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栓弹力图联合常用凝血指标检测评估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耿秀蓉 施春晓 +1 位作者 向征鸿 王宇潇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7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用血栓弹力图(TEG)联合常用凝血指标检测评估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96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体检的9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 目的:探讨用血栓弹力图(TEG)联合常用凝血指标检测评估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96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体检的9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均进行常用凝血指标检测和TEG检测,然后比较检测结果,观察TEG检测、常用凝血指标检测及TEG联合常用凝血指标检测对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5.53±0.65)min、(1.83±0.37)min、(10.03±1.12)s、(13.41±1.56)s、(24.58±2.53)s〕均短于对照组体检者的R、K、PT、TT、APTT〔(7.45±1.18)min、(3.08±0.43)min、(13.21±1.15)s、(17.52±1.63)s、(34.67±2.65)s〕,其Angle角、凝块最大振幅(MA)〔(67.53±5.62)°、(64.52±5.41)mm〕均大于对照组体检者的Angle角、MA〔(60.12±5.42)°、(53.69±5.24)mm〕,其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5.25±0.76)g/L〕高于对照组体检者FIB的水平〔(3.02±0.6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用凝血指标检测、TEG检测相比,TEG联合常用凝血指标检测对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TEG联合常用凝血指标检测评估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状态的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血栓弹力图 凝血指标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