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19个试点县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转型前后工作质量的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张佩如 逯嘉 +4 位作者 王丹霞 李婷 何金戈 吴建林 饶正远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054-1060,共7页
目的通过对四川省19个试点县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转型前后的常规工作质量进行比较分析,为全面推行新型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描述四川省19个试点县防治服务体系转型前3年(2009-2011年)与转型后3年(2013--2015年)在肺结核... 目的通过对四川省19个试点县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转型前后的常规工作质量进行比较分析,为全面推行新型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描述四川省19个试点县防治服务体系转型前3年(2009-2011年)与转型后3年(2013--2015年)在肺结核患者的发现与转诊、诊断与实验室检测、治疗与管理、网络报告等工作中的指标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对转型前后各工作指标结果的差异进行x2检验,以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转型前后总体到位率、初诊查痰率、疑似患者到位后的排除率、患者丢失率、病死率分别为90.71Vo(11666/12861)和97.08%(12573/12951)、63.65%(42209/66312)和96.59%(42248/43740)、45.56%(5315/11666)和41.70%(5243/12573)、0.65%(145/22279)和O.23%(45/19278)、0.29%(65/22279)和0.16%(31/19278),其工作质量在转型后有所提升,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4.399,P=0.000;x2=2046.724,=0.000;72—14.401,P=O.000;x2=39.218,P=O.000;x2=7.655,P=O.006);而转型前后的因症就诊率、涂阳患者占活动性患者的比率、确诊患者未进行痰检率分别为39.73%(8721/21948)和30.63%(5757/18794)、53.19%(11675/21948)和28.07%(5276/18794)、0.46%(100/21948)和1.17%(219/18794),其工作质量在转型后有所下滑,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75.286、1108.356、64.578,P值均=0.000)。而涂阳患者的初复治比例、2或3个月末痰检率、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率、涂阳患者2或3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新发涂阳患者治愈率、专报网占传染病网的患者比例、上年同期登记患者的转归信息完整率分别为5.34(9833/1842)和5.18(4421/854)、98.38%(21592/21948)和97.43%(18191/18671)、97.64%(21753/22279)和98.62%(19012/19278)、97.59%(11397/11678)和96.63%(5098/5276)、93.61%(10313/11017)和95.72%(4048/4229)、87.20%(21948/25171)和89.04%(18794/21107)、99.70%(22212/22279)和99.59%(19199/1927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462,P=0.497;x2=0.469,P=0.494;x2=0.512,P=0.474;x2=0.178,P=0.673;x2=0.740,P=0.390;x2=2.361,P=0.124;x2=0.006,P=0.937)。结论推行结核病防治新型服务体系后工作质量总体平稳提升,应对出现下滑的指标(因症就诊率、涂阳患者占活动性患者的比率、确诊患者未进行痰检率)给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综合预防 试点项目 组织改革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14年四川省登记结核病患者死亡特点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婷 何金戈 +4 位作者 张佩如 肖月 夏勇 王丹霞 李运葵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98-404,共7页
目的了解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052014年四川省结核病患者治疗队列死亡流行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以2005年i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中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所有四川省登记的649328例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结核病总死亡、因结... 目的了解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052014年四川省结核病患者治疗队列死亡流行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以2005年i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中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所有四川省登记的649328例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结核病总死亡、因结核病死亡和因非结核病死亡情况及三间分布、不同诊断和治疗特征患者因结核病死亡情况进行分析。不同年份间结核病患者病死率进行X2趋势检验,对不同诊断、治疗特征结核病患者病死率进行X2检验。P为双侧概率,检验水准a=0.05。结果四川省结核病患者总病死率从2005年的1.02%(630/61856)下降至2014年的0.93%(497/53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4.66,P=0.031)。其中,结核病病死率从0.42%(262/61856)下降至0.20%(109/53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39.02,P=0.000);非结核病病死率从0.59%(368/61856)上升至0.73%(388/53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47.59,P=0.000)。结核病总病死率男性(1.05%,4828/458249)高于女性(0.73%,1390/191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1.12,p=0.000);结核病病死率和非结核病病死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瞧l蚺分别为579.10和1538.33,P值均为0.000)。川中(1.21%,2406/198901)和川西地区(1.14%,887/78124)结核病患者总病死率高于川南(0.99%,1525/154052)和川东北(o.64%,1400/218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1.10,P=0.000);复治患者因结核病病死率(0.48%,307/64276)高于初治患者(0.29%,1681/585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72,P=0.000);重症患者因结核病病死率(0.57%,383/67683)高于非重症患者(o.28%,1605/581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4.03,P=O.000)。结论四川省结核病患者总病死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在川中、川西地区和老年人群中总病死率较高,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涂阳、复治和重症患者结核病病死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病死率 流行病学研究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0年四川省学生肺结核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肖月 夏岚 +3 位作者 夏勇 饶正远 李运葵 陈闯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777-783,共7页
目的:了解“十三五”期间四川省学生肺结核疫情流行特征,为优化学校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0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四川省统计年鉴》中有关学生肺结核疫情和人口的数据资料,... 目的:了解“十三五”期间四川省学生肺结核疫情流行特征,为优化学校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0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四川省统计年鉴》中有关学生肺结核疫情和人口的数据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地区、发现方式、就诊信息、诊断结果等,采用回顾性描述的方式分析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的三间分布、发现方式和就诊延迟情况。结果:2016-2020年四川省共报告肺结核患者253582例,其中学生肺结核患者19540例,占全省患者总数的7.71%,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由2016年的5.39%(2905/53865)上升至2020年的10.47%(4839/46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1030.301,P<0.01)。2016年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高峰为3、4月份[分别为16.97%(493/2905)、10.29%(299/2905)],2017年报告发病率高峰为3、12月份[分别为14.20%(493/3471)和11.67%(405/3471)],2018年和2019年报告发病率高峰为3、9月份[分别为15.56%(630/4049)、11.43%(463/4049)和14.43%(617/4276)、10.69%(457/4276)],2020年报告发病率高峰为5、8、9月份[分别为14.51%(702/4839)、10.99%(532/4839)和11.43%(553/4839)]。甘阿凉地区2020年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120.29/10万(2021/1680000),2016年为55.00/10万(801/1434000),上升了118.71%;非甘阿凉地区2020年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21.15/10万(2818/13326000),2016年为16.33/10万(2104/12888000),上升了29.60%。15岁及以下学生患者比例逐年上升,由2016年的17.93%(441/2459)上升至2020年的28.77%(1272/4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120,P<0.01);彝族和藏族的学生患者比例逐年上升,由2016年的20.01%(492/2459)上升至2020年的41.09%(1817/4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671,P<0.01);健康体检发现的学生患者比例逐年上升,由2016年的5.77%(142/2459)上升至2020年的8.25%(365/4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34,P<0.01);病原学阳性的学生患者比例逐年上升,由2016年的14.76%(363/2459)上升至2020年的34.31%(1517/4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482,P<0.01)。学生患者就诊延迟率为53.50%(9060/16936),就诊延迟时间中位数为16 d。结论:2016-2020年四川省学生肺结核疫情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彝族和藏族聚集的甘阿凉地区疫情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学生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强制隔离戒毒所内符合条件的HIV感染与AIDS患者开展结核病预防性治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何金戈 周林 +5 位作者 刘二勇 李婷 常壤丹 谢兴文 李运葵 吴建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043-1046,共4页
目的评价对强制隔离戒毒所(简称“强戒所”)内符合条件的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开展结核病预防性治疗的效果。方法采取典型调查的方法,选择四川省资阳市某强戒所为研究现场。建立省、市、县三级CDC结核病、艾滋病防治所与强戒所医院的... 目的评价对强制隔离戒毒所(简称“强戒所”)内符合条件的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开展结核病预防性治疗的效果。方法采取典型调查的方法,选择四川省资阳市某强戒所为研究现场。建立省、市、县三级CDC结核病、艾滋病防治所与强戒所医院的机构间协调沟通和技术保障机制,强化培训与健康宣传,对强戒所集中管理的553例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集中进行结核病筛查工作,同时采用结核病可疑症状问卷,以及进行胸部X线摄影、痰涂片、肝。肾功能和血常规检查,排除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后,对肝肾功能正常并知情同意的305例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实施直接面视下服用异烟肼6个月的预防性治疗,并在服药过程的第1、2、4、6个月及完成治疗的第6、12个月对服药者进行了定期随访。由省级专家组负责质量控制,对所有异常胸片、痰涂片结果进行复核,并对随访过程进行工作督导。结果553例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中,确诊活动性结核病患者23例,结核病患者检出率为4.2%(23/553);肝肾功能异常者43例(7.8%,43/553),近期将结束强制戒毒不能完成6个月治疗疗程者89例(16.I%,89/553)。符合结核病预防性治疗的398例HⅣ感染者与AIDS患者中,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93例(23.4%,93/398),实际进行结核病预防性治疗者305例(76.6%,305/398);实施直接面视下进行异烟肼预防性治疗,完成6个月服药者297例,治疗完成率达到97.4%(297/305),服药依从性较好;随访中因不良反应退出服药者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8/305);预防性治疗后第6、12个月时的随访未出现新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结论强制隔离戒毒所内对符合条件的HIV感染与AIDS患者进行结核病预防性治疗的效果良好,并且具备可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药物疗法 HIV感染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15年四川省彝区与非彝区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京 李婷 +3 位作者 逯嘉 李运葵 夏勇 何金戈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318-1323,共6页
目的分析地处四川省彝区与非彝区的马边彝族自治县和沐川县2006-2015年登记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特征。方法2006-2015年《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马边彝族自治县登记肺结核患者1733例;沐川县登记肺结核患者1131例。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 目的分析地处四川省彝区与非彝区的马边彝族自治县和沐川县2006-2015年登记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特征。方法2006-2015年《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马边彝族自治县登记肺结核患者1733例;沐川县登记肺结核患者1131例。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两个县肺结核患者的构成及年龄、性别、民族、地区流行病学分布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6-2015年马边彝族自治县肺结核患者平均登记率为83.78/10万(1733/2068456),沐川县的肺结核患者平均登记率为43.84/10万(1131/2579967)。沐川县肺结核患者登记率从2006年的65.04/10万(167/256758)下降至2015年的12.52/10万(32/255650)(χ2趋势=125.15,P〈0.05);2006年马边彝族自治县肺结核患者登记率为96.71/10万(181/187157),2015年肺结核患者登记率为98.86/10万(213/215449),10年间登记率波动不大。马边彝族自治县10年间肺结核男性患者平均登记率为109.19/10万(1170/1071486),高于女性[56.47/10万(563/99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48,P〈0.05)。沐川县10年间登记肺结核男性患者平均登记率为66.76/10万(915/1370503),高于女性[17.86/10万(216/1209 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0.73,P〈0.05)。2006-2015年马边彝族自治县登记肺结核患者的发病最高峰为30~岁组,占27.52%(477/1733),沐川县登记肺结核患者的发病最高峰为40~岁组,占19.98%(226/1131)。2006-2015年两地区登记的肺结核患者中,马边彝族自治县的彝族患者占84.25%(1460/1733),高于汉族患者[15.52%(269/1733)];沐川县的汉族患者占99.56%(1126/1131),马边彝族自治县和沐川县10年间不同民族登记肺结核患者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41.30和8785.64,P值均〈0.05)。2006-2015年马边彝族自治县农村肺结核患者占96.19%(1667/1733),高于城镇[3.81%(66/1733)];沐川县农村肺结核患者占78.87%(892/1131),高于城镇[21.13%(239/11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24.75和22.77,P值均〈0.05)。结论彝区结核病疫情较重,青中年男性、农村居民作为高危人群,将此类人群作为肺结核防治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登记 小地区分析 少数民族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主题) 彝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抗结核药品固定剂量复合剂在省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推广使用的实施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倪 黄飞 +16 位作者 竺丽梅 曾谊 张瑞梅 耿红 刘学法 郑建刚 宗佩兰 曾忠 李进岚 蔡翠 郭晓红 钟引 刘莉 谢艳 杜芳芳 周林 成诗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927-933,共7页
目的:评价在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中,省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推广使用抗结核药品固定剂量复合剂(FDC)使用的可行性。方法:按照典型抽样的方法,在全国选择5个省,每省一个省级和一个地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作为研究现场,采取观察性研究方法... 目的:评价在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中,省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推广使用抗结核药品固定剂量复合剂(FDC)使用的可行性。方法:按照典型抽样的方法,在全国选择5个省,每省一个省级和一个地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作为研究现场,采取观察性研究方法,对新诊断的利福平敏感或无耐药检测结果的肺结核患者,根据FDC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使用抗结核FDC患者的纳入和退组情况。结果:2021年4月1日至7月31日,10个机构登记新诊断的利福平敏感或无耐药检测结果的肺结核患者3558例,抗结核FDC使用率为71.9%(2559/3558),其中最高为94.5%(346/366),最低为45.6%(215/472);12.1%(431/3558)的患者因禁忌证未使用抗结核FDC,有禁忌证的患者占登记患者数的比例最高为43.9%(207/472),最低为2.3%(5/215)。使用抗结核FDC的患者中22.3%(571/2562)在疗程中途停止使用抗结核FDC,各机构中最高为44.8%(155/346),最低为3.6%(13/365);退组患者中54.5%(311/571)由于发生不良反应调整方案;各机构中发生不良反应退组的患者占使用抗结核FDC患者的比例,最高为27.2%(94/346),最低为0.3%(1/300);治疗第1个月的退组率为7.9%(203/2559),治疗第6个月的退组率为0.4%(8/1996),退组率随疗程呈明显下降趋势(χ^(2)_(趋势)=14.277,P<0.05)。结论:抗结核FDC适宜在省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使用,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是进一步提高抗结核FDC使用率和降低FDC中断治疗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药物疗法 可行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981例肺结核患者服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所致肝损伤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周林 王倪 +7 位作者 刘二勇 赖钰基 陈明亭 何金戈 耿红 张联英 袁艳丽 杨枢敏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56-259,共4页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服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致肝损伤的发生情况,为抗结核FDC在全国推广使用提供政策依据。方法20112012年,选择甘肃、河北、吉林、四川、山东五省,每省选1个地市作为研究现场。各研究现场2011年7月1日至2...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服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致肝损伤的发生情况,为抗结核FDC在全国推广使用提供政策依据。方法20112012年,选择甘肃、河北、吉林、四川、山东五省,每省选1个地市作为研究现场。各研究现场2011年7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新登记的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接受抗结核FDC治疗。共纳入患者5981例,用医学数据管理软件EpiData3.1录入患者个案信息,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分析患者肝损伤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及程度、肝损伤不良反应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异常一致性、肝损伤患者治疗方案调整方法等,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肝功能异常者占14.4%(862/5981),其中丙氨酸转氨酶异常者占2.4%(145/5981),总胆红素异常者占4.0%(241/5981),直接胆红素异常者占11.9%(714/5981)。中、重度肝损伤者占56.1%(484/862)。中、重度肝损伤发生在服药1个月内者占57.2%(277/484)。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临床症状者占10.3%(619/5981),将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临床症状者与肝功能异常者的率进行比较,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率(10.3%)与直接胆红素异常发生率(11.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382,P〉0.05),但与总胆红素异常(X2=14.3116,P〈0.05)和丙氨酸转氨酶异常(X2=19.4849,P〈0.0001)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重度肝损伤患者中23.1%(112/484例)改用散装抗结核药品替换FDC治疗。结论应用抗结核FDC治疗肺结核患者致肝损伤情况不可忽视,中、重度肝损伤患者应该改用散装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复方合剂 肝炎 中毒性 结核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