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基本矛盾思想的扬弃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董仲其
-
机构
四川省社科院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
出处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0-43,共4页
-
文摘
(一) 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唯物史观的基石。在著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以经典式的语言概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进的自然历史进程,他指出,一切社会革命的根本原因都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其中,生产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马克思思格斯创立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
关键词
毛泽东
邓小平
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上层建筑
生产力水平
分配制度
共同富裕
发展生产力
-
分类号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对社会稳定的理论思考
- 2
-
-
作者
姜忠
-
机构
四川省社科院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5-47,共3页
-
文摘
社会稳定是党和政府近年来针对中国具体国情社情明确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实现社会稳定是关系着我国社会经济顺利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要着力研究的重大课题。而我国近年来出版的多种社会学理论著作中,或是不讲这方面的内容或是讲了也语焉不详,有些认识尚可商榷。
-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理论思考
社会运行
社会经济
社会结构
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发展
社会发展
协调发展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邓小平理论中的“列宁思路”及其发展
- 3
-
-
作者
李声禄
-
机构
四川省社科院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10,共6页
-
-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经济政策”
列宁思路
马克思主义
发展生产力
国家资本主义
生产力标准
建设社会主义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分类号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对马克思恩格斯一个重要论断的辩析
- 4
-
-
作者
董仲其
-
机构
四川省社科院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
出处
《探索》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5-77,共3页
-
文摘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第一自然段:"至今所有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1](后出版的译文改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段斗争的历史."[2])曾经是马恩对人类历史发展性质的一个重要论断,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句话是否有弊病呢?如果有,那么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当时会写下这句话作为《宣言》正文的首语呢?他们又是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一弊病的呢?目前,国内理论界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基本持肯定意见,但具体认识不太一致;对第二、第三个问题的回答,比较系统的分析文章还不多见.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就教于理论界.
-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阶级斗争
唯物史观
私有制
社会形态
-
分类号
D01
[政治法律—政治学]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
- 5
-
-
作者
陈映
-
机构
四川省社科院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
出处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3年第4期7-10,共4页
-
文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党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不断深化 ,实现了所有制理论的全面创新。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十六大作出了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的论断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之一。
-
关键词
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
公有制经济
-
分类号
F12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