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例前颅底区沟通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宇平 王闽 +4 位作者 刘劲松 马杰科 吕扬成 王光辉 张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13-616,共4页
目的:探讨前颅底区沟通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60例前颅底区沟通性肿瘤患者的资料,均行外科治疗,经病理证实良性肿瘤21例,恶性肿瘤39例。手术入路的选择为颅面联合入路44例,眶内容物剜除术5... 目的:探讨前颅底区沟通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60例前颅底区沟通性肿瘤患者的资料,均行外科治疗,经病理证实良性肿瘤21例,恶性肿瘤39例。手术入路的选择为颅面联合入路44例,眶内容物剜除术5例,鼻侧切开术3例,前额硬膜外入路5例,眶外侧入路3例。结果:肿瘤全切51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5例。肿瘤切除后前颅底区组织缺损的修复采用带蒂额肌帽状腱膜颅骨裂层瓣修复27例。术后45例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手术死亡病例。并发症主要为颅神经损伤5例,伤口感染4例,其中局部加强换药愈合2例,清创缝合愈合2例,暂时性的脑脊液漏2例。术后放射治疗23例,剂量为45Gy~65Gy,术前或术后化疗15例,主要方案为DDP(顺铂)、5-FU(5-氟脲嘧啶)、平阳霉素。经信访或门诊随访1年~9年,死亡11例,失访2例。结论:前颅底区沟通性肿瘤以外科治疗为主,手术治疗是有效的,颅面联合入路是主要的手术方式,肿瘤切除后前颅底区组织缺损的修复采用带蒂额肌帽状腱膜颅骨裂层瓣修复是可靠和安全的。此区肿瘤的手术治疗难以达到肿瘤切除的"安全界",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主要的死亡原因,需有计划地进行综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颅底区 沟通性肿瘤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节性筋膜炎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娟 王映伟 +2 位作者 陈光祥 唐光才 杨瀚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409,共5页
目的:分析结节性筋膜炎(NF)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NF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其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7~69岁,平均(38.7±12.4)岁。结果:47例NF病灶均为单发,位于上肢占36.2%(17/47),躯干... 目的:分析结节性筋膜炎(NF)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NF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其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7~69岁,平均(38.7±12.4)岁。结果:47例NF病灶均为单发,位于上肢占36.2%(17/47),躯干占27.7%(13/47),头颈部占21.3%(10/47),下肢占12.8%(6/47),乳腺占2.1%(1/47)。其中黏液型19例,细胞型12例,纤维型14例,余2例为混合型。黏液型NF病灶中央细胞排列疏松并见液化区,T_(1)WI呈稍低信号,T_(2)WI呈稍高信号,7例可见“反靶征”。细胞型NF细胞成分多且排列紧密,毛细血管分布均匀,增强后5例病灶呈相对均匀强化。纤维型NF病灶中央富含胶原纤维,其中7例相应区域T_(2)WI呈稍低信号,可见星芒状纤维瘢痕改变。结论:结节性筋膜炎的影像学表现可反映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筋膜尾征”及“反靶征”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筋膜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成像对高原心力衰竭的评估价值
3
作者 梁博深 王磊 +3 位作者 朱琦 方鑫 王春华 郜发宝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9-484,500,共7页
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成像评估高原环境下早期心力衰竭(HF)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纳入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实验组20只。将实验组大鼠运送至青海高原实验室(平均海拔4 250 m)暴露8周后,分为高原低氧组和高原HF... 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成像评估高原环境下早期心力衰竭(HF)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纳入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实验组20只。将实验组大鼠运送至青海高原实验室(平均海拔4 250 m)暴露8周后,分为高原低氧组和高原HF组,HF组用5 mg/ml异丙肾上腺素10 mg/(kg.d)连续14 d皮下注射建立HF大鼠模型。然后将大鼠运回平原(平均海拔500 m)进行7T心脏磁共振电影序列扫描。使用CVI 42软件获得心功能参数和心肌应变参数。使用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法检测心肌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丙二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采用Western blot和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和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F组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67.06±4.66)%比(61.91±2.11)%;F=4.149,P=0.037],左心室整体环向应变明显降低[(-24.60±0.81)%比(-20.16±1.86)%;F=12.241,P=0.001],病理染色显示心肌细胞出现坏死和间质纤维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HF组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降低[(1 079.94±70.58)U比(311.99±39.47)U;F=209.294,P=0.001];丙二醛含量升高[(7.24±2.48)μmol/L比(53.28±4.51)μmol/L;F=156.392,P=0.01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HF组心肌组织中核因子-E2和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明显降低(1.00±0.00比0.52±0.13;F=26.607,P=0.001]。PCR结果显示HF组心肌组织中核因子-E2和血红素加氧酶-1m 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19±0.16比0.31±0.07;F=84.784,P=0.010)。结论 磁共振组织追踪成像可用于早期评估高原环境造成的H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高原 磁共振成像 氧化性应激 大鼠 Sprague-Dawley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印迹法 蛋白质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T2WI序列影像组学特征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胡云涛 刘念 黄小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ecurrent acute pancreatitis,RAP)T2WI序列影像组学特征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0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的T2WI影像资料,其中初发性AP 127例,RAP 73例,以7... 目的探讨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ecurrent acute pancreatitis,RAP)T2WI序列影像组学特征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0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的T2WI影像资料,其中初发性AP 127例,RAP 73例,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139例和验证组61例,同时收集两组的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算法进行特征筛选。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最佳影像组学特征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集群趋势、方差、2个相关性、短游程低灰度优势、范围、总平均数、表面积密度、四分位数)被保留。并发症与范围(r=0.606,95%CI:0.508~0.690;P<0.01)、总平均数(r=0.606,95%CI:0.508~0.690;P<0.01)、四分位数(r=0.606,95%CI:0.508~0.690;P<0.01)呈强正相关;胆结石与短游程低灰度优势呈强正相关(r=0.575,95%CI:0.470~0.663;P<0.01);高脂血症与总平均数(r=0.501,95%CI:0.386~0.601;P<0.01)、四分位数(r=0.575,95%CI:0.470~0.663;P<0.01)呈强正相关;酗酒与范围(r=0.699,95%CI:0.618~0.765;P<0.01)、总平均数(r=0.822,95%CI:0.770~0.864;P<0.01)、四分位数(r=0.699,95%CI:0.618~0.765;P<0.01)呈强正相关。结论并发症、胆结石、高脂血症、酗酒是潜在解释RAP影像组学特征的生物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生物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多层成像技术用于弥散张量成像评估脑胶质瘤
5
作者 何雅坤 陈晓煜 +6 位作者 易思琪 胡云涛 兰美 陈佳 任静 周鹏 邓和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同时多层成像(SMS)技术用于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估脑胶质瘤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34例脑胶质瘤患者采集颅脑常规DTI及SMS-DTI,对比2种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信噪比(SNR)及对比度信噪比(CNR),以及基于2种图像所获全脑纤维束数及肿瘤... 目的探讨同时多层成像(SMS)技术用于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估脑胶质瘤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34例脑胶质瘤患者采集颅脑常规DTI及SMS-DTI,对比2种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信噪比(SNR)及对比度信噪比(CNR),以及基于2种图像所获全脑纤维束数及肿瘤相对各向异性分数(rFA)和平均扩散率(rMD)。结果34例中,23例为高级别、11例为低级别胶质瘤。SMS-DTI整体图像质量、显示肿瘤边缘清晰度和磁敏感伪影主观评分与常规DT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其SNR、CNR均低于常规DTI(P均<0.05);基于SMS-DTI所获不同病理分级脑胶质瘤患者全脑纤维束数及肿瘤rFA和rMD与常规DT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SMS技术用于DTI评估脑胶质瘤可在保证图像质量及定量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前提下有效缩短采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弥散磁共振成像 同时多层成像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大咯血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 被引量:10
6
作者 文华长 许国辉 +3 位作者 李佳容 文永君 陈学浩 程祝忠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01-102,共2页
目的 :探讨肺癌大咯血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疗效及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10例肺癌大咯血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 ,并确定靶血管。首先小心注入压缩的明胶海绵颗粒 ,然后再注入压缩的明胶海绵条 ,直至血流中断 ,支气管动脉完全闭塞为... 目的 :探讨肺癌大咯血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疗效及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10例肺癌大咯血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 ,并确定靶血管。首先小心注入压缩的明胶海绵颗粒 ,然后再注入压缩的明胶海绵条 ,直至血流中断 ,支气管动脉完全闭塞为止。结果 :10例肺癌大咯血患者共进行了14支血管的栓塞 ,即时止血达100 %。其中9例患者在1周内顺利的进行了肿块切除术。1例无法切除的晚期肺癌作放射治疗 ,并随访2月 ,咯血无复发。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是治疗肺癌大咯血的较好方法 ,它不仅可以达到迅速止血 ,为外科手术改善患者的一般情况 ,从而减低死亡率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咯血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聚金葡素联合化疗药物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陈君辉 陈励 +4 位作者 胡大武 任胜辉 段天红 文永君 杨承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622-623,共2页
目的 :观察超抗原抗癌剂高聚金葡素 (HighlyAgglutinativeStaphylococcin ,HASL)联合化疗药物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10 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8例 ,给予HASL加化疗药物治疗。对照组 6 0例单纯给予化疗药物治疗... 目的 :观察超抗原抗癌剂高聚金葡素 (HighlyAgglutinativeStaphylococcin ,HASL)联合化疗药物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10 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8例 ,给予HASL加化疗药物治疗。对照组 6 0例单纯给予化疗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瘤体缩小近期有效率为 5 8.3% ,较对照组 2 6 .6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并且治疗组白细胞下降率和消化道症状明显改善 ,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HASL联合化疗药物介入治疗肝癌有明显的协同作用。HASL在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 ,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等方面均有显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金葡素 肝肿瘤 药物疗法 介入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例中晚期肺癌大剂量顺铂双路化疗并同步放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胡大武 吉林 +6 位作者 许国辉 陈君辉 席晓秋 张果林 肖瑞君 王静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70-273,共4页
作者报告了15例中晚期肺癌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大剂量顺铂(10~150mg)加静脉快速滴注硫代硫酸钠(STS)解毒并行同步放疗的近期疗效观察结果。表明近期有效率CR+PR为93%(14/15),目前全部病例存活。作者认为... 作者报告了15例中晚期肺癌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大剂量顺铂(10~150mg)加静脉快速滴注硫代硫酸钠(STS)解毒并行同步放疗的近期疗效观察结果。表明近期有效率CR+PR为93%(14/15),目前全部病例存活。作者认为,大剂量顺铂支气管动脉灌注并同步放疗能明显提高疗效,而使用硫代硫酸钠(STS)解毒和使用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升白细胞是这种治疗方式得以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药物疗法 放射疗法 RHG-CSF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结合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醋酸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胡大武 陈君辉 +4 位作者 伍海翔 文永君 陈世蓉 段天红 曹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结合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瘤内注射 30 %醋酸 (PAI)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3例中、晚期巨块型肝癌均先采用TACE ,术后 15~ 2 0d再在B超引导下PAI 2~ 3次。结果 治疗 2个周期后比... 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结合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瘤内注射 30 %醋酸 (PAI)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3例中、晚期巨块型肝癌均先采用TACE ,术后 15~ 2 0d再在B超引导下PAI 2~ 3次。结果 治疗 2个周期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AFP降低程度和肿块缩小情况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1、2年生存率分别为 91%和 82 %。结论 TACE结合B超下PAI治疗中、晚期巨块型肝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 经皮肝穿刺瘤 注射治疗 醋酸 原发性肝癌 PAI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视野与常规视野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何雅坤 易思琪 +5 位作者 王俊 林礼波 彭育标 王闽 周鹏 任静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84-1188,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磁共振常规视野扩散加权成像(f-FOV DWI)与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r-FOV DW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本院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明确诊断为宫颈癌的患者,选取病理活检、磁共振检查均为宫颈癌阳性的患者140... 目的:对比分析磁共振常规视野扩散加权成像(f-FOV DWI)与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r-FOV DW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本院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明确诊断为宫颈癌的患者,选取病理活检、磁共振检查均为宫颈癌阳性的患者140例,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均进行f-FOV DWI和r-FOV DWI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主观及客观评价。主观评价由2位影像科医师共同阅片,然后从解剖细节显示、磁敏感伪影、几何变形和总体诊断信心等四方面进行评分,分数越高代表成像效果越好。客观评价由2位影像科医师对2种序列b值=800 s/mm^(2)的相关图像进行所需值测量,比较两者之间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差异;测量ADC值,对比两种序列的ADC值在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中的差异。结果:主观评分结果显示,r-FOV DWI序列在解剖细节显示、磁敏感伪影、几何变形和总体诊断信心等四项评分(分别为2.86±0.82、2.76±0.77、2.98±0.78、2.87±0.88)均明显高于f-FOV DWI序列(分别为2.06±0.76、1.98±0.59、2.09±0.67、2.21±0.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客观评价方面,f-FOV DWI与r-FOV DWI的SNR值(分别为25.46±11.01、26.58±10.89)、CNR值(20.21±11.36、20.03±7.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FOV DWI与f-FOV DWI在宫颈癌不同病理分型、临床分期之间的ADC值除Ⅲ期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FOV DWI测得的ADC值较f-FOV DWI更低。结论:r-FOV DWI较f-FOV DWI在宫颈癌的诊断过程中更具优势,图像更清晰,可以更好地辅助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 常规视野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EWS磁共振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任静 周鹏 +5 位作者 左佳明 陈锦秀 刘锦 王闽 曹英 许国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81-1884,共4页
目的:探讨水激励容积成像(Volume imaging with enhanced water signal,VIEWS)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价值。方法:对38例乳腺癌的术前钼靶、超声、MRI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结果:38例乳腺癌磁共振术前诊断均为... 目的:探讨水激励容积成像(Volume imaging with enhanced water signal,VIEWS)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价值。方法:对38例乳腺癌的术前钼靶、超声、MRI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结果:38例乳腺癌磁共振术前诊断均为乳腺癌,其中多中心病灶12例;钼靶术前发现乳腺肿块17例;超声术前发现乳腺肿块37例,超声报告多中心病灶3例,钼靶未报告多中心病灶。本组保乳手术18例,首次切缘阴性率为95%(17/18)。结论:VIEWS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多中心乳腺癌的显示及乳腺导管内浸润的判断均有明显优势,对于明确乳腺癌保乳适应症以及准确把握手术的切除范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保乳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上行型复发CT诊断(附27例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静 冯斌 +1 位作者 许茂清 颜海婴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鼻咽癌 CT 诊断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强 陶苹 +5 位作者 韩泳涛 彭林 朱江 许峰 王更利 许国辉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 探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对治疗组 5 0例患者行介入诱导化疗加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 ,分析并观察疗效 ,并与对照组 42例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通过介入诱导化疗 ,手术切除率为 94.0 % ,且 84.0 %的患者达到... 目的 探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对治疗组 5 0例患者行介入诱导化疗加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 ,分析并观察疗效 ,并与对照组 42例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通过介入诱导化疗 ,手术切除率为 94.0 % ,且 84.0 %的患者达到肉眼下的手术根治。治疗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44 .0 %、36.0 %和 2 2 .0 % ,而对照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2 3.8%、16.7%和 7.1% ,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规范的综合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值得临床继续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期 综合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灌注化疗加静滴VP-16治疗95例中晚期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席晓秋 段天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3-294,共2页
动脉灌注化疗加静滴VP-16治疗95例中晚期肺癌的疗效观察席晓秋,段天红四川省肿瘤医院影像科(成都市610041)近年来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治疗中晚期肺癌在国内发展较快,取得了肯定的近期疗效。但临床观察... 动脉灌注化疗加静滴VP-16治疗95例中晚期肺癌的疗效观察席晓秋,段天红四川省肿瘤医院影像科(成都市610041)近年来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治疗中晚期肺癌在国内发展较快,取得了肯定的近期疗效。但临床观察到BAI对转移灶的控制不理想,且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药物疗法 动脉灌注 VP-16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期直接门静脉造影的新方法及其在肝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在国 文华长 +4 位作者 丁福全 张爱玲 颜海婴 刘光中 肖瑞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术后定期直接门静脉造影的新方法及其在肝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肝癌剖腹手术患者30例,术中插管至门静脉主干,并将 IDDS 埋植于腹壁皮下,术后定期直接经 IDDS 推注泛影葡胺,观察门静脉显影情况并拍摄点片。结果... 目的:探讨肝癌术后定期直接门静脉造影的新方法及其在肝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肝癌剖腹手术患者30例,术中插管至门静脉主干,并将 IDDS 埋植于腹壁皮下,术后定期直接经 IDDS 推注泛影葡胺,观察门静脉显影情况并拍摄点片。结果:门静脉显影情况良好,Ⅱ级显影率19.1%、Ⅲ级51.4%、Ⅳ级29.4%。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此新方法开辟了肝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研究的新途径,并有助于指导术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门静脉造影 术后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头癌在多种MRI序列中的表现及可切除性分析
16
作者 杨宇洁 许国辉 +2 位作者 任静 程祝忠 肖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177-1180,共4页
目的:分析胰头癌在多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序列中的表现及其对手术可切除性评估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和(或)临床证实的胰头癌患者的MRI影像表现,并对可切除性的术前评估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目的:分析胰头癌在多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序列中的表现及其对手术可切除性评估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和(或)临床证实的胰头癌患者的MRI影像表现,并对可切除性的术前评估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采用的MRI平扫序列有:T2WI2D快速成像冠状位、T1WI2D单次激发抑脂和T2WI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抑脂轴位扫描以及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MRCP),增强采用3DT1WI抑脂轴位扫描,采集动脉期、肝实质期和延迟期图像资料。结果:平扫T1WI像17例病灶呈低信号,T2WI像15例病灶呈略高或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18例无明显强化,与强化的正常胰腺组织形成对比;肝实质期和延迟期17例肿块不均匀轻度强化,17例病灶不同程度地接触包绕胰周血管。MRCP示13例出现"双管征"。MRI评估7例可切除,12例不可切除,14例与手术及临床病理结果符合,符合率为73.7%。结论:结合2D和3DMRI多个序列,MRI对胰头癌的诊断和手术可切除性评估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胰头癌 可切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