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立云 柴剑峰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210,共8页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新征程努力探寻其高质量发展的改革进路至关重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教育具有一般研究生教育的普遍性规律、共通性规律,但也存在特殊性规律。站在...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新征程努力探寻其高质量发展的改革进路至关重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教育具有一般研究生教育的普遍性规律、共通性规律,但也存在特殊性规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教育面临如何适应研究生教育大变革的形势要求、如何应对因规模扩大产生的培养管理系列问题、如何处理科研和教学空间分离带来的管理压力等挑战。为此,需要优化和创新具体路径:在发展思路上,厘清科研工作和教育工作“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关系,明晰科研特色和智库优势是研究生教育安身立命的底气,找准面向全球、立足本土、服务发展的实践型研究生教育之路;在具体举措上,健全研究生教育大思政格局,优化招生规模和学科专业设计,加强过程管理、基础建设、对外交流,强化激励约束;在组织保障上,党委行政统筹谋划,具体管理部门协调监督,各教学承担部门协同落实,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研究生教育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23年研究生教育工作会顺利召开
2
作者 李崑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2023年11月22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教育工作会在斑竹园院区学术会堂召开。院党委书记刘立云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颖,院党委副书记陈井安,副院长郑泰安、冯俊锋、李中锋出席会议。各研究所导师教师代表、教学... 2023年11月22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教育工作会在斑竹园院区学术会堂召开。院党委书记刘立云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颖,院党委副书记陈井安,副院长郑泰安、冯俊锋、李中锋出席会议。各研究所导师教师代表、教学秘书、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学生代表约120人参加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党委副书记 研究生教育工作 杨颖 冯俊 教学秘书 院党委书记 刘立云 学术会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需要什么样的思想--“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施霞 贾文清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6-196,共1页
2009年12月24日上午,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2009届年会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学术讲演厅召开。来自四川省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围绕本届年会主题“文学需要什么样的思想”,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会 现当代 年会 中国 综述 专家学者 科研院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融合: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路径研究——基于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的实践探索
4
作者 胡燕娟 吴奇峰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2,共11页
跨文化融合是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途径。中国香港中文大学以自身实践将中国的传统特色与多元文化经验融入其办学过程,从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三个层面探索出了一条扎根本土实现世界一流的创新发展道路。研究结... 跨文化融合是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途径。中国香港中文大学以自身实践将中国的传统特色与多元文化经验融入其办学过程,从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三个层面探索出了一条扎根本土实现世界一流的创新发展道路。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时可以从以下四点着手:第一,文化传承上,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着力凝练自身传统与特色;第二,打造国际师生多元共融的校园环境与管理体制,促进跨文化师生实质性交流;第三,促进课程与教学的国际化,兼顾文化的输入与输出;第四,加强中国特色科学研究,打造国际化研究中心与交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跨文化融合 中国香港中文大学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话社会学:族群灾难应对话语经验索引意义解读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曙光 董雪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6-123,共8页
一则单纯的故事文本中找不到神话意图的社会学答案,只有在特定情境中,神话话语实践的根本意图才会浮现。正是通过灾后背景下族群话语-实践导向的经验与诠释社会学测量让我们看到,神话以她神秘、包容、协商的面孔存在于民间,意在为族群... 一则单纯的故事文本中找不到神话意图的社会学答案,只有在特定情境中,神话话语实践的根本意图才会浮现。正是通过灾后背景下族群话语-实践导向的经验与诠释社会学测量让我们看到,神话以她神秘、包容、协商的面孔存在于民间,意在为族群应对危机能够获得反复使用集体共享的文化经验提供索引准备。离开了特定情景意义,神话终将成为散落在静态文本和民间故事叙事中的历史断章与精神碎片,其实践意图便不能被真正认识。对此,社会学需要以新的证词为神话的话语实践意义进行辩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 灾难应对 经验索引 族群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定罪没收程序属性及证明问题研究
6
作者 张锦 彭景理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9-94,共6页
为了有效地打击贪污贿赂犯罪与恐怖活动犯罪这类重大犯罪案件,新刑事诉讼法增设了未定罪没收程序。从立法现状、立法目的以及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来看,设置未定罪没收程序合理且必要。从立法背景、目的、整个诉讼程序、诉讼标的、与犯罪事... 为了有效地打击贪污贿赂犯罪与恐怖活动犯罪这类重大犯罪案件,新刑事诉讼法增设了未定罪没收程序。从立法现状、立法目的以及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来看,设置未定罪没收程序合理且必要。从立法背景、目的、整个诉讼程序、诉讼标的、与犯罪事实的关系以及合法财产保护各方面来看,未定罪没收程序应该是一项刑事诉讼程序。作为一项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刑事诉讼程序,未定罪没收程序具有相对独立的证明标准——证据优势;作为一项针对特殊案件类型的刑事诉讼程序,未定罪没收程序应适用特殊的证明责任分配原则——证明责任部分倒置。同时,实践中该程序要得到有效适用,须解决案件类型范围与涉案财产范围认定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定罪没收程序 刑事诉讼程序 民事诉讼程序 证明标准 证明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儒学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7
作者 郭念文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8年第1期92-93,共2页
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视野中,儒学是多元的、开放的和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意义重大,要努力使儒学成为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与科学、民主、法制相结合,与西方先进文化相补充;要正确认识儒学,改造儒学的价值... 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视野中,儒学是多元的、开放的和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意义重大,要努力使儒学成为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与科学、民主、法制相结合,与西方先进文化相补充;要正确认识儒学,改造儒学的价值观,继承、发扬儒学的优良传统,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作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完善我国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若干思考——基于国家与地方立法的不同视角 被引量:8
8
作者 周友苏 钟凯 李君临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6-92,共7页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改革措施,其初衷在于解决我国检察权运行中某些环节存在的制约不足问题。作为一项在探索中建立的新生制度,其理论准备相对薄弱,相关制度架构距完善也还有相当距离。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理基础有...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改革措施,其初衷在于解决我国检察权运行中某些环节存在的制约不足问题。作为一项在探索中建立的新生制度,其理论准备相对薄弱,相关制度架构距完善也还有相当距离。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理基础有两点值得关注:人民主权论和权力制衡论,沟通司法职业化与司法民主化。其现实依据在于:是维护稳定的社会缓冲机制,有助于检察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是风险较小的战略选择。在国家政治和司法制度层面,人民监督员制度应当走往权力监督方向。在地方立法层面上,人民监督员制度只能定位为非刚性的权力监督。人民监督员与人大关系是,由人大支持、鼓励、引导下的临时性民间监督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权 人民监督员 法律监督 权力制衡 司法民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经济与雾霾治理的平衡机制 被引量:21
9
作者 陈开琦 杨红梅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2-48,共7页
雾霾天气的形成需要从现行经济体制机制的反生态性缺陷上查找成因,因而治理雾霾不仅涉及体制改革,也影响到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生活等宏观政策的调整,短期内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会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这一逻辑不... 雾霾天气的形成需要从现行经济体制机制的反生态性缺陷上查找成因,因而治理雾霾不仅涉及体制改革,也影响到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生活等宏观政策的调整,短期内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会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这一逻辑不变的前提下,雾霾治理极易沦为发展经济的附属品。寻求雾霾治理与发展经济之间的平衡机制,不仅需要厘清二者内在的逻辑支撑关系,也需要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外在条件。在不偏离发展经济这一中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契机,避免传统的发展—污染—治理的发展思路,实现雾霾治理与发展经济的动态协调,并在动态平衡中寻求治理与发展的双重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治理 发展经济 平衡机制 新常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资产证券化风险防控法律机制思考——基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鉴戒 被引量:12
10
作者 周友苏 陈震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共8页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精巧的结构性融资制度,在增进资本流动性并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因融资链条拉长而在屏蔽的状态下扩散、积累着风险,甚至引起风险的放大和膨胀,如果缺乏有效的风险防控法律机制,就可能伤及投资者乃至整个社会的利益...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精巧的结构性融资制度,在增进资本流动性并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因融资链条拉长而在屏蔽的状态下扩散、积累着风险,甚至引起风险的放大和膨胀,如果缺乏有效的风险防控法律机制,就可能伤及投资者乃至整个社会的利益。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资产证券化的过度运用和风险失控。由此给予我们的重要警示是:从我国试行资产证券化的实际出发,必须高度重视风险防控法律机制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金融创新 “次贷危机” 风险防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污染环境犯罪立法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开琦 向孟毅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7-74,共8页
当前我国正处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峰位附近,污染事件层出不穷。然作为生态环境最后一道保护屏障的环境刑法虽经过数次修正,却始终瑜不掩瑕,有心无力。"自由主义"秩序观误导下的对刑法"谦抑性"的曲解... 当前我国正处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峰位附近,污染事件层出不穷。然作为生态环境最后一道保护屏障的环境刑法虽经过数次修正,却始终瑜不掩瑕,有心无力。"自由主义"秩序观误导下的对刑法"谦抑性"的曲解导致威胁犯至今仍逍遥法外,"可持续发展"公平正义理念的缺失又造成刑不当罚,罪责不一,污染屡禁不止的原因正在于其成本偏低。滞后的立法在刑法哲学上的价值错位需要从环境哲学的层面寻本溯源,这便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指引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因此,只有重新确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并以此指导环境刑事立法,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立法与现实间的矛盾,从而有效治疗环境污染的顽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环境犯罪 EKC 哲学反思 人类中心主义 “大地伦理”生态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教训与未来走向 被引量:3
12
作者 施雪华 曹胜 汤静容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7,共6页
系统总结建国60多年来我们在政治发展领域取得的基本经验,深刻反思建国以来我们在政治发展领域失误的主要教训,全面展望中国政治未来的走向,是顺利实现中国政治从传统形态走向现代形态的重要前提。本文认为新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教训有:... 系统总结建国60多年来我们在政治发展领域取得的基本经验,深刻反思建国以来我们在政治发展领域失误的主要教训,全面展望中国政治未来的走向,是顺利实现中国政治从传统形态走向现代形态的重要前提。本文认为新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教训有:政治与经济的失衡发展带来政治衰败;激进式、运动式政治变革带来政治社会灾难;党内民主集中制的片面化并替代党内民主制导致政治低效和腐败;公民社会的消失或弱小是政治国家走向集权腐败低效的主要原因;没有民主的效率和没有效率的民主都是不可持续的政治发展目标;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任一缺失或相互替代必然造成政治与社会的双不稳定;动员型公民政治参与和无规则公民政治参与都阻碍政治发展;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不配套导致机构缩胀的恶性循环;政府职能转变不等于政府无所作为更不等于可以推卸责任;走封闭式的自我发展道路只可能导致政治衰败而不是政治发展。在今后4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我们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执政党主导的、将政治合法性与政治有效性相结合为价值核心与主要方法的渐进式政治发展战略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政治发展 政治合法性 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事前预防到事后规制——最低注册资本制度改革审视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友苏 张异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8-102,共5页
《公司法》2013年底作出重大修改,废除了实施效果不佳的最低注册资本制度,这是从立法理念到法律制度的多重革新。改革放弃了立法预设的模式,反映出公司管制从事前预防向事后规制转变的走向。放宽市场准入门槛意味着交易安全的风险增大,... 《公司法》2013年底作出重大修改,废除了实施效果不佳的最低注册资本制度,这是从立法理念到法律制度的多重革新。改革放弃了立法预设的模式,反映出公司管制从事前预防向事后规制转变的走向。放宽市场准入门槛意味着交易安全的风险增大,需要运用现代治理理念,构建新型公司信用机制,强化公司信息公示,保护债权人利益,营造有序的市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注册资本 立法预设 事后规制 信息公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解孤独的两种方式——浅析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 被引量:17
14
作者 马云鹤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2-104,共3页
在苍茫的人世间,每个人都在寻找一叶可以拖载灵魂的扁舟,我们在自己的扁舟上与人执掌相应,渴望打通彼此之间的隔阂。这诉诸语言的沟通究竟是靠血缘、友情、爱情,还是靠宗教?刘震云以底层劳动人民生活为素材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在苍茫的人世间,每个人都在寻找一叶可以拖载灵魂的扁舟,我们在自己的扁舟上与人执掌相应,渴望打通彼此之间的隔阂。这诉诸语言的沟通究竟是靠血缘、友情、爱情,还是靠宗教?刘震云以底层劳动人民生活为素材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通过一个家族百年的历史变迁为我们做了解答。刘震云的写作是对当代社会精英文化泛滥的抵制,是对人生而孤独的消解,他在作品中提供了消解孤独的两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震云 孤独 《一句顶一万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其淦《老子约》思想略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常春 吴振亚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5-138,共4页
张其淦于民国八年十月作《老子约》四卷。他从"黄老之学"的视角来注《老子》,指出:《老子》之道是永恒存在之道,无名;道常"无为"才能"无不为"。黄老无为之治,顺万物之自然本性,不可有意作为使之过或不及;... 张其淦于民国八年十月作《老子约》四卷。他从"黄老之学"的视角来注《老子》,指出:《老子》之道是永恒存在之道,无名;道常"无为"才能"无不为"。黄老无为之治,顺万物之自然本性,不可有意作为使之过或不及;"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以武力逞强于天下;不以"仁义"、"圣智"、"巧利"和"政法"治天下。这在近代《老子》注家中可谓独放异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约》 无为之道 无为之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次产权市场:理论与结构
16
作者 郑鈜 张前东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4-37,共4页
产权市场是一个极富中国特色的特殊概念。它与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较易混淆。通过对多层次产权市场理论体系的梳理,以产权市场的基本结构模型、股权为交易客体的产权市场结构模型和类型化交易客体后的产权市场结构模型为样本,... 产权市场是一个极富中国特色的特殊概念。它与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较易混淆。通过对多层次产权市场理论体系的梳理,以产权市场的基本结构模型、股权为交易客体的产权市场结构模型和类型化交易客体后的产权市场结构模型为样本,推演了多层次产权市场体系的形构方式和功能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次 产权市场 结构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