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990—2019年中国周围动脉疾病患病性别差异情况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林波
廖智杰
+3 位作者
杨文凡
白丹丹
王冬梅
施森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4425-4432,4438,共9页
背景周围动脉疾病(PAD)是心血管疾病中一种常见的、严重的疾病,易并发肢体缺血及心血管不良事件。PAD的患病有性别差异,而相关研究相对缺乏。充分认识中国PAD患病情况的性别差异对于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至关重要。目的分析中国PAD患病情...
背景周围动脉疾病(PAD)是心血管疾病中一种常见的、严重的疾病,易并发肢体缺血及心血管不良事件。PAD的患病有性别差异,而相关研究相对缺乏。充分认识中国PAD患病情况的性别差异对于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至关重要。目的分析中国PAD患病情况中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为制订有针对性的筛查和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数据库提取中国男性和女性以及全球、日本、韩国和印度女性的PAD患病人数、患病率、年龄标化患病率、疾病负担可归因危险因素以及相应95%不确定区间(UI)。采用R语言进行本研究数据和可视化分析。采用Joinpoint软件分析1990—2019年中国男性和女性PAD患病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计算PAD患病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以及其95%可信区间(CI)。采用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BAPC)模型预测2020—2035年PAD的患病人数和患病率。结果中国2019年PAD患病率例数男性为71.74×10万,女性为213.15×10万。与1990年比较,2019年PAD患病人数男性增加了154.22%,女性增加了181.27%。2019年日本、韩国、印度和全球女性PAD患病人数、患病率均较1990年升高,但年龄标化患病率均降低,1990年中国女性PAD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日本和韩国女性的57.80%和76.35%,2019年则分别为日本和韩国的1.10倍和1.33倍。中国男性PAD患病率1990年为462.40/10万,2019年为989.79/10万,增幅为114.05%,1990—2019年呈上升趋势。中国女性PAD的患病率1990年为1321.44/10万,2019年为3055.85/10万,增幅为131.25%,1990—2019年呈上升趋势。2019年中国女性PAD患病率是男性的3.09倍。中国男性PAD的年龄标化患病率1990年为731.02/10万,2019年为744.96/10万,增幅为1.91%,1990—1993年、1993—2005年呈上升趋势,2005—2019年呈下降趋势。中国女性PAD的年龄标化患病率1990年为1839.43/10万,2019年为2022.13/10万,增幅为9.93%,1990—2005年呈上升趋势(P<0.05),2005—2019年变化趋势不显著(P>0.05)。2019年中国女性PAD年龄标化患病率是男性的2.71倍。BAPC模型预测结果示,2035年中国男性PAD患病人数将达到101.30×10万,女性将达到319.24×10万。2035年中国女性PAD患病人数较2019年将增长49.77%。分年龄统计,2019年中国女性65~69岁PAD患病人数最多,为35.15×10万,2035年将是70~74岁患病人数最多,为55.89×10万。2035年40~44、45~49、50~54、55~59岁中国女性PAD患病人数将低于2019年,60~64、65~69、70~74、75~79、80~84、85~89、90~94、≥95岁患病人数将高于2019年。2035年中国男性PAD年龄标化患病率为712.09/10万,女性为1945.97/10万,较2019年分别降低4.41%与3.77%。分年龄统计,2035年中国女性各年龄分层PAD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除≥95岁人群外,其他年龄段人群的患病率均较2019年下降。2019年中国PAD疾病负担可归因于6种危险因素,分别为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高盐饮食和铅暴露。男性最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44.32%),其次为高血压(18.97%)和糖尿病(16.11%)。女性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32.31%),其次为糖尿病(24.81%)和肾功能不全(17.27%)。结论中国女性PAD的患病人数、患病率及年龄标化患病率均明显高于男性,并且年龄标化患病率已经超过日本和韩国。在可预知的未来,中国女性PAD患病人数将进一步增加,且老年女性的患病人数增长越来越明显。因此应更加重视PAD在性别、年龄方面呈现出的变化,重视PAD患者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采取必要的筛查和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动脉疾病
患病率
全球疾病负担
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贝叶斯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90—2019年中国周围动脉疾病患病性别差异情况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林波
廖智杰
杨文凡
白丹丹
王冬梅
施森
机构
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血管外科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
医院
血管
外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4425-4432,4438,共9页
基金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课题(18PJ488)
四川省医学会(恒瑞)科研基金专项科研课题(2021HR65)。
文摘
背景周围动脉疾病(PAD)是心血管疾病中一种常见的、严重的疾病,易并发肢体缺血及心血管不良事件。PAD的患病有性别差异,而相关研究相对缺乏。充分认识中国PAD患病情况的性别差异对于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至关重要。目的分析中国PAD患病情况中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为制订有针对性的筛查和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数据库提取中国男性和女性以及全球、日本、韩国和印度女性的PAD患病人数、患病率、年龄标化患病率、疾病负担可归因危险因素以及相应95%不确定区间(UI)。采用R语言进行本研究数据和可视化分析。采用Joinpoint软件分析1990—2019年中国男性和女性PAD患病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计算PAD患病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以及其95%可信区间(CI)。采用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BAPC)模型预测2020—2035年PAD的患病人数和患病率。结果中国2019年PAD患病率例数男性为71.74×10万,女性为213.15×10万。与1990年比较,2019年PAD患病人数男性增加了154.22%,女性增加了181.27%。2019年日本、韩国、印度和全球女性PAD患病人数、患病率均较1990年升高,但年龄标化患病率均降低,1990年中国女性PAD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日本和韩国女性的57.80%和76.35%,2019年则分别为日本和韩国的1.10倍和1.33倍。中国男性PAD患病率1990年为462.40/10万,2019年为989.79/10万,增幅为114.05%,1990—2019年呈上升趋势。中国女性PAD的患病率1990年为1321.44/10万,2019年为3055.85/10万,增幅为131.25%,1990—2019年呈上升趋势。2019年中国女性PAD患病率是男性的3.09倍。中国男性PAD的年龄标化患病率1990年为731.02/10万,2019年为744.96/10万,增幅为1.91%,1990—1993年、1993—2005年呈上升趋势,2005—2019年呈下降趋势。中国女性PAD的年龄标化患病率1990年为1839.43/10万,2019年为2022.13/10万,增幅为9.93%,1990—2005年呈上升趋势(P<0.05),2005—2019年变化趋势不显著(P>0.05)。2019年中国女性PAD年龄标化患病率是男性的2.71倍。BAPC模型预测结果示,2035年中国男性PAD患病人数将达到101.30×10万,女性将达到319.24×10万。2035年中国女性PAD患病人数较2019年将增长49.77%。分年龄统计,2019年中国女性65~69岁PAD患病人数最多,为35.15×10万,2035年将是70~74岁患病人数最多,为55.89×10万。2035年40~44、45~49、50~54、55~59岁中国女性PAD患病人数将低于2019年,60~64、65~69、70~74、75~79、80~84、85~89、90~94、≥95岁患病人数将高于2019年。2035年中国男性PAD年龄标化患病率为712.09/10万,女性为1945.97/10万,较2019年分别降低4.41%与3.77%。分年龄统计,2035年中国女性各年龄分层PAD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除≥95岁人群外,其他年龄段人群的患病率均较2019年下降。2019年中国PAD疾病负担可归因于6种危险因素,分别为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高盐饮食和铅暴露。男性最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44.32%),其次为高血压(18.97%)和糖尿病(16.11%)。女性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32.31%),其次为糖尿病(24.81%)和肾功能不全(17.27%)。结论中国女性PAD的患病人数、患病率及年龄标化患病率均明显高于男性,并且年龄标化患病率已经超过日本和韩国。在可预知的未来,中国女性PAD患病人数将进一步增加,且老年女性的患病人数增长越来越明显。因此应更加重视PAD在性别、年龄方面呈现出的变化,重视PAD患者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采取必要的筛查和预防措施。
关键词
周围动脉疾病
患病率
全球疾病负担
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贝叶斯预测
Keywords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revalenc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Bayesian age-period-cohort
Bayesian forecast
分类号
R543.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195.4 [医药卫生—卫生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990—2019年中国周围动脉疾病患病性别差异情况研究
刘林波
廖智杰
杨文凡
白丹丹
王冬梅
施森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