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制度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江莉
庄伟光
-
机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所
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
出处
《新经济》
2024年第3期140-151,共12页
-
基金
2023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四川海外投资利益保护制度研究”(SCIJ23ND474)
2023年四川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绿色金融驱动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的模式及政策研究”(23RKX0777)
“绿色创新发展”四川省软科学研究基地以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3年度高质量发展主题研究专项“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GD23WTD03-2)。
-
文摘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重要场域,虽然已经初步构建了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行动框架,但是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现状的系统性考察和分析发现,还面临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碎片化仍存、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地区差异明显、治理规则效力层级不足等结构性难题。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领域诸多难题的解决,亟需构建统一的系统化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制度。在现有区域合作规则基础上,提升环境协同治理机制的体系化水平,弥合大湾区环境治理制度地区差异,引导软性环境协作治理机制上升为硬性法律制度,成为构建和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制度、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湾区的核心要义。
-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生态环境保护
地区协同治理制度
-
Keywords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gional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System
-
分类号
D996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D912.6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
题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二维控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王若男
韩旭东
乔慧
郑风田
-
机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
出处
《乳品与人类》
2023年第5期27-36,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1ZDA059):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3CZZ023):能人型村干部经营村庄的逻辑与非预期后果防范研究
“绿色创新发展”四川省软科学研究基地系列成果之一。
-
文摘
农民专业合作社能有效控制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构建了一个合作社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机制的二维分析框架,并以黑龙江省五常市三家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进行案例研究。研究发现,合作社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控制:一是通过纵向维度上产前、产中、产后的全产业链控制,为社员提供有效的社会化服务和激励相容制度;二是通过横向维度上内部部门与外部机构共同控制,实现质量安全控制职能的交易成本最小化。基于此,提出加强社会化服务职能,促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通过合理的激励相容制度,增强合作社与社员间的利益联结;中小型合作社要重视与外部机构合作关系的构建,以降低质量安全控制成本等建议。
-
关键词
合作社
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维控制机制
社会化服务
激励相容制度
交易成本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