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四川水稻主栽品种抗胡麻叶斑病评价及抗病生理生化机制研究
1
作者
李文韬
贾燕
+3 位作者
罗秀梅
彭安春
吴春先
王学贵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0-199,共10页
为明确目前四川水稻主栽品种对胡麻叶斑病的抗病性及生理生化抗性机制,采用盆栽抗病性鉴定方法评价了20种四川水稻主栽水稻品种和5种对照品种对胡麻叶斑病的抗性水平,测定了不同抗性水平品种叶片的5种防御酶活性,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
为明确目前四川水稻主栽品种对胡麻叶斑病的抗病性及生理生化抗性机制,采用盆栽抗病性鉴定方法评价了20种四川水稻主栽水稻品种和5种对照品种对胡麻叶斑病的抗性水平,测定了不同抗性水平品种叶片的5种防御酶活性,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了抗病和感病品种中水稻幼苗叶片的次生代谢物质。结果显示,渝香糯1号和浙粳优4号为高抗品种,秀水134、浙禾622、浙禾香2号、浙粳优77和浙粳优1578等5个品种为中抗品种,其余品种均为感病品种;抗病水稻品种和感病水稻品种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5种酶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抗病品种的酶活性显著高于感病品种;总共得到18种次生代谢物,其中核糖醇、D-葡萄糖、苹果酸、2,3,4-三羟基丁酸等4种代谢物在水稻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以及同种品种接菌与不接菌处理的含量均差异显著。因此,水稻抗病品种可通过提升5种防御酶的活性与4种次生代谢物的含量来抵御胡麻叶斑病的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胡麻叶斑病
抗病性
次生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胡麻叶斑病防控药剂试验
2
作者
罗秀梅
李文韬
王学贵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83-86,共4页
为筛选出防治水稻胡麻叶斑病效果好的杀菌剂,开展了室内药剂筛选、盆栽接种防治试验和田间小区防治试验。首先开展了室内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对水稻胡麻叶斑病菌的毒力最强的是丙森锌和代森锰锌,其EC 50值分别为7.89μg/mL和7.92μg/...
为筛选出防治水稻胡麻叶斑病效果好的杀菌剂,开展了室内药剂筛选、盆栽接种防治试验和田间小区防治试验。首先开展了室内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对水稻胡麻叶斑病菌的毒力最强的是丙森锌和代森锰锌,其EC 50值分别为7.89μg/mL和7.92μg/mL;而苯醚甲环唑和咪鲜胺的毒力则相对较弱,其EC 50值分别为12.68μg/mL和52.72μg/mL。其次开展了盆栽接种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浓度为1500μg/mL的代森锰锌和相同浓度的丙森锌对已接种水稻胡麻叶斑病菌的盆栽水稻植株防效最好,防效分别为73.66%和58.71%。最后开展了田间小区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孕穗期和齐穗期各喷施1次药剂,当各药剂均采用推荐剂量上限浓度时,其对水稻胡麻叶斑病的田间小区防效与30%苯甲·丙环唑乳油相当,防效均为80%以上。综上,丙森锌、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对水稻胡麻叶斑病防治效果好,可以用来防治水稻胡麻叶斑病。本研究可为水稻胡麻叶斑病的防控药剂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胡麻叶斑病
毒力测定
盆栽防治
田间小区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荣县早春番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3
作者
张淑英
帅正彬
+2 位作者
古刚文
柴丹
汪正香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第8期28-30,共3页
早春大棚番茄是荣县错季栽培的主要蔬菜,种植历史达30余年,年种植面积在1000hm^(2)以上,本文总结了近几年番茄品种选择、培育壮苗、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采后处理、生产废弃物的处理的有关技术,以指导番茄生产。
关键词
大棚
早春番茄
优质高效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荣县秋马铃薯产业发展成效及对策建议
4
作者
曹可疑
《江西农业》
2023年第20期8-10,共3页
荣县适宜种植秋马铃薯的面积在18万亩左右,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在栽培技术上通过“五改”使荣县秋马铃薯单产提高到了2500公斤/亩以上,在产业运作模式上采用“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农户”实行“六统一”模式,确保秋马铃...
荣县适宜种植秋马铃薯的面积在18万亩左右,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在栽培技术上通过“五改”使荣县秋马铃薯单产提高到了2500公斤/亩以上,在产业运作模式上采用“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农户”实行“六统一”模式,确保秋马铃薯种植效益。但种植面积始终在2万亩左右徘徊。笔者认为影响荣县秋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除了荣县常年在秋马铃薯播种季节阴雨绵绵,不能按时播种,加上1月初的霜冻造成秋马铃薯种植风险的气候因素外,投入过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期助推荣县秋马铃薯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马铃薯
产业发展
成效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水稻主栽品种抗胡麻叶斑病评价及抗病生理生化机制研究
1
作者
李文韬
贾燕
罗秀梅
彭安春
吴春先
王学贵
机构
四川
农业大学农学院
四川省荣县种植业服务中心
四川省
农业农村厅植物保护站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0-199,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200300)。
文摘
为明确目前四川水稻主栽品种对胡麻叶斑病的抗病性及生理生化抗性机制,采用盆栽抗病性鉴定方法评价了20种四川水稻主栽水稻品种和5种对照品种对胡麻叶斑病的抗性水平,测定了不同抗性水平品种叶片的5种防御酶活性,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了抗病和感病品种中水稻幼苗叶片的次生代谢物质。结果显示,渝香糯1号和浙粳优4号为高抗品种,秀水134、浙禾622、浙禾香2号、浙粳优77和浙粳优1578等5个品种为中抗品种,其余品种均为感病品种;抗病水稻品种和感病水稻品种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5种酶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抗病品种的酶活性显著高于感病品种;总共得到18种次生代谢物,其中核糖醇、D-葡萄糖、苹果酸、2,3,4-三羟基丁酸等4种代谢物在水稻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以及同种品种接菌与不接菌处理的含量均差异显著。因此,水稻抗病品种可通过提升5种防御酶的活性与4种次生代谢物的含量来抵御胡麻叶斑病的侵染。
关键词
水稻
胡麻叶斑病
抗病性
次生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GC/MS)
Keywords
rice
sesame leaf spot disease
disease resistance
secondary metabolite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Q945.8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胡麻叶斑病防控药剂试验
2
作者
罗秀梅
李文韬
王学贵
机构
四川省荣县种植业服务中心
四川
农业大学农学院/无公害农药研究实验室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83-86,共4页
文摘
为筛选出防治水稻胡麻叶斑病效果好的杀菌剂,开展了室内药剂筛选、盆栽接种防治试验和田间小区防治试验。首先开展了室内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对水稻胡麻叶斑病菌的毒力最强的是丙森锌和代森锰锌,其EC 50值分别为7.89μg/mL和7.92μg/mL;而苯醚甲环唑和咪鲜胺的毒力则相对较弱,其EC 50值分别为12.68μg/mL和52.72μg/mL。其次开展了盆栽接种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浓度为1500μg/mL的代森锰锌和相同浓度的丙森锌对已接种水稻胡麻叶斑病菌的盆栽水稻植株防效最好,防效分别为73.66%和58.71%。最后开展了田间小区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孕穗期和齐穗期各喷施1次药剂,当各药剂均采用推荐剂量上限浓度时,其对水稻胡麻叶斑病的田间小区防效与30%苯甲·丙环唑乳油相当,防效均为80%以上。综上,丙森锌、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对水稻胡麻叶斑病防治效果好,可以用来防治水稻胡麻叶斑病。本研究可为水稻胡麻叶斑病的防控药剂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胡麻叶斑病
毒力测定
盆栽防治
田间小区防治
分类号
S435.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荣县早春番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3
作者
张淑英
帅正彬
古刚文
柴丹
汪正香
机构
四川省荣县种植业服务中心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四川省
荣县
鼎新农业综合
服务
中心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第8期28-30,共3页
文摘
早春大棚番茄是荣县错季栽培的主要蔬菜,种植历史达30余年,年种植面积在1000hm^(2)以上,本文总结了近几年番茄品种选择、培育壮苗、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采后处理、生产废弃物的处理的有关技术,以指导番茄生产。
关键词
大棚
早春番茄
优质高效
技术
分类号
S64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荣县秋马铃薯产业发展成效及对策建议
4
作者
曹可疑
机构
四川省荣县种植业服务中心
出处
《江西农业》
2023年第20期8-10,共3页
文摘
荣县适宜种植秋马铃薯的面积在18万亩左右,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在栽培技术上通过“五改”使荣县秋马铃薯单产提高到了2500公斤/亩以上,在产业运作模式上采用“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农户”实行“六统一”模式,确保秋马铃薯种植效益。但种植面积始终在2万亩左右徘徊。笔者认为影响荣县秋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除了荣县常年在秋马铃薯播种季节阴雨绵绵,不能按时播种,加上1月初的霜冻造成秋马铃薯种植风险的气候因素外,投入过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期助推荣县秋马铃薯产业发展。
关键词
秋马铃薯
产业发展
成效
对策建议
分类号
S5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四川水稻主栽品种抗胡麻叶斑病评价及抗病生理生化机制研究
李文韬
贾燕
罗秀梅
彭安春
吴春先
王学贵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水稻胡麻叶斑病防控药剂试验
罗秀梅
李文韬
王学贵
《四川农业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荣县早春番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张淑英
帅正彬
古刚文
柴丹
汪正香
《四川农业科技》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荣县秋马铃薯产业发展成效及对策建议
曹可疑
《江西农业》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