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巯基改性蒙脱石对Cd(Ⅱ)的吸附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朱霞萍 刘慧 +2 位作者 谭俊 刘文华 冯超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3-620,共8页
蒙脱石对镉有良好的吸附性,但吸附力较弱,巯基改性蒙脱石可增强对镉的吸附,而关于蒙脱石的巯基改性及改性后对镉的吸附机理研究少见报道。本文以(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改性剂,采用简单的溶液法对蒙脱石原土(简称MMT)进行巯基改性,... 蒙脱石对镉有良好的吸附性,但吸附力较弱,巯基改性蒙脱石可增强对镉的吸附,而关于蒙脱石的巯基改性及改性后对镉的吸附机理研究少见报道。本文以(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改性剂,采用简单的溶液法对蒙脱石原土(简称MMT)进行巯基改性,并探讨了改性蒙脱石(简称MMT-SH)对镉的吸附机理。红外和X射线衍射表征显示MMT被成功接上巯基。吸附条件实验表明,MMT-SH对Cd(Ⅱ)的吸附效果显著优于原土,对Cd(Ⅱ)的饱和吸附容量是原土的39倍;吸附容量受pH值影响大,受离子强度的影响较大;MMT-SH对Cd(Ⅱ)的吸附作用除了静电吸附、离子交换吸附、羟基配位吸附,还主要存在巯基配位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实验表明,MMT-SH吸附Cd(Ⅱ)的反应符合Langmiur等温模型和Lagergren二级动力学方程,是易于发生的化学反应;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参数(ΔH、ΔG、ΔS)表明此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巯基改性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巯基改性膨润土对Pb^(2+)的吸附解吸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文 熊琼仙 +4 位作者 庞小峰 朱霞萍 韩梅 赵秋香 刘文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7-821,共5页
通过红外光谱(FTIR)法和扫描电镜(SEM)对钙基和巯基改性膨润土的官能团和表面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为检测手段,研究了巯基改性膨润土对Pb2+吸附的影响因素并优化了吸附条件,讨论了模拟酸雨解吸Pb2+的条件。比... 通过红外光谱(FTIR)法和扫描电镜(SEM)对钙基和巯基改性膨润土的官能团和表面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为检测手段,研究了巯基改性膨润土对Pb2+吸附的影响因素并优化了吸附条件,讨论了模拟酸雨解吸Pb2+的条件。比较了钙基和巯基改性膨润土作为吸附剂对水溶液中Pb2+的吸附、固定能力。研究表明:25℃下,吸附时间为60min、离子强度为0.1mol.L-1的KNO3、pH6.0时,5.0g.L-1巯基改性膨润土对100mg.L-1的Pb2+的吸附率达到98%以上,平衡吸附量达到67.27mg.g-1,吸附能力明显优于钙基膨润土(9.667mg.g-1),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用pH 3.50的极限酸度模拟酸雨进行解吸,解吸率为0。表明该巯基改性膨润土对Pb2+具有很强的吸附、固定能力,适于重金属铅污染土壤中铅的吸附固定修复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改性膨润土 吸附 解吸 铅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扫描极谱法测定辛硫磷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晓花 陈文 +3 位作者 赵阳阳 白花 易龙飞 邹彩琴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1,共5页
用单扫描极谱法研究了辛硫磷的电化学行为.在pH6.7的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中,辛硫磷对达旦黄与吐温-80的络合吸附波具有抑制作用,据此建立了间接测定辛硫磷的方法.辛硫磷的质量浓度在0.009 4~28.22 mg·L-1范围内与峰电... 用单扫描极谱法研究了辛硫磷的电化学行为.在pH6.7的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中,辛硫磷对达旦黄与吐温-80的络合吸附波具有抑制作用,据此建立了间接测定辛硫磷的方法.辛硫磷的质量浓度在0.009 4~28.22 mg·L-1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008 6 mg·L-1.方法应用于谷物样品和土壤样品中辛硫磷的测定,测得回收率在94.6%~10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硫磷 单扫描极谱法 有机磷农药 吸附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硫磷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文 杨晓花 +2 位作者 杨支帅 王以明 曹静亮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0-276,共7页
以辛硫磷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乙腈中沉淀聚合,研究制备了辛硫磷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合成的聚合物进行表征.S... 以辛硫磷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乙腈中沉淀聚合,研究制备了辛硫磷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合成的聚合物进行表征.Scatchard分析表明MIPs对辛硫磷有两种结合方式,最大表观吸附量(Qmax)和平衡解离常数(KD)分别为:Qmax1=70.58 μmol/g,R1=0.72 mmol/L;Qmax2=531.8 μmol/g,KD2=7.80 mmol/L.将聚氯乙烯(PVC)5 mg和15 mg印迹聚合物超声分散于20mL四氢呋喃(THF)中,取32 μL分散液涂敷在玻碳电极上制备成辛硫磷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电极,线性伏安法(LSV)检测.选择开路富集时间为5min,于0.03 mol/L HCl-0.02 mol/L KCl溶液(pH 2.2)中,辛硫磷在1.2×10-7~6.0×10-3 mol/L浓度范围内,其在修饰电极上的还原峰电流与浓度的负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0 ×10-8mol/L.用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电极对实际样品进行分析,回收率为93.8%~ 96.2%.将印迹聚合物修饰电极对辛硫磷及其类似物(如三唑磷、毒死蜱、乐果等)进行检测,该电极对辛硫磷显示了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辛硫磷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谱法测定毒死蜱等有机磷农药残留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文 杨晓花 罗倚坪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5-99,共5页
建立了测定毒死蜱、辛硫磷、乐果、水胺硫磷和三唑磷5种常见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极谱分析新方法。优化实验条件下,毒死蜱浓度在0.0192~24.0μg/mL范围内与峰电流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12μg/mL,回收率在90.36%~103.3%范围... 建立了测定毒死蜱、辛硫磷、乐果、水胺硫磷和三唑磷5种常见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极谱分析新方法。优化实验条件下,毒死蜱浓度在0.0192~24.0μg/mL范围内与峰电流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12μg/mL,回收率在90.36%~103.3%范围。其它有机磷农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辛硫磷0.016~25.2μg/mL,乐果13.41~33.52μg/mL,水胺硫磷为17.42~34.84μg/mL,三唑磷为0.0110~21.2μg/mL。用极谱法研究了毒死蜱的电化学行为,证明了电极反应物为水杨基荧光酮,极谱波为不可逆还原吸附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有机磷农药 极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化肥中的砷和汞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惠琼 朱霞萍 廖余游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8-271,共4页
采用微波消解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光谱同时测定化肥中砷和汞的方法。以20 g/L KBH4为还原剂,8%的盐酸为载液,测定砷和汞的负高压均为270 V,砷的灯电流为60 mA,汞的灯电流为20 mA。讨论了常见元素对测定的干... 采用微波消解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光谱同时测定化肥中砷和汞的方法。以20 g/L KBH4为还原剂,8%的盐酸为载液,测定砷和汞的负高压均为270 V,砷的灯电流为60 mA,汞的灯电流为20 mA。讨论了常见元素对测定的干扰,40 g/L的主量元素N、P、K,10倍于砷、汞浓度的杂质元素Te、Ca、Zn、Cu、Cr、Mn、Ni、Sb、Sn、Pb对砷和汞测定的影响满足分析要求。方法测定砷和汞的线性范围As为0.68~100μg/L,Hg为0.12~10μg/L;检出限As为0.68μg/L,Hg为0.12μg/L;方法精密度(RSD,n=5)低于8%。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便快速、易于操作、灵敏度高等特点,能满足化肥中砷和汞同时测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 微波消解 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锂合金样品的前处理及其Ag和Li的光谱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周会 谭倩 +2 位作者 高娅玲 桑世华 陈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886-2890,共5页
针对铝锂合金样品检测其Ag和Li,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同时测定Ag和Li,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分别测定Ag和Li,单宁酸分光光度法(VS)测Ag,对不同的光谱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证明了ICP-OES检测铝锂合金中的Ag和Li... 针对铝锂合金样品检测其Ag和Li,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同时测定Ag和Li,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分别测定Ag和Li,单宁酸分光光度法(VS)测Ag,对不同的光谱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证明了ICP-OES检测铝锂合金中的Ag和Li具有较高的抗干扰性。对比了三种不同的样品消解方法,确定了FAAS测Li采用王水溶样最佳,ICP-OES,FAAS和VS测Ag采用HCl+H2O2体系溶样准确度更高。详细讨论了样品中共存元素Al,Mg,Zr,Ti,Cu的干扰及消除方法。用氨水沉淀消除共存元素Al,Ti,Zr,8-羟基喹啉沉淀分离Mg和Cu的方法消除原子吸收光度法测Ag的干扰;采用磷酸盐沉淀分离Ti而消除原子吸收光度法测Li的干扰;采用与原子吸收光度法测银相同的消除干扰方法,消除上述离子干扰,滤去干扰沉淀后,用硝酸赶盐酸解蔽Ag+离子,同时分解消除8-羟基喹啉的颜色,以消除分光光度法测银的干扰。对比消除干扰前后的结果发现准确度显著提高,证明消除干扰的方法切实有效。将选择的最佳消解体系和干扰消除方法应用于铝锂合金样品的测定,ICP-OES测Li和Ag回收率分别在100.39%~103.01%和100.42%~103.73%之间,FAAS测Li和Ag回收率分别在95.91%~99.98%和98.04%~103.67%之间,分光光度法测Ag回收率在98.00%~101.00%之间,测定结果满足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ICP-OES FAAS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扫描极谱法检测环境水体中呋喃西林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春香 陈文 熊旭尧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7-321,共5页
采用线性扫描极谱法,利用呋喃西林(NF)在pH=2.70的B-R缓冲溶液中,于起始电位-0.666V(vs.SCE),以900mV/s扫描,在峰电位-0.970V(vs.SCE)处可以产生一个灵敏的还原峰,且该峰峰电流的大小与呋喃西林浓度呈正比关系,据此建立了检测呋喃西林... 采用线性扫描极谱法,利用呋喃西林(NF)在pH=2.70的B-R缓冲溶液中,于起始电位-0.666V(vs.SCE),以900mV/s扫描,在峰电位-0.970V(vs.SCE)处可以产生一个灵敏的还原峰,且该峰峰电流的大小与呋喃西林浓度呈正比关系,据此建立了检测呋喃西林的极谱分析新方法。在最优条件下,呋喃西林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2~6.00μg/mL,检出限为0.0013μg/mL。该方法可直接用于环境养殖水样中呋喃西林的检测,回收率为95.71%~107.20%。初步讨论了电极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呋喃 呋喃西林 极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吡虫啉的极谱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胥亚庆 陈文 覃凡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8-442,共5页
本文利用吡虫啉(Imidacloprid,IMI)在Na2HPO4-NaH2PO4缓冲溶液(PBS,pH=8.0)与1.0×10^-3mol/L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底液中,能够产生一个灵敏的还原峰,从而建立了一种测定农作物中吡虫啉农药残留的极谱分析新方法。实验于起始电位-0... 本文利用吡虫啉(Imidacloprid,IMI)在Na2HPO4-NaH2PO4缓冲溶液(PBS,pH=8.0)与1.0×10^-3mol/L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底液中,能够产生一个灵敏的还原峰,从而建立了一种测定农作物中吡虫啉农药残留的极谱分析新方法。实验于起始电位-0.40V(vs.SCE),以700mV/s扫描,在峰电位-1.10V左右(vs.SCE),吡虫啉浓度分别在2.0×10^-6~2.8×10^-5mol/L和2.8×10^-5~1.24×10^-4mol/L的范围内与其峰电流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2×10^-7mol/L。该方法直接用于农作物中吡虫啉残留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2.7%~109.2%。用单扫描极谱法研究了检测体系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证明极谱波为不可逆还原吸附波。初步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极谱法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谱法检测环境水体中的全氟辛烷磺酸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燕梅 陈文 张之琛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7-302,共6页
本研究基于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BBR)在pH=6.09的B-R缓冲溶液中,于-1.3~-1.4 V(vs.SCE)电位范围有一灵敏的还原峰,而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phonate,PFOS)与BBR可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减少溶液中可还原... 本研究基于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BBR)在pH=6.09的B-R缓冲溶液中,于-1.3~-1.4 V(vs.SCE)电位范围有一灵敏的还原峰,而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phonate,PFOS)与BBR可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减少溶液中可还原的BBR,导致溶液峰电流下降,其峰电流的变化值在PFOS浓度范围为0.2~60μmol/L时,呈良好的相关性,据此建立了单扫描极谱法检测PFOS的新方法,方法检测限为0.13μmol/L。对于实际样品的分析测定,回收率在95.00%~105.50%之间,满足分析要求。本法分析成本低,操作方法、快捷、较灵敏,可以选择作为水样中PFOS快速检测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谱法 全氟辛烷磺酸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扫描极谱法检测环境水样中四环素
11
作者 孙雪梅 吉喆 +3 位作者 高娅玲 王饵 张增强 陈文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3-757,共5页
基于四环素在pH=5.5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中可产生一灵敏的还原峰,建立了一种测定四环素的极谱新方法。在优化条件下,于起始电位-0.9 V(vs.SCE),峰电位-1.4V(vs.SCE),四环素浓度分别在0.1~30、30~90μg/m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现... 基于四环素在pH=5.5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中可产生一灵敏的还原峰,建立了一种测定四环素的极谱新方法。在优化条件下,于起始电位-0.9 V(vs.SCE),峰电位-1.4V(vs.SCE),四环素浓度分别在0.1~30、30~90μg/m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24μg/mL。该方法直接用于环境水样中四环素的检测,回收率为97.8%~102.9%。用线性扫描极谱法研究了检测体系的电化学行为,证明了极谱波为不可逆还原吸附波,并讨论了电极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四环素 极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双金属MOFs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体中PFOS的吸附性能研究
12
作者 周嫄 陈文 +2 位作者 朱霞萍 魏嘉勋 梁永强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3-100,121,共9页
采用溶剂热法以摩尔比n_(Zn)∶n_(Fe)∶n_(Htfbdc)为1∶2∶3制备了新型的吸附PFOS的氟化双金属MOFs材料F-Zn-Fe-MOF.XRD、SEM、FT-IR和物理吸附等表征结果显示,F-Zn-Fe-MOF为P_(21)单斜晶空间型,外表呈粒径约为125 nm的片状纺锤体,含C-... 采用溶剂热法以摩尔比n_(Zn)∶n_(Fe)∶n_(Htfbdc)为1∶2∶3制备了新型的吸附PFOS的氟化双金属MOFs材料F-Zn-Fe-MOF.XRD、SEM、FT-IR和物理吸附等表征结果显示,F-Zn-Fe-MOF为P_(21)单斜晶空间型,外表呈粒径约为125 nm的片状纺锤体,含C-F键且存在分布最广的7 nm左右介孔的微、介孔混合材料.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饱和吸附容量为30.14 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说明F-Zn-Fe-MOF对PFOS的吸附以多分子层化学吸附为主,该吸附过程为一自发的放热过程.而解吸实验表明:该材料吸附性好而难以解吸,具有作为PFOS钝化剂的潜质.将该材料应用于吸附环境水体为本底的模拟水样中的PFOS,其去除率在80%~95%之间,远远超过目前污染水体最高浓度730 ng/L下的污染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双金属MOFs 吸附性能 P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