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xEnt模型的四川省高原鼠兔潜在地理分布预测
1
作者 张绪校 李其 +6 位作者 鲁岩 李国和 贾玉珍 杨廷勇 姚建民 袁小情 陈丽丽 《草学》 2025年第3期59-65,共7页
分析了2022—2024年四川省高原鼠兔调查数据,使用Max Ent模型分析了四川省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潜在分布区并划分了适生区,建立了高原鼠兔分布概率与夹捕率指数模型,计算了各夹捕率区间的分布面积。结果显示:全省高原鼠兔分布... 分析了2022—2024年四川省高原鼠兔调查数据,使用Max Ent模型分析了四川省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潜在分布区并划分了适生区,建立了高原鼠兔分布概率与夹捕率指数模型,计算了各夹捕率区间的分布面积。结果显示:全省高原鼠兔分布于海拔3208~4786 m之间,平均海拔4044.0±10.7 m。Max Ent模型精度AUC值达到0.936。高原鼠兔夹捕率小于10%的县为21个,面积748.1×10^(4) hm^(2),占总分布面积的81.7%;夹捕率大于10%的县共10个,面积共167.1×10^(4) hm^(2),占总分布面积的18.3%。本文首次运用生态位模型在四川省针对高原鼠兔进行了潜在分布区划分和面积计算,并建立了夹捕率计算模型,分析结果与历年高原鼠兔的调查情况吻合度较高。本文为高原鼠兔的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数据,同时为高原鼠兔及其他草原有害生物的监测预报工作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MaxEnt模型 夹捕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草原保护工作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新跃 周俗 唐川江 《草业与畜牧》 2006年第10期35-37,共3页
总结了“十五”期间四川省草原保护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了全省草原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提出了“十一五”全省草原保护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草原保护 鼠虫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草原生态的主要问题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30
3
作者 周俗 唐川江 张新跃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28-32,共5页
关键词 草原生态 四川 治理对策 畜牧业结构调整 主要问题 处长 藏区 天然草原 综合作用 国家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草原鼠荒地调查报告 被引量:13
4
作者 唐川江 周俗 +4 位作者 张新跃 张绪校 牛培莉 谢红旗 刘勇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8-61,共4页
采取路线调查和实地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样地、样方的害鼠种类、害鼠密度、植被种类、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等进行全面调查,摸清了四川省草原鼠荒地分布面积、分布区域,为草原鼠荒地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草原 鼠荒地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天然草原生产力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新跃 周俗 +2 位作者 唐川江 张绪校 侯众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59-1863,共5页
采用定点监测与路线监测、地面调查与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全省范围内2006-2009年连续4年的地面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MODIS植被指数(EVI)进行相关性分析,按主要的草原类型(组)分别建立草原产量的估测模型。经过反复修正和验... 采用定点监测与路线监测、地面调查与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全省范围内2006-2009年连续4年的地面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MODIS植被指数(EVI)进行相关性分析,按主要的草原类型(组)分别建立草原产量的估测模型。经过反复修正和验证,应用估产模型分组、分区域对2007-2009年3年的草原产量进行测算,全省3年平均可食鲜草单产为4 752kg/hm2,总可食鲜草产量8.39×1010 kg,折合干草2.53×1010 kg,理论载畜量29.69×106羊单位。分析表明,采用该技术和估测模型进行草原监测,监测结果基本符合各地实际,适用于省、州级草原部门开展较大范围的草原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草原生产力 遥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草原鼠害现状与防控技术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磊 严东海 +1 位作者 张绪校 周俗 《草业与畜牧》 2015年第4期3-7,共5页
鼠害是四川省草原重要的生物灾害之一,每年平均发生面积292万公顷,严重危害面积187万公顷。本文总结了四川省草原鼠害防治所应用的防控技术以及在鼠害防治方面的防控理念,为各地草原鼠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草原鼠害 防控技术 防控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四川省草原鼠虫害发生趋势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磊 周俗 +4 位作者 严东海 张绪校 杨廷勇 唐祯勇 苏剑 《草业与畜牧》 2015年第3期49-53,共5页
采用3S技术,根据当年草原鼠虫害的发生、越冬、防治及路线调查、固定点监测等情况,综合气象等环境因子,分析预测了2015年四川草原鼠虫害发生趋势,划分出了主要鼠虫害的预警区域,提出了防治对策,为各地及时开展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提供科... 采用3S技术,根据当年草原鼠虫害的发生、越冬、防治及路线调查、固定点监测等情况,综合气象等环境因子,分析预测了2015年四川草原鼠虫害发生趋势,划分出了主要鼠虫害的预警区域,提出了防治对策,为各地及时开展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虫害 发生趋势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草原鼠荒地生态调控治理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周俗 张绪校 +1 位作者 李开章 廖习洪 《草业与畜牧》 2014年第2期35-37,共3页
草原鼠荒地是因鼠类活动和超载过牧等原因引起的严重次生裸地。在采取灭治措施的同时,组装围栏封育、施肥、整地、补播、管理以及招鹰控鼠等生态调控措施,治理后第四年,高原鼠兔持续控制效果达96.1%,高原鼢鼠达98.3%;植被恢复明显,可食... 草原鼠荒地是因鼠类活动和超载过牧等原因引起的严重次生裸地。在采取灭治措施的同时,组装围栏封育、施肥、整地、补播、管理以及招鹰控鼠等生态调控措施,治理后第四年,高原鼠兔持续控制效果达96.1%,高原鼢鼠达98.3%;植被恢复明显,可食牧草高度平均增加14.4%,植被盖度平均增加36.0个百分点,地上生物产量平均提高231.3%;植物群落结构改善,可食牧草比例提高,禾本科牧草平均提高18.2%,莎草科牧草平均提高4.3%,豆科无明显变化,杂类草平均下降17.8%,毒害草平均下降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荒地 生态调控 高原鼠兔 高原鼢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草原监测与生态效果评价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新跃 唐川江 +2 位作者 张绪校 周俗 鲁岩 《草业与畜牧》 2015年第1期31-34,50,共5页
根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需要和草原监测实际,本文提出了四川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草原监测与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即:运用"3S"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采取地面调查与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建立固定监测点,对... 根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需要和草原监测实际,本文提出了四川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草原监测与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即:运用"3S"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采取地面调查与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建立固定监测点,对生态补奖禁牧区、草畜平衡区以及严重退化草原进行监测,建立遥感监测模型,评价草原生态状况及生态补奖机制建设效果,为全省草原生态建设及农牧民生产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奖机制 监测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草原监测地面数据智能化采集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鲁岩 唐川江 +2 位作者 唐帧勇 张绪校 周俗 《草业与畜牧》 2014年第6期10-14,共5页
为提高草原监测规范性,数据采集的效率性和传输实时性,本文针对当前四川省草原监测地面数据采集工作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手持计算机(PDA)、卫星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综合集成为一体的草原监测地面数据智能化集系统。... 为提高草原监测规范性,数据采集的效率性和传输实时性,本文针对当前四川省草原监测地面数据采集工作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手持计算机(PDA)、卫星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综合集成为一体的草原监测地面数据智能化集系统。该系统将野外调查与数据采集融为一体,改变了传统的调查方式,实现了数据采集的智能化,大大提高了外业和内业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监测 数据采集 智能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草原资源与生态动态监测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俗 唐川江 《四川草原》 2005年第9期34-37,共4页
简述了四川省草原资源与生态动态监测的建设目标、技术思路、主要内容及利用“3S”技术进行草原资源与生态动态监测的建设情况。
关键词 草原资源与生态 动态监测 3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经济效益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鲁岩 颜玲 +4 位作者 唐川江 唐祯勇 刘勇 严林 苏剑 《草学》 2018年第3期41-45,49,共6页
针对传统的草原监测技术手段落后、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建立了以"草地组"为基础的遥感监测模型与"天、地"数据结合的草原监测技术模式,广泛用于全省草原资源与生态遥感监测... 针对传统的草原监测技术手段落后、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建立了以"草地组"为基础的遥感监测模型与"天、地"数据结合的草原监测技术模式,广泛用于全省草原资源与生态遥感监测。本文利用从2005年到2013年的全省草原监测数据分析新技术和传统技术方法取得的经济效益差异,结果表明:采用草原监测技术创新应用后,监测作业成本降低,节省大量人力物力,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生态监测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草原鼠虫害趋势分析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俗 张新跃 +2 位作者 张绪校 严东海 杨廷勇 《四川畜牧兽医》 2008年第6期37-40,共4页
根据越冬调查情况和气象等因素,综合分析了四川草原主要鼠虫害的发生趋势,提出了防治对策。
关键词 鼠虫害 趋势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草原有害生物普查草原和鼠害底图获取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绪校 张健 +4 位作者 李国和 鲁岩 陈丽丽 何东梅 肖援娣 《草学》 2021年第5期46-53,63,共9页
针对当前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中没有草原、鼠害本底数据和图件可用的现状,本文提出了自然资源部向社会免费开放的2020版30m全球地表覆盖数据的获取途径,并计算出各地的草原面积;提出了草原鼠害宜生区的计算方法和结果,以及基础地理数... 针对当前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中没有草原、鼠害本底数据和图件可用的现状,本文提出了自然资源部向社会免费开放的2020版30m全球地表覆盖数据的获取途径,并计算出各地的草原面积;提出了草原鼠害宜生区的计算方法和结果,以及基础地理数字图件的获取要求和方法等,为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前期路线规划和后期分布图制作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eLand30 V2020 四川草原面积 害鼠宜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草业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15
作者 张新跃 《四川畜牧兽医》 2001年第8期15-16,共2页
近年来四川省草业工作发展迅速。本文拟通过总结成绩、交流经验、吸取教训,以明确目标,研究发展思路。
关键词 四川 草业 回顾 远景 草地建设 草地保护 产业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草原昆虫飞行阻隔器的设计和效果试验
16
作者 王灿 罗威 +8 位作者 周红梅 王明 梁凯歌 马小明 李其 鲁岩 张绪校 张健 钟金 《草学》 2025年第3期66-69,共4页
草原昆虫对维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昆虫多样性调查可以通过不同的采集装置来进行监测,飞行阻隔器是一种能长期适用于野外环境的被动式监测装置之一。本研究在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和相关发明基础上,设计出一... 草原昆虫对维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昆虫多样性调查可以通过不同的采集装置来进行监测,飞行阻隔器是一种能长期适用于野外环境的被动式监测装置之一。本研究在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和相关发明基础上,设计出一种适应于草原环境的昆虫飞行阻隔器,并于2023年8月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进行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本装置在采集草原昆虫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昆虫 飞行阻隔器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2016年新草品种审定登记工作成效显著 被引量:1
17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第10期14-14,共1页
2016年,全国共有12个新草品种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其中我省有“川西”庭菖蒲、“凉苜1号”紫花苜蓿、“川农1号”多花黑麦草和“阿鲁巴”鸭茅等4个新草品种通过国家审定登记,占全国通过审定登记数量的1/3,标志着我... 2016年,全国共有12个新草品种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其中我省有“川西”庭菖蒲、“凉苜1号”紫花苜蓿、“川农1号”多花黑麦草和“阿鲁巴”鸭茅等4个新草品种通过国家审定登记,占全国通过审定登记数量的1/3,标志着我省草品种选育工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加快我省草牧业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审定委员会 登记工作 四川省 审定登记 多花黑麦草 农牧民收入 紫花苜蓿 选育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四川省大部分天然草原牧草返青好于上年
18
作者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第6期74-74,共1页
为及时掌握全省天然草原牧草返青状况,按照农业农村部的统一部署,2018年3月下旬至5月中旬,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组织三州及有关县草原站,在石渠、理塘、甘孜、炉霍、新龙、雅江、稻城、道孚、九龙、若尔盖、红原、阿坝、壤塘、马尔康、会... 为及时掌握全省天然草原牧草返青状况,按照农业农村部的统一部署,2018年3月下旬至5月中旬,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组织三州及有关县草原站,在石渠、理塘、甘孜、炉霍、新龙、雅江、稻城、道孚、九龙、若尔盖、红原、阿坝、壤塘、马尔康、会东、昭觉、木里、布拖、越西等19县开展了2018年天然草原牧草返青地面调查工作,共调查样地141个,调查样方317个,拍摄相片458张。根据气象条件和草原牧草物候状况,结合同期遥感影像,对全省天然草原牧草返青状况进行了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去冬今春,全省大部分天然草原分布区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较常年偏多,水热条件利于牧草返青生长。川西北牧区天然草原大部分牧草返青时间好于上年或基本持平,局部小范围地区略有推迟,内地市天然草原牧草返青时间较上年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原 牧草 返青 川西北牧区 地面调查 气象条件 遥感影像 监测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紫茎泽兰危害状况与治理对策 被引量:28
19
作者 周俗 唐川江 张新跃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4-26,共3页
较详细地论述了外来入侵生物紫茎泽兰Eupatoriumadenophorum在四川的最新分布状况、蔓延趋势及对畜牧业、农业、林业与生物多样性的危害 ,并针对其分布、危害规律 ,提出了具体的治理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四川 紫茎泽兰 危害 生物学特性 分布 治理 有毒有害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紫茎泽兰监测报告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新跃 唐川江 +4 位作者 周俗 侯众 张绪校 何萍 胡旭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7期91-98,共8页
采取路线调查、样方测定与“3S”技术等方法。组织有关部门对四川省外来入侵生物——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进行了监测.摸清了紫茎泽兰在四川省的最新分布、危害现状与规律。提出了防治建议。结果显示:紫茎泽兰已广泛分布在... 采取路线调查、样方测定与“3S”技术等方法。组织有关部门对四川省外来入侵生物——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进行了监测.摸清了紫茎泽兰在四川省的最新分布、危害现状与规律。提出了防治建议。结果显示:紫茎泽兰已广泛分布在四川省凉山、攀枝花、雅安、宜宾、泸州、乐山、甘孜7个市(州)42个县(区).分布面积96万hm^2;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对畜牧业、农业、林业造成了巨大危害;紫茎泽兰每年以20~30km的速度向北向东传播蔓延.对成都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分布与危害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