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四川盆地稻田麦玉稻三熟改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易明权
贺平
杜克柱
邓贤康
郭盘根
-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农科所
自贡市科协
南充市农科所
-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02年第4期19-21,55,共4页
-
基金
四川省麦玉稻3熟制研究联合攻关课题分部内容
-
文摘
研究针对影响四川盆地麦玉稻 3熟改制成功的制约因素 ,经 1996— 1999年研究 ,技术上取得了两大突破 :一是玉米超常早播 ,在春播基础上提早 4 0~ 5 0d播种 ,适龄移栽 ,实现了玉米早收高产 ,并为后茬水稻创造了条件 ,使 3熟衔接成为可能 ;二是水稻穿林旱直播 ,比晚稻正常播期推迟2 0~ 30d播种 ,实现了水稻晚播早熟 ,稳产高产 ,使 3熟衔接更趋完善。两项突破是攻克 3熟衔接难点 ,实现吨粮目标的关键技术。 1998— 1999年 9地市农科所麦玉稻 3熟改制生产试验田平均单产 10 13.0kg/ 6 6 7m2 和 10 6 7.2kg/ 6 6 7m2 ,高产田单产达到 12 0 8.1kg/ 6 6 7m2 ,其中玉米行穿林旱直播水稻 5 2 3.9kg/ 6 6 7m2 。
-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稻田
三熟改制技术
小麦
玉米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自贡糯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 2
-
-
作者
缪永胜
陈谋贵
-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农科所
-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10-10,共1页
-
文摘
糯玉米起源于中国,且最初是在我国的西南地区被发现的,它是由当地种植的硬粒型玉米发生基因突变,经过人工选择而保存下来的一种新类型。在糯玉米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形成了许多地方品种,具有丰富的品种资源优势,而且我国劳动人民也有着长期的种植经验。
-
关键词
糯玉米
发展前景
生产现状
自贡
地方品种
种植经验
西南地区
基因突变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杂交中稻稳促攻栽培原理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7
- 3
-
-
作者
贺平
易明权
吕泽林
-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农科所
-
出处
《耕作与栽培》
1997年第6期21-24,共4页
-
-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中稻
高产
栽培
稳促攻栽培
-
分类号
S511.32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川东北及川西南扁豆种质资源的考察鉴定
被引量:6
- 4
-
-
作者
徐向上
滕有德
陈学群
-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农科所
四川省农科院园艺种苗研究中心
重庆市农科所
-
出处
《作物品种资源》
1996年第3期20-21,共2页
-
文摘
1992年和1993年分别对秦巴山区四川部分及四川西南部共23个县、市的扁豆种质资源进行了考察,收到扁豆品种32份;本文根据实地考察和田间鉴定,重点概述了扁豆的分布区域、栽培状况、品种类型及特征特性,提出了可供开发利用的优良种质材料。
-
关键词
四川
扁豆
种质资源
考察
鉴定
-
分类号
S643.502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玉米出现空秆、秃顶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陈谋贵
繆永胜
-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农科所
-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第3期18-19,共2页
-
文摘
玉米植株不结果穗或有果穗不能结实长大的现象称之为空秆,玉米果穗顶部籽秕粒瘪或未结籽粒,又叫“不满尖”,称之为秃顶,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一般会导致玉米减产5%~10%,严重的甚至在30%以上。因此,生产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少空秆、秃顶的发生。
-
关键词
玉米植株
空秆
秃顶
防治
原因
玉米生产
果穗
籽粒
-
分类号
S435.13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品种区域试验中稳定性参数数量分类的改进方法
- 6
-
-
作者
郭去
李良白
-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农科所
-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0-23,共4页
-
文摘
此文建议以历届区试品CV值大样本中点值M′为总体正态分布原点,选用适宜小概率,导出标准差理论值S′后,再进行数量分类计算,作为对原法的改进方法。经此改进,既不出现负值,且覆盖面广;更加合理,适用,可进一步提高区试品仲评定分类的正确性。
-
关键词
作物
品种
区域试验
稳定性
参数数量分类
-
Keywords
cultivar regional test
stability
classification of stability parameter.
-
分类号
S338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
-
题名品种区域试验中稳定性参数数量分类的改进方法
- 7
-
-
作者
郭去
李良白
-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农科所
-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6-17,49,共3页
-
文摘
该文建议以历届区试品种CV值大样本中点值M为总体正态分有原点,选用适宜小概率,导出标准差理论值S'后,再进行数量分类计算,作为对原法的改进方法。经此改进,既不出现负值、且复盖面广;更加合理、适用;可进一步提高区试品种评定分类的正确性。
-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区域试验
稳定性
-
Keywords
cultivar reginnal test
stability
classification of stability parameter
-
分类号
S565.10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区域试验中品种稳定性参数数量分类的改进方法
- 8
-
-
作者
郭去
李良白
-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农科所
-
出处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6期569-572,共4页
-
文摘
本文建议以历届区试品种CV值大样本中点值M’为总体正态分布原点,选用适宜小概率,导出标准差理论值S’后,再进行数量分类计算。经此改进后,既不出现负值,且覆盖面广,更合理适用,可进一步提高区试品种评定分类的正确性。
-
关键词
品种试验
稳定性
参数
数量分类
-
Keywords
variety test
regionalization of varieties
stability(mathematics)
parameters/quantitative classification of parameters
-
分类号
S338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
-
题名冬大豆对旱地农作制的重要影响
- 9
-
-
作者
缪永胜
唐祖奎
陈谋贵
涂雅珍
-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农科所
-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2009年第10期23-23,共1页
-
文摘
四川俗称的冬大豆是指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才能成熟的极晚熟春、夏大豆,并非分类意义上的冬豆。据我所大豆品资研究,川渝各地冬大豆地方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共计达200个之多。这些品种普遍具有一定的耐荫、耐瘠性,但籽粒偏小,分枝多,单株占地面积大,单产低,这给广泛利用带来困难。
-
关键词
冬大豆
地方品种资源
农作
旱地
分类意义
占地面积
极晚熟
夏大豆
-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贡豆5号的选育及其中稻茬晚秋复种技术
- 10
-
-
作者
倪霖
张聪荣
赵阳礼
郭去
蒋玉文
魏远富
-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农科所
-
出处
《大豆通报》
1996年第2期20-20,共1页
-
文摘
贡豆5号的选育及其中稻茬晚秋复种技术倪霖,张聪荣,赵阳礼,郭去(四川省自贡市农科所)蒋玉文,魏远富(四川省成都市第二农科所)为适应我省多熟制复种、间套之需,以早熟、抗病、丰产为主要目标,配制杂交组合,开展选育工作。其中,贡豆5号的选育是较有成效的。一...
-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贡豆5号
杂交育种
中稻茬
复种
-
分类号
S565.1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