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远程医疗管理在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呼吸康复中的效果: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袁泉
陆海英
+4 位作者
王怡
刘韵霄
余家琴
田丰兆
李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1-716,共6页
背景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数量巨大,呼吸康复训练作为COPD患者稳定期管理的重要部分,可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减少家庭及社会负担,国外有研究数据显示远程医疗管理下实施呼吸康复可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QOL)评...
背景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数量巨大,呼吸康复训练作为COPD患者稳定期管理的重要部分,可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减少家庭及社会负担,国外有研究数据显示远程医疗管理下实施呼吸康复可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QOL)评分,但是国内,尤其是西部尚缺乏相关实践。目的评估通过远程医疗管理进行呼吸康复训练与传统治疗相结合对老年中重度COPD患者通气能力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连续性纳入2021年6月—2022年6月就诊于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及5个联合社区的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长期规律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及口服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远程医疗管理。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研究,分别在基线时及干预1、3、6个月后记录患者的肺功能、博格评分(Borg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QOL评分。结果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72例)和试验组(7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基线时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及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_(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和组间对FEV_(1)%pred、FEV_(1)/FVC、6MWT水平、QOL评分中呼吸困难、情绪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1、3、6个月后,试验组FEV_(1)%pred、FEV_(1)/FVC、Borg评分、6MWT、QO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3、6个月后,试验组FEV_(1)%pred、FEV_(1)/FVC、Borg评分、6MWT、QOL评分优于干预后1个月时(P<0.05)。结论采用远程医疗管理对老年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呼吸康复,干预3、6个月后能有效改善该类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康复
呼吸锻炼
呼吸功能试验
远程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海拔地区不同年龄、性别健康成人睡眠监测指标差异性及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杨凌麟
陈宇洁
+1 位作者
王怡
李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961-2968,共8页
背景睡眠问题是高海拔环境最常见的健康问题。目前对健康人群睡眠结构的研究仅限于同一海拔高度,且研究受试者数量较少,研究的可靠性尚未得到充分认证。目的对不同海拔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健康成人睡眠监测指标差异性进行研究分析,...
背景睡眠问题是高海拔环境最常见的健康问题。目前对健康人群睡眠结构的研究仅限于同一海拔高度,且研究受试者数量较少,研究的可靠性尚未得到充分认证。目的对不同海拔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健康成人睡眠监测指标差异性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海拔高度和年龄、性别的交互作用对睡眠监测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四川省成都市平原地区和云南省昆明市高原地区招募的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志愿者的性别、身高、体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Epworth睡眠质量指数(ESS)。记录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睡眠参数[非快速眼动睡眠1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N1%)、非快速眼动睡眠2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N2%)、非快速眼动睡眠3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N3%)、快速眼动睡眠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REM%)]。将年龄作为二分类变量(20~39岁及40~60岁),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探究年龄、性别与海拔对各睡眠参数的影响。结果低海拔地区共招募91人,其中男48人、女43人;高海拔地区共招募90人,其中男46人、女44人。女性群体中,高海拔地区TST高于低海拔地区(P<0.05);男性群体与女性群体中,高海拔地区N1%高于低海拔地区,N2%低于低海拔地区(P<0.05);高海拔地区女性N3%高于男性(P<0.05);男性群体中,高海拔地区REM%高于低海拔地区(P<0.05)。高海拔地区20~39岁群体TST高于40~60岁群体(P<0.05);40~60岁群体低海拔地区睡眠效率高于高海拔地区,高海拔地区20~39岁群体睡眠效率高于40~60岁群体(P<0.05);20~39岁群体与40~60岁群体中,高海拔地区N1%均高于低海拔地区(P<0.05);低海拔地区20~39岁群体N1%高于40~60岁群体,高海拔地区20~39岁群体N1%低于40~60岁群体(P<0.05);20~39岁群体与40~60岁群体中,低海拔地区N2%均高于高海拔地区(P<0.05);高海拔地区40~60岁人群N2%高于20~39岁人群(P<0.05);20~39岁群体中,高海拔地区N3%高于低海拔地区(P<0.05);低海拔地区20~39岁群体N3%低于40~60岁群体,高海拔地区20~39岁群体N3%高于40~60岁群体(P<0.05);20~39岁群体与40~60岁群体中,高海拔地区REM%均高于低海拔地区(P<0.05)。结论年龄和海拔因素对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N1%、N2%、REM%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年龄因素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更大,年龄越大,TST越短,睡眠效率越低,N1占比越高。海拔越高,年龄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更大,在高海拔地区中,高龄人群的TST、睡眠效率、N3%较低,N1%比例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异常
高海拔
睡眠监测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远程医疗管理在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呼吸康复中的效果: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袁泉
陆海英
王怡
刘韵霄
余家琴
田丰兆
李瑶
机构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1-716,共6页
基金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项目(2021JDR0183)。
文摘
背景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数量巨大,呼吸康复训练作为COPD患者稳定期管理的重要部分,可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减少家庭及社会负担,国外有研究数据显示远程医疗管理下实施呼吸康复可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QOL)评分,但是国内,尤其是西部尚缺乏相关实践。目的评估通过远程医疗管理进行呼吸康复训练与传统治疗相结合对老年中重度COPD患者通气能力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连续性纳入2021年6月—2022年6月就诊于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及5个联合社区的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长期规律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及口服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远程医疗管理。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研究,分别在基线时及干预1、3、6个月后记录患者的肺功能、博格评分(Borg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QOL评分。结果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72例)和试验组(7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基线时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及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_(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和组间对FEV_(1)%pred、FEV_(1)/FVC、6MWT水平、QOL评分中呼吸困难、情绪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1、3、6个月后,试验组FEV_(1)%pred、FEV_(1)/FVC、Borg评分、6MWT、QO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3、6个月后,试验组FEV_(1)%pred、FEV_(1)/FVC、Borg评分、6MWT、QOL评分优于干预后1个月时(P<0.05)。结论采用远程医疗管理对老年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呼吸康复,干预3、6个月后能有效改善该类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康复
呼吸锻炼
呼吸功能试验
远程医疗
Keywords
Pulmonary disease,chronic obstructive
Rehabilitation
Breathing exercises
Respiratory function tests
Telehealth
分类号
R563.9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海拔地区不同年龄、性别健康成人睡眠监测指标差异性及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杨凌麟
陈宇洁
王怡
李勇
机构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云南省
人民医院
睡眠中心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961-2968,共8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港澳台科技创新合作项目(2019YFH0168)。
文摘
背景睡眠问题是高海拔环境最常见的健康问题。目前对健康人群睡眠结构的研究仅限于同一海拔高度,且研究受试者数量较少,研究的可靠性尚未得到充分认证。目的对不同海拔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健康成人睡眠监测指标差异性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海拔高度和年龄、性别的交互作用对睡眠监测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四川省成都市平原地区和云南省昆明市高原地区招募的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志愿者的性别、身高、体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Epworth睡眠质量指数(ESS)。记录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睡眠参数[非快速眼动睡眠1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N1%)、非快速眼动睡眠2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N2%)、非快速眼动睡眠3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N3%)、快速眼动睡眠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REM%)]。将年龄作为二分类变量(20~39岁及40~60岁),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探究年龄、性别与海拔对各睡眠参数的影响。结果低海拔地区共招募91人,其中男48人、女43人;高海拔地区共招募90人,其中男46人、女44人。女性群体中,高海拔地区TST高于低海拔地区(P<0.05);男性群体与女性群体中,高海拔地区N1%高于低海拔地区,N2%低于低海拔地区(P<0.05);高海拔地区女性N3%高于男性(P<0.05);男性群体中,高海拔地区REM%高于低海拔地区(P<0.05)。高海拔地区20~39岁群体TST高于40~60岁群体(P<0.05);40~60岁群体低海拔地区睡眠效率高于高海拔地区,高海拔地区20~39岁群体睡眠效率高于40~60岁群体(P<0.05);20~39岁群体与40~60岁群体中,高海拔地区N1%均高于低海拔地区(P<0.05);低海拔地区20~39岁群体N1%高于40~60岁群体,高海拔地区20~39岁群体N1%低于40~60岁群体(P<0.05);20~39岁群体与40~60岁群体中,低海拔地区N2%均高于高海拔地区(P<0.05);高海拔地区40~60岁人群N2%高于20~39岁人群(P<0.05);20~39岁群体中,高海拔地区N3%高于低海拔地区(P<0.05);低海拔地区20~39岁群体N3%低于40~60岁群体,高海拔地区20~39岁群体N3%高于40~60岁群体(P<0.05);20~39岁群体与40~60岁群体中,高海拔地区REM%均高于低海拔地区(P<0.05)。结论年龄和海拔因素对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N1%、N2%、REM%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年龄因素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更大,年龄越大,TST越短,睡眠效率越低,N1占比越高。海拔越高,年龄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更大,在高海拔地区中,高龄人群的TST、睡眠效率、N3%较低,N1%比例更高。
关键词
睡眠异常
高海拔
睡眠监测
成年人
Keywords
Dyssomnias
Altitude
Sleep monitoring
Adult
分类号
R749.79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远程医疗管理在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呼吸康复中的效果: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袁泉
陆海英
王怡
刘韵霄
余家琴
田丰兆
李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海拔地区不同年龄、性别健康成人睡眠监测指标差异性及临床意义研究
杨凌麟
陈宇洁
王怡
李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