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101
1
作者 胡海刚 谭伦 +3 位作者 林旭 吴超 刘世伟 罗小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63-668,共6页
目的:探讨在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置钉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09年9月间的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共75例,30例行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置钉(A组),45例行常规跨伤椎(B组)的后路复位内固定治... 目的:探讨在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置钉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09年9月间的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共75例,30例行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置钉(A组),45例行常规跨伤椎(B组)的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测量手术前后数字射线摄影(DR)侧位片上的伤椎相邻椎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前高),计算伤椎前高压缩比;测量手术前后CT片上伤椎椎管中矢径和计算椎管侵占率;统计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观察手术并发症,用Denis疼痛分级评估术后腰痛。结果:伤椎前高压缩比A组术前为59.8%,术后为92.9%;B组术前为57.3%,术后为87.1%。相邻椎Cobb角A组术前为20.2°,术后为8.5°,末次随访时为10.3°;B组术前为22.7°,术后为12.3°,末次随访时为16.7°;椎管侵占率A组术前为37.1%,术后为21.9%;B组术前为34.8%,术后为18.3%;A组平均出血量256ml,手术时间107min,疼痛评估P1 25例,P2 5例,1例脑脊液漏;B组平均出血量236ml,手术时间87min,疼痛评估P1 35例,P2 8例,P3 2例,有1例断钉和2例内固定松动;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与末次随访时的椎体压缩比和Cobb角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组内比较A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椎管侵占率、手术出血量和并发症以及疼痛评估上,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能更好地矫正后凸畸形、重建椎体高度、维持矫正效果和减少内固定的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手术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固定 伤椎植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导板与计算机导航系统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置钉治疗胸腰段骨折比较 被引量:9
2
作者 吴超 邓佳燕 +2 位作者 谭伦 胡海刚 袁德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02-910,共9页
目的:探讨结合透视的皮外个体化导板辅助置入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53例胸腰段骨折手术患者资料。其中,22例应用结合透视的皮外个体化导板辅助置入经皮椎弓... 目的:探讨结合透视的皮外个体化导板辅助置入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53例胸腰段骨折手术患者资料。其中,22例应用结合透视的皮外个体化导板辅助置入经皮椎弓根螺钉(观察组),31例采用二维计算机导航辅助置入经皮椎弓根螺钉(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透射次数、切口长度、螺钉与椎弓根皮质的解剖位置关系、首次穿刺成功率、矢状面螺钉置入角,测量术前模拟置入的标准微创定位导针和术后实际螺钉内倾角,对以上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共置入椎弓根螺钉318枚,其中观察组132枚,对照组186枚;无重要血管及神经损伤。平均随访时间12.7±3.4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3.2±7.6ml、56.0±9.9ml,术中摄片总次数分别为11.1±2.7次、9.8±3.0次,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9.9±12.5min、108.8±25.9min,切口总长度分别为9.2±1.8cm、12.5±3.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螺钉与椎弓根皮质的关系,Ⅰ级分别为124、154枚,首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0.1%、81.7%,两组间螺钉与椎弓根皮质的关系和第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矢状面螺钉置入角分别为2.8°±2.1°、2.6°±1.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左、右侧术后钉道相对于术前模拟之标准定位导针的内倾角偏差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合透视的皮外个体化导板相对于二维计算机导航系统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在同样透视次数下,减少了手术时间、获得了更好的置钉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骨折内固定术 微创外科手术 3D打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枢椎椎弓根或椎板置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吴超 邓佳燕 +2 位作者 谭伦 胡海刚 袁德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82-988,共7页
目的:探讨复合型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枢椎椎弓根螺钉或椎板螺钉置钉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2例枢椎后路内固定手术患者资料,男20例,女12例;年龄21~77岁,平均57.3±9.0岁;随访12个月以上... 目的:探讨复合型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枢椎椎弓根螺钉或椎板螺钉置钉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2例枢椎后路内固定手术患者资料,男20例,女12例;年龄21~77岁,平均57.3±9.0岁;随访12个月以上。根据置钉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18例)采用术前计算机模拟置钉、设计并3D打印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枢椎椎弓根或椎板螺钉置钉;对照组(14例)采用徒手方法置入枢椎椎弓根螺钉。记录两组置钉时间、术中出血量,以Kawaguchi评价法判断螺钉置钉成功率,计算术前模拟置钉和术后实际螺钉进钉点和进钉角度在X、Y、Z轴上的偏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重要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共置入螺钉36枚,其中枢椎椎弓根螺钉22枚,枢椎板螺钉14枚,置钉时间31.5±6.5min,术中出血量45.0±19.2ml,Kawaguchi评价法0级32枚,Ⅰ级4枚,Ⅱ级0枚,置钉成功率100%。对照组共置入28枚椎弓根螺钉,置钉时间57.6±6.9min,术中出血量228.5±57.9ml,以Kawaguchi评价法0级18枚,Ⅰ级6枚,Ⅱ级4枚,置钉成功率85.7%;两组置钉时间、术中出血量、置钉成功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际钉道相对于术前模拟钉道偏差角度为0.69°±1.34°,术后实际进钉点相对于术前模拟进钉点在X、Y、Z轴上分别偏移0.50±2.13mm、0.75±2.18mm、0.43±2.39mm,偏移量与术前设计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复合型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枢椎椎弓根或椎板螺钉置钉,能减少置钉时间及术中出血,提高置钉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内固定 计算机辅助设计 3D打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诊治热点问题 被引量:5
4
作者 刘世伟 谭伦 王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30-1033,共4页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外科的常见损伤.其诊断和治疗中尚存在不少争议,相同的损伤诊断,其治疗方式在不同的医院或医师中存在较大差异。因而笔者结合近年胸腰椎骨折诊治研究进展,对临床关心的热点问题综述如下。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治热 治疗方式 脊柱外科 诊断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