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猕猴桃9个种41份种质花粉形态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利钦 王丽华 +3 位作者 庄启国 张瑶 王凤琪 张茜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39,共8页
为了解猕猴桃属植物间的亲缘关系,以9个猕猴桃种41份种质的花粉为供试材料,采用扫描电镜结合ImageJ图像处理软件对花粉进行形态学观测,并根据花粉极轴长度(P)、赤道轴长度(E)、萌发沟长度、萌发沟宽度、极轴长度/赤道轴长度(P/E)和大小(... 为了解猕猴桃属植物间的亲缘关系,以9个猕猴桃种41份种质的花粉为供试材料,采用扫描电镜结合ImageJ图像处理软件对花粉进行形态学观测,并根据花粉极轴长度(P)、赤道轴长度(E)、萌发沟长度、萌发沟宽度、极轴长度/赤道轴长度(P/E)和大小(P×E)指标对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花粉均为单粒花粉,均以单粒、等极和辐射对称形式存在。极轴长度范围在21.50~33.40μm之间,赤道轴长度范围在9.87~16.24μm之间,萌发沟长度范围在17.53~29.08μm之间,萌发沟脊宽度范围在0.47~2.03μm之间,花粉粒大小(极轴×赤道轴)范围在218.68~543.18μm^(2)之间,极轴长度/赤道轴长度范围为1.36~2.26,花粉形状为超长球形或长球形,萌发孔类型均为三孔沟,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均为N3P4C5型。外壁纹饰分为波纹状、颗粒状和疣状,占样品总数的比例分别为63.41%、19.51%和17.08%。在遗传距离为7.5时,供试材料可以分为3个类群;在遗传距离为1.5时,供试材料可以分为6个类群,其中,中华猕猴桃被分为了4类。在两个遗传距离时,四萼猕猴桃均单独分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花粉形态 扫描电镜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为干扰对猕猴桃园杂草多样性与土壤因子关系的影响
2
作者 吴昊 刘雨欣 +4 位作者 李利军 余梅鹏 杨依琳 庄启国 杜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3-1321,共9页
【目的】探讨人为干扰条件下猕猴桃园杂草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为制定合理的生态控草措施及保障果园绿色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设置对照和干扰样地,测定样地群落α-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化学指标,并利用冗余分析、典范对应... 【目的】探讨人为干扰条件下猕猴桃园杂草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为制定合理的生态控草措施及保障果园绿色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设置对照和干扰样地,测定样地群落α-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化学指标,并利用冗余分析、典范对应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化学除草+人工除草”干扰对园内杂草多样性与土壤因子耦合关系的影响。【结果】(1)5个对照样地共记录杂草15科24属25种,5个干扰样地共记录杂草14科18属19种,菊科、禾本科杂草丰富度较高;对照、干扰样地各自的4项多样性指数之间均无显著差异,但干扰使优势杂草由本土种稗转变为入侵种喜旱莲子草。(2)冗余分析显示,多样性指数与土壤pH呈负相关,且干扰使pH对杂草多样性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干扰样地中,速效磷与Simpson优势度指数(R^(2)=0.957,P=0.042)、Pielou均匀度指数(R^(2)=0.989,P=0.010)之间均呈显著的“先上升后下降”二项式拟合关系。(3)典范对应分析显示,干扰加剧了杂草的斑块化聚集分布,使决定杂草物种分布的主导因子由pH、速效钾转变为速效磷、硝态氮,且导致诸多杂草对硝态氮产生趋避行为;典范对应分析排序图中,马唐、龙葵均与喜旱莲子草的位置相接近。【结论】通过土壤改良保持较高pH及速效磷含量、利用果园生草技术种植抗逆性强的本土种以应对喜旱莲子草入侵、及时拔除喜硝杂草均有助于猕猴桃园杂草防控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园 土壤 杂草 干扰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