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动态增强扫描参数与肺癌患者射频消融前后血清肿瘤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
作者 汪毅 梁旭 詹蕊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2期1700-1704,共5页
目的:研究CT动态增强扫描参数与肺癌患者射频消融前后血清肿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静脉化疗,观察组接受静脉化疗联合射频... 目的:研究CT动态增强扫描参数与肺癌患者射频消融前后血清肿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静脉化疗,观察组接受静脉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CT动态增强扫描参数水平,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的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T动态增强扫描参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两组治疗前CT动态增强扫描参数水平、非器官特异性肿瘤标志物、血管性肿瘤标志物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T动态增强扫描参数PH、灌注值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中非器官特异性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的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中血管性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血管生成素-2(Ang-2)、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检验发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T动态增强扫描参数PH、灌注值的水平与血清非器官特异性肿瘤标志物、血管性肿瘤标志物含量呈正相关。结论:射频消融辅助治疗可明显降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射频消融 CT动态增强扫描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超声辐照方式对离体牛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缪继东 伍烽 王济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4-397,共4页
目的:比较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双向、单向两种辐照模式损伤离体肝脏的情况。方法:使用聚焦超声设备(超声换能器频率为1.6 MHz,声功率为300 W,声强为12 000 W/cm2)对厚度8 cm和10 cm离体牛肝进行连续... 目的:比较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双向、单向两种辐照模式损伤离体肝脏的情况。方法:使用聚焦超声设备(超声换能器频率为1.6 MHz,声功率为300 W,声强为12 000 W/cm2)对厚度8 cm和10 cm离体牛肝进行连续辐照。双向辐照模式采用2个聚焦超声换能器固定于钳状手柄上,2个换能器呈对向排列;单向辐照模式采用单一聚焦超声换能器,相对侧安装一金属反射板。在超声频率测量靶区牛肝凝固性坏死的形状和特征,记录辐照后靶区温度变化。结果:在双向辐照模式下,HIFU能造成整个牛肝的贯通性凝固性坏死,凝固性形状类似长方体,凝固性坏死体积大于单向模式;双向辐照模式辐照后靶区牛肝温度高于单向辐照模式。结论:HIFU双向辐照模式能造成预定靶区牛肝的贯通性凝固性坏死,效果优于单向辐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肝切除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