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社会责任缺失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钟鹏 吴涛 李晓渝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23,共7页
企业社会责任一直以来都是政府、社会和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2012~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社会责任缺失与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质量越高,社会责任缺失情... 企业社会责任一直以来都是政府、社会和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2012~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社会责任缺失与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质量越高,社会责任缺失情况越少,企业财务绩效提升越明显。内部控制质量对财务绩效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质量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本文研究结论对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及时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社会责任缺失 财务绩效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适度金融化研究——从金融市场发展速度、结构和规模的视角 被引量:9
2
作者 林楠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1-104,共4页
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银行信贷规模超速发展、国家债务大量增加、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巨幅增长,导致中国经济的金融化程度提升过快,增加了中国经济的不稳定性、投机性、风险性。当前应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银行信贷规模超速发展、国家债务大量增加、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巨幅增长,导致中国经济的金融化程度提升过快,增加了中国经济的不稳定性、投机性、风险性。当前应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着力推进现代金融体系与制度建设、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高金融运行效率,既要保持适度金融化,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又要防范金融化欠缺和过度金融化,降低经济建设中出现国外传导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可能,保障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配置 适度金融化 金融化欠缺 过度金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腐败防治机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后强 李贤彬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6,共8页
腐败是人类社会的毒瘤,腐败与反腐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呈现交替发展的趋势。传统的反腐败策略主要关注事后惩处,而对事前预防关注不多。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腐败防治乃至腐败免疫需要创新体制机制。本文在综述国内... 腐败是人类社会的毒瘤,腐败与反腐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呈现交替发展的趋势。传统的反腐败策略主要关注事后惩处,而对事前预防关注不多。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腐败防治乃至腐败免疫需要创新体制机制。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大数据时代反腐败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国内实际的大数据腐败防治机制创新体系,运用大数据系统有指导学习、聚类分析、莫比乌斯分析、反演定律、泊松分布、量子跃迁、自组织临界理论(SOC理论)、扩展限制凝聚(DLA模型)、动态免疫(DI机制)等创新理论体系,对惩治腐败、预防腐败、腐败免疫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给出了束缚权力的大数据笼子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腐败防治 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弦-场对偶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贤彬 李后强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8-163,共6页
本文在综述道、弦、场理论发端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道、弦、场作为本体论的基本单元特征,及其对物质世界构成要素理论的重要贡献。运用对偶性分析原理,分析了道-弦、道-场、道-弦-场之对偶性特征,得出了道学原理较早地预示与启... 本文在综述道、弦、场理论发端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道、弦、场作为本体论的基本单元特征,及其对物质世界构成要素理论的重要贡献。运用对偶性分析原理,分析了道-弦、道-场、道-弦-场之对偶性特征,得出了道学原理较早地预示与启发了现代物理学相关理论体系的基本结论,为刻画物质世界的大一统理论提供了基本思想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信贷对四川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罗志华 任中杰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50,共4页
货币、信贷与经济增长存在着相关性。就全国和四川省的实证分析来看,该相关性差异反映出四川区域经济中信贷供给存在不足。四川省应从强化与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战略合作、推进地方银行增资扩股和改制、建立地方政府风险补偿基金等方... 货币、信贷与经济增长存在着相关性。就全国和四川省的实证分析来看,该相关性差异反映出四川区域经济中信贷供给存在不足。四川省应从强化与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战略合作、推进地方银行增资扩股和改制、建立地方政府风险补偿基金等方面着手,提升银行信贷供给能力,发挥银行信贷供给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和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 信贷 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1
6
作者 谢春凌 《金融发展研究》 2009年第7期23-26,共4页
近几十年来,全球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也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刚刚起步,关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法律法规也缺... 近几十年来,全球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也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刚刚起步,关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法律法规也缺乏系统性与权威性,立法层次低,监管成本高,自律监管不明确。为了促进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健康发展,在法律规范这个层次上对金融衍生产品进行规制是必要的。应加快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立法,以适应金融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衍生产品 交易 规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量化方法演进与实证运用研究
7
作者 李贤彬 李后强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71,共9页
本文在综述权力量化指标和量化方法的基础上,着重阐释权力量化方法的演进路径,并预判和预研权力量化方法在政治学领域中的应用方向与应用领域,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对权力量化方法的政治学应用进行阐述,为权力量化的系统化研究和权力规范场... 本文在综述权力量化指标和量化方法的基础上,着重阐释权力量化方法的演进路径,并预判和预研权力量化方法在政治学领域中的应用方向与应用领域,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对权力量化方法的政治学应用进行阐述,为权力量化的系统化研究和权力规范场的学科建设提供方法论基础,对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社会治理优化和构建关牢权力的制度之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权力量化是现代政治学研究方法创新与突破的基础,虽因研究对象与研究路径的复杂性而面临诸多难题,但经过学界七十多年的尝试与拓展,已经建立一系列权力量化指标体系与量化分析方法,未来的研究空间与发展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 权力量化 权力量化指标体系 制度之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量化与权力规范场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后强 李贤彬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5-63,共9页
本文基于权力概念演化路径归纳权力量化的方法,结合权力作用方向与大小等矢量特征的深入分析,构建权力场域形成与演化的基本原理,给出权力场特征量化的基本方法,创新性地提出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实现路径,即在权力场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基于权力概念演化路径归纳权力量化的方法,结合权力作用方向与大小等矢量特征的深入分析,构建权力场域形成与演化的基本原理,给出权力场特征量化的基本方法,创新性地提出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实现路径,即在权力场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权力规范场,以规范打造制度之笼,以规范维护制度之笼,以规范提升制度之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 权力场 规范场 规范不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经济学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贤彬 李后强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1-99,共9页
量子经济学是研究量子化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原理应用的经济学分支。本文在国内外量子经济学研究进展与主要成果的基础上,归纳量子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指出了可能的拓展方向与路径,并对新时期量子经济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与提示。
关键词 传统经济学 量子化 量子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利益平衡,化解三方矛盾,主动对接医改——A县新农合工作调研及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蓝定香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3-194,共2页
以A县的新农合工作为"点",通过对其系统调研,作者发现搞好我国新农合"面上"工作的核心,是处理好农民受益、医疗机构发展与基金安全之间的关系。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才能真正使我国的新农合工... 以A县的新农合工作为"点",通过对其系统调研,作者发现搞好我国新农合"面上"工作的核心,是处理好农民受益、医疗机构发展与基金安全之间的关系。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才能真正使我国的新农合工作持续稳定发展,成为真正的惠农工程、德政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合 三方矛盾 利益平衡 惠农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本经济的成长方向与建构路径
11
作者 王小琪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28,共6页
深化发展民本经济意味着超越将"人民"个体与总量、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割裂和对立的传统思维方式,摒弃"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个人服务"的思维定势,因为这种思维方式实际上是对"人民"及其利益的虚置化和抽象化... 深化发展民本经济意味着超越将"人民"个体与总量、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割裂和对立的传统思维方式,摒弃"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个人服务"的思维定势,因为这种思维方式实际上是对"人民"及其利益的虚置化和抽象化。之所以强调将人民个体与总量、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结合,在于个体是总量的基础,总量是个体的整合,所以,民本经济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理论的光大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体现,是对行政主导经济和物本经济的超越。根据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和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加快我国民本经济建设必须围绕"权为民所授,利为民所谋",以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与时俱进,针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面临的关键问题、突出问题,进一步转变观念,由做民众的"父母官"转为做民众的公仆或受托人;由"恩赐"民众转为落实、保障民众权利;由重治民轻治吏转为重治吏善治民;由敬畏权力、关系转为敬畏法律、制度;由片面对上级负责转为对民众负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本经济 “人民”个体 经济新常态 中等收入 经济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