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久治绿绒蒿-四川省绿绒蒿属植物新分布记录种
1
作者 余道平 陈绪玲 +3 位作者 李策宏 李小杰 杨渺 鞠文彬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6期121-123,共3页
报道了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绿绒蒿属新记录种—久治绿绒蒿(Meconopsis barbiseta),并附有新记录种的描述及特征照片。凭证标本保存于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标本馆(SPINRS)
关键词 久治绿绒蒿 新纪录 松潘县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主要植被分布区的植物区系与组成相似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苟小林 康馨文 +3 位作者 涂卫国 陈绪玲 崔永亮 王亚婷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50-56,共7页
研究以典型公园城市成都为对象,采用样线调查方法对担负不同功能的13个主要植被分布区域进行植物组成调查,分析各区域的植被区系以及区域间植物组成的相似性。结果表明:成都的各植被分布区的植物物种分布不均匀,具有自然保护区的都江堰... 研究以典型公园城市成都为对象,采用样线调查方法对担负不同功能的13个主要植被分布区域进行植物组成调查,分析各区域的植被区系以及区域间植物组成的相似性。结果表明:成都的各植被分布区的植物物种分布不均匀,具有自然保护区的都江堰和彭州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分别调查到277和239种植物,且蕨类植物分布较多,而人为干扰较大的大邑区域植物物种数量最少,只调查到80种;人工干扰下区域的植物物种数量依赖于其植被功能类型;整体来看,成都的植物分布主要集中在世界分布、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东亚分布及其变型等区系;具有自然保护区的区域间,人工干扰情况相似的区域间,其植物组成的相似度较高,不同区域间的植物组成相似性与区域间的水平距离和海拔差距没有明显相关性。基于调查结果,提出成都未来公园城市建设需要加强本土植物物种数量的参与比例,同时要提升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功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植物区系 生物多样性 相似性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蕨——四川省蕨类植物新分布记录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小杰 陈绪玲 +4 位作者 罗伟 余道平 涂卫国 杨渺 崔永亮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143-145,共3页
报道了四川省峨眉山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栗蕨属Histiopteris新记录种——栗蕨Histiopteris incisa(Thunb.)J.Sm.,并附有该种的描述和特征照片。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国家植物标本馆(PE)。
关键词 栗蕨 新记录 峨眉山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根瘤菌的分离鉴定及对重金属的抗性研究
4
作者 宋丹萍 吴航玉 +6 位作者 王亚婷 杜焰玲 胡骥 陈镜霖 余秀梅 张玉婷 崔永亮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17-22,30,共7页
为筛选对多种重金属具有较强抗性的根瘤菌,通过从重金属污染农田采集的花生根瘤中分离纯化,得到34株根瘤菌,对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并构建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树,以及对重金属(Cu^(2+)、Ni^(2+)、Cr^(6+)、Zn^(2+))的抗性分析。结果显示... 为筛选对多种重金属具有较强抗性的根瘤菌,通过从重金属污染农田采集的花生根瘤中分离纯化,得到34株根瘤菌,对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并构建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树,以及对重金属(Cu^(2+)、Ni^(2+)、Cr^(6+)、Zn^(2+))的抗性分析。结果显示,34株根瘤菌中有33株属于根瘤菌属(Rhizobium),1株属于中华根瘤菌属(Ensifer);对Cu^(2+)具有较强抗性的菌株为HG6、HG13、HM13、HM23、HM52,对Ni^(2+)具有较强抗性的菌株为HM13、HW23、HW45,对Cr^(6+)具有较强抗性的菌株为HM14、HM21、HM23、HW2,对Zn^(2+)的抗性较强的菌株为HG6、HM1、HM52、HW20;HG13对4种重金属均具有较好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根瘤菌 重金属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森锰锌在猕猴桃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研究
5
作者 崔永亮 程祖强 +3 位作者 刘忠义 何利钦 余道平 张玉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2期191-192,197,共3页
为了制订代森锰锌在猕猴桃上的安全使用标准,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代森锰锌在猕猴桃上的残留动态,应用改进后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代森锰锌在猕猴桃上的残留量。结果表明,使用浓度为500倍水溶液于幼果期均匀喷施一次,14 d后,样品... 为了制订代森锰锌在猕猴桃上的安全使用标准,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代森锰锌在猕猴桃上的残留动态,应用改进后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代森锰锌在猕猴桃上的残留量。结果表明,使用浓度为500倍水溶液于幼果期均匀喷施一次,14 d后,样品中检测出代森锰锌残留低于国际粮农组织(FAO)上关于代森锰锌的农药残留限量(0.2 mg/kg)。消解动态试验结果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代森锰锌在猕猴桃中消解较快,在套袋果实上的半衰期为2.9 d,在不套袋的果实上的半衰期为2.6 d,属于易降解的农药(T_(1/2)<30 d),按照推荐剂量使用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森锰锌 猕猴桃 残留 消解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波西宁古茶树试制红茶感官审评及生化成分分析
6
作者 刘琴玲 罗晓波 +2 位作者 周斌 王晓玲 谭礼强 《四川林业科技》 2022年第5期102-106,共5页
为挖掘雷波西宁野生古茶树的应用潜力、推动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其春季鲜叶所制红茶样品(简称雷波西宁古树红茶样)进行了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测定,并和其他红茶样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雷波西宁古树红茶样外形重实紧结,汤色橙... 为挖掘雷波西宁野生古茶树的应用潜力、推动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其春季鲜叶所制红茶样品(简称雷波西宁古树红茶样)进行了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测定,并和其他红茶样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雷波西宁古树红茶样外形重实紧结,汤色橙红明亮,香气为甜香带焦糖香、持久高长,滋味甜醇鲜,叶底红亮柔软,感官审评得分为90.4,略高于使用无性系良种‘福鼎大白茶’春梢所制红茶样(90.3,简称福鼎红茶样)和市场上采购的某野生茶树所制红茶样(85.5,简称市售野生红茶样);(2)雷波西宁古树红茶样的儿茶素总量为11.5 mg·g^(-1),比市售野生红茶样和福鼎红茶样分别高出40.2%和30.7%;其咖啡因含量为48.7 mg·g^(-1),游离氨基酸总量为19.89 mg·g^(-1),均略高于另两种红茶;红茶主要茶色素(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为131.90 mg·g^(-1),高于福鼎红茶样,低于市售野生红茶样。综上,雷波西宁古茶树群体采制红茶样品质较优,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其品质形成可能与野生古茶树群体生物学特性和雷波气候相关,建议加强该资源保护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波西宁古茶树 红茶 感官品质 生化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