膜脱离范围超过270度、并且伴有脱离区视网膜条索样增殖这类特殊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巩膜外垫压 视网膜脱离 特殊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袋张力环联合虹膜拉钩治疗大范围晶状体脱位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彪 杨奉玲 杨旭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5期44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囊袋张力环缝线固定联合虹膜拉钩治疗大范围晶状体脱位白内障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晶状体脱位范围>180°的白内障患者17例(17只眼)行白内障手术,术中用虹膜拉钩固定囊袋,超声乳化吸除白内障,植入囊袋张... 目的:探讨囊袋张力环缝线固定联合虹膜拉钩治疗大范围晶状体脱位白内障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晶状体脱位范围>180°的白内障患者17例(17只眼)行白内障手术,术中用虹膜拉钩固定囊袋,超声乳化吸除白内障,植入囊袋张力环及折叠人工晶状体,并将囊袋张力环缝线固定在脱位侧巩膜。结果17例均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并顺利植入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最佳矫正视力≤0.4者5只眼,0.5~0.8者10只眼,0.8~1.0者2例。所有病例的人工晶状体均正位,无明显偏位及倾斜,无囊袋破裂及撕裂等并发症。结论囊袋张力环缝线固定联合虹膜拉钩应用于大范围晶状体脱位的患者,能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患者的视力,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脱位 囊袋张力环 虹膜拉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导致眼球摘出4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恒 米雪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804-805,共2页
目的:分析因创伤导致眼球摘除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5-07/2009-07因创伤而导致摘除眼球的所有患者资料,对其受伤时间、原因、年龄和职业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从受伤到住院摘除眼球时间1h^40a,平均4.9a;导致眼球摘除的首要眼病... 目的:分析因创伤导致眼球摘除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5-07/2009-07因创伤而导致摘除眼球的所有患者资料,对其受伤时间、原因、年龄和职业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从受伤到住院摘除眼球时间1h^40a,平均4.9a;导致眼球摘除的首要眼病是眼球破裂伴眼内容物脱失,其次是继发性青光眼,再次是化脓性眼内炎;青光眼或白内障手术并发症是导致眼球摘除的首要原因,其次是木块和石块击伤;职业构成:占第一位的是从事农业或建筑行业人群,其次是从事个体经营和工厂工人。受伤主要年龄在41~60岁,其次是21~40岁。结论:眼外伤后应及时正确处理,应加强对特殊人群有关眼睛保护知识的培训,对基层眼科医生应该加强技能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创伤 眼球摘除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恒 陈方 +2 位作者 苟文军 唐碧芳 刘全坤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579-1581,共3页
目的:对比玻璃体切除与玻璃体切除联合下方巩膜外垫压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选取复杂视网膜脱离病例100例100眼,均病程≥1mo,合并下方周边视网膜裂孔,脱离区视网膜增殖、至少有一处皱襞。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眼采取玻璃体... 目的:对比玻璃体切除与玻璃体切除联合下方巩膜外垫压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选取复杂视网膜脱离病例100例100眼,均病程≥1mo,合并下方周边视网膜裂孔,脱离区视网膜增殖、至少有一处皱襞。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眼采取玻璃体切除联合下方巩膜外垫压治疗;对照组50眼采取单纯玻璃体切除治疗,比较两组视网膜解剖复位、矫正视力、术后1wk黄斑中央凹厚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视网膜解剖复位有49眼(98%),对照组视网膜复位42眼(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05,P<0.05);治疗组术后矫正视力:0.254±0.238,对照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219±0.2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79,P>0.05);术后1wk,黄斑中央凹厚度:治疗组272±32.21μm,对照组316±33.4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97,P<0.01);术后1wk内治疗组共有12眼(24%)眼压超过30mmH g,对照组有4眼(8%)眼压超过30mmH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19,P<0.05),术后1mo两组患者眼压均能控制在21mmH g以下。结论:对于复杂视网膜脱离,采取玻璃体切除联合下方巩膜外垫压治疗安全、操作准确,相对于单纯玻璃体切除手术更有助于术后视网膜的解剖复位和黄斑水肿的早期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 巩膜外垫压 复杂视网膜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视网膜光凝术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重度NPDR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方 李恒 游慧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036-2039,共4页
目的:观察全视网膜光凝术(PRP)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27眼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NPDR患者随机分... 目的:观察全视网膜光凝术(PRP)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27眼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NPD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112眼)和对照组(60例115眼),观察组患者采用PRP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行PRP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治疗前后两组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厚度(CMT)及血清VEGF、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2wk、1、3、6mo两组的BCVA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BCVA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观察组治疗后2wk开始CMT、血清VEGF及Ang-2水平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1mo开始CMT、血清VEGF及Ang-2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血清VEGF及Ang-2水平均较低(P<0.05),CMT在治疗后1、3、6mo时明显较低(P<0.05);两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P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NPDR患者的视力,减轻黄斑水肿,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全视网膜光凝术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RG信号滤波及参数差异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晏红 王琼华 +3 位作者 苟文军 沈强 李颖媛 冉瑞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2031-2033,共3页
目的:通过滤波技术,排除震荡电位干扰,准确测量闪光视网膜电图a波、b波的隐含期及振幅。方法:对15例30眼门诊健康体检者行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通频带为0.6~300Hz和0.6~70Hz时,分别测量a波、b波的隐含期及振幅,并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通过滤波技术,排除震荡电位干扰,准确测量闪光视网膜电图a波、b波的隐含期及振幅。方法:对15例30眼门诊健康体检者行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通频带为0.6~300Hz和0.6~70Hz时,分别测量a波、b波的隐含期及振幅,并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将通频带设置为0.6~70Hz时,a波、b波表现为单峰,对比通频带为0.6~300Hz时,a波、b波的隐含期延长,振幅下降(P〈0.01)。结论:将通频带设置为0.6~70Hz时能获得光滑的a波、b波波形,能准确测量a波、b波的隐含期及振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电图 视网膜 震荡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化油造影在慢性泪囊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恒 唐知进 米雪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816-1817,共2页
目的:分析碘化油造影在慢性泪囊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52例5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碘化油泪囊造影,观察泪囊显影形态,并根据造影结果选择治疗方法。泪囊大小在5.0mm×3.0mm×3.0mm以上,则选择鼻腔泪囊吻合术,低于以上数... 目的:分析碘化油造影在慢性泪囊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52例5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碘化油泪囊造影,观察泪囊显影形态,并根据造影结果选择治疗方法。泪囊大小在5.0mm×3.0mm×3.0mm以上,则选择鼻腔泪囊吻合术,低于以上数值则选择YAG激光泪道成形术。结果:58眼慢性泪囊炎造影发现鼻泪管阻塞53眼(91%),鼻泪管不完全阻塞(狭窄)5眼(9%);53眼完全阻塞中,阻塞部位在鼻泪管上端(开口处)45眼(85%),阻塞部位在鼻泪管中段4眼(8%),阻塞部位在鼻泪管下段4眼(8%)。58眼慢性泪囊炎的造影形态和大小:囊样扩张32眼(55%),不规则结节样12眼(21%),条索样5眼(9%),分叶样5眼(9%),节段样扩张4眼(7%)。46眼采取鼻腔泪囊吻合术,治愈44眼,治愈率96%,12眼采取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愈10眼,治愈率83%。结论:碘化油泪囊造影可以对慢性泪囊炎治疗方法的选择给出指导,应该成为慢性泪囊炎手术治疗前的一项常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油造影 慢性泪囊炎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治疗感染性角膜炎 被引量:5
16
作者 林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28-1732,共5页
目的:观察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对我院35例35眼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感染性角膜炎患者分为3组:观察组15例,使用生物工程角膜施行板层角膜移植手术。对照组有两组:对照1组10例,使用保... 目的:观察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对我院35例35眼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感染性角膜炎患者分为3组:观察组15例,使用生物工程角膜施行板层角膜移植手术。对照组有两组:对照1组10例,使用保存人角膜施行板层角膜移植手术;对照2组10例,实施自体结膜瓣遮盖手术。随访3~20mo,观察视力、感染控制情况以及角膜透明度。结果:观察组15眼术后感染控制,视力不同程度提高,除1眼在随访中发生植片混浊外,其余14眼植片均维持基本透明。对照1组,除1眼病毒性角膜炎因病毒复发导致角膜混浊外,其余9眼角膜植片维持透明。对照2组,除1眼真菌性角膜溃疡感染加重,行眼内容物剜除术,其余角膜溃疡瘢痕修复。结论:生物工程角膜是一种新型的人角膜替代材料,为解决逐年增长的角膜病患者与短缺的角膜供体之间的矛盾发挥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角膜 感染性 角膜炎 板层角膜移植 自体结膜瓣遮盖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贝复舒眼液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龙波 李恒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1881-1881,共1页
0引言 翼状胬肉是眼科一种常见眼表疾病[1],手术是唯一治疗方法,但术后复发率高.复发性翼状胬肉还可致睑球粘连,眼球运动受限.复发后再次手术难度加大,且更易复发.2008- 01/2010- 01我院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贝复舒眼液治疗复发性... 0引言 翼状胬肉是眼科一种常见眼表疾病[1],手术是唯一治疗方法,但术后复发率高.复发性翼状胬肉还可致睑球粘连,眼球运动受限.复发后再次手术难度加大,且更易复发.2008- 01/2010- 01我院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贝复舒眼液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33例35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贝复舒眼液 治疗方法 临床观察 眼球运动受限 手术难度 术后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眼先天性黄斑缺损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晏红 杨旭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1114-1114,共1页
关键词 眼先天性黄斑缺损 先天性发育异常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隐性遗传 脉络膜 视网膜 黄斑区 双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147靶向调控VEGF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及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方 李恒 +3 位作者 游慧 邱煜焱 王宁 陈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55-1860,共6页
目的:探讨miRNA-147靶向调控VEGF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及迁移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分子机制。方法:选择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株(ARPE-19细胞),将细胞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不处理)、无义miRNA组(转染mimic NC)、miRNA-147模拟... 目的:探讨miRNA-147靶向调控VEGF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及迁移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分子机制。方法:选择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株(ARPE-19细胞),将细胞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不处理)、无义miRNA组(转染mimic NC)、miRNA-147模拟物组(转染miRNA-147模拟物)、抑制剂阴性对照组(转染shRNA NC)、VEGF抑制剂组(转染VEGF抑制剂)、miRNA-147模拟物+空载病毒载体组(转染miRNA-147模拟物和空载体)和miRNA-147模拟物+VEGF过表达组(转染miRNA-147模拟物和VEGF过表达)。使用RT-qPCR检测各组细胞miRNA-147及VEGF mRNA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NA-147与VEGF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VEGF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及细胞周期的改变;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无义miRNA组相比,miRNA-147模拟物组miRNA-147表达水平显著升高,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抑制剂阴性对照组相比,VEGF抑制剂组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miRNA-147模拟物+空载病毒载体组相比,miRNA-147模拟物+VEGF过表达组VEGF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显示VEGF是miRNA-147的靶基因。转染miRNA-147模拟物和VEGF抑制剂均可降低ARPE-19细胞增殖和迁移水平,促进细胞凋亡(P<0.05)。转染VEGF过表达可逆转miRNA-147 mimic对ARPE-19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P<0.05)。结论:miRNA-147可通过靶向VEGF抑制ARPE-19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14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增殖 凋亡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恒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729-730,共2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患者21例21眼。观察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及分析导致玻璃体积血的原因。结果:本组21例患者中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数指/眼前~者4例,0.05~...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患者21例21眼。观察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及分析导致玻璃体积血的原因。结果:本组21例患者中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数指/眼前~者4例,0.05~者12例,≥0.3者5例,脱盲率(视力≥0.05)81%,脱残率(视力≥0.3)24%;导致玻璃体出血的前三位病因分别是分支静脉阻塞、无脱离视网膜裂孔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三者共占76%。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安全有效,大部分患者术后视力可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术 玻璃体积血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