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检测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内炎症反应、免疫应答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8
1
作者 邹艳 詹孔才 吴明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8期2484-2487,共4页
目的:研究肠道菌群检测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内炎症反应、免疫应答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作为UC组,结肠息肉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新鲜粪便并检测肠道菌群数目,采集病变肠黏膜组织并检测炎症反... 目的:研究肠道菌群检测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内炎症反应、免疫应答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作为UC组,结肠息肉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新鲜粪便并检测肠道菌群数目,采集病变肠黏膜组织并检测炎症反应分子、免疫细胞转录因子的表达量。结果:UC组患者肠道内肠球菌的数目以及肠黏膜内TLR4、NF-kB、TNF-α、HMGB-1、T-bet、RORC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肠道内双歧杆菌的数目以及肠黏膜内SOCS2、SOCS3、Foxp3、GATA-3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I度菌群紊乱和III度菌群紊乱UC患者肠黏膜内TLR4、NFkB、TNF-α、HMGB-1、T-bet、RORC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菌群正常及I度菌群紊乱UC患者,SOCS2、SOCS3、Foxp3、GATA-3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菌群正常及I度菌群紊乱UC患者;III度菌群紊乱UC患者肠黏膜内TLR4、NF-kB、TNF-α、HMGB-1、T-bet、RORC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II度菌群紊乱UC患者,SOCS2、SOCS3、Foxp3、GATA-3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II度菌群紊乱UC患者。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紊乱会造成炎症反应激活、免疫应答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紊乱 炎症反应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合并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勇 付玲 +2 位作者 陈云清 付恒 郑左红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9期1065-1067,共3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合并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经颅多谱勒(TCD)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等。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用丁咯地尔治疗,... 目的:观察葛根素合并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经颅多谱勒(TCD)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等。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用丁咯地尔治疗,治疗组用葛根素合并丁咯地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水平及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血流改善情况无差异;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两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葛根素合并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优于单用丁咯地尔治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丁咯地尔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卡波糖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老年痴呆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郭洛宁 张仕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004-1005,共2页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老年痴呆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阿卡波糖。观察2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空腹血糖、...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老年痴呆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阿卡波糖。观察2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早餐后2h血糖、中餐后2h血糖、晚餐后2b血糖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而实验组患者早餐后2h血糖、中餐后2h血糖、晚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卡波糖可以显著控制2型糖尿病合并老年痴呆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卡波糖 2型糖尿病 老年痴呆 血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泻要方拆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脑肠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科凯 杨焱麟 +4 位作者 周彦妮 肖瑾 谢欣 吴芹萍 陈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9-575,共7页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肠道疾病,使用痛泻要方治疗确有疗效,但分析方剂中主要显效药物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观察痛泻要方拆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结肠、海马体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P物质(SP)表达的...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肠道疾病,使用痛泻要方治疗确有疗效,但分析方剂中主要显效药物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观察痛泻要方拆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结肠、海马体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P物质(SP)表达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7月选取6周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共32只,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白芍防风组(B-F组)和陈皮白术组(C-B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使用结直肠扩张+慢性束缚应激法建立内脏敏感型IBS-D大鼠模型。造模后B-F组采用白芍防风中药浸膏(4 ml/kg)灌胃治疗,C-B组采用陈皮白术中药浸膏(4 ml/kg)灌胃治疗,空白组和模型组采用蒸馏水灌胃,治疗周期为14 d。比较造模后、治疗后四组大鼠体质量及增长情况、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评分、不同压力梯度下腹部撤退反射(AWR)、结肠及海马体组织中BDNF和SP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建立IBS-D模型大鼠成功,所有大鼠存活。B-F组、C-B组大鼠造模后体质量增长量小于空白组,治疗后体质量增长量大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治疗后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评分高于空白组(P<0.05);B-F组和C-B组大鼠治疗后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后在气囊压力为60 mm Hg时:模型组大鼠AWR评分均高于空白组(P<0.05)。治疗后在气囊压力为60、80 mm Hg时:B-F组大鼠AWR评分低于模型组、C-B组(P<0.05)。模型组、C-B组大鼠治疗后结肠组织BDNF、SP表达水平高于空白组(P<0.05);B-F组大鼠治疗后结肠组织BDNF、SP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和C-B组(P<0.05)。模型组大鼠治疗后海马组织BDNF表达水平低于空白组(P<0.05);模型组、C-B组大鼠治疗后海马组织SP表达水平高于空白组(P<0.05);B-F组大鼠治疗后海马组织BDNF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SP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痛泻要方中白芍防风药对、陈皮白术药对均能明显增加IBS-D大鼠体质量、改善腹泻情况。相较于陈皮白术药对,白芍防风药对可明显缓解IBS-D大鼠肠道高敏感,更好地下调海马组织SP和结肠组织BDNF、SP的表达,上调海马组织BDNF的表达,调节相关脑肠肽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痛泻要方 中草药 内脏高敏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P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