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82份蚕豆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鉴定与评价
1
作者 杨梅 钟小娟 +3 位作者 范元芳 李欣 王娴淑 项超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04-1317,共14页
四川省是蚕豆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本研究以82份四川省蚕豆地方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通过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鉴定评价四川蚕豆地方资源的多样性水平,并筛选优异种质资源。结果表明... 四川省是蚕豆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本研究以82份四川省蚕豆地方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通过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鉴定评价四川蚕豆地方资源的多样性水平,并筛选优异种质资源。结果表明,82份蚕豆种质资源的叶形、鲜茎色、赤斑病抗性与褐斑病抗性遗传多样性丰富;除荚宽和生育日数外的11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在11.70%~38.39%之间,每荚粒数、结荚节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的变异系数较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株高、百粒重、有效分枝、结荚节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均与单株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将82份蚕豆种质资源分为四类,其中第Ⅰ、Ⅳ类资源的与产量正相关的性状表现较好。主成分分析提取到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9.858%,有效分枝、结荚节数、单株荚数对主成分1贡献较大,为优异资源评价的关键农艺性状,进一步筛选了主成分因子加权得分大于1的7份种质资源作为优异资源。本研究结果反映了四川省蚕豆地方种质资源的综合表现,为优异资源保护、挖掘和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种质资源 鉴定评价 遗传多样性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农作物种子企业发展浅析
2
作者 张春霞 雷平 吴开均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155-158,共4页
种业振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农作物种子企业作为市场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种业振兴的关键力量。文章综述四川农作物种子企业数量、分布、人员、规模等基本情况,总结近年管理部门支持企业发展的... 种业振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农作物种子企业作为市场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种业振兴的关键力量。文章综述四川农作物种子企业数量、分布、人员、规模等基本情况,总结近年管理部门支持企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分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整体实力较弱、龙头企业不突出、科研力量薄弱、发展资源不足等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旨在为促进四川农作物种子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种子企业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背景下四川盆区再生稻适栽区变化
3
作者 郭翔 胡蓉 +1 位作者 王明田 李旭毅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6-855,共10页
为明确1961—2020年四川盆区再生稻适栽区的变化特征及趋势,本研究基于种植制度将研究区分为5个水稻种植区,根据研究区内106个气象台站1961—2020年的日平均气温资料,结合再生稻安全生长季积温和日数及安全灌浆期日数,探究气候变化背景... 为明确1961—2020年四川盆区再生稻适栽区的变化特征及趋势,本研究基于种植制度将研究区分为5个水稻种植区,根据研究区内106个气象台站1961—2020年的日平均气温资料,结合再生稻安全生长季积温和日数及安全灌浆期日数,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区再生稻适栽区的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结果表明,从地理分布看,纬度北移1°,再生稻安全生长季活动积温减少100~150℃·d,安全生长季日数缩短4~6 d;海拔升高100 m,再生稻安全生长季日数缩短4~5 d,活动积温减少124~163℃·d。气候变化背景下,1961—2020年间,四川盆区再生稻安全生长季积温、日数以及安全灌浆期日数均随时间推移呈增加趋势;盆西平原区再生稻安全生长季活动积温和日数增幅最大,盆东平行岭谷区增幅最小。1961—2020年,四川盆区再生稻适栽区北界北移,空间分布呈由南向北、自东到西扩展的特征,适栽区面积占比由39.0%增至63.1%以上。综上,合理调整种植制度、选育适宜品种是气候变化背景下提高水稻生长季气候资源利用率的主要措施。本研究结果为四川稻区水稻种植布局和安全生产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再生稻 安全生长季 安全灌浆期 适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份四川小麦种质资源多病害抗性鉴定与分析
4
作者 叶慧丽 夏先全 +5 位作者 项超 肖万婷 魏会廷 敬华英 陶磊 李静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80-83,共4页
为科学准确地掌握小麦地方种质资源的抗病性,进一步发掘四川省小麦地方种质资源特性,2022-2023年,运用人工接种病原菌和感病品种自然诱发相配合的方式,在成都、南充对56份小麦地方种质资源进行了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田间成株期抗病... 为科学准确地掌握小麦地方种质资源的抗病性,进一步发掘四川省小麦地方种质资源特性,2022-2023年,运用人工接种病原菌和感病品种自然诱发相配合的方式,在成都、南充对56份小麦地方种质资源进行了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田间成株期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18份材料抗条锈病,20份材料抗白粉病,19份材料抗赤霉病。11份材料同时抗2种病害,其中1份材料同时抗条锈病和白粉病,6份材料同时抗条锈病和赤霉病,4份材料同时抗白粉病和赤霉病。5份材料同时抗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抗性 种质资源 条锈病 白粉病 赤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冬小麦播种前后植保技术要点
5
作者 夏先全 敬华英 +2 位作者 李静 陶磊 叶慧丽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5年第3期51-53,61,共4页
四川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之一,冬小麦在其农业生产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冬小麦生长周期跨越秋冬春三季,诸多病虫害的防控关键节点集中于播种前的耕整地与种子处理阶段。因此,播种前后的植保技术对保障小麦稳产高产具有决定... 四川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之一,冬小麦在其农业生产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冬小麦生长周期跨越秋冬春三季,诸多病虫害的防控关键节点集中于播种前的耕整地与种子处理阶段。因此,播种前后的植保技术对保障小麦稳产高产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系统探讨四川省冬小麦播种前后的植保技术要点,旨在为种植户提供科学指导,助力小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冬小麦 播种时期 植保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乐山市选育茶树品种基本情况及推广应用现状 被引量:1
6
作者 颜学海 许春梅 +6 位作者 涂勇 贺孝思 刘媛媛 罗李飞 龚芸 钟琼 罗琳 《中国种业》 2024年第3期49-52,共4页
四川省乐山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是名优绿茶的最佳适宜产区。近年来,乐山市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依托天然资源优势,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了一批优良茶树品种。通过对乐山选育的10个茶树品种基本情况、... 四川省乐山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是名优绿茶的最佳适宜产区。近年来,乐山市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依托天然资源优势,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了一批优良茶树品种。通过对乐山选育的10个茶树品种基本情况、主要性状、优势特点及推广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品种合理布局、加快成果转化应用,为全市以大兴茶业立稳乡村振兴产业支柱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山 茶树 品种 性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妥善解决四川省杂交水稻种子产销市场面临的新问题
7
作者 柴玮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第12期5-6,共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种业市场由过去的计划经济调节转变为市场调节为主,尤其是种子价格问题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来确定,按市场规律办事。2003年以来,四川杂交水稻种子收购价格基本上由行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种业市场由过去的计划经济调节转变为市场调节为主,尤其是种子价格问题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来确定,按市场规律办事。2003年以来,四川杂交水稻种子收购价格基本上由行业协会组织企业共同协商议定,使行业协会在协调企业与制种基地农户之间的关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0年,由于我省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种子收购价相应提高,加上种子销售环节缺乏规范,市场监管措施跟不上,使种子终端零售价格上涨过快。四川省政府有关部门于2011年3月采取临时限价措施,及时起到了稳定种子价格,确保购种农民利益的作用。从行业协会工作角度来反思,2012年协会如何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认真组织全省种子企业做好杂交水稻种子市场产销活动,妥善处理企业、基地农户和用种者利益关系问题,确保农业用种安全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种子 产销市场 四川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行业协会 种子企业 市场供求关系 收购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8
作者 雷平 张春霞 吴开均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5年第4期10-11,18,共3页
四川是全国四大育制种基地之一,三系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和重要战略地位。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缺乏问题逐渐严峻,发展机械化制种技术势在必行。本文综述了四川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概... 四川是全国四大育制种基地之一,三系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和重要战略地位。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缺乏问题逐渐严峻,发展机械化制种技术势在必行。本文综述了四川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概况,阐述了发展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的意义,总结了目前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的研究应用情况,分析了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为持续提高四川省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水平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机械化制种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制种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
9
作者 雷平 张春霞 吴开均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181-184,共4页
四川作为全国四大育制种基地之一,三系杂交水稻、杂交油菜制种历史悠久,制种基地面积位居全国前列。四川制种保险自2012年试点以来,对稳定制种基地面积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但近年来四川异常气候增多,制种受灾较重,制种保险制度需要进一... 四川作为全国四大育制种基地之一,三系杂交水稻、杂交油菜制种历史悠久,制种基地面积位居全国前列。四川制种保险自2012年试点以来,对稳定制种基地面积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但近年来四川异常气候增多,制种受灾较重,制种保险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综述了四川制种保险发展历程、近年来投保及理赔情况,对比了外省制种保险情况,分析了目前四川制种保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为完善制种保险制度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制种基地 制种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10年四川省杂交水稻审定品种的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曾宪平 何芳 +1 位作者 吕建群 陈林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1-367,共7页
依据2001—2010年四川省水稻审定品种的公告资料,对10年期间审定品种进行归纳和剖析,结果表明:四川省近10年审定的184个水稻品种中,突破性超高产品种占4%,符合国标二级优质米的品种占2.7%,三级的占9.5%,糯稻品种占2.7%,专用稻占3.4%,抗... 依据2001—2010年四川省水稻审定品种的公告资料,对10年期间审定品种进行归纳和剖析,结果表明:四川省近10年审定的184个水稻品种中,突破性超高产品种占4%,符合国标二级优质米的品种占2.7%,三级的占9.5%,糯稻品种占2.7%,专用稻占3.4%,抗性品种占2.7%。从品种熟期分类,中籼迟熟品种147个,占79.9%、中熟品种占7.1%、早熟占4.9%,特殊生态型的10个品种,占6.8%。参与配组的51个不育系中,审定品种最多的前5个不育系是‘宜香1A’、‘Ⅱ-32A’、‘D62A’、‘川香29A’和‘冈46A’,有54.9%的不育系在这期间只有1个组合通过审定;参与配组的98个恢复系中,审定品种排前4位的是‘蜀恢527’、‘绵恢2009’、‘绵恢725’和‘乐恢188’,有77个恢复系只审定了1个品种。对中籼迟熟品种的8个农艺性状分析,全生育期、有效穗、结实率和稻瘟病病级呈下降趋势;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呈上升趋势。近10多年来四川省审定的147个中籼迟熟品种的平均产量为8 180.11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4.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审定品种 不育系 恢复系 产量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7~2007年通过四川省区试审定的小麦品种述评 被引量:30
11
作者 伍玲 朱华忠 +1 位作者 邓丽 胡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562-569,共8页
总结1997-2007年间通过四川省区试审定的72个小麦品种。根据四川省审定公告和四川省小麦区试资料,列出72个品种在省区试中的产量及与产量有关的部分农艺性状数据,以及审定公告的品质性状数据和抗性表现,并分析这些品种的产量和农艺... 总结1997-2007年间通过四川省区试审定的72个小麦品种。根据四川省审定公告和四川省小麦区试资料,列出72个品种在省区试中的产量及与产量有关的部分农艺性状数据,以及审定公告的品质性状数据和抗性表现,并分析这些品种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认为目前四川小麦品种区试平均产量水平介于5—5.5t/hm^2之间;基本产量结构为290~360万穗/hm^2、40~45粒/穗、40-45g/1000粒。今后四川省小麦产量育种应当在保持现有产量结构的基础上,注意增加穗数和增加千粒重两个方向的突破,建立新的平衡,实现四川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省区试 审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近36年审定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变化趋势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勤 陈岩 +5 位作者 刘永红 韩友学 毛双林 岳丽杰 刘禹池 梁南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5-453,共9页
【目的】了解近36年四川省审定玉米品种的基本情况,从年度更替上分析审定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变化趋势,为今后四川省玉米育种及生产提供借鉴。【方法】收集整理1985—2020年四川省审定玉米品种的审定数据,对亲本使用情况、主要农艺性... 【目的】了解近36年四川省审定玉米品种的基本情况,从年度更替上分析审定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变化趋势,为今后四川省玉米育种及生产提供借鉴。【方法】收集整理1985—2020年四川省审定玉米品种的审定数据,对亲本使用情况、主要农艺性状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6年间产量性状随年度更替上升趋势明显,产量年均增加227.55 kg/hm^(2);亲本重复使用率为60.1%;品种株高和穗位高年度间呈“W”形上下波动,总体呈显著增加趋势,2003年以后审定品种的株高和穗位高较2002年以前显著提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容重、粗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和赖氨酸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9.5 cm、16.3行、36.4粒、30.9 g、746.1 g/L、73.06%、9.93%、4.59%、0.30%,部分性状随年度更替呈显著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株高和穗位高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四川省审定的青贮玉米品种和适宜夏播机收的玉米品种偏少,品种选育和审定工作有待加强;四川省审定的玉米品种营养品质较好,但容重偏低,是今后品种改良的重要方向;四川省玉米品种产量提高主要依赖单株产量的提高,大穗型品种仍是品种选育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玉米品种 产量 品质 性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水稻审定杂交稻米质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吕建群 何芳 +1 位作者 陈林 曾宪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18,共5页
对四川省2001~2010年通过审定的147个中籼迟熟组杂交稻的米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各米质指标在不同组合间的变幅存在很大差异,以垩白度和垩白粒率的变异度为最大,优质达标率最低,说明他们是四川省稻米品质的主要限制因素。(2)籽... 对四川省2001~2010年通过审定的147个中籼迟熟组杂交稻的米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各米质指标在不同组合间的变幅存在很大差异,以垩白度和垩白粒率的变异度为最大,优质达标率最低,说明他们是四川省稻米品质的主要限制因素。(2)籽粒细长的品种垩白率和垩白度低,外观品质较佳,但整精米率不高;直链淀粉含量越小,胶稠度越高。(3)外观因子、蛋白质含量因子、糙米率因子、胶稠度因子和整精米率因子是构成四川杂交水稻品质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定品种 米质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酿酒小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现状初步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建敏 蒲宗君 +8 位作者 吕季娟 杜小英 甯顺腙 罗江陶 邓清燕 刘培勋 万洪深 李式昭 杨漫宇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56-1064,共9页
【目的】为了解四川省酿酒小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现状,梳理痛点卡点,明确育种方向与重心。【方法】利用2021—2022年度四川省酿酒小麦区域试验3个试验点近红外品质检测结果及农艺性状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参试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目的】为了解四川省酿酒小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现状,梳理痛点卡点,明确育种方向与重心。【方法】利用2021—2022年度四川省酿酒小麦区域试验3个试验点近红外品质检测结果及农艺性状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参试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1个品种粗蛋白含量均值为11.63%,淀粉含量均值为68.17%,湿面筋含量均值为28.10%,Zeleny沉降值均值为31.66 mL;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Zeleny沉降值三者相互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淀粉含量均为极显著负相关。方差分析结果显示,4个品质指标在地点间、品种间、地点×品种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地点影响大于品种。地点间比较结果,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Zeleny沉降值3个指标高低顺序均为崇州>绵阳>新都,而淀粉含量高低为新都>绵阳>崇州。品种间4个品质指标也存在规律性的差异,与相关分析结果一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个品种可分为4类,数量最多的两类均与高产有关;类型丰富,但缺少聚焦。【结论】酿酒小麦育种与研究尚处于摸索阶段,尚未建立针对性的筛选体系,未来仍有较长的探索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小麦 区域试验 品质指标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2011—2015年审定水稻迟熟品种农艺与米质性状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芳 付洪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2-597,共6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近几年所育成水稻品种的基本特点。【方法】对2011—2015年四川省省审水稻中籼迟熟品种的农艺性状和米质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典范相关分析,并将优质品种与普通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穗粒数、有效穗、千粒重... 【目的】了解四川省近几年所育成水稻品种的基本特点。【方法】对2011—2015年四川省省审水稻中籼迟熟品种的农艺性状和米质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典范相关分析,并将优质品种与普通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穗粒数、有效穗、千粒重为产量构成三因素,和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构成的三大米质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它们的变异系数分别是:穗粒数6.73%、有效穗5.71%、千粒重5.36%,垩白粒率44.43%、垩白度53.09%、直链淀粉含量21.69%;(2)普通品种与优质品种的主要差别体现在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这三大米质性状上,其差异度分别是:垩白粒率67.16%、垩白度68.57%、直链淀粉含量19.51%;(3)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与米质性状的关系较为紧密,在64组相关关系中有12对相关系数达到显著以上水平,其中7组达到极显著水平,它们的相关系数是:有效穗与长宽比0.468,株高与长宽比-0.374 4,千粒重与垩白度0.361 1,千粒重与垩白粒率0.339 8,穗粒数与长宽比-0.339 1,产量与垩白粒率0.333 7,产量与蛋白质含量0.312 4;(4)通过两组性状典范相关系数分析,农艺性状与米质性状之间有3组典范相关变量达到显著以上水平(0.735 6、0.715 9、0.632 3)。【结论】产量、结实率、生育期、千粒重、穗粒数和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粒率、长宽比、整精米率是构成四川近年来审定水稻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之间的主要关联性因子,也是四川水稻优质育种的主攻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定品种 农艺性状 米质性状 典范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水稻品种应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忠厚 吴毓谦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2-53,共2页
四川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到2000年经过3次品种更换后,大田水稻平均单产实现了从300kg到530kg的迈进。之后至今的7年,全省水稻品种应用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大田平均产量徘徊不前,这是全省粮食生产受到严峻挑战... 四川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到2000年经过3次品种更换后,大田水稻平均单产实现了从300kg到530kg的迈进。之后至今的7年,全省水稻品种应用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大田平均产量徘徊不前,这是全省粮食生产受到严峻挑战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尽快推进四川省水稻平均产量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品种应用 四川省 大面积推广 品种更换 粮食生产 平均 大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5
17
作者 邓丽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8-140,共3页
关键词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 四川省 农作物新品种 区试工作 安全问题 区域化布局 科学依据 品种审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回顾与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丽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84,共4页
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经历了起步创建、完善发展、改革创新三个阶段,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和试验网络体系,健全了一套完整的规章标准体系和技术评价体系,品种审定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详细... 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经历了起步创建、完善发展、改革创新三个阶段,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和试验网络体系,健全了一套完整的规章标准体系和技术评价体系,品种审定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四川品种审定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今后的改革提出了个人见解,供同仁商榷,领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审定 历程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豆类作物生产科研现状与优势区域布局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明荣 吴海英 +1 位作者 邓丽 陈亚萍 《四川农业科技》 2008年第2期14-15,共2页
一、四川豆类作物生产现状 四川豆类作物种类较多,其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红小豆等。据四川省农业统计年鉴资料:2004年全省大豆播种面积为302万亩,平均亩产162kg,总产大豆49万t:2004年全省蚕豆播种面积为200... 一、四川豆类作物生产现状 四川豆类作物种类较多,其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红小豆等。据四川省农业统计年鉴资料:2004年全省大豆播种面积为302万亩,平均亩产162kg,总产大豆49万t:2004年全省蚕豆播种面积为200.1万亩,平均亩产158kg,总产蚕豆31.6万t;2004年全省播种豌豆面积为171.1万亩,平均亩产148kg,总产豌豆25.43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类作物 四川 区域布局 科研现状 作物生产 优势 播种面积 种植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马铃薯品种选育和推广的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卢跃华 《中国种业》 2009年第4期33-34,共2页
近年来,四川省对加快发展马铃薯产业高度重视,省农业厅提出了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我省马铃薯面积达到100万hm^2,鲜薯总产量达到2100万t、总产值达到521亿元,实现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加工产值位居全国前三,把我省建成马... 近年来,四川省对加快发展马铃薯产业高度重视,省农业厅提出了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我省马铃薯面积达到100万hm^2,鲜薯总产量达到2100万t、总产值达到521亿元,实现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加工产值位居全国前三,把我省建成马铃薯产业强省、实现产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目标。为达到上述要求,就我省马铃薯种植的品种来说,必须有一批适宜我省不同地区、不同加工生产要求,并且高产、抗病、优质的品种作支撑和保证。对此,系统、客观地分析和认识我省马铃薯品种现状,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就显得非常迫切和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产业 品种选育 四川省 加工生产 发展历史 品种现状 总产量 总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