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政治学会2004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
1
作者 李羚 郭丹 周小军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6-196,共1页
关键词 西华师范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高校 承办 科研院所 主办 年会 政治学 省委 中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科学内涵、历史实践和现实启示
2
作者 廖冲绪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77,共7页
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突出政治优势,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邓小平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内容、原则、动力、特点、方法等... 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突出政治优势,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邓小平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内容、原则、动力、特点、方法等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并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对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和阶段目标的完成产生了巨大的历史作用,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历史实践,对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现实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思想政治工作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启琛 《社会主义研究》 1987年第6期17-20,共4页
任何一种政治学说——从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中世纪西方和东方的神学政治,到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思想,以及当代各派资产阶级政治学说,都是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政治集团政治实践经验的总结。马克思主义的... 任何一种政治学说——从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中世纪西方和东方的神学政治,到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思想,以及当代各派资产阶级政治学说,都是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政治集团政治实践经验的总结。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虽然对前人,特别是资产阶级启蒙学派政治思想中的某些积极因素(比如“人民主权”思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国家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的思想等)有所批判继承;但是,从根本上说,这一伟大学说只能产生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实践,只能在19世纪30——40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世界历史舞台以后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政治 子体 政治学说 中央国家机关 资产阶级 国家机构 机构改革 领导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社会科学——成都地区社会科学界部分同志在本刊编辑部召开的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
4
作者 刘茂才 隗瀛涛 +8 位作者 冉昌光 文英华 康电 汪义诚 齐平 都淦 刘平斋 赵国良 周锡银 《社会科学研究》 1987年第2期3-10,共8页
刘茂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副教授):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不仅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的需要,而且是繁荣社会科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 刘茂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副教授):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不仅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的需要,而且是繁荣社会科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在如何对待这一重大原则问题上,我认为,一是要充分认识只有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才能保证社会科学研究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正确的方向,这是繁荣社会科学的前提;二是要充分认识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特别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的同志,更要提倡认真读书,这样才有可能完整地、准确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不仅是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需要,也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三是要充分认识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科学事业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坚持马克思主义 发展马克思主义 社会科学研究 社会主义制度 繁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加平实、理性地认识中国与世界——简评《国际政治学的理论与实践》
5
作者 洪韵珊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0-160,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国际政治学的理论与实践》 国际关系 国家主权 国家利益 恐怖活动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探索新阶段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创新的力作——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的政治体制创新研究》
6
作者 郭丹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5-195,共1页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政治体制改革 创新研究 改革创新 四川人民出版社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力作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民办教育进一步发展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陆敏行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0年第5期126-127,共2页
四川省的民办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进一步发展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内部管理运作不够规范和外部环境支持不足等困难。为实现四川成为西部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的目标,必须多渠道开拓资源,鼓励、扶持教育多元化发展;明确产权,... 四川省的民办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进一步发展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内部管理运作不够规范和外部环境支持不足等困难。为实现四川成为西部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的目标,必须多渠道开拓资源,鼓励、扶持教育多元化发展;明确产权,合理分配和使用资金;加强引导和监督,提升民办学校的管理质量;正确定位,协调社会、政府和学校的关系;注重教育公平,维护民办学校的正当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教育 四川省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大制度: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制度创新 被引量:12
8
作者 都淦 郭丹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26,共4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衡量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水平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具有中国特色政治文明成果与人类政治文明共同成果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一项制度创新。它属于间接民主性质的代议制的一种形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代议...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衡量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水平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具有中国特色政治文明成果与人类政治文明共同成果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一项制度创新。它属于间接民主性质的代议制的一种形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代议制创新模式,有着不同于西方国家议会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政党与议会的关系和国家权力构建上。在政治文明架构下推进人大制度建设,应着重于树立宪法权威,确保执政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进一步理顺执政党和国家机关的关系。为坚持党政职能分开的原则,目前由地方党委书记兼任同级地方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模式值得再作研究,它没有提高反而削弱和贬低了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地位,加剧了党政职能不分,权力过分集中于党委的局面,不利于进一步完善监督制度,使人大不能对党委,特别是对党委一把手实施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治文明 代议制 党政职能分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贾松青 涂秋生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75,共5页
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规定性和重要内涵,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功能。时代特征凸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精神、现代价值、世界眼光和开放气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特征总体... 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规定性和重要内涵,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功能。时代特征凸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精神、现代价值、世界眼光和开放气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特征总体上突出地表现在:从理论范式的视角看,它是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向现代社会主义理论的转型;从历史形态的视角看,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古典形态到当代形态的飞跃;从全球视野看,它是当代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和世界性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时代特征 时代精神 现代价值 世界眼光 开放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主性:政治发展中的一个变量 被引量:14
10
作者 任勇 《重庆社会科学》 2004年第3期133-136,共4页
本文从国家的性质入手 ,提出了国家自主性的概念。通过对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源流和发展进行梳理 ,界定了国家自主性的内涵。认为国家自主性核心应该在于对公共利益的追求和维护 ,具体体现为国家通过其自身的能力和行为对不同利益群体的超... 本文从国家的性质入手 ,提出了国家自主性的概念。通过对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源流和发展进行梳理 ,界定了国家自主性的内涵。认为国家自主性核心应该在于对公共利益的追求和维护 ,具体体现为国家通过其自身的能力和行为对不同利益群体的超越 ,以提供更好和更多的公共产品。本文对国家自主性的组成要素进行了区分 ,并结合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实际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性 政治发展 公共利益 当代中国 利益群体 界定 核心 公共产品 组成要素 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治理的复杂性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后强 胡学举 《学术前沿》 CSSCI 2015年第24期37-43,53,共8页
由于与西方在历史文化、思维方式、地理环境、社会制度、资源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中国的社会治理面临着特殊而复杂的国情,其治理难度举世罕见。目前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 由于与西方在历史文化、思维方式、地理环境、社会制度、资源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中国的社会治理面临着特殊而复杂的国情,其治理难度举世罕见。目前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探索一种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治理模式,需要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借用古代智慧、借用现代技术、改革政府等几个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社会治理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因素与政治体制、政治行为 被引量:1
12
作者 都淦 《社会科学研究》 1985年第6期24-29,共6页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一定物质特征和精神特征的人们共同体。它作为一种稳定的、凝聚力很强的社会实体,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从来就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政治则是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民族和政治都属于一定的历史范...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一定物质特征和精神特征的人们共同体。它作为一种稳定的、凝聚力很强的社会实体,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从来就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政治则是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民族和政治都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它们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也有密切的联系。探讨民族因素与政治体制、政治行为的关系,是现代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正确认识和掌握政治发展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制 民族团结 各民族 正确认识 重要课题 社会主义国家 政治行为 社会关系 国家政权 历史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政策视角下我国现行补充医疗保险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岳茂良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年第5期96-100,共5页
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救助是医疗保险体系的三个支柱。由于疾病的不确定性和人的风险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医疗保险的需求逐渐上升。补充医疗保险是相对于基本医疗保险而言的,... 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救助是医疗保险体系的三个支柱。由于疾病的不确定性和人的风险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医疗保险的需求逐渐上升。补充医疗保险是相对于基本医疗保险而言的,它是依据特殊人群的需要而建立的,是基本医疗保险的一种补充形式。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起步较晚,还有待完善,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不仅能够完善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还可以满足公民医疗福利需求。补充医疗保险有公助、他助、自助和互助四种形式。为了保证补充医疗保险的稳定运行,政府有责任加强监督和管理,一是规避道德风险,完善制度建设;二是加强对正外部性的补贴政策;三是加大宣传,鼓励参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充医疗保险 社会政策 公民福利 公共服务 政府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时代特征
14
作者 蒋政 涂秋生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24,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是根据中国所处时代与世界条件,以及中国自身的历史和现实条件综合决定的。这个目标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四位一体,最终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这个目标体系,就其内部的特征来说,是阶段性、开放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是根据中国所处时代与世界条件,以及中国自身的历史和现实条件综合决定的。这个目标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四位一体,最终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这个目标体系,就其内部的特征来说,是阶段性、开放性与协调性的统一;就各目标之间的关系来说是"保民权"与"集民力"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因而获得了"合乎逻辑的赶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目标 时代特征 赶超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直接理论依据
15
作者 郭丹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15-118,共4页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许多精深的见解已大大丰富了在我国还是相对贫乏的政治学理论,启发着人们去作更深更广地探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政治学理论研究的贫乏、落后,使得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中,还缺乏理论上的强有力指导,...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许多精深的见解已大大丰富了在我国还是相对贫乏的政治学理论,启发着人们去作更深更广地探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政治学理论研究的贫乏、落后,使得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中,还缺乏理论上的强有力指导,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也比较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理论依据 社会主义民主 经济体制改革 民主共和政体 社会主义国家 政治法律制度 政权组织形式 理论系统 政治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社会主义的直接选举
16
作者 周友苏 《社会主义研究》 1984年第4期5-9,共5页
选举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在近现代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选举制度包括选举原则,选举形式(方法),选举人和被选举人的关系等。社会主义国家一般自建立伊始,就以国家法律形... 选举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在近现代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选举制度包括选举原则,选举形式(方法),选举人和被选举人的关系等。社会主义国家一般自建立伊始,就以国家法律形式规定了选举制度。就选举形式来看,当今社会主义各国,或是采取直接选举,或是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直接选举在选举制度中地位如何?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选举 选举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选举权 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高度民主 间接选举 民主制度 重大作用 表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创新研究》
17
作者 都淦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创新研究》 张星炜 伍颐园 监督体制 政府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市场经济的社会功能
18
作者 赵喜顺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7年第1期36-40,共5页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功能是经济功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其经济功能,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
关键词 市场经济 社会功能 经济条件下 社会流动 自然经济 社会地位 经济功能 市场经济体制 功能分化 社会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协调思想对中国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启迪
19
作者 李羚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年第5期59-63,共5页
古德诺是较早提出政党变革理论的政治学家。在20世纪初就在行政与政治二分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协调国家职能的思想,强调的重点是政治与行政的协调。政党是协调政治与行政冲突的润滑剂。政党通过选举官员来协调政治与行政关系。政党体制也... 古德诺是较早提出政党变革理论的政治学家。在20世纪初就在行政与政治二分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协调国家职能的思想,强调的重点是政治与行政的协调。政党是协调政治与行政冲突的润滑剂。政党通过选举官员来协调政治与行政关系。政党体制也存在弊病,要随着政府体制的改革,不断改革政党。政党要增强对民众的责任,自身也需要民主化改革。国内已经有学者在关注政府体制改革与政党改革的直接关系,这无疑是对中国政治的一个深刻把握。党管干部是政治与行政协调的重要途径;探索党政干部分类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德诺 政治与行政协调思想 干部选任制度 党管干部 竞争上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社区应急治理的理论探赜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燕 廖冲绪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5-173,共9页
嵌入式社区应急治理以系统推进、协同高效、整体优化为治理目标。社区常态治理与非常态应急治理二者具有的内在契合性,即都统合于党的全面统一领导、社区共同体建构、社区资源要素汇聚,为非常态应急治理嵌入社区常态治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嵌入式社区应急治理以系统推进、协同高效、整体优化为治理目标。社区常态治理与非常态应急治理二者具有的内在契合性,即都统合于党的全面统一领导、社区共同体建构、社区资源要素汇聚,为非常态应急治理嵌入社区常态治理提供了组织保障、支撑基点和实践资源,为嵌入式社区应急治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维一核”的嵌入式社区应急治理体系架构,基于对非常态应急治理与社区常态治理内在契合性的把握,聚焦治理主体、治理条件(环境)、机制建构等核心要素分析提出。破解当前基层社区应急治理的难题,需要立足于“三维一核”体系架构,加强党建引领推动应急治理的组织嵌入、统筹资源布局,推动应急治理的设施嵌入、建设智慧社区推动应急治理的技术嵌入,以及全过程全链条推进应急治理的机制嵌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应急治理 社区共同体 党建引领 智慧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