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浸涂法将Cr_(2)O_(3)涂覆于Al_(2)O_(3)陶瓷表面,通过高温烧结获得涂层陶瓷,并系统性地研究了Cr_(2)O_(3)涂层对样品的物质成分、微观形貌、二次电子发射系数、表面电阻率和真空沿面耐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陶瓷表面呈红黑色...利用浸涂法将Cr_(2)O_(3)涂覆于Al_(2)O_(3)陶瓷表面,通过高温烧结获得涂层陶瓷,并系统性地研究了Cr_(2)O_(3)涂层对样品的物质成分、微观形貌、二次电子发射系数、表面电阻率和真空沿面耐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陶瓷表面呈红黑色,其为Al_(2)O_(3)-Cr_(2)O_(3)固溶体、Mg Al_(2)O_(4)和Cr_(2)O_(3)三种物质的混合物。相较于Al_(2)O_(3)陶瓷,涂层表面晶粒和孔洞的尺寸均较小,其晶粒尺寸均匀性也有明显提升。高温烧结后,Al、Cr两种元素相互扩散,并且涂层中有少量从陶瓷基体迁移而来的玻璃相。高温烧结的Cr_(2)O_(3)涂层将Al_(2)O_(3)陶瓷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减小至3.22,将表面电阻率减小至4.52×10^(11)Ω,将真空沿面耐压强度增大至34.44 k V/cm,此值较Al_(2)O_(3)陶瓷提高了约108%。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影像组学联合血细胞参数在鉴别管腔上皮型(Luminal)和非管腔上皮型(Non-Luminal)乳腺癌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27例经病理证...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影像组学联合血细胞参数在鉴别管腔上皮型(Luminal)和非管腔上皮型(Non-Luminal)乳腺癌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27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DCE-MRI图像,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62)和验证集(n=65)。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病灶分为Luminal型和Non-Luminal型。勾画DCE-MRI图像中肿瘤的瘤体作为感兴趣区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分析影像组学特征、临床病理特征及血细胞参数,构建了3个模型,用于鉴别Luminal和Non-Luminal,分别为模型1(影像组学)、模型2(血细胞参数)、模型3(影像组学+血细胞参数)。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在二者之间鉴别诊断中的效能。采用决策分析曲线评价不同风险阈值下模型的净获益情况。结果模型3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40(0.774~0.893)、87.9%、71.4%,验证集对应的值分别为0.818(0.703~0.903)、87.5%、68.0%。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模型1的AUC均高于模型2(0.817 vs.0.636,0.838 vs.0.515,P=0.001和P<0.001),同时模型3的AUC均高于模型2(0.840 vs.0.636,0.818 vs.0.515,P值均<0.001)。决策曲线示三个模型在鉴别Luminal和Non-Luminal亚型均有明确临床获益,并且模型3、模型1优于模型2。结论联合DCE-MRI影像组学和血细胞参数的模型能帮助鉴别Luminal和Non-Luminal亚型,有助于准确制订乳腺癌的治疗方案。展开更多
目的基于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研究,系统评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10月。...目的基于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研究,系统评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10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对结果数据进行描述性或统计性分析。结果纳入26项研究(22个病例报告和4个病例系列),共计75例患者使用TKIs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主要涉及的作用靶点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和多靶点。大部分患者换药后安全性良好,肝功能正常或无严重肝损伤,仅1例患者报告严重肝脏不良反应(3级总胆红素升高);临床疗效方面,大部分患者对换用的TKIs应答良好,在随访时间内治疗结局评估为稳定或无疾病进展,仅2例吉非替尼替换为厄洛替尼患者因发生非肝损伤相关不良反应而减量后疾病进展、1例厄洛替尼替换为阿法替尼患者出现肿瘤症状加重。结论已发表的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证据表明,靶向EGFR、ALK和多靶点的TKIs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继续治疗,具有一定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可实践性,可作为TKIs肝损伤停药后的应对策略之一。但目前尚无指南共识在替换药物选择、给药时机和剂量方案等方面作出明确推荐,亟待更多研究进一步探索。展开更多
文摘利用浸涂法将Cr_(2)O_(3)涂覆于Al_(2)O_(3)陶瓷表面,通过高温烧结获得涂层陶瓷,并系统性地研究了Cr_(2)O_(3)涂层对样品的物质成分、微观形貌、二次电子发射系数、表面电阻率和真空沿面耐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陶瓷表面呈红黑色,其为Al_(2)O_(3)-Cr_(2)O_(3)固溶体、Mg Al_(2)O_(4)和Cr_(2)O_(3)三种物质的混合物。相较于Al_(2)O_(3)陶瓷,涂层表面晶粒和孔洞的尺寸均较小,其晶粒尺寸均匀性也有明显提升。高温烧结后,Al、Cr两种元素相互扩散,并且涂层中有少量从陶瓷基体迁移而来的玻璃相。高温烧结的Cr_(2)O_(3)涂层将Al_(2)O_(3)陶瓷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减小至3.22,将表面电阻率减小至4.52×10^(11)Ω,将真空沿面耐压强度增大至34.44 k V/cm,此值较Al_(2)O_(3)陶瓷提高了约108%。
文摘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影像组学联合血细胞参数在鉴别管腔上皮型(Luminal)和非管腔上皮型(Non-Luminal)乳腺癌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27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DCE-MRI图像,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62)和验证集(n=65)。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病灶分为Luminal型和Non-Luminal型。勾画DCE-MRI图像中肿瘤的瘤体作为感兴趣区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分析影像组学特征、临床病理特征及血细胞参数,构建了3个模型,用于鉴别Luminal和Non-Luminal,分别为模型1(影像组学)、模型2(血细胞参数)、模型3(影像组学+血细胞参数)。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在二者之间鉴别诊断中的效能。采用决策分析曲线评价不同风险阈值下模型的净获益情况。结果模型3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40(0.774~0.893)、87.9%、71.4%,验证集对应的值分别为0.818(0.703~0.903)、87.5%、68.0%。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模型1的AUC均高于模型2(0.817 vs.0.636,0.838 vs.0.515,P=0.001和P<0.001),同时模型3的AUC均高于模型2(0.840 vs.0.636,0.818 vs.0.515,P值均<0.001)。决策曲线示三个模型在鉴别Luminal和Non-Luminal亚型均有明确临床获益,并且模型3、模型1优于模型2。结论联合DCE-MRI影像组学和血细胞参数的模型能帮助鉴别Luminal和Non-Luminal亚型,有助于准确制订乳腺癌的治疗方案。
文摘目的基于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研究,系统评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10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对结果数据进行描述性或统计性分析。结果纳入26项研究(22个病例报告和4个病例系列),共计75例患者使用TKIs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主要涉及的作用靶点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和多靶点。大部分患者换药后安全性良好,肝功能正常或无严重肝损伤,仅1例患者报告严重肝脏不良反应(3级总胆红素升高);临床疗效方面,大部分患者对换用的TKIs应答良好,在随访时间内治疗结局评估为稳定或无疾病进展,仅2例吉非替尼替换为厄洛替尼患者因发生非肝损伤相关不良反应而减量后疾病进展、1例厄洛替尼替换为阿法替尼患者出现肿瘤症状加重。结论已发表的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证据表明,靶向EGFR、ALK和多靶点的TKIs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继续治疗,具有一定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可实践性,可作为TKIs肝损伤停药后的应对策略之一。但目前尚无指南共识在替换药物选择、给药时机和剂量方案等方面作出明确推荐,亟待更多研究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