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间依赖扩散MRI在肿瘤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燕婉 陈晓丽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8-234,共7页
时间依赖扩散MRI(time-dependent diffusion MRI,TDD-MRI)是新型的扩散加权成像技术,通过数学模型拟合基于振荡梯度回波和脉冲梯度回波序列获取的扩散MRI数据,可以非侵入性地量化细胞直径、细胞密度等肿瘤细胞微观结构参数。TDD-MRI技... 时间依赖扩散MRI(time-dependent diffusion MRI,TDD-MRI)是新型的扩散加权成像技术,通过数学模型拟合基于振荡梯度回波和脉冲梯度回波序列获取的扩散MRI数据,可以非侵入性地量化细胞直径、细胞密度等肿瘤细胞微观结构参数。TDD-MRI技术在肿瘤中研究较为广泛,例如区分肿瘤的良恶性、评估肿瘤分期、预测侵袭性等方面,并展现出良好的诊断性能。因此,本文将对TDD-MRI技术在头颈部肿瘤、前列腺肿瘤及乳腺肿瘤等肿瘤中的临床研究价值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以期为TDD-MRI技术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时间依赖扩散加权成像 振荡梯度回波序列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焦亡在抗肿瘤纳米递送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燕 石三军 +2 位作者 糜丹丹 王茹静 肖洪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30-1235,共6页
细胞焦亡是一种由焦孔素家族介导的炎性细胞死亡方式,近年来在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细胞焦亡可以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而肿瘤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领域,因此调控细胞焦亡对于肿瘤治疗具有巨大潜力。纳米技术具有精... 细胞焦亡是一种由焦孔素家族介导的炎性细胞死亡方式,近年来在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细胞焦亡可以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而肿瘤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领域,因此调控细胞焦亡对于肿瘤治疗具有巨大潜力。纳米技术具有精准靶向及持续释放的优点,亦是肿瘤精准治疗的核心手段。基于此,该文总结了激活细胞焦亡的药物以及应用纳米技术辅助促进细胞焦亡来参与肿瘤治疗的纳米制剂,并对其在细胞焦亡上作用机制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基于细胞焦亡的抗肿瘤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焦孔素家族 抗肿瘤纳米递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针递送系统在皮肤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罗伊婷 余婷 +4 位作者 邱悦 廖龙飞 马雪 肖洪涛 漆婷婷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35-1244,共10页
微针作为一种新兴的给药技术,可以穿透皮肤角质层,产生微米尺寸的机械通道,无痛、微创和高效地将药物递送至表皮层或真皮层,从而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该文综述了目前微针用于各类疾病治疗的临床试验进展,并对各类型微针的特点进行阐... 微针作为一种新兴的给药技术,可以穿透皮肤角质层,产生微米尺寸的机械通道,无痛、微创和高效地将药物递送至表皮层或真皮层,从而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该文综述了目前微针用于各类疾病治疗的临床试验进展,并对各类型微针的特点进行阐述,总结了微针在皮肤肿瘤领域的化学药物治疗、光热和光动力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以及联合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微针用于皮肤肿瘤的治疗提供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针递送系统 皮肤肿瘤 药物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财务视角的肿瘤医院发展变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冬玲 周倩 +1 位作者 孟晓微 顾霞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0-73,共4页
目的:基于财务视角分析近10年全国肿瘤医院发展变化情况,为肿瘤医院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法,从财政保障水平、偿债能力、收支情况、发展能力和工作效率5个维度选取14个财务指标,对2012-2021年肿瘤医院和专科医... 目的:基于财务视角分析近10年全国肿瘤医院发展变化情况,为肿瘤医院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法,从财政保障水平、偿债能力、收支情况、发展能力和工作效率5个维度选取14个财务指标,对2012-2021年肿瘤医院和专科医院整体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肿瘤医院的财政收入占比总体呈增长趋势,但明显低于专科医院平均水平;资产负债率稳定在40%左右;收支结余率低,医疗收入占比较高,人员经费支出占比小于30%;肿瘤医院发展能力指标虽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但低于专科医院平均水平;肿瘤医院工作效率优于专科医院平均水平,但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与专科医院平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结论:建立健全符合肿瘤专科医院特色的财政补偿机制;加强内控管理,控制负债规模;逐步提高人员经费支出占比,推进协同改革;加强业财深度融合,提高医院运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助力效率医疗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医院 发展变化 财务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基石——抗凝药物应用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秦小莉 高秀容 +2 位作者 何琴 骆竹媚 蒋倩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6-772,共7页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cancer-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CAT)指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血栓栓塞症。既往研究表明,CAT已成为肿瘤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与其他VTE预防、治疗方式一致,CAT的主要...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cancer-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CAT)指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血栓栓塞症。既往研究表明,CAT已成为肿瘤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与其他VTE预防、治疗方式一致,CAT的主要防治手段仍是抗凝,但其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且由于肿瘤患者在肿瘤类型、分期、并发症、肿瘤治疗和预后方面的不可控性,导致CAT预防和治疗较为复杂且具挑战性。本文综述了目前临床常用抗凝药物分类,聚焦预防和治疗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药物应用现状及进展,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 抗凝药 肝素 低分子肝素 新型抗凝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肿瘤的遗传咨询与家族性癌症筛查 被引量:1
6
作者 封露 张国楠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7,共4页
随着分子诊断及基因检测技术在肿瘤领域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人们逐渐认识到遗传因素在包括妇科肿瘤在内的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肿瘤遗传咨询与遗传性肿瘤相关风险的评估及管理成为现代医学发展中的新兴专业,也逐渐成为临... 随着分子诊断及基因检测技术在肿瘤领域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人们逐渐认识到遗传因素在包括妇科肿瘤在内的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肿瘤遗传咨询与遗传性肿瘤相关风险的评估及管理成为现代医学发展中的新兴专业,也逐渐成为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肿瘤的精准筛查、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推动了肿瘤的个体化和精准化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遗传咨询 基因检测技术 分子诊断 现代医学发展 遗传因素 诊断和治疗 癌症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4a期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报告
7
作者 王朝晖 陈义波 +4 位作者 孙一心 伏桂明 王佳慧 陈锦 李春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
目的分析T4a期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纳入2004年1月至2021年5月间在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住院手术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共计纳入T4a的甲状腺癌病例303例,分析患者的病理分型、受侵器官、手术方式、生存时间... 目的分析T4a期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纳入2004年1月至2021年5月间在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住院手术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共计纳入T4a的甲状腺癌病例303例,分析患者的病理分型、受侵器官、手术方式、生存时间等。分析患者的总生存率,使用Kaplan Meier法分析患者术后生存曲线。结果在入组的303例患者中,共计53例患者失访,1年总生存率为98.4%(246/250),3年总生存率为97.0%(224/231),5年总生存率为90.2%(92/102)。其中喉返神经单独受侵94例,失访13例,1年总生存率为100%(81/81),3年总生存率为98.7%(77/78),5年总生存率为97.4%(38/39)。喉返神经合并气管/喉/食道受侵151例,失访31例,1年总生存率为96.7%(116/120),3年总生存率为95.3%(101/106),5年总生存率为82.2%(37/45)。在生存曲线分析中,喉返神经单独受侵组较喉返神经合并气管、喉或食道等器官受侵组在总生存时间上存在优势。结论T4a期甲状腺癌如果有手术机会,应该首选手术切除,通过合理的手术策略,根治性手术的同时重视重要组织器官的一期修复重建,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局部晚期甲状腺癌 外科治疗 喉返神经 修复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铁氡浓度水平调查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徐立鹏 陈立 +7 位作者 王先良 黎杰 彭毅 刘敏 李春阳 杨强 谷懿 李健颖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7-373,共7页
为掌握成都地铁环境空气中氡浓度水平,采用瞬时法和累积法对31个地铁站点开展氡浓度水平调查。结果表明:成都地铁279个测量点位的瞬时测量氡浓度范围为(9.1~39.0)Bq/m^(3),均值(19.7±7.8)Bq/m^(3);累积测量地铁站点124个测量点位... 为掌握成都地铁环境空气中氡浓度水平,采用瞬时法和累积法对31个地铁站点开展氡浓度水平调查。结果表明:成都地铁279个测量点位的瞬时测量氡浓度范围为(9.1~39.0)Bq/m^(3),均值(19.7±7.8)Bq/m^(3);累积测量地铁站点124个测量点位的氡浓度范围为(9.7~32.5)Bq/m^(3),均值(18.4±4.3)Bq/m^(3),比较得出成都地铁氡浓度水平显著低于标准规定的参考水平。研究发现地铁车厢内的氡浓度均低于对应线路地铁站点,二者正相关性达0.84(P<0.05);上层安检处的氡浓度均低于对应站点低层站台,二者正相关性达0.81(P<0.05);非密闭场所售票厅的氡浓度均低于对应站点同层密闭场所控制室。分析得出,通风对降低地铁氡浓度水平有效果。估算得出地铁环境空气中氡及其子体对地铁工作人员及乘客所致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15 mSv和0.05 m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地铁 氡浓度 累积测量 瞬时测量 有效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MRI定量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澳 周鹏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0-215,共6页
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nCRT)可降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LARC)患者的局部复发率,提高保肛率。部分患者在nCRT后可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 pCR),这类患者... 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nCRT)可降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LARC)患者的局部复发率,提高保肛率。部分患者在nCRT后可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 pCR),这类患者采取“等待观察”策略,可避免手术导致的相关并发症。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从细胞水平反映肿瘤微环境结构及功能的改变,较常规MRI可更为准确地评估LARC患者对nCRT的反应。本文围绕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及其衍生序列和灌注成像定量评估LARC患者nCRT后pCR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比较了DW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VIM)、拉伸指数模型(stretched exponential model, SEM)、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 DKI)、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DCE-MRI)和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模型在当前研究中的优势与不足,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线索和思路,旨在为准确识别pCR的LARC患者提供较为可靠的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鼻咽癌诱导化疗疗效的研究
10
作者 胥豪 王爱 +2 位作者 刘杰克 周鹏 青浩渺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1-887,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MRI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鼻咽癌诱导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4例(132例作为训练集,52例作为验证集)接受诱导化疗的鼻咽癌患者治疗前2周内、诱导化疗结束后T_(2)WI和CE-T_(1)WI两个序列图像。根据实体... 目的:探讨基于MRI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鼻咽癌诱导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4例(132例作为训练集,52例作为验证集)接受诱导化疗的鼻咽癌患者治疗前2周内、诱导化疗结束后T_(2)WI和CE-T_(1)WI两个序列图像。根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将患者分为反应组(102例)和无反应组(82例)。分别勾画治疗前两个序列图像中肿瘤的瘤体作为感兴趣区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分析影像组学特征、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前的血液学指标,构建了3个模型,用于预测鼻咽癌诱导化疗疗效,分别为模型1(CE-T_(1)WI+T_(2)WI影像组学)、模型2(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前血液学指标)、模型3(模型1+模型2)。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并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利用决策分析曲线评价不同风险阈值下模型的净获益情况。结果:模型3其训练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51、0.831、0.869、0.881、0.815,验证集对应的值分别为0.948、0.774、0.952、0.960、0.741。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模型1的性能均优于模型2(0.940 vs.0.745,0.952 vs.0.608,P值均<0.001),同时模型3的预测性能均高于模型2(0.951 vs.0.745,0.948 vs.0.608,P值均<0.001)。决策曲线示三个模型在评价鼻咽癌诱导化疗疗效时均有明确临床获益,并且模型3、模型1均优于模型2。结论:与使用治疗前临床病理特征+血液学指标模型相比,影像组学模型以及影像组学+临床病理+血液学指标模型均能更好地预测鼻咽癌诱导化疗的疗效,对鼻咽癌化疗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诱导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药物对微生物-肠-脑轴影响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谷茜 舒进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5-1088,共4页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共生关系,并且肠道微生物与大脑之间存在着双向交流的通路,即“微生物-肠-脑轴”。研究表明,全身麻醉药物与大脑之间可以通过微生物-肠-脑轴进行复杂的双向交流,全身麻醉药物可以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共生关系,并且肠道微生物与大脑之间存在着双向交流的通路,即“微生物-肠-脑轴”。研究表明,全身麻醉药物与大脑之间可以通过微生物-肠-脑轴进行复杂的双向交流,全身麻醉药物可以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代谢。本文就常见的全身麻醉药物对微生物-肠-脑轴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展麻醉与微生物-肠-脑轴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肠-脑轴 肠道微生物 全身麻醉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的瘤周水肿特征对浸润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负荷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红兵 陈哲 +2 位作者 肖茜茜 任静 周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2,共8页
目的分析基于MRI的瘤周水肿特征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负荷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2017年9月—2019年2月有完整术前MRI资料和术后病理资料的213例浸润性乳腺癌。根据术后病理诊断的淋巴结转移数量,将病例分为高负... 目的分析基于MRI的瘤周水肿特征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负荷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2017年9月—2019年2月有完整术前MRI资料和术后病理资料的213例浸润性乳腺癌。根据术后病理诊断的淋巴结转移数量,将病例分为高负荷淋巴结转移组47例(转移淋巴结总数>2枚)和低负荷淋巴结转移组166例(转移淋巴结总数≤2枚)。在T2WI序列上,分析每例的乳腺癌瘤周水肿(包括瘤周水肿类型和水肿程度)特征。在DCE-MRI序列上,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术语分析乳腺癌的MRI特征。通过单因素分析瘤周水肿等T2WI特征和乳腺癌MRI特征对淋巴结转移负荷的诊断价值,将有显著意义的特征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负荷的诊断效能,根据约登指数计算模型的诊断效能指标。结果本研究的高负荷转移淋巴结占22.1%(47/2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瘤周水肿程度(OR=18.70,P<0.001)、瘤周水肿类型(OR=16.00,P<0.001)、肿瘤最长径(OR=1.40,P=0.025)和肿瘤最短径(OR=2.01,P=0.003)对高负荷淋巴结转移有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最终对浸润性乳腺癌高负荷淋巴结转移有价值的特征是瘤周水肿水肿特征,包括瘤周水肿程度(OR=8.02,P<0.001)和瘤周水肿类型(OR=5.53,P=0.001),最终诊断模型预测浸润性乳腺癌高负荷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842,敏感度为0.766,特异度为0.861,阳性预测值为0.610,阴性预测值为0.929。结论术前MRI的瘤周水肿特征对浸润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负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尤其是对低负荷淋巴结转移状态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转移 磁共振成像 水肿 诊断 鉴别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烧结Cr_(2)O_(3)涂层对Al_(2)O_(3)陶瓷真空沿面耐压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杨洁 陈欣 +11 位作者 李晨 张晓宁 何佳龙 刘平 秦臻 赵伟 黄刚 向军 李天涛 李杰 董攀 王韬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147,共6页
利用浸涂法将Cr_(2)O_(3)涂覆于Al_(2)O_(3)陶瓷表面,通过高温烧结获得涂层陶瓷,并系统性地研究了Cr_(2)O_(3)涂层对样品的物质成分、微观形貌、二次电子发射系数、表面电阻率和真空沿面耐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陶瓷表面呈红黑色... 利用浸涂法将Cr_(2)O_(3)涂覆于Al_(2)O_(3)陶瓷表面,通过高温烧结获得涂层陶瓷,并系统性地研究了Cr_(2)O_(3)涂层对样品的物质成分、微观形貌、二次电子发射系数、表面电阻率和真空沿面耐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陶瓷表面呈红黑色,其为Al_(2)O_(3)-Cr_(2)O_(3)固溶体、Mg Al_(2)O_(4)和Cr_(2)O_(3)三种物质的混合物。相较于Al_(2)O_(3)陶瓷,涂层表面晶粒和孔洞的尺寸均较小,其晶粒尺寸均匀性也有明显提升。高温烧结后,Al、Cr两种元素相互扩散,并且涂层中有少量从陶瓷基体迁移而来的玻璃相。高温烧结的Cr_(2)O_(3)涂层将Al_(2)O_(3)陶瓷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减小至3.22,将表面电阻率减小至4.52×10^(11)Ω,将真空沿面耐压强度增大至34.44 k V/cm,此值较Al_(2)O_(3)陶瓷提高了约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陶瓷 Cr_(2)O_(3)涂层 高温烧结 真空沿面耐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依赖弥散MRI参数鉴别浸润性乳腺癌伴导管原位癌与单纯浸润性乳腺癌 被引量:1
14
作者 胥豪 杨澳 +4 位作者 何雅坤 陈梅泞 刘杰克 周鹏 邓和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5-259,共5页
目的观察时间依赖弥散MRI(td-dMRI)参数用于鉴别浸润性乳腺癌(IBC)伴导管原位癌(DCIS)(IBC-DCIS)与单纯IB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9例IBC-DCIS(IBC-DCIS组)及53例单纯IBC(IBC组)患者,基于术前振荡梯度自旋回波(OGSE)... 目的观察时间依赖弥散MRI(td-dMRI)参数用于鉴别浸润性乳腺癌(IBC)伴导管原位癌(DCIS)(IBC-DCIS)与单纯IB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9例IBC-DCIS(IBC-DCIS组)及53例单纯IBC(IBC组)患者,基于术前振荡梯度自旋回波(OGSE)及脉冲梯度自旋回波(PGSE)序列乳腺td-dMRI获得病变表观弥散系数(ADC)及微结构参数,包括OGSE-ADC值、PGSE-ADC值、细胞密度、细胞直径、细胞内体积分数及细胞外扩散系数并进行组间比较;针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鉴别IBC-DCIS与IBC的效能。结果组间OGSE-ADC值、PGSE-ADC值、细胞密度、细胞直径、细胞内体积分数及细胞外扩散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之鉴别IBC-DCIS与IBC的AUC分别为0.81、0.79、0.78、0.68、0.77及0.81。结论利用td-dMRI参数可无创、有效地鉴别诊断IBC-DCIS与单纯I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导管 乳腺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痛患者鞘内镇痛全程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实施
15
作者 徐薇薇 文彦 +4 位作者 杨青 向明飞 谢沛希 赵静怡 王怀明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7-32,共6页
目的 评价基于时机理论的癌痛患者鞘内镇痛全程管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将收治的癌痛鞘内镇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基于时机理论的癌痛患者鞘内镇痛全程管理方案,该方案通过... 目的 评价基于时机理论的癌痛患者鞘内镇痛全程管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将收治的癌痛鞘内镇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基于时机理论的癌痛患者鞘内镇痛全程管理方案,该方案通过文献研究、需求评估、专家函询构建,包括鞘内镇痛前期、临床治疗期、出院准备期、出院调整期、出院适应期5个阶段的针对性护理管理措施。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评价两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基于时机理论的癌痛患者鞘内镇痛全程管理方案能有效提升患者镇痛效果,降低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鞘内镇痛治疗 镇痛泵 疼痛管理 时机理论 适时干预模式 不良反应 肿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评价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及其机制
16
作者 王春华 王哲涛 +3 位作者 朱静 张钰 周鹏 郜发宝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5-492,共8页
目的通过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分析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模型三维应变特征,探索铁死亡在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应变参数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皮下注射等体积猪心肌肌球蛋白与完全弗氏佐剂乳化的混合物,诱导Lewis大鼠发生EAM。... 目的通过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分析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模型三维应变特征,探索铁死亡在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应变参数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皮下注射等体积猪心肌肌球蛋白与完全弗氏佐剂乳化的混合物,诱导Lewis大鼠发生EAM。EAM组15只和对照组15只大鼠均接受7T心脏磁共振检查,21 d后处死。心脏磁共振评估指标包括左心室功能和心肌应变。通过组织病理学、血清学、Western blot和PCR检测心肌损伤和铁死亡标志物。结果猪心肌肌球蛋白免疫21 d后,EAM组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t=7.86,P<0.001)。与对照组相比,EAM组整体、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径向应变、周向应变、纵向应变的绝对值均显著下降(t=2.61~10.45,P<0.05)。EAM组血清乳酸脱氢酶、心肌肌钙蛋白I及干扰素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6.54、21.20、16.06,P<0.001),提示心肌损伤。普鲁士蓝染色证实EAM组心肌组织存在铁沉积。EAM组丙二醛、活性氧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15.75、3.47,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t=14.21,P<0.001)。Western blot和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EAM组铁蛋白重链蛋白表达上调(t=5.15,P<0.01)。EAM大鼠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轴在血清、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t=7.73~30.14,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整体周向应变及纵向应变与铁死亡标志物呈显著相关(r=-0.854~0.829,P<0.05)。结论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可通过心肌应变定量评价EAM心肌损伤,心肌损伤与铁死亡的参与有关,铁死亡标志物与心肌应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免疫系统疾病 磁共振成像 特征追踪 心肌应变 铁死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达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雪 刘富越 +5 位作者 龚发敏 漆婷婷 陈燕 李懿 蒋刚 肖洪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肿瘤患者使用万古霉素治疗时血药浓度的特点,探讨造成其不达标或超标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监测肿瘤患者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不同血药浓度水平下的临床特征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分析各伴发因素对... 目的通过分析肿瘤患者使用万古霉素治疗时血药浓度的特点,探讨造成其不达标或超标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监测肿瘤患者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不同血药浓度水平下的临床特征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分析各伴发因素对血药浓度达标情况的影响。结果57例患者中,万古霉素的平均谷浓度为(12.08±8.20)mg/L,达标患者仅有17例,占29.82%;不达标患者最多,达29例,占50.88%;超标患者有11例,占19.30%;三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达标组与达标组患者在年龄、肿瘤类型、肿瘤远处转移、用药前1个月治疗方案(手术、放疗、化疗)和肾功能亢进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标组与达标组患者在用药前1个月接受过放疗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肾功能亢进是影响万古霉素谷浓度不达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肿瘤患者使用万古霉素的达标概率低,用药时应综合考虑患者年龄、肿瘤分期、用药前1个月内的治疗情况及肾功能状况,进行万古霉素给药方案的优化,推荐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确保其疗效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影像组学联合血细胞参数鉴别管腔型和非管腔型乳腺癌的价值
18
作者 胥豪 杨澳 +2 位作者 胡云涛 周鹏 邓和平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40,150,共9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影像组学联合血细胞参数在鉴别管腔上皮型(Luminal)和非管腔上皮型(Non-Luminal)乳腺癌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27例经病理证...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影像组学联合血细胞参数在鉴别管腔上皮型(Luminal)和非管腔上皮型(Non-Luminal)乳腺癌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27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DCE-MRI图像,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62)和验证集(n=65)。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病灶分为Luminal型和Non-Luminal型。勾画DCE-MRI图像中肿瘤的瘤体作为感兴趣区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分析影像组学特征、临床病理特征及血细胞参数,构建了3个模型,用于鉴别Luminal和Non-Luminal,分别为模型1(影像组学)、模型2(血细胞参数)、模型3(影像组学+血细胞参数)。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在二者之间鉴别诊断中的效能。采用决策分析曲线评价不同风险阈值下模型的净获益情况。结果模型3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40(0.774~0.893)、87.9%、71.4%,验证集对应的值分别为0.818(0.703~0.903)、87.5%、68.0%。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模型1的AUC均高于模型2(0.817 vs.0.636,0.838 vs.0.515,P=0.001和P<0.001),同时模型3的AUC均高于模型2(0.840 vs.0.636,0.818 vs.0.515,P值均<0.001)。决策曲线示三个模型在鉴别Luminal和Non-Luminal亚型均有明确临床获益,并且模型3、模型1优于模型2。结论联合DCE-MRI影像组学和血细胞参数的模型能帮助鉴别Luminal和Non-Luminal亚型,有助于准确制订乳腺癌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腔型乳腺癌 非管腔型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血细胞参数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电子束辐照立式石墨烯的电子枪设计
19
作者 张晓宁 何佳龙 +2 位作者 赵伟 秦臻 石金水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5-159,共5页
多项研究表明,材料表面的立式石墨烯涂层能够显著降低二次电子产额,且二次电子产额最大值所对应的入射电子能量通常在百电子伏特。在电子束辐照的实际工况下,立式石墨烯的微观结构会经历复杂的动态演变过程,这些微观结构变化的方式、特... 多项研究表明,材料表面的立式石墨烯涂层能够显著降低二次电子产额,且二次电子产额最大值所对应的入射电子能量通常在百电子伏特。在电子束辐照的实际工况下,立式石墨烯的微观结构会经历复杂的动态演变过程,这些微观结构变化的方式、特点以及由其导致的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变化程度与机理可能各不相同。为系统研究电子束辐照参数对立式石墨烯微观结构演变及其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影响规律,本研究采用理论仿真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自主设计并研制了一套专门用于立式石墨烯辐照研究的电子束辐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电子枪 热阴极 束斑测试 立式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的系统评价
20
作者 陈娅 李超 +3 位作者 马雪 余婷 邱悦 李娜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9-266,共8页
目的基于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研究,系统评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10月。... 目的基于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研究,系统评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10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对结果数据进行描述性或统计性分析。结果纳入26项研究(22个病例报告和4个病例系列),共计75例患者使用TKIs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主要涉及的作用靶点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和多靶点。大部分患者换药后安全性良好,肝功能正常或无严重肝损伤,仅1例患者报告严重肝脏不良反应(3级总胆红素升高);临床疗效方面,大部分患者对换用的TKIs应答良好,在随访时间内治疗结局评估为稳定或无疾病进展,仅2例吉非替尼替换为厄洛替尼患者因发生非肝损伤相关不良反应而减量后疾病进展、1例厄洛替尼替换为阿法替尼患者出现肿瘤症状加重。结论已发表的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证据表明,靶向EGFR、ALK和多靶点的TKIs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继续治疗,具有一定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可实践性,可作为TKIs肝损伤停药后的应对策略之一。但目前尚无指南共识在替换药物选择、给药时机和剂量方案等方面作出明确推荐,亟待更多研究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多靶点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