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xEnt模型的缺苞箭竹在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潜在适生区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奕莹 毛艳蓉 +5 位作者 朱必清 张越 彭振中 刘娟 张笑晨 杨建东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39-1347,共9页
【目的】预测缺苞箭竹在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潜在适生区,进一步为有效保护缺苞箭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MaxEnt和ArcGIS技术,结合缺苞箭竹的地理空间分布信息,探究缺苞箭竹在保护区的适宜性及潜在适生区的地理分布。【结... 【目的】预测缺苞箭竹在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潜在适生区,进一步为有效保护缺苞箭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MaxEnt和ArcGIS技术,结合缺苞箭竹的地理空间分布信息,探究缺苞箭竹在保护区的适宜性及潜在适生区的地理分布。【结果】基于最大熵模型的缺苞箭竹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AUC值为0.930,模型可信度高。环境变量的重要性分析结果表明,海拔、距水源距离、最冷季平均温度和距公路距离4个环境因子是影响缺苞箭竹在保护区分布的重要环境变量,其适宜范围海拔高度在2400~3100 m之间、距水源距离小于1550 m、最冷季平均温度-5~-1℃、距公路距离大于1050 m。白河保护区缺苞箭竹适生区面积为8281.89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1.96%。从水平分布来看,缺苞箭竹适生区面积整体呈现自西南向东北递减的趋势,其中太平管护区适宜面积最大,占保护区面积的34.53%,其次为燕子垭11.80%,二道桥最小5.63%。从垂直分布来看,适生区主要分布在海拔2500~3000 m之间,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8.92%。【结论】基于MaxEnt模型,确定了影响缺苞箭竹在保护区分布的重要环境变量,并结合ArcGIS技术很好地预测保护区缺苞箭竹生境的适宜性,研究结果对大熊猫主食竹资源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苞箭竹 MaxEnt模型 环境因子 潜在适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濒危植物水青树种群年龄结构及其动态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彭振中 朱必清 +3 位作者 张越 泽仁卓玛 何祥艳 高辉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18期54-59,共6页
用径级代替年龄级的方法,对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濒危植物水青树自然种群结构、生命表和生存函数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水青树在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典型群落中胸径和树高都呈现出正相关,水青树的胸径越大,相应的树高值也就越大。太... 用径级代替年龄级的方法,对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濒危植物水青树自然种群结构、生命表和生存函数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水青树在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典型群落中胸径和树高都呈现出正相关,水青树的胸径越大,相应的树高值也就越大。太平沟群落相关系数R=0.98,燕子垭沟群落相关系数R=0.96,2个群落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水青树的自然种群结构大体呈现金字塔形,属于增长型种群。根据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青树种群的静态生命表和作出的存活曲线分析,植株在幼体时期死亡率高,随个体的生长和种群的演替,死亡率低且稳定。进一步分析得知其种群呈现大周期内有小周期的多谐波迭加的数量波动特征,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青树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曲线。通过对水青树生存函数的分析表明,生存率和累积死亡率曲线形成了对应互补关系,种群处于幼龄段死亡率较高,且种群的生存率会随种群演替的进行逐渐形成衰退,直至种群灭亡。种群死亡密度在第Ⅰ龄级和第Ⅱ径级变幅较大,且在第Ⅳ龄级出现峰值。危险率在第Ⅰ龄级到第Ⅲ龄级间增长缓慢,第Ⅳ龄级时发生“突变”,而后持续增长,在第Ⅸ龄级时达到峰值。在第Ⅳ龄级时,水青树完成了从幼苗成长的天然更新,林木生长至第Ⅸ龄级时,水青树开始进入生理衰退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青树 种群 生命表 动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分析——基于样线法和红外相机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越 彭振中 +2 位作者 朱必清 泽仁卓玛 高辉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18期86-92,共7页
本研究对四川省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利用样线法和红外相机法进行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统计表明:通过样线法观察记录到12目36科103种鸟类,其中13种鸟类为本次新记录鸟类;红外相机拍摄记录到8目18科37种,其中有5种鸟类为本次新... 本研究对四川省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利用样线法和红外相机法进行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统计表明:通过样线法观察记录到12目36科103种鸟类,其中13种鸟类为本次新记录鸟类;红外相机拍摄记录到8目18科37种,其中有5种鸟类为本次新记录鸟类。2种调查方法共记录到12目37科114种鸟类,其中16种鸟类为新纪录。分析调查结果表明,鸟类种类数量随保护区内海拔的升高而减少。基于鸟类活动的特点,在物种调查时,采用多种调查方法结合使用,更能获得全面和准确的调查研究结果。本次调查成果完善了白河保护区鸟类物种资料,同时也为构建完整的鸟类保护与监测体系提供参考资料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多样性 空间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