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贡市农团乡田间自然诱发稻瘟病圃的建立及品种资源抗性鉴定 被引量:1
1
作者 鄢圣敏 王开 +5 位作者 杨川航 周大宾 万山 殷伟 曾玉清 杨华伟 《上海农业学报》 2020年第5期12-16,共5页
2014-2018年在自贡农团稻瘟病重发区建立田间自然诱发稻瘟病圃,用7个水稻稻瘟病菌鉴别品种对病圃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病圃分离出7群26个病菌生理小种。分析该病圃稻瘟病菌小种演变的特点,发现2014年该病圃ZA群、ZB群为优势种群,ZC群为... 2014-2018年在自贡农团稻瘟病重发区建立田间自然诱发稻瘟病圃,用7个水稻稻瘟病菌鉴别品种对病圃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病圃分离出7群26个病菌生理小种。分析该病圃稻瘟病菌小种演变的特点,发现2014年该病圃ZA群、ZB群为优势种群,ZC群为主要种群之一,2018年优势种群只有ZB群。对9283份(次)水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进行评价,发现2017年供试材料叶瘟、颈瘟发病表现呈显著正相关,其余年份叶瘟、颈瘟发病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自然诱发病圃 抗性鉴定 自贡农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贡市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龚利娟 徐向上 +1 位作者 张洪 邱源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第12期33-34,共2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不断改善,人们追求安全卫生、营养健康的食品已成新趋势。食用菌是具高蛋白、高脂肪、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优质美味食品,且兼有保健和药用价值,优质的食用菌类越来越受到消...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不断改善,人们追求安全卫生、营养健康的食品已成新趋势。食用菌是具高蛋白、高脂肪、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优质美味食品,且兼有保健和药用价值,优质的食用菌类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市场的不断推动下,自贡市食用菌产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类 自贡市 产业现状 食用菌产业 城乡居民 膳食结构 安全卫生 营养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年生饲草玉草5号的生长动态及刈割期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华雄 蒋维明 +12 位作者 吴子周 李影正 程明军 杨世鹏 孙汝龙 严旭 张红芬 杨敏 荣廷昭 周树峰 吴元奇 曹墨菊 唐祈林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4-42,共9页
本试验对玉草5号(玉淇淋58,MTPP-58)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速率、物质积累与分配、营养成分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玉草5号的株高、分蘖、鲜(干)产量、茎叶比和水分含量动态变化均符合Logistic模型;从分蘖期至抽雄始期,饲草产量和茎叶比... 本试验对玉草5号(玉淇淋58,MTPP-58)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速率、物质积累与分配、营养成分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玉草5号的株高、分蘖、鲜(干)产量、茎叶比和水分含量动态变化均符合Logistic模型;从分蘖期至抽雄始期,饲草产量和茎叶比值逐渐增加,而水分含量、营养价值呈逐渐降低趋势。在抽雄始期,鲜、干草产量分别达96.607和14.768t·hm-2,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灰分(CA)、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为11.37%、2.87%、7.95%、52.01%和31.53%,相对饲用价值(RFV)为115.90%;在吐丝期,干草产量和蛋白质产量都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全株水分含量较低。比较表明,既获得较高饲草产量和营养价值且利于第2茬生长,玉草5号作为青饲在抽雄始期收割最佳;在吐丝期刈割有利于青贮。玉草5号的生产示范表明,在西南资阳乐至县和自贡大安区示范点第一年刈割一茬鲜草产量在77.758~89.207t·hm-2之间,第二年对大安区点刈割了3茬,产量可达109.410t·hm^(-2)。实践表明,新型高产优质多年生饲用作物"玉草5号"适宜在西南及南方"种草养畜"地区种植,具有极大的生产潜力与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草5号 生长动态 营养价值 刈割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吕泽林 钟顺清 杨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8886-8888,8891,共4页
[目的]研究再生稻高产稳产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对再生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比试验,分析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该技术体系比常规栽培增产29.83%,2.88 hm2高产试验田连续3年单产超过3.0 t/hm2,平均单产3.21t/... [目的]研究再生稻高产稳产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对再生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比试验,分析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该技术体系比常规栽培增产29.83%,2.88 hm2高产试验田连续3年单产超过3.0 t/hm2,平均单产3.21t/hm2,2007~2009年在自贡市累计示范推广3.18万hm3,增产22.98%。[结论]该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高产 稳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表型性状主成分聚类分析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曾德志 刘然方 +1 位作者 李霖超 杨华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1期26-28,30,共4页
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作物和粮食作物,优良杂交种的选育和推广应用为玉米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杂种优势利用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杂种优势理论建立在亲本遗传差异之上,因而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是杂种优势利用的前提。该研究利用一... 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作物和粮食作物,优良杂交种的选育和推广应用为玉米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杂种优势利用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杂种优势理论建立在亲本遗传差异之上,因而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是杂种优势利用的前提。该研究利用一批从国内外引进玉米优良种质资源选育而成的稳定自交材料,为有效利用这批新自交系,明确其应用潜力,采用了表型性状分析对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57份自交系间表型性状变异都集中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各自交系间的欧氏遗传距离变幅为1.0108-11.0787,平均遗传距离为4.9345。当遗传距离为5.41时,可将57个自交系分为4个类群,各类群自交系各具特点,其中3号材料、9号材料植株较高,果穗较粗大,穗长、行粒数和百粒重等经济性状表现良好,是一个很好的高产育种潜力亲本;46号材料生育期较短、植株矮小,可在选育早熟、矮秆玉米组合上重点应用;其余自交系系各具特色,可结合不同育种目标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良和利用,对玉米育种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表型性状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茄果类蔬菜避雨栽培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泽锦 雷晓葵 +3 位作者 唐丽 王力明 代利娟 刘学尧 《四川农业科技》 2020年第11期20-21,26,共3页
四川盆地茄果类蔬菜露地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发生严重,农药用量过多,产量低而不稳,产品品质差,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等问题,对我省茄果类蔬菜周年供应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实现我省蔬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证农产品食品安全,笔者针对... 四川盆地茄果类蔬菜露地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发生严重,农药用量过多,产量低而不稳,产品品质差,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等问题,对我省茄果类蔬菜周年供应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实现我省蔬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证农产品食品安全,笔者针对该问题,研究集成了四川盆地茄果类蔬菜避雨栽培技术。2011~2017年,该技术在四川盆地进行示范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破解了我省盆地茄果类蔬菜生产的瓶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果类蔬菜 避雨设施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贡地区杂交水稻新组合产量及构成因子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赵霞 刘然方 +1 位作者 邓学东 吕泽林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6期104-107,共4页
为加快新品种的利用,筛选适宜自贡地区的杂交水稻组合,本试验采用近年审定的14个杂交水稻组合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并对产量构成因子进行通径分析,为新品种推广和栽培调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4个杂交水稻组合的平均生育期为153.6 d。Y两优... 为加快新品种的利用,筛选适宜自贡地区的杂交水稻组合,本试验采用近年审定的14个杂交水稻组合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并对产量构成因子进行通径分析,为新品种推广和栽培调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4个杂交水稻组合的平均生育期为153.6 d。Y两优3399、德优4727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冈优725;川优6203米质达到国标二级,适宜追求米质的地区种植。产量与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产量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产量与单位面积有效穗的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均最大,因此在稳步提高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的基础上,重点增加有效穗是提高自贡地区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自贡 组合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贡地区大棚甜瓜-西瓜高效栽培模式
8
作者 曾玉清 徐向上 殷伟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45,共2页
针对四川盆地南部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经过多年试验探索出大棚甜瓜—西瓜高效栽培模式,生产应用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其技术关键主要包括:深沟高厢排水,大棚早春增温、夏季避雨,膜下滴灌肥水,茬口合理衔接,病虫害综合防治,甜瓜温床育... 针对四川盆地南部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经过多年试验探索出大棚甜瓜—西瓜高效栽培模式,生产应用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其技术关键主要包括:深沟高厢排水,大棚早春增温、夏季避雨,膜下滴灌肥水,茬口合理衔接,病虫害综合防治,甜瓜温床育苗、主蔓摘心、选留3条子蔓、每蔓1果,西瓜选用耐热品种、3蔓整枝、每株1果、采2批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西瓜 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芽肥对再生稻产量及性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吕泽林 雷大存 +1 位作者 邓榆千 赵小康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3期68-70,126,共4页
为了研究再生稻促芽肥的最佳施用时间和施肥量,我们采用对比试验,分析促芽肥不同施用时间和不同施肥量对再生稻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稻促芽肥最佳施用时间为头季稻齐穗后5~10 d,单产3.0 t/hm2以上产量水平,促芽肥施... 为了研究再生稻促芽肥的最佳施用时间和施肥量,我们采用对比试验,分析促芽肥不同施用时间和不同施肥量对再生稻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稻促芽肥最佳施用时间为头季稻齐穗后5~10 d,单产3.0 t/hm2以上产量水平,促芽肥施用量为施尿素213.7~363.6 kg/hm2。本试验得出的该促芽肥最佳施用时间和施肥量在再生稻上应用,比目前生产上使用常规施用时间和施肥量方法的稻田增产达40.0%以上,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促芽肥 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中稻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泽林 周远清 杨航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6期41-44,共4页
釆用对比试验,分析平稳促进施氮法对杂交中稻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施氮技术单产实现9.0~10.5 t/hm2,适宜施氮水平为135.0~187.5 kg/hm2,其前期、中期、后期施氮比例为5∶2∶3或6∶2∶2。可见该施氮技术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 杂交中稻 高产 施肥 平稳促进施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贡地区大棚丝瓜早熟丰产栽培技术
11
作者 徐向上 曾玉清 +2 位作者 唐丽 殷伟 王育蓉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第10期32-33,共2页
丝瓜根系较发达,再生能力强,较耐涝、耐旱。自贡市露地栽培丝瓜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种,采用平棚搭架方式栽培,6月中旬至9月收获,一般亩产量可达2000~2500kg。现利用电热温床或热水循环方式加热提早催芽播种、育苗,采用三膜覆盖栽培、篱... 丝瓜根系较发达,再生能力强,较耐涝、耐旱。自贡市露地栽培丝瓜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种,采用平棚搭架方式栽培,6月中旬至9月收获,一般亩产量可达2000~2500kg。现利用电热温床或热水循环方式加热提早催芽播种、育苗,采用三膜覆盖栽培、篱笆搭架方式,通过反复摘心,人工辅助授粉等措施,使丝瓜的上市时间提早到4月中下旬,亩产量可达3500~4500kg,产值达万元左右,农民种植亩纯收益在6000元以上,高者达到万元。目前,该技术已在全市较大面积应用推广,并辐射到邻近周边地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产栽培技术 大棚丝瓜 自贡地区 早熟 三膜覆盖栽培 人工辅助授粉 搭架方式 催芽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贮对柑桔贮藏保鲜效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亮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31,共2页
将八成熟以上锦橙采用防腐保鲜剂处理后,预贮藏不同时间,观察其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7天预贮比较理想,对减轻甜橙贮藏期病害,特别是控制青绿霉的发生作用明显;对果实品质的保持也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 柑桔 预贮 保鲜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抗病、耐逆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武全 余鳞 +3 位作者 曾德志 向仕华 李霖超 杨华伟 《南方农业》 2018年第15期7-9,共3页
花叶病毒病、胞囊线虫病和疫霉根腐病,是我国较为流行的3种大豆病害,会影响大豆植株的正常生长,导致大豆减产,甚至绝收。如何提高大豆的抗病性,一直是大豆育种工作者们研究的热点。同样,非生物胁迫也是影响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关键因素... 花叶病毒病、胞囊线虫病和疫霉根腐病,是我国较为流行的3种大豆病害,会影响大豆植株的正常生长,导致大豆减产,甚至绝收。如何提高大豆的抗病性,一直是大豆育种工作者们研究的热点。同样,非生物胁迫也是影响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关键因素,近些年大豆的耐逆育种引起了育种家们的关注。基于此,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罗列了近两年国内外学者对大豆抗病性和耐逆性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抗病性 耐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种区域试验主要决选指标及其参数的研究 Ⅱ 丰产重演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良白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7,共3页
丰产重演性如果说通常作为田间试验重要原则之一的重演性,是要求试验结果能在相同条件下得到重演;则此处所说的丰产重演性却是指生产实践要求良种的丰产性能在相对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得到最大限度的重演——主要指相对丰产性。这或许可... 丰产重演性如果说通常作为田间试验重要原则之一的重演性,是要求试验结果能在相同条件下得到重演;则此处所说的丰产重演性却是指生产实践要求良种的丰产性能在相对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得到最大限度的重演——主要指相对丰产性。这或许可说是区试这类特殊的田间试验原则的另一特有含义。此种相对丰产性的重演程度如何,是区试必须作出确切回答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对出线品种。因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品种 区域试验 丰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种区域试验主要决选指标及其参数的研究——Ⅳ.参数数量分类与区试品种分类
15
作者 李良白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2-18,共7页
本文根据变量理论分布对区试中b值及CV值参数的数量分类,提出了适于目前普及推广的查表计算法。在此基础上,对区试品种提出了按主要生产性能指标以量定性的评定分类体系。从而推出可排除主观随意性干扰、较为完整严密的区试汇总模式,并... 本文根据变量理论分布对区试中b值及CV值参数的数量分类,提出了适于目前普及推广的查表计算法。在此基础上,对区试品种提出了按主要生产性能指标以量定性的评定分类体系。从而推出可排除主观随意性干扰、较为完整严密的区试汇总模式,并以范例作了运用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试验 参数 品种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种区域试验主要决选指标及其参数的研究——Ⅲ.适应性与稳定性
16
作者 李良白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8-23,共6页
文章讨论了适应性与稳定性的概念划分,认为前者内涵较广,应包涵后者,而决不是相反。对品种区域试验中反映的品种适应性,本文提出至少可分解为适应类型、适应范围、适应程度三个层次;稳定性是后一层次内容之一。本文建议:1.以信息内涵丰... 文章讨论了适应性与稳定性的概念划分,认为前者内涵较广,应包涵后者,而决不是相反。对品种区域试验中反映的品种适应性,本文提出至少可分解为适应类型、适应范围、适应程度三个层次;稳定性是后一层次内容之一。本文建议:1.以信息内涵丰富,与环境值(?)的回归系数b表述适应类型,并作为适应性的主要表述参数;2.借助(?)估算,用对照品种的。两环境界值(?)~(?)表述适应范围;3.对能部分说明适应程度的稳定性,用互作变异系数CV_(vu)CV_(vw),或产量变异系数CV表述。为此,并对多种稳定性表述参数的优选进行了相应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区域试验 适应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种区域试验主要决选指标及其参数的研究——Ⅰ.丰产性
17
作者 李良白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7,共4页
文章认为,丰产性、丰产重演性、适应性及稳定性四者,是品种主要生产性能的最高表现,应作为品种区域试验的主要决选指标;并均应统一以适当参数加以定量表述,从而使总结评定共同建立在对参试品种的科学分类基础之上。本文建议,区试中意义... 文章认为,丰产性、丰产重演性、适应性及稳定性四者,是品种主要生产性能的最高表现,应作为品种区域试验的主要决选指标;并均应统一以适当参数加以定量表述,从而使总结评定共同建立在对参试品种的科学分类基础之上。本文建议,区试中意义准确、完整的丰产性,应按以下三参数合并表述,即:经过相应加权校正的(平均)丰产水平Yi/以对照品种为参照物兼示差异显著性的丰产指数I_Y*,**/兼示邻位差异显著性的丰产位次N*,**;对区域化鉴定中具关键作用之丰产重演性,建议分作不同可靠程度的增产重演R_i*,**、达标重演R_(?)*,**、高位重演R_(N)*,**三级,以重演性参数f(P)——连年及基本连年重演试点数(或重演面)表述之;并强调指出乃区试之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区域试验 选择指标 参数 丰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IL群体对水稻再生力及相关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量:26
18
作者 杨川航 王玉平 +3 位作者 涂斌 李婷 胡亮 李仕贵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40-1246,共7页
以粳糯稻品种糯89-1与籼型重穗型杂交稻骨干恢复系蜀恢527杂交构建的籼粳交F7代RIL群体的169个家系为作图群体,构建了一张含105个微卫星(SSR)标记的分子连锁图谱。定位了水稻正季7个农艺性状的QTL15个,分布在第1、第2、第3、第5、第6、... 以粳糯稻品种糯89-1与籼型重穗型杂交稻骨干恢复系蜀恢527杂交构建的籼粳交F7代RIL群体的169个家系为作图群体,构建了一张含105个微卫星(SSR)标记的分子连锁图谱。定位了水稻正季7个农艺性状的QTL15个,分布在第1、第2、第3、第5、第6、第7、第10染色体上,LOD值介于2.10~7.51,贡献率3.77%~25.37%,其中贡献率10.0%以上的QTL7个,单个性状的QTL1~4个;定位了水稻再生季7个农艺性状的QTL19个,分布在第1、第2、第3、第4、第5、第6、第7、第10染色体上,LOD值介于2.17~18.34,贡献率3.23%~37.66%,其中贡献率10.0%以上的QTL7个,单个性状的QTL1~5个;定位了影响水稻再生力(最终再生率)的QTL2个(qRA4,qRA5),分别在第4和第5染色体上,贡献率分别为8.17%和7.09%,加性效应分别为0.32和0.39,贡献率和加性效应均较小,属微效基因。共检测到两季农艺性状QTL36个,同一性状被重复检测的QTL8个。水稻再生力与正季稻有效穗呈极显著负相关;水稻再生力与再生稻有效穗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每穗总粒数和着粒密度呈显著负相关。QTL定位结果揭示了有效穗是影响再生力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再生力 农艺性状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籼粳交RIL群体对水稻耐寒性及再生力的QTL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川航 王玉平 +2 位作者 涂斌 曾玉清 李仕贵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1-745,共5页
以粳糯稻糯89-1与籼稻蜀恢527构建的籼粳交F7代RIL群体169个家系为作图群体,构建了一张含105个微卫星(SSR)标记的分子连锁图谱。在5℃低温条件下,对亲本及RIL群体进行芽期耐寒性鉴定;在冬季自然低温条件下,对亲本及RIL群体进行再生稻桩... 以粳糯稻糯89-1与籼稻蜀恢527构建的籼粳交F7代RIL群体169个家系为作图群体,构建了一张含105个微卫星(SSR)标记的分子连锁图谱。在5℃低温条件下,对亲本及RIL群体进行芽期耐寒性鉴定;在冬季自然低温条件下,对亲本及RIL群体进行再生稻桩越冬耐寒性鉴定;对亲本及RIL群体进行再生力鉴定。利用SSR标记对水稻耐寒性、再生力进行QTL检测。结果表明,水稻耐寒性和再生力在RIL群体呈连续分布,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特征。共检测到控制芽期耐寒性的QTL 2个(qCtg3、qCtg5),分布在第3和第5染色体上,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75.57%和79.04%;检测到控制再生稻桩越冬耐寒性的主效QTL 1个(qCtr5),在第5染色体上;检测到控制再生力的QTL 2个(qRa4、qRa5),分布在第4和第5染色体上,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8.17%和7.09%。qCtg5、qCtr5和qRa5同时与第5染色体上标记RM153连锁,在分子水平上表明水稻芽期、越冬耐寒性与再生力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耐寒性 再生力 数量性状基因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耐旱性鉴定与筛选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德志 杨华伟 +4 位作者 向仕华 李霖超 李建修 罗念荣 韩亚滨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期10-12,共3页
用20%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蒸馏水处理作对照,胁迫处理5 d后,测定各材料的根长和发芽指数的耐旱系数,用以评价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种质资源材料的耐旱性。为探究种子品质性状与种子萌发期耐旱性的关系,将所... 用20%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蒸馏水处理作对照,胁迫处理5 d后,测定各材料的根长和发芽指数的耐旱系数,用以评价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种质资源材料的耐旱性。为探究种子品质性状与种子萌发期耐旱性的关系,将所测耐旱性指标与种子品质测试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93份双低材料平均根长耐旱系数为0.53,平均发芽指数耐旱系数为0.93,两指标变异范围均较大,表明该批油菜品系耐旱性具有丰富的遗传差异,其中26份材料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可以作为耐旱性材料加以利用。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发芽指数耐旱系数与所测品质性状关系不显著,仅与根长耐旱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根长耐旱系数与硬脂酸和二十碳烯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含油率和硫代葡萄糖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初步推测在双低油菜抗旱品系的选育过程中,应注重低硬脂酸、低二十碳烯酸、低蛋白质和高油材料的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 耐旱性 评价与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