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最好的教育,从中年开始
- 1
-
-
作者
谢云
-
机构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民间教师成长团队"知行社"
-
出处
《今日教育》
2018年第2期18-21,共4页
-
文摘
教到中年,往往更懂得生命的艰辛和困窘,也更清楚自己的边际和局限,更容易以相对豁达、舒缓、优雅的姿势面对教育,更容易以“我行我素”“相对任性”的方式“做教育”,更接近我们的“本心”,也更接近教育的“本性”。董桥说“中年最是尴尬”,在他看来,中年只是“搅一杯往事、切一块乡愁、榨几滴希望”的“下午茶”。张爱玲说,中年男人都孤独,因为“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
关键词
张爱玲
董桥
下午茶
本性
姿势
乡愁
人到中年
中年教师
四十
者必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五分之一世纪里,我对教育的“碎碎念”
- 2
-
-
作者
谢云
-
机构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
出处
《今日教育》
2020年第7期58-63,共6页
-
文摘
很少有人能活一个世纪,但有不少人,会幸运地"跨世纪"。像我这样的"60后",就是幸运的后者。而在这新世纪里,又已经跨过了20年,虽然一直干着"老本行",但渐增的年齿,"转型"后的教研员身份,让我对教育的关注和观察,理解和思考,都有了很大不同。20年来,或写文章,或作演讲,我一直以自己的方式言说教育,表达我对教育的理解和思考。这五分之一世纪里,不同时间,不同场合,面向不同群体,我对教育所作的"造句练习"——经由不断地重复和反复记录下来,它们成了我对教育的"碎碎念"。
-
关键词
教研员
造句练习
新世纪
理解和思考
不同群体
写文章
跨世纪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先醒的人先看到朝霞
- 3
-
-
作者
谢云
-
机构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
出处
《教育家》
2019年第16期71-72,共2页
-
文摘
闲着的时候,喜欢把玩字词。从另外的角度揣摩、悬想、解读。而汉语的精博、深妙,提供了把玩的可能。比如说'先生'。古时学生称老师为先生,老家人称医生为先生。很多地方,对有学问、有修养的人通称先生,年纪大的则是'老先生'。但为什么会以'先生'称之呢?这让我有了把玩的兴味。其实,最先想到的是'先醒'。在关于教师与思考的文章中,我说过我们不能先行,但应做到先醒。原以为,以'先醒者'来言说教师的身份和角色是我首创,颇有些沾沾自喜。
-
关键词
昏昏然
李世民
-
分类号
G45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应避免四个误区
- 4
-
-
作者
陈大伟
-
机构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
出处
《中小学教师培训》
1999年第4期28-28,共1页
-
-
关键词
多媒体运用
教学活动
多媒体技术
教学媒体
误区
学生
心理学
计算机
课件设计
教学内容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课堂偶发事件的调控对策
- 5
-
-
作者
刘义军
-
机构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
出处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0年第8期61-62,共2页
-
-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偶发事件
调控对策
-
分类号
G63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G424.2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