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的EMI技术在振动环境中识别结构损伤
1
作者 郝瑞 刘松霖 周文杰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182-186,共5页
机电阻抗(EMI)技术是一种无损的结构健康监测(SHM)方法,具有成本低、易实现、对早期损伤敏感的优点。然而,由于EMI技术是利用压电传感器和被监测结构之间的振动耦合特性来判断损伤,所以在复杂振动环境中应用EMI技术仍然困难,因为外部振... 机电阻抗(EMI)技术是一种无损的结构健康监测(SHM)方法,具有成本低、易实现、对早期损伤敏感的优点。然而,由于EMI技术是利用压电传感器和被监测结构之间的振动耦合特性来判断损伤,所以在复杂振动环境中应用EMI技术仍然困难,因为外部振动会严重干扰这种耦合特性,从而导致误报。为解决该问题,文中基于环境振动引起的误报具有随机性、结构损伤引起的告警信号具有不可逆的性质,提出一种结合统计分析和动态奖惩机制的算法,区分振动引起的噪声和真正的结构异常。此外,还设计了一种小型化的PZT阻抗测量模块,以便工程应用。实验在振动环境中实现了对碳纤维板的损伤识别,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机电阻抗技术 PZT AD5933芯片 损伤识别 环境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rPPG和人脸三维法向量的非接触情绪感知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宇 刘宇昂 +9 位作者 赵梦洁 涂晓光 牛知艺 杨明 刘建华 殷举航 朱新宇 石臣鹏 章超 张铖方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67-1676,共10页
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情绪识别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现有方法主要集中在面部图像或视频上,忽略了其他模态信息,导致鲁棒性和稳定性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模态信息的面部表情识别方法。首先将输入的人脸视频进... 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情绪识别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现有方法主要集中在面部图像或视频上,忽略了其他模态信息,导致鲁棒性和稳定性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模态信息的面部表情识别方法。首先将输入的人脸视频进行远程光电容积脉搏波(Remote Photo plethysmography,rPPG)信号和人脸三维法向量的提取,其次将这两种模态的信息输入其相应的情绪特征提取子网络,提取出对应的情绪特征向量。然后,将这两种模态提取出的情绪特征向量进行融合,生成一个丰富的特征向量,最后将其输入分类器进行情绪分类任务。通过这种多模态信息融合的方式,提高了面部表情识别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所提方法在不同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样化面部表情识别中的表现优于当前先进的情感识别方法,具有更高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情绪感知 多模态表情识别 远程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rppG) 人脸三维法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BD的航空橡塑密封结构案例库构建
3
作者 贺强 瞿汉 牟正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100,共6页
为有效积累和重用航空橡塑密封结构案例中蕴含的知识,提出基于模型的定义(Model Based Definition,MBD)的航空橡塑密封结构案例库构建方法。首先,基于航空橡塑密封结构行业设计标准和MBD的三维建模与标注方法,建立基于MBD的航空橡塑密... 为有效积累和重用航空橡塑密封结构案例中蕴含的知识,提出基于模型的定义(Model Based Definition,MBD)的航空橡塑密封结构案例库构建方法。首先,基于航空橡塑密封结构行业设计标准和MBD的三维建模与标注方法,建立基于MBD的航空橡塑密封结构案例内容框架和表示,通过SolidWorks MBD模块实现航空橡塑密封结构案例的MBD表示;然后,提取航空橡塑密封结构MBD案例表示中的几何特征和语义特征,设计“几何+语义”的案例检索算法;最后,开发的基于MBD的航空橡塑密封结构案例库原型系统及其应用表明,基于MBD的航空橡塑密封结构案例表示与检索实现了知识的积累和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的定义 密封结构 几何特征 语义特征 案例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FSE算法的飞机复合材料缺陷红外检测
4
作者 张华忠 邓旭 +2 位作者 李飞 杨荣 钟勉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0-647,共8页
针对飞机复合材料缺陷红外图像分辨率较低、检测精度不高等导致缺陷特征难以准确表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YOLOv7-FSE(YOLOv7 FReLU-SiLU-EIOU)的改进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将YOLOv7中SiLU激活函数替换为漏斗激活函数FReLU,提高对缺陷... 针对飞机复合材料缺陷红外图像分辨率较低、检测精度不高等导致缺陷特征难以准确表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YOLOv7-FSE(YOLOv7 FReLU-SiLU-EIOU)的改进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将YOLOv7中SiLU激活函数替换为漏斗激活函数FReLU,提高对缺陷特征的空间敏感性。然后使用SPD-Conv(Space to depth Convolution)卷积改进特征提取方式,提升算法对低分辨率红外图像缺陷复杂特征的表征能力。最后将EIOU损失函数替代CIOU损失函数,通过优化边界框识别权重使其聚焦于生成更高质量锚框提升整体检测性能。对比结果表明,本算法相较于其他检测方法如Faster-RCNN、YOLOv3的mAP精度值分别提高10.8%、10.1%。与YOLOv7算法相比,YOLOv7-FSE算法的P精确度由88.3%提高到94.9%,mAP由90.1%提高到97.7%。该算法可应用在飞机表面复合材料缺陷的红外检测中,在结合搭载嵌入式设备开展快速检测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7-FSE 复合材料缺陷 红外检测 低分辨率 mAP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加载的Al/Al结构大直径螺栓动态安装临界干涉量及变形数值模拟
5
作者 左都全 刘洁 +4 位作者 金少卿 曹跃杰 张铭豪 许天宇 曹增强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4,共9页
基于Johnson-Cook本构模型,建立了电磁加载下Al/Al叠层结构干涉螺栓动态安装过程的有限元模型,提出了14 mm中厚板接头上Φ12 mm大直径螺栓安装的临界干涉量,并分别从应力分布、径向变形位移和截面节点温度3个方面分析了干涉量对孔壁的... 基于Johnson-Cook本构模型,建立了电磁加载下Al/Al叠层结构干涉螺栓动态安装过程的有限元模型,提出了14 mm中厚板接头上Φ12 mm大直径螺栓安装的临界干涉量,并分别从应力分布、径向变形位移和截面节点温度3个方面分析了干涉量对孔壁的影响。结果表明,安装过程中安装力随干涉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当干涉量大于1.0%时,影响安装力曲线变化的主导因素由接触面积S变为轴向摩擦力f,导致孔壁由主要的弹性变形转变为塑性变形,且孔壁应力峰值的增长速率明显变缓,甚至出现出口端应力降低的现象。但是,无论干涉量大小,接头孔壁的进口端应力峰值均大于出口端,而且上、下铝板进口端均首先发生塑性变形。接头孔壁受力均匀,进口端径向变形位移方差最大值仅20.1μm2,说明电磁加载的动态安装方法对大直径螺栓干涉安装是适用且可靠的。此外,从温度分析结果发现,接头孔壁的应力峰值均出现在温度较高的进口端,且上、下铝板进口端的塑性变形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Al叠层结构 电磁加载 大直径螺栓 动态安装 临界干涉量与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PID-Kriging的通航发动机空燃比控制可靠性分析方法
6
作者 智鹏鹏 刘雪琴 +2 位作者 官毅 吴江 汪忠来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33-2443,共11页
为解决通航活塞发动机空燃比控制可靠性的精度和效率问题,提出一种融合AMESim-PID联合仿真和自适应Kriging模型的可靠性分析方法。依据工作原理推导活塞发动机进气、排气、燃烧系统物理模型,建立基于AMESim平台的参数化仿真模型;建立以... 为解决通航活塞发动机空燃比控制可靠性的精度和效率问题,提出一种融合AMESim-PID联合仿真和自适应Kriging模型的可靠性分析方法。依据工作原理推导活塞发动机进气、排气、燃烧系统物理模型,建立基于AMESim平台的参数化仿真模型;建立以过氧量系数为指标的PID控制模型,通过调整喷油脉宽来提高空燃比控制精度;提出GA-Halton序列、修正期望最大函数和复合收敛准则,建立高保真自适应Kriging模型以提高计算效率;搭建基于AMESim-PID-Kriging的空燃比控制可靠性分析框架,并通过重要性抽样计算最终失效概率。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通航活塞发动机空燃比高保真建模与精准控制,并以较少的仿真次数和较短的求解时间精确估算失效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发动机 空燃比控制 PID控制 KRIGING模型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材料时变参量的挖补修理胶层内剪应力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闫登杰 陈淑仙 丁镇源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42,共8页
以AS4/3501-6材料的挖补修理为研究背景,基于材料热、力学参数的时变特性,分别为补片和胶层建立了热-力-化学多物理场耦合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挖补角度和胶层厚度对胶层残余剪应力的影响,探索了不同挖补修理设计方案下的修理过程中... 以AS4/3501-6材料的挖补修理为研究背景,基于材料热、力学参数的时变特性,分别为补片和胶层建立了热-力-化学多物理场耦合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挖补角度和胶层厚度对胶层残余剪应力的影响,探索了不同挖补修理设计方案下的修理过程中胶层残余剪应力分布。结果表明:挖补角度、胶层厚度的增大均会加剧胶层残余剪应力集中;减小挖补角度,可有效降低胶层残余剪应力及沿胶层径向平均剪应力梯度;3°挖补角度下胶层径向中点残余剪应力比15°下降低17%,径向平均剪应力梯度降低92%;减小胶层厚度,胶层残余剪应力减小但平均剪应力梯度增大,0.3 mm胶层厚度下胶层径向中点残余剪应力比1.5 mm下降低15%,径向平均剪应力梯度升高30%。经验证三维有限元模型及计算方法正确,为改进修理工艺、提高修复质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补修理 固化 挖补角度 胶层厚度 残余剪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D和Kriging的水滴收集量快速预测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郭琪磊 杜杰 张恒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8-326,共9页
数值模拟手段预测翼面处水滴撞击特性通常较为耗时,为快速准确计算结冰条件下的翼面处水滴收集量,提出了基于本征正交分解和代理模型的水滴收集量快速预测方法。首先对FAR 25部附录C中连续最大结冰条件进行优化拉丁超立方采样,通过数值... 数值模拟手段预测翼面处水滴撞击特性通常较为耗时,为快速准确计算结冰条件下的翼面处水滴收集量,提出了基于本征正交分解和代理模型的水滴收集量快速预测方法。首先对FAR 25部附录C中连续最大结冰条件进行优化拉丁超立方采样,通过数值模拟手段获得各采样点在翼面处水滴收集量分布,从而构造样本空间。在此基础上,利用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tion,POD)方法找到表达和重构水滴收集量的本征模态以及相应的拟合系数。最后,利用Kriging模型建立样本空间中各采样点与拟合系数间的代理模型,实现翼面处水滴收集量分布的快速预测。经多组工况验证表明:该方法可较为准确地预测翼面处水滴收集量分布,其计算成本较数值模拟方法大幅降低,能够为无人机防除冰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防/除冰 本征正交分解 代理模型 水滴收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SD的缺陷目标红外检测算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华忠 杨荣 +2 位作者 邓旭 李飞 钟勉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85-1893,共9页
在外场实验时,由于民机复合材料蒙皮缺陷红外检测缺陷特征不明显,导致检测精度低和复杂模型导致检测速度慢,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SSD算法提高检测精度和实现模型轻量化。该算法首先采用U-Net网络对图像预处理,降低无关特征信息的干... 在外场实验时,由于民机复合材料蒙皮缺陷红外检测缺陷特征不明显,导致检测精度低和复杂模型导致检测速度慢,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SSD算法提高检测精度和实现模型轻量化。该算法首先采用U-Net网络对图像预处理,降低无关特征信息的干扰,增强缺陷的可检测性。其次,使用Mobilenetv2作为骨干网络,减少模型所占内存大小,提高缺陷检测效率。然后,引入融合改进注意力机制(CBAM)的倒残差模块作为辅助卷积层,进一步轻量化模型并解决精度低的问题。消融实验和对比实验表明,该算法在民机复合材料缺陷数据集上,mAP精度高达96.8%,检测速度(FPS)为72.74 f/s。相比传统SSD算法,AP0.5提升了8.3%,参数量(Params)减少至3.966 M,浮点量(GFLOPS)降低了42倍。该算法在飞机复合材料红外检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检测 U-Net网络 SSD算法 mAP精度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spaloy镍基合金高温流变应力及其本构模型构建
10
作者 许罗鹏 郝梦全 +5 位作者 熊磊 张儒伦 李志欣 张宏 杨卫波 邹华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406-7413,共8页
针对涡轮发动机涡轮叶片复杂应力状态下的时效变形问题,以涡轮叶片材料Waspaloy镍基合金为研究对象,开展Waspaloy镍基合金时效处理,完成时效态Waspaloy镍基合金600、700和750℃准静态高温力学拉伸试验。利用Ludwik和Hollomon经验公式预... 针对涡轮发动机涡轮叶片复杂应力状态下的时效变形问题,以涡轮叶片材料Waspaloy镍基合金为研究对象,开展Waspaloy镍基合金时效处理,完成时效态Waspaloy镍基合金600、700和750℃准静态高温力学拉伸试验。利用Ludwik和Hollomon经验公式预测Waspaloy镍基合金高温塑性段流变应力,引入平均误差(the mean error,E_(r))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评价流变应力的预测准确度。结果表明,时效处理后合金的硬度得到有效提升,而其塑性性能有所降低。Waspaloy镍基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在600~750℃区间范围内与加载温度呈负相关关系。Ludwik模型较Hollomon模型有更高的流变应力预测精度,而在高温高应变区域Ludwik模型预测流变应力仍存在较大误差。在Ludwik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指数项,修正后的Ludwik模型能更好地预测Waspaloy镍基合金高温塑性段的流变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paloy镍基合金 时效处理 流变应力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流对比特性学习和图像多尺度退化增强的小目标检测方法
11
作者 王宇 何志 +5 位作者 康朋新 涂晓光 周超 刘建华 雷霞 王文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7-750,共14页
针对小目标检测任务中目标图像尺寸小、目标特征信息模糊、目标和背景难区分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流对比特性学习和图像多尺度退化增强的小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将对比学习模型的输入图像进行多尺度退化增强,增强算法对小目标的捕获感知... 针对小目标检测任务中目标图像尺寸小、目标特征信息模糊、目标和背景难区分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流对比特性学习和图像多尺度退化增强的小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将对比学习模型的输入图像进行多尺度退化增强,增强算法对小目标的捕获感知;其次,在空间域和频率域同时进行对比学习表征,以学习更具鉴别性的目标识别特征,增强模型对目标与背景的区分能力,从而提高小目标检测的效果.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设计了消融实验,并对比分析了与其他先进算法的检测性能优劣.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MS COCO数据集上平均精度均值mAP相较基线算法提升3.6个百分点,小目标平均精度均值mAP_(S)相较主流先进算法提升7.7个百分点;在VisDrone2019数据集上,所提方法平均精度均值mAP较基线算法提升2.4个百分点,所提方法综合性能优于基线算法与其他主流先进算法.可视化检测效果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在小目标检测上的漏检、误检问题得到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目标检测 对比学习 双流网络 图像退化 图像增强 多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对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康沁莹 陈淑仙 +1 位作者 崔潇俊 代振帮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7-124,共8页
采用加速吸湿法得到玻璃纤维/L285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吸湿特性曲线,通过对比分析湿热处理前后的化学结构、断口微观形貌以及力学性能,研究了湿热环境对玻璃化转变温度、损伤机理、抗拉强度以及弹性模量的影响,探究湿热老化机制,为通用... 采用加速吸湿法得到玻璃纤维/L285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吸湿特性曲线,通过对比分析湿热处理前后的化学结构、断口微观形貌以及力学性能,研究了湿热环境对玻璃化转变温度、损伤机理、抗拉强度以及弹性模量的影响,探究湿热老化机制,为通用航空飞机的安全运行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吸湿初期符合Fick第二定律,后期吸湿曲线逐渐趋于平缓,湿度一定时,温度越高,吸湿率越大,达到吸湿饱和时间越长。水浴温度由25 ℃增加到85 ℃时,饱和吸湿率增加209%,相应吸湿饱和时间增加46.50%;湿热处理后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失效形式发生改变,抗拉强度降低30.97%,弹性模量在6%范围内波动,加载初期应力—应变曲线呈线性关系,后期呈非线性变化趋势;相对25 ℃干态试样,85 ℃湿态试样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24 ℃,相应的化学结构未发生变化,但纤维-基体界面发生了不可逆的物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环境 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损伤机理 力学性能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s的航拍红外图像目标识别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悠 韩立祥 付贵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5-781,801,共8页
为了提高无人机在黑暗条件下的识别效率,降低在复杂环境及路况方面存在漏检及延时效果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5s-GN-CB红外图像识别方法,该方法可以提高无人机红外航拍图像对车、人等多类目标识别效率。本文对YOLOv5s的主要... 为了提高无人机在黑暗条件下的识别效率,降低在复杂环境及路况方面存在漏检及延时效果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5s-GN-CB红外图像识别方法,该方法可以提高无人机红外航拍图像对车、人等多类目标识别效率。本文对YOLOv5s的主要改进包括以下3个方面:将Ghost引入到YOLOv5s主干网络中,并将NWD loss损失函数融入至Ghost中;添加注意力机制CA;添加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BiFPN。经验证,改进的YOLOv5s-GN-CB检测模型在InfiRay红外航拍人车检测数据集下目标识别平均精度均值(mAP@0.5)达到95.1%,FPS提高至75.188帧/s。相较于YOLOv5原始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和FPS分别提高了4.2%和12.02%。在对同一场景中无人机航拍红外图像目标识别的检测精度有明显提升,延时率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目标检测 改进YOLOv5s Ghost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工艺对树脂基复合材料挖补修理固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淑仙 闫登杰 丁镇源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4-51,共8页
基于复合材料热固化过程中物性参数的时变特性,建立了树脂基复合材料挖补修理热固化的三维热-力-化学多场耦合模型,数值研究了不同加热方式及不同工艺参数下修补片固化过程中温度、固化度及残余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热环境对... 基于复合材料热固化过程中物性参数的时变特性,建立了树脂基复合材料挖补修理热固化的三维热-力-化学多场耦合模型,数值研究了不同加热方式及不同工艺参数下修补片固化过程中温度、固化度及残余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热环境对修补片内温度峰值影响较小,在0.8%以内;热补仪固化方式下,增大升温速率可缩短修补片固化时间,但会使残余应力增加,6 K/min升温速率下比2 K/min升温速率下完成固化所需时间缩短23%,但残余应力增大9%;热压罐固化方式下,降低罐内对流换热系数,可降低修补片内残余应力,且不会延长固化时间,23 W/(m^(2)·K)对流换热系数下比63 W/(m^(2)·K)对流换热系数下残余应力减小12.3%;热压罐与热补仪固化方式相比,完成固化所需时间接近,热压罐固化方式对应的残余应力下降7%。但是热压罐固化成本远高于热补仪,因此可继续优化热补仪固化工艺,达到提高固化质量降低固化成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升温速率 对流换热系数 温度场 残余应力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