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椎管内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Meta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秋宇 吴文双 唐祖恩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与常规剂量布比卡因两种方式用于椎管内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WOS、CNKI、CBM和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1990.01~2015.07),收集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 目的系统评价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与常规剂量布比卡因两种方式用于椎管内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WOS、CNKI、CBM和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1990.01~2015.07),收集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研究组)与常规剂量布比卡因(对照组)两种方式用于椎管内麻醉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由两位研究人员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然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3个随机对照研究共57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麻醉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4,95%CI(0.20,1.48)];两组术后镇痛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6.08,95%CI(-3.64,15.80)];研究组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R=0.20,95%CI(0.12,0.34),P〈0.01];两组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1,95%CI(0.06,2.90)];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28,95%CI(0.08,1.05)];研究组的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13.29,95%CI(5.44,32.49),P〈0.01];研究组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R=0.11,95%CI(0.04,0.30),P〈0.01];研究组腰骶部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R=0.14,95%CI(0.04,0.46),P〈0.01]。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可降低低血压、尿潴留及腰骶部疼痛的发生率,但会增加皮肤瘙痒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芬太尼 椎管内麻醉 蛛网膜下腔麻醉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气管狭窄气道支架置入术麻醉管理一例 被引量:3
2
作者 胡许平 曾亮 +1 位作者 王富平 王耀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7-208,共2页
患者,男,67岁,50 kg,因“呼吸困难1个月,加重3 d”入我院呼吸内科。入院前4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困难,诊断为“食管癌”,行食管癌根治术并行1次化疗后好转。入院前3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中量白色泡沫样痰,无明显呼吸困难... 患者,男,67岁,50 kg,因“呼吸困难1个月,加重3 d”入我院呼吸内科。入院前4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困难,诊断为“食管癌”,行食管癌根治术并行1次化疗后好转。入院前3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中量白色泡沫样痰,无明显呼吸困难,自行服用感冒药(具体不详)有所好转。此后患者反复咳嗽、咳痰,自行服药均能好转。入院前1个月,患者咳嗽咳痰加重,并出现呼吸困难,偶痰中带血,于当地医院就诊,胸部CT提示:食管中上段吻合口处壁明显增厚,气管受压右侧偏移。对症支持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喘憋明显,转入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加重 气管狭窄 吞咽困难 麻醉管理 呼吸困难 泡沫样 呼吸内科 自行服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持续泵注艾司氯胺酮对肺部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秋宇 孙一午 +1 位作者 周敏 李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1-1286,共6页
目的观察术中持续泵注艾司氯胺酮对接受肺部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择肺部择期手术患者70例,男36例,女34例,年龄18~64岁,BMI 18.5~28.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组(E组,n=34)和对... 目的观察术中持续泵注艾司氯胺酮对接受肺部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择肺部择期手术患者70例,男36例,女34例,年龄18~64岁,BMI 18.5~28.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组(E组,n=34)和对照组(C组,n=36)。E组于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25 mg/kg,并持续静脉泵注0.15 mg·kg^(-1)·h^(-1)至手术结束前30 min。C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术中微量泵泵入丙泊酚6 mg·kg^(-1)·h^(-1)、瑞芬太尼0.1μg·kg^(-1)·min^(-1),术后行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术前1 d、术后2、24、48、72 h非优势手前臂和手术切口周围的机械痛阈,术后2、24、48、72 h痛觉过敏发生情况,术后2、24、48、72 h、7 d VAS疼痛评分,围术期吗啡毫克当量(MME)总量,镇痛泵有效和总按压次数,术后24 h内、术后25~72 h、73 h~7 d内补救镇痛次数,术前1 d和术后7 d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术后7 d内幻觉、恶心呕吐、瘙痒、头晕、头痛、烦躁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E组术后2、24 h时非优势手前臂和手术切口周围的机械痛阈明显升高(P<0.05),术后48 h时手术切口周围的痛阈明显升高(P<0.05),术后2、24 h非优势手前臂和手术切口周围痛觉过敏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12、24、48 h时E组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MME总量明显减少(P<0.05),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总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术后24 h内、术后25~72 h内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入睡时间明显缩短(P<0.05),睡眠时间明显延长(P<0.05),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下降(P<0.05)。术后7 d内两组幻觉、恶心呕吐、瘙痒、头晕、头痛、烦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泵注艾司氯胺酮0.15 mg·kg^(-1)·h^(-1)可有效缓解术后急性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依赖并改善痛觉过敏,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术后疼痛管理 肺部手术 睡眠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狭窄下游流场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于风旭 廖斌 +3 位作者 张英 高玉丽 詹福生 邓明彬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11期836-838,841,共4页
目的 :通过研究主动脉瓣 (AV)狭窄下游流场均匀性指标 ,探讨按照常规分类标准程度分类不同的患者流场均匀性之间的差异 ,探讨该指标对AV狭窄程度分类的意义 ,以及对AV狭窄患者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 33例不同程度的AV狭窄... 目的 :通过研究主动脉瓣 (AV)狭窄下游流场均匀性指标 ,探讨按照常规分类标准程度分类不同的患者流场均匀性之间的差异 ,探讨该指标对AV狭窄程度分类的意义 ,以及对AV狭窄患者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 33例不同程度的AV狭窄患者 ,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于左室长轴及心尖五腔切面分别测定各点的峰值血流速度 ,并且计算各切面的最大速度差值 (△Vmax)作为流场均匀性指标 ,并且与主动脉瓣口面积进行统计分析比较。 结果 :不同程度AV狭窄之间流场均匀性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①流场均匀性指标简单、易行、重复性好 ,可作为AV狭窄患者的临床随访指标 ;②该指标对AV狭窄程度的分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③该指标对AV狭窄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流场均匀性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法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耀华 郑祥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7期472-473,共2页
目的对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法(ANI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初步研究与评价.方法选择23例ASAⅠ~Ⅱ级行脊柱手术的患者进行ANIH.分别于采血前、稀释后和术毕监测并比较循环各指标、电解质、动脉血气、酸碱值(BE)、动脉乳酸值(AL)、红细... 目的对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法(ANI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初步研究与评价.方法选择23例ASAⅠ~Ⅱ级行脊柱手术的患者进行ANIH.分别于采血前、稀释后和术毕监测并比较循环各指标、电解质、动脉血气、酸碱值(BE)、动脉乳酸值(AL)、红细胞压积(Hct)和血红蛋白(Hb)的变化.结果23例患者采血量(885.7±107.2)ml,出血量(1 547.1±425.3)ml;围术期动脉血气、BE和AL无明显改变(P>0.05);CVP在血液稀释后显著升高(P<0.01);MAP术毕明显下降(P<0.05),K+稀释后明显下降(P<0.01),Cl-则明显升高(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稀释后Hct和Hb分别为(28.2±3.79)%和(94.4±10.3)g/L,术毕为(26.5±5.80)%和(91.5±14.2)g/L,较采血前均显著下降(P<0.01).其中5例输入异体血.结论ANIH用于术中出血量较大患者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法 血气 电解质 乳酸 ANIH 血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动压导向呼气末正压个体化滴定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肺不张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亮 孙仁波 +5 位作者 胡许平 廖超 陈长春 李军 孙福德 吴文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7-362,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肺超声评分(LUS)评估驱动压导向呼气末正压(PEEP)个体化滴定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肺不张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65岁,BMI<30 kg/m^... 目的探讨基于肺超声评分(LUS)评估驱动压导向呼气末正压(PEEP)个体化滴定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肺不张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65岁,BMI<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驱动压A组(A组)、驱动压B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A组和B组在完成气管插管后通过滴定PEEP寻找驱动压最低值,与驱动压最低值相应的PEEP值为最优PEEP值。A组术中进行动态PEEP优化,每隔1 h或进行与肺塌陷有关的操作后均重复PEEP滴定;B组选择最优PEEP完成机械通气;C组以5 cm H_(2)O的固定PEEP完成机械通气。记录麻醉诱导前(T_(0))、手术结束气管导管拔除前(T_(5))和气管导管拔除后30 min(T_(6))的LUS和肺不张发生情况。记录平卧位最优PEEP设置完成后5 min(T_(1))、气腹后30 min(T_(2))、气腹后1 h(T_(3))、关闭气腹后10 min(T_(4))的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PEEP、P_(ET) CO_(2)和血气分析结果,并计算驱动压、肺静态顺应性(Cstat)、氧合指数(OI)、死腔/潮气量比值(V_(D)/V_(T))。记录术后7 d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_(0)时比较,T_(5)、T_(6)时三组LUS明显升高(P<0.05)。与T_(1)时比较,T_(2)、T_(3)时三组Ppeak、Pplat、驱动压和PaCO_(2)明显升高,Cstat明显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T_(2)、T_(3)时驱动压明显升高,T_(2)-T_(4)时PaO_(2)、Cstat、OI明显降低;C组T_(2)-T_(4)时驱动压明显升高、Cstat明显降低,T_(1)-T_(4)时PaO_(2)、OI明显降低;T_(5)、T_(6)时B组和C组LUS和肺不张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T_(2)-T_(4)时驱动压明显升高,T_(1)时PaO_(2)、OI明显降低(P<0.05)。三组术后肺部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驱动压导向PEEP个体化滴定能够降低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LUS和肺不张发生率,并改善呼吸系统力学和氧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压 呼气末正压 肺不张 肺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急性超容血液稀释减少脊柱手术异体输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郑祥德 张英 +1 位作者 李宗艳 冯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743-744,共2页
关键词 术前 急性超容血液稀释 脊柱手术 异体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