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日战争时期内迁学校与四川社会学的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喜顺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5年第2期64-68,共5页
四川地处内陆,周围高山环绕,交通十分不便。这样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四川与外界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使四川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显得相对封闭而落后。反映在新思想新学说的传播上,往往要迟于东部沿海地区。以社会学... 四川地处内陆,周围高山环绕,交通十分不便。这样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四川与外界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使四川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显得相对封闭而落后。反映在新思想新学说的传播上,往往要迟于东部沿海地区。以社会学来说,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是从西方传入我国的。社会学早期在我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四川社会 知识社会学 乡村建设运动 边疆社会 社会事业 社会学教学 社区研究 社会调查 金陵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学的再发展与形而上学的回归
2
作者 袁阳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4-51,共8页
本文认为,孔德所提倡的“拒斥形而上学”,铸成了迄今为止社会学学科的传统思维模式,这一思维模式既促进了社会学诞生以来社会认识的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发展,但同时也正是造成社会学的危机和难以克服危机的根源所在。西方社会学界之所以惮... 本文认为,孔德所提倡的“拒斥形而上学”,铸成了迄今为止社会学学科的传统思维模式,这一思维模式既促进了社会学诞生以来社会认识的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发展,但同时也正是造成社会学的危机和难以克服危机的根源所在。西方社会学界之所以惮精竭力依然无法消除危机阴影的困扰,关键之处就在于用传统社会学的思维模式和学科眼光去寻求摆脱传统社会学危机的出路,结果当然也就无法超越危机。因而社会学的再发展必须跳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 社会学危机 社会现象 社会事实 社会整体 西方社会学 社会科学 拒斥形而上学 理论体系 韦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统一理论的整体分析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盛少波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5-41,共7页
在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历了一个“多元散乱”、“群龙无首”的时期后,近年来又重新出现了将不同倾向的理论流派再度综合起来,以统一的理论来全面思考和分析动态而多维的社会现实的趋势。本文作者在拙文《对社会学理论统一的思索》中,就此... 在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历了一个“多元散乱”、“群龙无首”的时期后,近年来又重新出现了将不同倾向的理论流派再度综合起来,以统一的理论来全面思考和分析动态而多维的社会现实的趋势。本文作者在拙文《对社会学理论统一的思索》中,就此作了初步探索,认为社会学要走向统一,必须超越经典科学的二分性,摈弃将个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微观与宏观对立起来和分离开来进行分析的作法,运用当代科学的相互作用原则,对同时体现了个人与社会,因而同时包含了主观与客观、微观与宏观相互作用的“共同实体”(即人的社会活动)进行整体动力分析,这就使得把分别强调和研究不同方面的各理论流派辩证地统一在一个理论框架内成为可能。用统一的理论框架来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 价值取向 活动模式 西方社会学理论 社会规范 理论框架 社会活动 驱动力 社会现实 理论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会学理论统一的思索 被引量:1
4
作者 盛少波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9-44,78,共7页
一、社会学理论分裂的根源和统一的基础纵览社会学思想发展的历史长河,横观当今社会学众多理论流派的争奇斗艳,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理论争论都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即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何。正是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上,形成了社... 一、社会学理论分裂的根源和统一的基础纵览社会学思想发展的历史长河,横观当今社会学众多理论流派的争奇斗艳,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理论争论都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即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何。正是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上,形成了社会学中的不同理论倾向。以杜尔凯姆为代表的理论家,高举孔德的旗帜,发展了“自然主义的”理论倾向。他们强调社会对个人的强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家 社会现实 价值取向 当今社会 社会规范 理论框架 范式 理论流派 相互作用 主观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农村婚姻流动的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郭虹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6-60,27,共6页
婚姻流动是指社会人口因通婚而在社会阶层和社会空间中移动的现象。婚姻流动是社会流动的形式之一,在我国农村,婚姻流动还是一种主要的人口流动方式,其影响远远超过了移民等其它人口流动方式。农民以通婚为途径迁居他乡形成了农村中持... 婚姻流动是指社会人口因通婚而在社会阶层和社会空间中移动的现象。婚姻流动是社会流动的形式之一,在我国农村,婚姻流动还是一种主要的人口流动方式,其影响远远超过了移民等其它人口流动方式。农民以通婚为途径迁居他乡形成了农村中持续不断的人口流动,这种流动客观上对农村各地社区间的成年人口性比例起着自发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婚姻 经济状况 当事人 现实婚姻 流动范围 农村社会 人口性比例 社会影响 社会流动 劳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婚姻剥夺与独身者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的新课题 被引量:2
6
作者 郭虹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70-73,69,共5页
因为农村女性短缺量大以及“富胜穷汰”等原因,男性婚姻剥夺已成为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村较为常见的社会现象,况且这一独身者群体仍在扩大。此类因婚姻剥夺而形成的男性独身者无法获得家庭对个人生活的保障,因而社会为他们提供最基本... 因为农村女性短缺量大以及“富胜穷汰”等原因,男性婚姻剥夺已成为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村较为常见的社会现象,况且这一独身者群体仍在扩大。此类因婚姻剥夺而形成的男性独身者无法获得家庭对个人生活的保障,因而社会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和养老保障是十分必要的。这种社会保障应是一种补偿性保障、扶持性保障。它有着类似于社会保险的特点,但又有别于社会保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身者 农村社会保障 婚姻 养老保障 家庭保障 农村女性 社会保险 性别结构 集体保障 性别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科界青年研究的足迹 被引量:1
7
作者 文献良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4-47,共4页
1980年12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成立青年研究所的通知》.从此,青年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进入了新时期社会科学领域.转瞬十多年过去了.十多年来青年研究涉及到哪些问题?有何经验、教训?本文就此谈一... 1980年12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成立青年研究所的通知》.从此,青年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进入了新时期社会科学领域.转瞬十多年过去了.十多年来青年研究涉及到哪些问题?有何经验、教训?本文就此谈一点浅见.社科界青年研究经历的三个阶段1.准备与初创阶段1980至1982年是青年研究的准备与开创时期.一批50年代的老团干,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东风,积极为在我国开创青年研究这一社会科学新领域而奔忙.通过他们的宣传、组织和联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研究 青少年犯罪 青年观 青年问题 社会科学领域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新时期 三个阶段 青年学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社会化的特殊性浅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文献良 《社会科学研究》 1987年第5期36-40,共5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想、观念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因此,要把握当代青年的思想特色,因才施教,就必须研究当代青年社会化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表现为: 一、青年社会化的主体特征: 第一,青年有独立选择社会化的内容与方向的能力。
关键词 青年社会化 特殊性 社会教化 因才施教 社会化过程 儿童 当代青年 成人 行为模式 内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女流动对农村社会结构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文献良 严晓琴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6年第4期46-50,共5页
妇女流动对农村社会内部带来了哪些影响呢?这一问题至今尚未见到系统的研究。而这又是一个有关农村社会变迁的亟需研究的课题。由此,在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办公室的资助下,我们在四川七县市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四川最新统计资料对此问题... 妇女流动对农村社会内部带来了哪些影响呢?这一问题至今尚未见到系统的研究。而这又是一个有关农村社会变迁的亟需研究的课题。由此,在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办公室的资助下,我们在四川七县市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四川最新统计资料对此问题进行一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妇女 农村社会结构 影响与对策 结构性流动 农村社会变迁 社会结构变迁 性别结构 性别比 结构整合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行为与社会控制
10
作者 赵喜顺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73-75,共3页
在社会学里有个特定的名称,叫集体行为。集体行为是群体行为的一种,与有组织的群体行为相比,它是一种无组织的,无明确目标的,往往是在集体冲动影响下突然爆发,而且持续时间较短的行为集体行为由于种类不同,其对社会生活和社会秩序的影... 在社会学里有个特定的名称,叫集体行为。集体行为是群体行为的一种,与有组织的群体行为相比,它是一种无组织的,无明确目标的,往往是在集体冲动影响下突然爆发,而且持续时间较短的行为集体行为由于种类不同,其对社会生活和社会秩序的影响情形也不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行为 社会控制 社会秩序 社会生活 社会学 群体行为 官僚主义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明确目标 基本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宗教社会心态的表现形式
11
作者 郭虹 《浙江学刊》 CSSCI 1997年第2期14-15,共2页
与社会变迁相对应,近年来,中国社会心态也处于日益变化之中,而社会宗教心态的出现直至显化便是一个典型的事例。其表现形式可分为文化表现、情绪表现、行为和活动表现三种。其中,宗教文化表现的影响力最大,宗教情绪表现的涉及面最... 与社会变迁相对应,近年来,中国社会心态也处于日益变化之中,而社会宗教心态的出现直至显化便是一个典型的事例。其表现形式可分为文化表现、情绪表现、行为和活动表现三种。其中,宗教文化表现的影响力最大,宗教情绪表现的涉及面最广,宗教行为活动表现的宗教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心态 宗教信仰者 社会心态 宗教情绪 宗教文化 表现形式 宗教行为 宗教活动场所 宗教性 宗教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邓小平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统一的思想
12
作者 刘成根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2-15,107,共5页
简论邓小平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统一的思想刘成根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邓小平同志在许多重要讲话中都反复告诫广大党员和... 简论邓小平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统一的思想刘成根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邓小平同志在许多重要讲话中都反复告诫广大党员和人民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党、爱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 邓小平社会主义 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 资本主义 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并重性——兼与袁华音同志商榷
13
作者 宋道全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75-79,共5页
在我国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时期,社会发展问题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第一次与经济发展相并列而正式见诸于全国“六五”计划,称之为“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它表明我国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在我国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时期,社会发展问题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第一次与经济发展相并列而正式见诸于全国“六五”计划,称之为“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它表明我国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已跃入一个新的阶梯。但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发展问题常常被经济狂热症、投资饥饿症等“唯经济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 我国现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与社会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社会组织 有计划商品经济 社会制度 协调方式 发展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当代农民家庭的社会变迁
14
作者 宋道全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1-56,共6页
我国农民家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生的历史性社会变迁有两种形式。一是它作为社会肌体的细胞,与肌体的关系的变迁,这属于细胞的宏观变化。二是细胞自身的变迁,属于细胞的微观变化。前一种变迁包容和规定后一种变迁,两者具有内在的... 我国农民家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生的历史性社会变迁有两种形式。一是它作为社会肌体的细胞,与肌体的关系的变迁,这属于细胞的宏观变化。二是细胞自身的变迁,属于细胞的微观变化。前一种变迁包容和规定后一种变迁,两者具有内在的、逻辑的一至性。综合考察我国当代农民家庭的社会变迁,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经济功能 劳动力 农民家庭 社会变迁 外延化 经济关系 经济活动 生产资料 微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具合理性、价值合理性与现代化 被引量:8
15
作者 袁阳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8-63,共6页
在马克斯·韦伯看来,“理性化”是“我们时代的属命。”①确实,正是以人类理性觉醒相贯穿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从文化精神上启动了西方现代化的步伐,因此对于所谓“后发展”国家来说,“理性化”无疑是求取现代化的一个... 在马克斯·韦伯看来,“理性化”是“我们时代的属命。”①确实,正是以人类理性觉醒相贯穿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从文化精神上启动了西方现代化的步伐,因此对于所谓“后发展”国家来说,“理性化”无疑是求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文化前提和价值目标。然而,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现实条件,对西方“理性王国”的不完满性有着自觉批判意识的中国,应该通过何种理性化之路而达于现代化目标呢?对此,韦伯将理性二分为“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观点,给我们以重要的思想启迪。一韦伯在研究人类行动的文化意义时,将社会行动划分为四种“理想类型”,即传统的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具合理性 价值合理性 价值目标 韦伯 社会现代化 现实条件 文化精神 普遍原则 理性化 社会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子网络家庭──中国农村现代化变迁中的一种家庭类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虹 《浙江学刊》 CSSCI 1994年第6期72-75,共4页
亲子网络家庭──中国农村现代化变迁中的一种家庭类型郭虹一、网络家庭的构成内容和功能中国社会学界近年普遍公认,核心家庭已成为中国农村家庭的主要类型。鉴于这种核心家庭具有其独特浓重的中国色彩,故而有别于概念中的核心家庭.... 亲子网络家庭──中国农村现代化变迁中的一种家庭类型郭虹一、网络家庭的构成内容和功能中国社会学界近年普遍公认,核心家庭已成为中国农村家庭的主要类型。鉴于这种核心家庭具有其独特浓重的中国色彩,故而有别于概念中的核心家庭.作为后者在家庭结构中强调的是夫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家庭 农村家庭 现代化变迁 中国农村 家庭类型 亲子关系 生命周期 现实生活 家庭核心 组织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核心功能的变迁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东山 《浙江学刊》 CSSCI 1997年第6期50-54,共5页
家庭核心功能的变迁李东山●社会学研究家庭功能的变迁包括了家庭功能体系组成的变迁和家庭核心功能变迁两方面。而家庭核心功能的变迁又主要表现为家庭制度的变迁。就总体而言,人类的家庭制度经历了生育制度———经济制度———生活... 家庭核心功能的变迁李东山●社会学研究家庭功能的变迁包括了家庭功能体系组成的变迁和家庭核心功能变迁两方面。而家庭核心功能的变迁又主要表现为家庭制度的变迁。就总体而言,人类的家庭制度经历了生育制度———经济制度———生活制度三个阶段。在这个变迁过程中,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功能 家庭生活方式 核心功能 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 功能变迁 城市家庭 农村家庭 生育功能 家庭财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性别比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文献良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63-69,共7页
中国人口性别比状况,一直受到国内外关注。这些年虽有一些文章问世,但缺乏系统与总体考察。为此,我们成立了课题组,进行了三年多的调查与研究。现提出我们的研究结果,以期抛砖引玉。本文旨在研究人口性别比与社会运转之间的联系与规律,... 中国人口性别比状况,一直受到国内外关注。这些年虽有一些文章问世,但缺乏系统与总体考察。为此,我们成立了课题组,进行了三年多的调查与研究。现提出我们的研究结果,以期抛砖引玉。本文旨在研究人口性别比与社会运转之间的联系与规律,因而在研究中,采用人口社会学的理论构思,同时也借用了生态学、生理学、地质、地磁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和方法。本文着重讨论人口性别的出生、死亡、年龄、地域分布等生态结构中的问题,对人口的文化、职业、民族、宗教、角色等社会结构中的问题暂不讨论。在性别生态结构系统研究中,本文以失常与失衡为研究对象。相对于近些年人口学家们使用的失调概念,这是两个新的概念。它避免了笼统地谈人口性别比的失调或不失调,代之以用社会学的量化法,从标量性和分配性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分布 正常值 研究对象 出生人口性别比 分配性 发达国家 出生性别比 人口流动 西南地区 研究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青年人口结构变化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文献良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1-86,共6页
中国青年人口结构变化及对策研究文献良青年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它关系着社会发展的战略和前途,所以研究青年人口结构的变化特征,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分析青年人口结构,不可避免地要进行青年人口的年龄界定。近二... 中国青年人口结构变化及对策研究文献良青年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它关系着社会发展的战略和前途,所以研究青年人口结构的变化特征,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分析青年人口结构,不可避免地要进行青年人口的年龄界定。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对青年的年龄界定众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变化 青年人口 中国青年 对策研 青年期 青年文化 变化特征 职业结构 女性 人口性别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农村婚姻探索
20
作者 郭虹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16-119,共4页
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婚姻变革的前提,而后者则从特定的角度反映着前者发展的程度及其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的影响。我国农村改革已经十年,在农村经济文化发生了深刻变化的社会背景中,农村婚姻是否也会出现相应的变革?这是社会各方面... 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婚姻变革的前提,而后者则从特定的角度反映着前者发展的程度及其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的影响。我国农村改革已经十年,在农村经济文化发生了深刻变化的社会背景中,农村婚姻是否也会出现相应的变革?这是社会各方面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左右,农村婚姻的现状乃是中国当今婚姻现状的主流。四川是个农业大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关系 社会经济 婚姻质量 婚姻行为 婚姻基础 农村居民 可视 夫妻关系 亲属 农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