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要精细化学品一没食子酸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之德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9-43,共5页
叙述了没食子酸的性质、制法、用途、发展现状和前景。
关键词 五倍子 没食子酸 三羟基苯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力驱动下过硫酸钠氧化剂在土壤介质中的迁移过程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永涛 李宇航 +2 位作者 李丹 吴颐杭 张九疆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7-331,337,共6页
将电动修复与化学氧化联合,研究了电动力驱动下过硫酸钠氧化剂在土壤介质中的迁移过程,分析了过硫酸钠投加方式和投加浓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阳极投加过硫酸钠(20~80 g/L)时,投加浓度越大,电流峰值出现时间越早且峰值越大;靠近阳... 将电动修复与化学氧化联合,研究了电动力驱动下过硫酸钠氧化剂在土壤介质中的迁移过程,分析了过硫酸钠投加方式和投加浓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阳极投加过硫酸钠(20~80 g/L)时,投加浓度越大,电流峰值出现时间越早且峰值越大;靠近阳极的土壤pH较低,基本都在2左右,靠近阴极的土壤pH较高,在11左右;随着投加的过硫酸钠浓度增大,pH和电导率(EC)变大;过硫酸根离子主要通过电渗流驱动进入土壤。在阴极投加过硫酸钠(20~80 g/L)时,投加浓度增大也能提高电流峰值但基本不影响峰值出现时间;土壤pH也是靠近阳极较低,靠近阴极较高,但整体都呈酸性;随着投加的过硫酸钠浓度增大,pH反而变小;EC呈现靠近两电极较高的趋势,阳极尤高;过硫酸根离子主要通过电流驱动进入土壤,因此阴极投加过硫酸钠时过硫酸根离子迁移速率更快,迁移距离更远。最终的累积电渗流量随着投加的过硫酸钠浓度增大而减小,但阴极投加时电渗流量明显小于阳极投加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电动力 过硫酸盐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脱硫体系的[BMIM]FeCl_(4)离子液体腐蚀行为研究
3
作者 康洛铭 李爱蓉 +1 位作者 陆原 王成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5,共6页
目的解决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氯化铁([BMIM]FeCl_(4))离子液体在天然气脱硫过程中存在的腐蚀问题。方法基于失重法,在不同温度、水含量、再生温度下研究了[BMIM]FeCl_(4)对304不锈钢的腐蚀行为,并通过SEM、XRD、XPS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其... 目的解决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氯化铁([BMIM]FeCl_(4))离子液体在天然气脱硫过程中存在的腐蚀问题。方法基于失重法,在不同温度、水含量、再生温度下研究了[BMIM]FeCl_(4)对304不锈钢的腐蚀行为,并通过SEM、XRD、XPS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其腐蚀机理。结果[BMIM]FeCl_(4)对304不锈钢的腐蚀速率随着浸泡温度、水含量的升高而增大,随着再生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在70℃时腐蚀速率最低(0.380 mm/a)。结论[BMIM]FeCl_(4)电离出的Cl^(-)通过穿透腐蚀产物膜对金属基体造成的腐蚀是[BMIM]FeCl_(4)水溶液中304不锈钢腐蚀的主要原因,提高再生温度可有效抑制Cl^(-)的电离,进而减缓腐蚀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IM]FeCl_(4) 离子液体 脱硫 腐蚀 304不锈钢 水含量 氯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乙烯炉的优化设计”一文的探讨
4
作者 代厚益 黄维光 《化工设备设计》 1999年第3期12-14,共3页
本文就乙烯炉设计中如何分析、解决影响设备寿命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介绍了本单位该设备的设计和运行情况。
关键词 壁温 温差应力 乙烯炉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力-过硫酸钠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及迁移过程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永涛 李丹 +3 位作者 李宇航 张九疆 杜婉莹 陈景林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9-85,共7页
土壤化学修复过程中氧化剂在介质中的迁移过程,是该技术提高氧化降解效率的关键理论依据。该文将电动修复技术与过硫酸盐氧化技术联合,研究直流电场驱动下过硫酸钠在土壤介质中的迁移行为,分析了过硫酸根离子在未污染土壤与石油烃污染... 土壤化学修复过程中氧化剂在介质中的迁移过程,是该技术提高氧化降解效率的关键理论依据。该文将电动修复技术与过硫酸盐氧化技术联合,研究直流电场驱动下过硫酸钠在土壤介质中的迁移行为,分析了过硫酸根离子在未污染土壤与石油烃污染土壤中的迁移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石油烃的加入会降低过硫酸根离子在土壤中的迁移速率、迁移量。在石油烃污染土壤中,过硫酸根离子的最大迁移速率为5.76 cm/d,平均浓度最高占投加量的37.68%,与未污染土壤相比,迁移速率降低了16.4%。石油烃的去除率在过硫酸钠投加量为80 g/L时,最靠近阴极投加点的S5区域最高为38%。研究结果可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修复技术 过硫酸盐 石油烃 迁移过程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酸和烟酰胺的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之德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3-37,共5页
叙述了烟酸和烟酰胺的性状、用途、制法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烟酸 烟酸胺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酸酰胺制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廖常聪 《粮食与油脂》 1993年第3期47-50,共4页
本文介绍芥酸重要衍生物——芥酸酰胺特性,各种生产工艺及其在工业中应用,并展示其发展前景和我国发展芥酸酰胺概况。
关键词 芥酸酰胺 菜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