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汶川大地震的区域经济影响及财政政策——基于2008年上半年四川财政经济形势的思考
1
作者 游克斌 周江 嘉容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7-29,共3页
汶川大地震的经济影响逐渐显现出来。文章对2008年上半年四川的财经形势与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描述,对汶川大地震和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及其对四川财政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和讨论,提出了下一步应对措施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区域经济 财政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经济率先止滑提速的可能——基于2008年度财经运行情况的观察与思考
2
作者 游克斌 周江 嘉容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9年第1期32-36,共5页
受汶川特大地震以及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等诸多影响,2008年四川经济呈现经济增长波动加大,增速减缓的运行轨迹。特别是从2008年10月份开始,四川经济增速呈现明显下降态势。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和灾后恢复重建等积极因素的推动下... 受汶川特大地震以及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等诸多影响,2008年四川经济呈现经济增长波动加大,增速减缓的运行轨迹。特别是从2008年10月份开始,四川经济增速呈现明显下降态势。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和灾后恢复重建等积极因素的推动下,2009年四川经济将可能延续恢复性回升之势,呈现"低开高走、总体回升"的发展态势,全年经济增长可望好于去年。文章结合四川实际,提出了四川未来一个时期财政经济政策及其选择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财政 经济 运行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复重建政策的区域经济影响及其应对——以汶川地震为例
3
作者 游克斌 周江 嘉容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8年第3期18-21,共4页
"5.12"汶川大地震后,为保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顺利进行,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灾区恢复重建的政策,有力和有效地推动了灾后恢复生产和恢复重建工作的整体推进和健康发展。恢复重建政策... "5.12"汶川大地震后,为保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顺利进行,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灾区恢复重建的政策,有力和有效地推动了灾后恢复生产和恢复重建工作的整体推进和健康发展。恢复重建政策在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果的同时,也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灾民之间等等产生了值得关注和重视的影响。在灾后重建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将中央和省上确定的各项重建政策落实到位,同时,根据政策实施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研究不断加以解决,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灾后重建 政策 区域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大地震的经济影响及其应对--一个初步的判断与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游克斌 周江 嘉容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8年第2期15-19,共5页
四川等地震灾区获得了中央和全国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灾后的恢复和重建有望进一步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的增长;灾后的恢复和重建有望加快成渝经济圈一些非重点灾区经济的发展;汶川大地震的发生和影响有望推动金融保险业... 四川等地震灾区获得了中央和全国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灾后的恢复和重建有望进一步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的增长;灾后的恢复和重建有望加快成渝经济圈一些非重点灾区经济的发展;汶川大地震的发生和影响有望推动金融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灾后的恢复和重建对进出口有望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汶川大地震后恢复重建的几点政策建议:加快制定民生保障政策,尽快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加强城乡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做好灾后基础设施重建工作;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努力构建多元筹资机制;落实全国对口支援政策,完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尽快出台税费减免优惠措施,加强灾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重大灾难保险制度,完善巨灾风险分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经济影响 四川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新前 《生态经济》 1997年第3期1-4,共4页
生态经济系统是人类经济活动干预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果,有其自身的特性。了解这些特性,有助于认清生态经济规律,为经济建设服务。本文较详细地对生态经济系统的特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生态经济系统 特性 生态经济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区要素收益差异与经济增长差异对比分析
6
作者 曾海鹰 周江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3年第4期95-100,共6页
生产要素总是从收益低的地区流向收益高的地区,各地区要素收益的差异决定了地区的位差,因此,要素收益增加是欠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对我国各地要素收益差异的比较分析是研究欠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增长动力的现实基础。以2005... 生产要素总是从收益低的地区流向收益高的地区,各地区要素收益的差异决定了地区的位差,因此,要素收益增加是欠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对我国各地要素收益差异的比较分析是研究欠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增长动力的现实基础。以2005年为基期,对2006-2010年全国31个省市区的GDP增长水平和要素收益差异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差距和要素收益差距具有一致性,在区域的要素收益差距中,企业利润差异和政府财力差异较大,各地收入水平差距相对较小,这说明了企业投资不足和政府财务不足是影响地区要素收益的关键问题,欠发达地区要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促进生产要素向本区域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收益 经济增长 地区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彝族聚居的贫困山区县域两化互动发展道路探索--以凉山州喜德县为例证
7
作者 曲木伍牛 卓雪梅 卢阳春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3年第2期98-101,共4页
本文以凉山州喜德县为例,采用SWOT分析框架,分析彝族聚居的贫困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面临的特殊机遇和挑战、优势与劣势,最后提出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协同推进综合扶贫与两化互动发展战略,探索把资源开发与对... 本文以凉山州喜德县为例,采用SWOT分析框架,分析彝族聚居的贫困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面临的特殊机遇和挑战、优势与劣势,最后提出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协同推进综合扶贫与两化互动发展战略,探索把资源开发与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产业培育结合起来,大力提高资源开发水平,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聚居 贫困山区 两化互动 SW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