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四川省九县(区)主动发现与被动发现结核病患者特征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婷
何金戈
+7 位作者
李运葵
李京
肖月
王丹霞
禄嘉
夏勇
陈闯
吴建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214-1220,共7页
目的 分析四川省9个县(区)主动筛查发现和常规被动发现在肺结核患者发现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通过对2012—2016年四川省9个县(区)的抽样乡镇开展结核病主动筛查工作,收集主动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以下称“主动发现”)及2012—...
目的 分析四川省9个县(区)主动筛查发现和常规被动发现在肺结核患者发现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通过对2012—2016年四川省9个县(区)的抽样乡镇开展结核病主动筛查工作,收集主动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以下称“主动发现”)及2012—2016年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上述9个县(区)的抽样乡镇常规被动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资料(“患者来源”为因症就诊、因症推荐、转诊和追踪),分析两者在社会人口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差异。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5年来主动发现方式共检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72例,检出率为498.87/10万(272/54523),其中71例无症状者(26.10%,71/272);被动发现方式在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868例,2014—2016年的登记率为67.04/10万(347/517584)、78.36/10万(374/472596)、63.76/10万(300/470504),各年度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总体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i^2_{趋势}$=0.288,P=0.591)。主动发现患者平均年龄[(56.76±16.64)岁]高于被动发现的1868例肺结核患者平均年龄[(44.70±18.38)岁](U=158318.500,P=0.000)。主动发现患者中年龄分布≥60岁者(52.57%,143/272)和所在地为农村的患者(80.51%,219/272)明显高于被动发现中≥60岁(25.37%,474/1868)和农村患者(45.88%,857/186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9.831、113.941,P值均为0.000)。主动发现患者中涂阳患者(19.12%,52/272)、空洞患者(11.03%,30/272)明显低于被动发现患者中的比例(分别为31.16%,582/1868;24.68%,461/186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3.311、25.020,P值均为0.000)。5年间9个县(区)主、被动发现患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00,P=0.000),农村调查点的被动发现患者构成比(79.65%,857/1076)明显低于城镇调查点(95.02%,1011/1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941,P=0.000)。结论 主动发现策略可作为被动发现策略的有益补充,对于促进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特别对农村地区和≥60岁老年人群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
流行病学
多相筛查
诊室就医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省九县(区)主动发现与被动发现结核病患者特征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婷
何金戈
李运葵
李京
肖月
王丹霞
禄嘉
夏勇
陈闯
吴建林
机构
四川省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结核病
预防
控制
所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办公室
出处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214-1220,共7页
文摘
目的 分析四川省9个县(区)主动筛查发现和常规被动发现在肺结核患者发现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通过对2012—2016年四川省9个县(区)的抽样乡镇开展结核病主动筛查工作,收集主动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以下称“主动发现”)及2012—2016年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上述9个县(区)的抽样乡镇常规被动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资料(“患者来源”为因症就诊、因症推荐、转诊和追踪),分析两者在社会人口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差异。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5年来主动发现方式共检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72例,检出率为498.87/10万(272/54523),其中71例无症状者(26.10%,71/272);被动发现方式在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868例,2014—2016年的登记率为67.04/10万(347/517584)、78.36/10万(374/472596)、63.76/10万(300/470504),各年度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总体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i^2_{趋势}$=0.288,P=0.591)。主动发现患者平均年龄[(56.76±16.64)岁]高于被动发现的1868例肺结核患者平均年龄[(44.70±18.38)岁](U=158318.500,P=0.000)。主动发现患者中年龄分布≥60岁者(52.57%,143/272)和所在地为农村的患者(80.51%,219/272)明显高于被动发现中≥60岁(25.37%,474/1868)和农村患者(45.88%,857/186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9.831、113.941,P值均为0.000)。主动发现患者中涂阳患者(19.12%,52/272)、空洞患者(11.03%,30/272)明显低于被动发现患者中的比例(分别为31.16%,582/1868;24.68%,461/186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3.311、25.020,P值均为0.000)。5年间9个县(区)主、被动发现患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00,P=0.000),农村调查点的被动发现患者构成比(79.65%,857/1076)明显低于城镇调查点(95.02%,1011/1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941,P=0.000)。结论 主动发现策略可作为被动发现策略的有益补充,对于促进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特别对农村地区和≥60岁老年人群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结核
肺
流行病学
多相筛查
诊室就医
对比研究
Keywords
Tuberculosis
pulmonary
Epidemiology
Multiphasic screening
Office visits
Comparative study
分类号
R181.3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四川省九县(区)主动发现与被动发现结核病患者特征的对比分析
李婷
何金戈
李运葵
李京
肖月
王丹霞
禄嘉
夏勇
陈闯
吴建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