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外源酶辅助发酵加工藏茶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贾洋洋
聂枞宁
+2 位作者
罗兴禹
杨凯辉
何春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20-1729,共10页
为解决藏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渥堆时间长及微生物污染导致的安全隐患,探索藏茶加工新工艺,以绿毛茶为试验原料,添加从土豆中制备的外源酶,结合湿热转化加工藏茶,通过响应面分析研究最佳工艺参数,并与传统工艺制成的藏茶进行感官及滋味、...
为解决藏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渥堆时间长及微生物污染导致的安全隐患,探索藏茶加工新工艺,以绿毛茶为试验原料,添加从土豆中制备的外源酶,结合湿热转化加工藏茶,通过响应面分析研究最佳工艺参数,并与传统工艺制成的藏茶进行感官及滋味、色素与香气成分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酶添加量80 U·g^(-1)、茶坯含水量60%、发酵温度34℃、发酵时间7 h进行酶促转化,而后在温度80℃条件下湿热转化60 h工艺制成的藏茶比传统工艺藏茶的滋味更醇和,汤色更红亮,香气更纯正,无酸馊和风霉味。该工艺制成藏茶比传统藏茶水浸出物增加11.72百分点、茶黄素增加0.05百分点、茶红素增加1.47百分点、茶褐素增加0.28百分点,并产生了较多的花果香型香气物质,其中,具有百合花香、玉兰花香、铃兰香和木香的β-芳樟醇增加1.69百分点,具有木香花香的α-雪松醇增加0.49百分点,具有果香的香叶基丙酮增加2.27百分点,极大地改善了茶叶的风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茶
外源酶
风味品质
加工工艺
发酵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蜜桃藏茶调味茶的研制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倩倩
黄泓
+1 位作者
毛德芝
何春雷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2-98,共7页
为改善茶叶风味,提高藏茶的市场接受度,以适应更多消费群体的感官需要,该研究以藏茶为主要原料,配以甜叶菊、水蜜桃浓缩汁、食用香精等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二次旋转正交试验,以感官审评结果为评价指标并结合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配方...
为改善茶叶风味,提高藏茶的市场接受度,以适应更多消费群体的感官需要,该研究以藏茶为主要原料,配以甜叶菊、水蜜桃浓缩汁、食用香精等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二次旋转正交试验,以感官审评结果为评价指标并结合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配方进行评价,研究蜜桃藏茶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蜜桃藏茶最佳配比为每100 g藏茶中添加水蜜桃浓缩汁3 mL、甜叶菊0.85 g、复合食用香精0.6 mL,在此配方条件下,制成的蜜桃藏茶滋味甜醇、蜜桃香浓郁持久,风味优于传统藏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桃藏茶
食用香精
调味茶
单因素试验
二次旋转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藏茶卧式发酵机的设计和试验
被引量:
1
3
作者
谈峰
何春雷
+2 位作者
胥伟
高兆兴
唐瑛蔓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9-95,共7页
为解决藏茶渥堆过程中发酵不均匀、渥堆时间长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藏茶卧式发酵机。该设备由罐体、搅拌装置、输送装置、温湿度控制系统等组成。发酵机控温保湿,集输送、发水、渥堆、翻堆于一体,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罐内茶堆,由搅拌叶片实...
为解决藏茶渥堆过程中发酵不均匀、渥堆时间长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藏茶卧式发酵机。该设备由罐体、搅拌装置、输送装置、温湿度控制系统等组成。发酵机控温保湿,集输送、发水、渥堆、翻堆于一体,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罐内茶堆,由搅拌叶片实现翻堆。对罐体、输料装置、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并确定罐体尺寸(4240 mm×2300 mm×3170 mm)、发酵罐尺寸(内径×长)1900 mm×3900 mm,总容积11 m3、罐体转速15 r/min,工作温度20~100℃,最大容量1000 kg。筛选了机械渥堆前的渥堆温度、渥堆时间和茶坯含水量,进行渥堆试验,最佳工艺参数为渥堆温度70℃、渥堆110 h、茶坯含水量为30%。发酵机制成的藏茶成茶汤色橙红明亮,滋味醇和回甘,感官审评得分高于传统渥堆1.2分,渥堆周期缩短了2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茶
渥堆
发酵机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绿茶主要滋味特征与消费者偏好的关系
被引量:
9
4
作者
唐瑛蔓
赵美玲
+2 位作者
黄雅慧
王红梅
何春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42-246,252,共6页
通过定量描述分析和消费者测试对绿茶的滋味进行感官评价,并采用偏好图及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分析了绿茶的各滋味属性与消费者偏好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绿茶的各个滋味属性强度差异较大,根据各滋味属性的强度搭配可划分为不同的滋味类型...
通过定量描述分析和消费者测试对绿茶的滋味进行感官评价,并采用偏好图及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分析了绿茶的各滋味属性与消费者偏好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绿茶的各个滋味属性强度差异较大,根据各滋味属性的强度搭配可划分为不同的滋味类型;消费者偏好苦度、涩度和浓度较低,而鲜度、甜度、醇度和回甘度较高的绿茶样品;苦度、浓度和醇度是影响消费者偏好的主要因素,其中苦度、浓度与消费者偏好呈显著负相关,醇度与消费者偏好呈显著正相关。该研究为绿茶的滋味品质改进及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滋味属性
消费者
偏好图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源酶辅助发酵加工藏茶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贾洋洋
聂枞宁
罗兴禹
杨凯辉
何春雷
机构
四川
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四川省藏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20-1729,共10页
基金
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YFN0178)。
文摘
为解决藏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渥堆时间长及微生物污染导致的安全隐患,探索藏茶加工新工艺,以绿毛茶为试验原料,添加从土豆中制备的外源酶,结合湿热转化加工藏茶,通过响应面分析研究最佳工艺参数,并与传统工艺制成的藏茶进行感官及滋味、色素与香气成分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酶添加量80 U·g^(-1)、茶坯含水量60%、发酵温度34℃、发酵时间7 h进行酶促转化,而后在温度80℃条件下湿热转化60 h工艺制成的藏茶比传统工艺藏茶的滋味更醇和,汤色更红亮,香气更纯正,无酸馊和风霉味。该工艺制成藏茶比传统藏茶水浸出物增加11.72百分点、茶黄素增加0.05百分点、茶红素增加1.47百分点、茶褐素增加0.28百分点,并产生了较多的花果香型香气物质,其中,具有百合花香、玉兰花香、铃兰香和木香的β-芳樟醇增加1.69百分点,具有木香花香的α-雪松醇增加0.49百分点,具有果香的香叶基丙酮增加2.27百分点,极大地改善了茶叶的风味品质。
关键词
黑茶
外源酶
风味品质
加工工艺
发酵
响应面分析
Keywords
dark tea
exogenous enzyme
flavor quality
processing technology
fermentation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蜜桃藏茶调味茶的研制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倩倩
黄泓
毛德芝
何春雷
机构
四川
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四川省藏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2-98,共7页
基金
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19ZDYF2794)。
文摘
为改善茶叶风味,提高藏茶的市场接受度,以适应更多消费群体的感官需要,该研究以藏茶为主要原料,配以甜叶菊、水蜜桃浓缩汁、食用香精等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二次旋转正交试验,以感官审评结果为评价指标并结合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配方进行评价,研究蜜桃藏茶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蜜桃藏茶最佳配比为每100 g藏茶中添加水蜜桃浓缩汁3 mL、甜叶菊0.85 g、复合食用香精0.6 mL,在此配方条件下,制成的蜜桃藏茶滋味甜醇、蜜桃香浓郁持久,风味优于传统藏茶。
关键词
蜜桃藏茶
食用香精
调味茶
单因素试验
二次旋转正交试验
Keywords
peach Tibetan tea
edible flavor
flavored tea
single factor test
quadratic rotation orthogonal test
分类号
TS272.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藏茶卧式发酵机的设计和试验
被引量:
1
3
作者
谈峰
何春雷
胥伟
高兆兴
唐瑛蔓
机构
四川
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精制川
茶
四川省
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藏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9-95,共7页
基金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0840503)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重点研发项目(2019YF0178)。
文摘
为解决藏茶渥堆过程中发酵不均匀、渥堆时间长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藏茶卧式发酵机。该设备由罐体、搅拌装置、输送装置、温湿度控制系统等组成。发酵机控温保湿,集输送、发水、渥堆、翻堆于一体,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罐内茶堆,由搅拌叶片实现翻堆。对罐体、输料装置、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并确定罐体尺寸(4240 mm×2300 mm×3170 mm)、发酵罐尺寸(内径×长)1900 mm×3900 mm,总容积11 m3、罐体转速15 r/min,工作温度20~100℃,最大容量1000 kg。筛选了机械渥堆前的渥堆温度、渥堆时间和茶坯含水量,进行渥堆试验,最佳工艺参数为渥堆温度70℃、渥堆110 h、茶坯含水量为30%。发酵机制成的藏茶成茶汤色橙红明亮,滋味醇和回甘,感官审评得分高于传统渥堆1.2分,渥堆周期缩短了24 d。
关键词
藏茶
渥堆
发酵机
感官品质
Keywords
Tibetan tea
pile fermentation
fermenter design
sensory quality
分类号
S226.9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茶主要滋味特征与消费者偏好的关系
被引量:
9
4
作者
唐瑛蔓
赵美玲
黄雅慧
王红梅
何春雷
机构
四川
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四川省藏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42-246,252,共6页
基金
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2019YFN0178)。
文摘
通过定量描述分析和消费者测试对绿茶的滋味进行感官评价,并采用偏好图及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分析了绿茶的各滋味属性与消费者偏好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绿茶的各个滋味属性强度差异较大,根据各滋味属性的强度搭配可划分为不同的滋味类型;消费者偏好苦度、涩度和浓度较低,而鲜度、甜度、醇度和回甘度较高的绿茶样品;苦度、浓度和醇度是影响消费者偏好的主要因素,其中苦度、浓度与消费者偏好呈显著负相关,醇度与消费者偏好呈显著正相关。该研究为绿茶的滋味品质改进及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绿茶
滋味属性
消费者
偏好图
偏最小二乘回归
Keywords
green tea
taste attribute
consumer
preference map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分类号
TS272.5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外源酶辅助发酵加工藏茶的工艺研究
贾洋洋
聂枞宁
罗兴禹
杨凯辉
何春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蜜桃藏茶调味茶的研制
刘倩倩
黄泓
毛德芝
何春雷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藏茶卧式发酵机的设计和试验
谈峰
何春雷
胥伟
高兆兴
唐瑛蔓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绿茶主要滋味特征与消费者偏好的关系
唐瑛蔓
赵美玲
黄雅慧
王红梅
何春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