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加强科技文化普及能力建设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文兴吾
何翼扬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年第1期109-115,共7页
中国的文化现代化的基本进程是一个传统文化吸纳科技文化、弘扬科技文化的过程。以"科技文化普及"的用语能够很好地涵盖我国《科普法》界定的任务;科技文化普及能力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怎么提高科普工作的绩效;加强科技...
中国的文化现代化的基本进程是一个传统文化吸纳科技文化、弘扬科技文化的过程。以"科技文化普及"的用语能够很好地涵盖我国《科普法》界定的任务;科技文化普及能力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怎么提高科普工作的绩效;加强科技文化普及工作是我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个基本方略;科技文化普及的复杂性与效率问题呼唤创新发展思路;面对当代信息科技革命和信息传播革命,费省效宏地加强科技文化普及工作,要充分运用数字化媒体技术,以此构筑先进的科技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传播体系,推进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文化
科学技术普及
科技文化普及
科普绩效
智慧科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动力观
被引量:
3
2
作者
文兴吾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52,共5页
以"科学技术动力观"为构架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确立起来的社会发展观;它全面、深刻地把握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与多重职能,树立起"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的大科学观;是唯物史观的...
以"科学技术动力观"为构架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确立起来的社会发展观;它全面、深刻地把握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与多重职能,树立起"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的大科学观;是唯物史观的现代拓深形式。"科学技术动力观"与科学发展观的辩证统一,开创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有效契合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返本归真:杜威审美经验论中的生态思维
被引量:
1
3
作者
艾莲
曾永成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7-202,共6页
杜威的审美经验论从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出发,是对传统美学审美经验论的终结,蕴含着深刻丰富的生态思维的意向。其主要表现是:恢复审美经验与生活的正常过程之间的连续性,使审美经验回归到本来的动态的和生命整体的生态真实,从想象性阐...
杜威的审美经验论从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出发,是对传统美学审美经验论的终结,蕴含着深刻丰富的生态思维的意向。其主要表现是:恢复审美经验与生活的正常过程之间的连续性,使审美经验回归到本来的动态的和生命整体的生态真实,从想象性阐释审美经验的整体性和理想趋向的生成机能,认为艺术作品的创作是对审美经验的"具有表现意义的再现"。深入认识杜威审美经验论的生态思维意向,有助于把握其美学思想的生态精神及其对当代美学的建设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
动态调节
生命整体性
想象性
具有表现意义的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审美之用:杜威实用主义审美功能观的生态意义
被引量:
1
4
作者
艾莲
曾永成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7-51,共5页
杜威的美学是真正的"实用"主义的美学,这最直接地表现在他的审美功能观上。这种审美功能观以工具性观念纠正了传统美学把审美与功利实用相对立,使艺术自外于日常生活实践的倾向。它在人与自然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中揭示审美功能...
杜威的美学是真正的"实用"主义的美学,这最直接地表现在他的审美功能观上。这种审美功能观以工具性观念纠正了传统美学把审美与功利实用相对立,使艺术自外于日常生活实践的倾向。它在人与自然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中揭示审美功能的生态根基,在审美与实用的生态融合中阐述其享受生命和发展生命的基本作用。它非常重视艺术的审美语言作为普遍中介推动社会交流和社群融合的社会化功能,并且认为艺术作为人的环境的组成部分而成为文明持续性的轴心,对文明的延续和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工具性
生态调适
艺术语言
文明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成追求:杜威审美价值观中的人性生态关怀
5
作者
曾永成
艾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37,共6页
杜威的价值论特别重视世俗价值,但并非就是庸俗价值论。他的审美价值观从作为活的生物的人与环境交互作用探究审美价值的生态根源,并指出价值作为事实所具有的客观性,进而从自然-宇宙和人性及其活动的生成性阐释审美价值的本质,还从审...
杜威的价值论特别重视世俗价值,但并非就是庸俗价值论。他的审美价值观从作为活的生物的人与环境交互作用探究审美价值的生态根源,并指出价值作为事实所具有的客观性,进而从自然-宇宙和人性及其活动的生成性阐释审美价值的本质,还从审美需要的多样性和全面性的生态内涵出发,在重视审美的世俗价值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其对于人性生成的终极价值,并进而提出了价值创造的生态尺度。杜威的美学提出了一种人本性与生态性高度统一的审美价值论,表现出对人性生态的深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审美价值观
世俗价值
人性生态
生态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强科技文化普及能力建设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文兴吾
何翼扬
机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院
西南民族大学文献情报中心
出处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年第1期109-115,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信息技术深刻变革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发展方式研究"(10AZD025)
文摘
中国的文化现代化的基本进程是一个传统文化吸纳科技文化、弘扬科技文化的过程。以"科技文化普及"的用语能够很好地涵盖我国《科普法》界定的任务;科技文化普及能力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怎么提高科普工作的绩效;加强科技文化普及工作是我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个基本方略;科技文化普及的复杂性与效率问题呼唤创新发展思路;面对当代信息科技革命和信息传播革命,费省效宏地加强科技文化普及工作,要充分运用数字化媒体技术,以此构筑先进的科技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传播体系,推进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科技文化
科学技术普及
科技文化普及
科普绩效
智慧科普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动力观
被引量:
3
2
作者
文兴吾
机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院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52,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信息技术深刻变革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发展方式研究"(10AZD025)
文摘
以"科学技术动力观"为构架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确立起来的社会发展观;它全面、深刻地把握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与多重职能,树立起"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的大科学观;是唯物史观的现代拓深形式。"科学技术动力观"与科学发展观的辩证统一,开创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有效契合的新境界。
关键词
科学技术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历史唯物主义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G301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返本归真:杜威审美经验论中的生态思维
被引量:
1
3
作者
艾莲
曾永成
机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院
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
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7-202,共6页
文摘
杜威的审美经验论从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出发,是对传统美学审美经验论的终结,蕴含着深刻丰富的生态思维的意向。其主要表现是:恢复审美经验与生活的正常过程之间的连续性,使审美经验回归到本来的动态的和生命整体的生态真实,从想象性阐释审美经验的整体性和理想趋向的生成机能,认为艺术作品的创作是对审美经验的"具有表现意义的再现"。深入认识杜威审美经验论的生态思维意向,有助于把握其美学思想的生态精神及其对当代美学的建设性意义。
关键词
连续性
动态调节
生命整体性
想象性
具有表现意义的再现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审美之用:杜威实用主义审美功能观的生态意义
被引量:
1
4
作者
艾莲
曾永成
机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院
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
学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7-51,共5页
文摘
杜威的美学是真正的"实用"主义的美学,这最直接地表现在他的审美功能观上。这种审美功能观以工具性观念纠正了传统美学把审美与功利实用相对立,使艺术自外于日常生活实践的倾向。它在人与自然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中揭示审美功能的生态根基,在审美与实用的生态融合中阐述其享受生命和发展生命的基本作用。它非常重视艺术的审美语言作为普遍中介推动社会交流和社群融合的社会化功能,并且认为艺术作为人的环境的组成部分而成为文明持续性的轴心,对文明的延续和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杜威
工具性
生态调适
艺术语言
文明持续性
分类号
B83-09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成追求:杜威审美价值观中的人性生态关怀
5
作者
曾永成
艾莲
机构
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
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院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37,共6页
文摘
杜威的价值论特别重视世俗价值,但并非就是庸俗价值论。他的审美价值观从作为活的生物的人与环境交互作用探究审美价值的生态根源,并指出价值作为事实所具有的客观性,进而从自然-宇宙和人性及其活动的生成性阐释审美价值的本质,还从审美需要的多样性和全面性的生态内涵出发,在重视审美的世俗价值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其对于人性生成的终极价值,并进而提出了价值创造的生态尺度。杜威的美学提出了一种人本性与生态性高度统一的审美价值论,表现出对人性生态的深切关怀。
关键词
杜威
审美价值观
世俗价值
人性生态
生态尺度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加强科技文化普及能力建设研究
文兴吾
何翼扬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动力观
文兴吾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返本归真:杜威审美经验论中的生态思维
艾莲
曾永成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审美之用:杜威实用主义审美功能观的生态意义
艾莲
曾永成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生成追求:杜威审美价值观中的人性生态关怀
曾永成
艾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