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四川省种粮效益提升困局及其破解对策
- 1
-
-
作者
冯美玲
吴思渝
黄晓芸
-
机构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信息中心
四川省职业农民培育指导事务中心(四川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
出处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3期155-159,共5页
-
文摘
近年来,四川省粮食生产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的良好态势,但种粮比较效益持续走低,保障粮食安全与提高农民种粮收益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破解四川省种粮效益困局,结合四川省粮食产销形势,深入剖析了当前存在的农田基础设施薄弱与机械化率不足导致的直接成本攀升、补贴政策边际效应递减、储备购销模式与市场脱节、优质优价机制缺失制约产业增值、省外低价粮冲击下的产销错位等困境,提出了“提升粮食生产支撑和产后服务能力;优化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建立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深化粮食产业优质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建设;健全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监测预警体系”等对策。
-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种粮效益
成本收益
四川省
-
分类号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关于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与中职教育衔接的思考
- 2
-
-
作者
涂继蓉
-
机构
四川省职业农民培育指导事务中心(四川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
出处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8期82-84,共3页
-
文摘
当前高素质农民培育面临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和专业知识匮乏的障碍,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培养主体的职业学校应发挥纽带作用,通过衔接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与中职教育,持续提升农民的综合能力、学历水平和社会地位,为现代农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肩负起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任。文章首先提出了实现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与中职教育有效衔接与贯通的设想,然后详细阐述了关于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与中职教育衔接的思考,希望能够为培育高素质农民有所启示。
-
关键词
中职教育
学历水平
纽带作用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农民培育
培养合格人才
知识匮乏
衔接
-
分类号
G7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育高素质农民助乡村人才振兴
- 3
-
-
作者
林艾佳
代明珠
魏强
李大虎
-
机构
德阳市罗江区农业农村局
四川省职业农民培育指导事务中心/四川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
出处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5年第1期52-53,共2页
-
文摘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四川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锚定农业强省和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对强化乡村人才支撑的要求,围绕“多产粮、产好粮”这一中心任务,着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按照“健全三大机制、强化三个基础、构建三级培训体系、选树典型示范”培育思路,开展农民全产业链技术技能水平提升培训。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45万人,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
关键词
高素质农民
培育
乡村振兴
人才振兴
-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D42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C964.2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
题名我国西部地区果业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及建议
被引量:6
- 4
-
-
作者
谢玉唐
殷姿
张毅
-
机构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四川省职业农民培育指导事务中心
同济大学
-
出处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106,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21YJC760093)。
-
文摘
西部地区是我国果业发展较为重要的地区,目前我国水果产业西移趋势明显,研究西部地区果业三产融合发展现状,有利于优化果业产业链,为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目前,我国西部地区果业三产融合发展主要呈现出“三方向六类型”模式,主要包括以一产为主导的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以二产为主导的一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和以三产为主导的二一产融合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创新、主体利益、市场需求、支持政策驱动,西部地区果业三产融合进一步发展,但也存在着技术创新含量低、从业人员素质差、三产融合发展缺乏特色、政策不符合发展实际或过时等问题。下一步,可通过加快技术转化与推广、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打造特色三产融合产业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等措施进一步深化推进果业三产融合发展。
-
关键词
果业
三产融合
休闲农业
西部
-
分类号
S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