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含钪二次资源提钪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1
作者 王浚杰 钟楠岚 +3 位作者 肖军辉 张烨毓 张前林 王栋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4-233,共10页
钪是一种稀散元素,在地壳中高度分散,现阶段对于钪产品的需求量较大,钪及其合金产品综合性能优越,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行业。基于CiteSpace软件,结合文献计量法,对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论文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钪是一种稀散元素,在地壳中高度分散,现阶段对于钪产品的需求量较大,钪及其合金产品综合性能优越,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行业。基于CiteSpace软件,结合文献计量法,对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论文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关于钪研究的外文文献数量明显多于中文文献,2010—2022年间对于钪的研究热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尤其在近五年,热度持续提升、发文量有所增加;“钪合金”“赤泥”等在关键词共现研究中出现的频次较高;钪的二次回收、萃取及钪合金发展等研究领域为主要的研究热点。本文研究了从原生矿石(稀土矿等)、工业废渣(赤泥等)及工业废液(盐酸废液等)等中回收钪的方法,并且重点关注了从钒钛磁铁矿尾矿与钛白废液中提钪的研究。“焙烧-浸出-萃取”是大部分提钪工艺会涉及到的过程,通过重选、磁选可以对原料进行预富集,离子交换法、沉淀法可提高钪产品纯度。未来可重点考虑从多种钪资源中协同回收钪的方法,进一步优化工艺流程,发展高效提钪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 废渣 废液 提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推进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在成都应用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科 朱双 +2 位作者 苟宁倢 徐张义 刘思汐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4年第6期50-52,共3页
本文对成都市水稻施肥现状及应用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该技术在当前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推广的策略,以期为成都市化肥减量化工作和水稻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侧深施肥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一体化技术对设施番茄产量和肥效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娟 朱双 +6 位作者 王科 徐张义 钟文挺 何玉亭 蔡梣仪 苟宁倢 杨佳文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9期36-39,共4页
通过设施番茄小区试验,研究传统灌溉施肥(CF)、水肥一体化(DF)和水肥一体化减肥(JF)对设施番茄产量和肥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灌溉施肥,采用水肥一体化施肥,能促进番茄增产9.41%~18.75%,提高肥料偏生产力11.20%~18.69%,加强番... 通过设施番茄小区试验,研究传统灌溉施肥(CF)、水肥一体化(DF)和水肥一体化减肥(JF)对设施番茄产量和肥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灌溉施肥,采用水肥一体化施肥,能促进番茄增产9.41%~18.75%,提高肥料偏生产力11.20%~18.69%,加强番茄果实中全氮、全磷和全钾养分积累,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缓冲土壤pH。而且在水肥一体模式下,追肥减量20%不会影响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和番茄果实中氮磷钾养分积累,不会降低耕层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 设施番茄 化肥减量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地区延长组长6_(3)-长7_(1)低孔低渗储层裂缝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
作者 张忠义 邓翔 李俊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12025-12032,共8页
研究区长6_(3)-长7_(1)低孔低渗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类型多、成因复杂,为了厘清其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综合运用野外露头调查、岩心观察及成像测井裂缝识别等方法,系统分析了研究区长6_(3)-长7_(1)裂缝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研究区长6_(3)-长7_(1)低孔低渗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类型多、成因复杂,为了厘清其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综合运用野外露头调查、岩心观察及成像测井裂缝识别等方法,系统分析了研究区长6_(3)-长7_(1)裂缝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_(1)较长6_(3)裂缝更发育,裂缝主要发育在细砂岩中,产状以垂直缝和高角度斜交缝为主,多数为未充填缝,裂缝的发育主要受区域应力值、地层岩性、岩石物性、岩层厚度及力学结构面影响。研究成果为该地区低孔低渗储层注水驱油和人工压裂的部署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特征 影响因素 垂直缝 斜交缝 延长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硅、锌肥对镉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石梏岐 姚旭松 +3 位作者 龚力 龙震 蒋丽 杨刚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7-1254,共8页
【目的】探讨镉胁迫下喷施叶面硅锌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及小麦Cd积累量的影响。【方法】试验以川麦602号小麦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模拟Cd污染的条件,对小麦幼苗进行单施叶面硅肥、锌肥和配施3种处理。【结果】(1)在Cd胁迫下,叶面硅、锌肥提... 【目的】探讨镉胁迫下喷施叶面硅锌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及小麦Cd积累量的影响。【方法】试验以川麦602号小麦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模拟Cd污染的条件,对小麦幼苗进行单施叶面硅肥、锌肥和配施3种处理。【结果】(1)在Cd胁迫下,叶面硅、锌肥提高了植物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其效果Si>Si&Zn>Zn;(2)单独喷施叶面硅、锌肥和混合喷施硅锌肥均降低了小麦地上部Cd含量,分别降低了30.31%、16.41%、14.16%;(3)喷施叶面肥还通过降低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来缓解小麦叶片的氧化应激,并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论】镉胁迫下喷施叶面硅、锌肥可以促进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对Cd的吸收,从而减轻Cd对小麦幼苗的毒害,其中单施叶面硅肥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硅肥 叶面锌肥 氧化应激 抗氧化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州市耕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6
作者 付涛 张成 +2 位作者 陈媛媛 肖欣娟 朱双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4年第5期27-30,共4页
[目的]通过对彭州市2022年三种典型农作物耕作模式下的耕地土壤养分进行研究,实现对彭州市耕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的目标,进而加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持续监测,推动耕地治理与保护利用,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方法]在彭州市1... [目的]通过对彭州市2022年三种典型农作物耕作模式下的耕地土壤养分进行研究,实现对彭州市耕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的目标,进而加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持续监测,推动耕地治理与保护利用,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方法]在彭州市13个乡镇及街道采集3种典型农作物轮作模式(蔬菜-水稻、小麦-水稻、蔬菜-玉米轮作方式)下的耕地土壤共计34个,以此为研究对象,运用土壤化学分析方法,研究土壤养分现状,并采用内梅罗指数法(Nemerow Index)对彭州市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结果]2022年,彭州市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阳离子交换量的均值分别为:6.25 g/kg、36.20 g/kg、2.30 g/kg、47.85 mg/kg、110.82 mg/kg、13.08 cmol/kg,均表现为中等偏上水平。[结论]2022年彭州市耕地土壤整体肥力处于中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轮作模式 土壤养分 肥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旱地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7
作者 付涛 张成 +4 位作者 肖欣娟 任树友 陈媛媛 吴继开 朱双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51-55,共5页
为探究成都市旱地土壤不同轮作模式下的土壤养分特征,本研究在成都市17个涉农区(市)县内采集小麦—玉米和油菜—玉米两种典型轮作模式下的旱地土壤,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酸碱度等含量。结果表明成都市旱地土壤有机质... 为探究成都市旱地土壤不同轮作模式下的土壤养分特征,本研究在成都市17个涉农区(市)县内采集小麦—玉米和油菜—玉米两种典型轮作模式下的旱地土壤,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酸碱度等含量。结果表明成都市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24.43g/kg,属于中等水平;土壤全氮含量平均值为1.28g/kg,属于中等水平;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值为17.30mg/kg,属于中等水平;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值为120.03mg/kg,属于中等水平;土壤pH平均为7.51,属于碱性土壤。可见,成都市旱地土壤为碱性土壤,整体土壤养分属于中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 旱地土壤 养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7段泥页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4
8
作者 陈鑫 戚明辉 +1 位作者 邓翔 曹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9460-9469,共10页
厘清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泥页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其与不同成岩作用的关系,能够为分析页岩气储层储集性能以及“甜点区”预测评价提供指导。在大量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分析实验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7段泥页... 厘清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泥页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其与不同成岩作用的关系,能够为分析页岩气储层储集性能以及“甜点区”预测评价提供指导。在大量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分析实验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7段泥页岩储层的矿物含量变化、组成类型、纵向分布规律、储集空间分布以及成岩作用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泥页岩可划分为富伊利石型、富伊利石和伊蒙混层型、含长石富伊蒙混层型、含长石富伊利石型4种类型;纵向上,随着埋深增加,伊蒙混层的含量变化由高到低,伊利石的含量变化由低到高。泥页岩中微观储集空间相对发育,类型多样,发育有压实作用、黄铁矿形成作用、黏土矿物转化作用、溶蚀作用以及有机质生烃等成岩作用,不同成岩作用对储集空间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分析不同成岩作用对储集空间发育的影响,对认识研究区储层特征和进一步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孔隙类型 鄂尔多斯盆地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地区花岗岩风化过程中锂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俊文 闫雅妮 +2 位作者 孟俊伦 章倬君 赵志琦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73-881,共9页
锂(Li)同位素具有示踪大陆风化的潜力,但风化体系中Li同位素组成(δ7Li)对风化强度的指示关系仍不明确。本文以大兴安岭地区花岗岩风化剖面为研究对象,采集了剖面不同风化层位的样品,测定了原岩及其风化产物样品的元素含量和δ7Li值。... 锂(Li)同位素具有示踪大陆风化的潜力,但风化体系中Li同位素组成(δ7Li)对风化强度的指示关系仍不明确。本文以大兴安岭地区花岗岩风化剖面为研究对象,采集了剖面不同风化层位的样品,测定了原岩及其风化产物样品的元素含量和δ7Li值。结果表明,风化剖面上部的δ7Li值为-0.08‰~+1.8‰,中下部的δ7Li值为-2.6‰~+0.25‰并低于原岩的值(+0.75‰)。δ7Li值在剖面上部的变化主要是黄土输入及其再风化的结果,而中部主要是受次生矿物溶解和再沉淀过程的影响,下部主要是受控于次生矿物形成过程。岩石风化产物的Li同位素组成可以作为风化强度的替代指标,但次生矿物溶解和再沉淀过程可能会影响风化剖面的δ7Li值对风化强度的指示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风化壳 锂同位素 次生矿物 外源物质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含量对白云石拉曼光谱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庞江 张烨毓 +4 位作者 黄毅 王海波 刘虎 王代富 方继瑶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2-862,共11页
白云石中Fe含量分析是研究白云石(岩)成因的重要手段,研究白云石中Fe含量与拉曼光谱之间的关系能够提供一种利用拉曼光谱原位测定白云石中Fe含量的潜在方法。本次研究应用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对不同Fe含量的白云石进行了拉曼光谱分... 白云石中Fe含量分析是研究白云石(岩)成因的重要手段,研究白云石中Fe含量与拉曼光谱之间的关系能够提供一种利用拉曼光谱原位测定白云石中Fe含量的潜在方法。本次研究应用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对不同Fe含量的白云石进行了拉曼光谱分析,并对其拉曼光谱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白云石,铁白云石各个拉曼特征峰均向低频方向偏移。白云石的拉曼特征峰位移与Fe含量呈明显的线性关系,随着Fe含量增加,白云石的各个拉曼特征峰位移均减小。相较于[CO3]^(2−)基团内部振动特征峰(v_(1)、v_(3)和v_(4)峰),两个晶格振动特征峰(T峰和L峰)随Fe含量变化的偏移更为明显。研究认为,由于Fe^(2+)的离子半径大于Mg^(2+),当Fe^(2+)替代白云石晶格中的Mg^(2+)后,晶格中金属-氧键平均键长变长、平均键能变弱,从而改变了金属-氧键和C-O键拉曼活性振动,致使拉曼特征峰向低频方向偏移。本次研究初步建立了基于拉曼光谱中L峰和v1峰的峰间距测定白云石中Fe含量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对样品要求较低,能够进行非破坏性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 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 电子探针 拉曼位移 Fe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县稻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及对农田产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开坤 朱双 +3 位作者 张前林 肖光莉 文双全 姚旭松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9期76-81,共6页
对四川泸县20个水稻生产乡镇进行土壤调研取样,共采集表层土层样品100份,测定了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析农田产量及农田土壤综合肥力。结果表明:农田水稻产量均达到了600 kg/667 m2。泸县土壤大多表现为酸性... 对四川泸县20个水稻生产乡镇进行土壤调研取样,共采集表层土层样品100份,测定了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析农田产量及农田土壤综合肥力。结果表明:农田水稻产量均达到了600 kg/667 m2。泸县土壤大多表现为酸性,且有效磷含量较低。本次调查农田土壤肥力处于中等水平,且奇峰镇的综合肥力最低。在现有土地条件下,土壤pH值在6.1左右,有机质含量在21.1 g·kg^(-1)左右、碱解氮在121 mg·kg^(-1)左右、有效磷在15 mg·kg^(-1)左右、速效钾在125 mg·kg^(-1)时,有利于泸县农田产量的提升。建议泸县种植户重视土壤酸化的治理,并合理提高奇峰镇农田综合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土壤肥力 农田产量 四川省泸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江堰市不同农用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肥力质量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12
作者 朱双 肖光莉 +2 位作者 韩熙 高文皓 罗健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66-72,共7页
通过对都江堰市崇义镇大桥村、青城山镇赤城村和向峨乡石花村农用地进行定点监测,选取了水田、旱地、果园、菜地4种主要农用地利用方式,分析了2020—2022年不同农用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肥力质量的动态变化特征,为都江堰市农用地持续利用提... 通过对都江堰市崇义镇大桥村、青城山镇赤城村和向峨乡石花村农用地进行定点监测,选取了水田、旱地、果园、菜地4种主要农用地利用方式,分析了2020—2022年不同农用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肥力质量的动态变化特征,为都江堰市农用地持续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持。结果表明,2020—2022年不同农用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中的全氮、碱解氮、全钾、速效钾、全磷、有效磷含量均值大小均表现为菜地>果园>水田>旱地。土壤有机质整体呈上升趋势,监测样点间差异小,其中旱地变化幅度最大,3 a提高了2.90%;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无明显差异,其中菜地氮素含量最高;菜地和果园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均明显高于水田和旱地,且样点间差异较大;2021—2022年水田和旱地土壤速效钾含量明显提高,2020—2021年差异不明显,且样点间差异较小。鉴于此,建议研究区增加有机肥的投入,提高土壤肥力;继续推广秸秆还田,高肥力的土壤一年还田一茬,维持土壤有机质的稳定,中低肥力的土壤可以两年还田三茬,同时还田时应配施氮肥,调整土壤碳氮比,防治秸秆腐烂与作物生长争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江堰市 农用地 土壤肥力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