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治尿道下裂TIP手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309例单中心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愉 覃道锐 +3 位作者 王学军 毛宇 陈绍基 唐耘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094-1099,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接受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Snodgrass手术或TIP手术)治疗的初治尿道下裂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总结分析TIP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9月至2014年11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接受TIP手术治... 目的回顾性分析接受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Snodgrass手术或TIP手术)治疗的初治尿道下裂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总结分析TIP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9月至2014年11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接受TIP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309例初治尿道下裂患者,获取患者手术时的年龄、尿道下裂分型、阴茎弯曲程度、尿道成形长度、阴茎头宽度、覆盖材料、舟状沟宽度、卷管宽度、尿道板宽度及尿管型号等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分析TIP手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309例尿道下裂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4年。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60例(19.4%),其中阴茎头裂开17例(5.5%),尿道瘘33例(10.7%),尿道狭窄9例(2.9%),术后残留弯曲3例(0.97%),尿道憩室1例(0.32%),其中3例同时发生阴茎头裂开和尿道瘘。单因素分析后将尿道板宽度、舟状沟宽度及卷管宽度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舟状沟宽度是影响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舟状沟宽度与TIP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呈负相关(OR=0.73,P=0.011),即舟状沟宽度每增加1 mm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降低27%。根据ROC曲线(AUC=0.611,P=0.008)计算出约登指数最大时(约登指数=0.18),其临界值为4.25 mm,舟状沟宽度<4.25 mm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是舟状沟宽度≥4.25 mm患者的2.082倍(OR=2.082,P=0.015)。结论舟状沟宽度是初治尿道下裂TIP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对于行TIP手术的患者应重点关注舟状沟宽度,尤其对于舟状沟宽度<4.25 mm的患者,不宜施行单纯的TIP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外科学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 阴茎/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肠梗阻患儿血清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白细胞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2
作者 蒋琴 蒋文军 +1 位作者 刘文英 李治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33-1436,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肠梗阻患儿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白细胞(WBC)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前后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16年11月至2019年12月)66例患儿(33例手术治疗组及33... 目的分析急性肠梗阻患儿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白细胞(WBC)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前后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16年11月至2019年12月)66例患儿(33例手术治疗组及33例非手术治疗组)急性肠梗阻患儿在治疗前后血清LDH与ALP、WBC与hsCRP的表达。结果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相比,治疗前LDH、ALP和hsCRP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LD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hsCRP与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DH、ALP与hsCRP结果都可以反映急性肠梗阻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相比ALP,LDH与hsCRP检查结果能够更好地评估急性肠梗阻患儿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乳酸脱氢酶 碱性磷酸酶 白细胞 高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