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偶联剂改性沥青与卵碎石集料界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海朋 张蓉 +2 位作者 何兆益 张晓华 何平芝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689-2694,共6页
为了改善酸性卵碎石集料与沥青粘附性,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沥青进行改性。采用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分析了偶联剂掺量对沥青性质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沥青-卵碎石粉交互作用能力测试、低温黏结性试验和沥青混合料水敏感性试... 为了改善酸性卵碎石集料与沥青粘附性,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沥青进行改性。采用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分析了偶联剂掺量对沥青性质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沥青-卵碎石粉交互作用能力测试、低温黏结性试验和沥青混合料水敏感性试验,研究了偶联剂对沥青与卵碎石集料的界面作用。结果表明:经过偶联剂处理的卵碎石粉末的红外光谱存在明显的CH_2吸收带,证明了在偶联剂作用下卵碎石表面生成了聚硅氧烷。沥青的软化点随偶联剂掺量的增多先增大后减小,延度和针入度随偶联剂掺量的增多先减小后增大。偶联剂掺量为0.6%时,沥青-卵碎石粉体系的车辙因子G~*/sinδ与交互作用系数B值最高。在该掺量下,卵碎石低温脱石量降低了50.7%;相对未改性沥青混合料,水敏感性试验后偶联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残留劈裂强度比提高了7.9%。硅烷偶联剂显著提高了卵碎石与沥青的界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卵碎石 沥青 界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路热管融冰雪效果影响因素试验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水文 张晓华 +2 位作者 张蓉 赵坤 王建壮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5-92,共8页
基于室内融雪路面结构模型,对加热方式、流体温度、管径、管间距、加热功率等影响环路热管融冰雪效果的因素进行试验测试,并计算了各因素敏感性度系数。结果表明:环路热管具有优异的传热效果,路表最大升温速率达8℃/h,但水平方向影响范... 基于室内融雪路面结构模型,对加热方式、流体温度、管径、管间距、加热功率等影响环路热管融冰雪效果的因素进行试验测试,并计算了各因素敏感性度系数。结果表明:环路热管具有优异的传热效果,路表最大升温速率达8℃/h,但水平方向影响范围有限,热量由热管不断向路表和路面内部传递;直接采用电加热方式热量利用率更高,冰层厚度仅影响冰雪融化时间;路表对加热功率、间距敏感,4 cm深度对流体温度、管径敏感;加热功率敏感性最强,流体温度敏感性最差,管径越粗、间距越大,敏感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环路热管 加热功率 敏感度系数 管径 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