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孜州动物炭疽病流行及防控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庆 计慧姝 +4 位作者 李劲 廖昆 余劲 泽仁拥忠 张璐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第10期59-62,共4页
甘孜藏族自治州动物炭疽疫情常年发生,近些年发病频率和疫情数虽有所下降,但炭疽历史疫点较多,牲畜众多且分散,仍有局部地区零星散发可能性较大,不仅威胁农牧民群众健康,也严重影响该州畜牧业的持续发展。该文分析了1951—2018年甘孜州... 甘孜藏族自治州动物炭疽疫情常年发生,近些年发病频率和疫情数虽有所下降,但炭疽历史疫点较多,牲畜众多且分散,仍有局部地区零星散发可能性较大,不仅威胁农牧民群众健康,也严重影响该州畜牧业的持续发展。该文分析了1951—2018年甘孜州动物炭疽病的流行动态、流行特征,回顾防控现状,探讨了开展防治工作面临的各项挑战,提出防控对策和措施,以期为今后防控炭疽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孜州 炭疽 流行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鼢鼠肠道菌群的组成、功能与川西高寒草地环境适应性的探讨
2
作者 拉毛草 王钰 +6 位作者 何志强 王康 根呷羊批 牛培莉 王婉 刘海金 周俗 《草学》 2025年第2期62-69,共8页
为明确高原鼢鼠肠道菌群对川西高寒草地土壤环境的响应机制,本研究采用OTU聚类、物种分类学和dbRDA,对若尔盖和红原两地高原鼢鼠的肠道菌群组成进行全面分类和功能注释。结果表明:高原鼢鼠的g unclassified Coriobacteriaceae、g Saccha... 为明确高原鼢鼠肠道菌群对川西高寒草地土壤环境的响应机制,本研究采用OTU聚类、物种分类学和dbRDA,对若尔盖和红原两地高原鼢鼠的肠道菌群组成进行全面分类和功能注释。结果表明:高原鼢鼠的g unclassified Coriobacteriaceae、g Saccharibacteria genera incertae sedis和g Lactobacillus的丰度占比较高;FAPROTAX菌群功能预测分析发现只存在Sulfate respiration。高原鼢鼠的肠道微生物中,Firmicutes占比最大,其次是Bacteroidetes;根据环境因子与肠道菌群的排序相关性可知土壤容重和土壤紧实度与高原鼢鼠肠道菌群显著相关(P<0.05),环境因子排序回归PCoA分析得出,环境因子中土壤容重(BD)和土壤紧实度(SC)显著影响高原鼢鼠肠道菌群(P=0.01)。高原鼢鼠的肠道菌群中,Firmicutes丰度大于Bacteroidetes。综上所述,高原鼢鼠肠道菌群丰度与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鼢鼠 肠道菌群 功能预测 环境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孜州牦牛源A群轮状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朝辉 泽仁拥忠 汤承 《草学》 2020年第5期61-67,共7页
本实验的目的是分离甘孜州牦牛源A群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 A,BRVA)并调查其基因型。将BRVA阳性牦牛粪便样本接种于MA-104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和RT-PCR进行病毒的鉴定,并扩增分离毒株VP4和VP7基因片段,测序确定其基因型。结果显示:... 本实验的目的是分离甘孜州牦牛源A群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 A,BRVA)并调查其基因型。将BRVA阳性牦牛粪便样本接种于MA-104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和RT-PCR进行病毒的鉴定,并扩增分离毒株VP4和VP7基因片段,测序确定其基因型。结果显示:6份样本盲传至第3代后均出现了细胞病变,连续传至7代后细胞病变稳定,表现为细胞圆缩,细胞大面积脱落;间接免疫荧光和RT-PCR鉴定结果显示成功分离到6株牦牛源BRVA。6株病毒的G型均为G6型,其中3个毒株的P型为P[1]型,另外3株未能确定P型。本研究为甘孜州牦牛BRVA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其防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牛A群轮状病毒 分离鉴定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流行特点及防控 被引量:2
4
作者 潘瑶 陈和强 +2 位作者 蓝岚 李友英 杨丹娇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第3期58-59,共2页
小反刍兽疫从2017年在我国西藏首次发现,之后我国多个省市出现PPR疫情.本文就近几年我国小反刍兽疫流行特点及防控进行整理分析.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PPR疫情 流行特点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甘孜州牦牛包虫病免疫效果的再评估 被引量:2
5
作者 计慧姝 朱庆 +4 位作者 四郎巴姆 张俊杰 陈和强 杨怀珍 泽仁拥忠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第6期33-34,共2页
为比较2017年和2021年甘孜州地区牦牛免疫羊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Eg95的效果和安全性,本研究对甘孜州三个县共1244头健康成年牦牛在首免后间隔28 d二免,二免后15 d统一采血并分离血清,应用牛包虫病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Eg95特异... 为比较2017年和2021年甘孜州地区牦牛免疫羊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Eg95的效果和安全性,本研究对甘孜州三个县共1244头健康成年牦牛在首免后间隔28 d二免,二免后15 d统一采血并分离血清,应用牛包虫病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Eg95特异性免疫抗体。结果得出:牦牛免疫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Eg95的效果稳定,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Eg95 牦牛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在中国牦牛及其肉奶制品中的分布与遗传规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杨 李丽 +5 位作者 王新 杨怀珍 计慧姝 斯高让 泽让卓玛 阿继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9期93-94,共2页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是一种潜在危害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的致病菌。在中国的牦牛养殖业中存在潜在的食源污染风险。不同疫情报道、肠内菌群多样性研究以及地理和季节性变化的分析揭示了牦牛体内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的分布情况。通过深入了...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是一种潜在危害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的致病菌。在中国的牦牛养殖业中存在潜在的食源污染风险。不同疫情报道、肠内菌群多样性研究以及地理和季节性变化的分析揭示了牦牛体内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的分布情况。通过深入了解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的风险,为制定更有效的食品安全措施提供了依据,以期为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在中国牦牛及其肉奶制品中的分布与遗传规律的全面洞察,从而促进食品安全的改进和保护公众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 牦牛 奶制品 遗传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动物园大鲵生存水体检测研究
7
作者 王晓佳 计慧姝 欧洁 《养殖与饲料》 2022年第6期14-18,共5页
[目的]获得一套适合重庆本地的大鲵饲养水体条件,以降低动物园护养大鲵的死亡率。[方法]对重庆市动物园大鲵的饲养水体进行水质、细菌分布情况等检测分析。[结果]重庆市动物园大鲵生存水体优势菌群为单胞菌菌属和柠檬酸杆菌菌属,水体中... [目的]获得一套适合重庆本地的大鲵饲养水体条件,以降低动物园护养大鲵的死亡率。[方法]对重庆市动物园大鲵的饲养水体进行水质、细菌分布情况等检测分析。[结果]重庆市动物园大鲵生存水体优势菌群为单胞菌菌属和柠檬酸杆菌菌属,水体中细菌耐药性强,水体水质富营养化较为严重。[结论]重庆市动物园的饲养水体需要进行去营养化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生存水环境 水质 富营养化 动物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BCoV纤突蛋白及其对小鼠的免疫原性 被引量:4
8
作者 喻琦胜 朱庆 +6 位作者 周群 宋鑫 张家祺 陈涛云 徐林 张朝辉 张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0-648,共9页
旨在为表达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的纤突蛋白(S蛋白),并评价其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后的免疫效果。本研究以BCoV/SWUN/HXD-4/2021株的全长S基因为模板,针对昆虫细胞进行密码子优化和合成,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Dual-S,与DH1... 旨在为表达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的纤突蛋白(S蛋白),并评价其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后的免疫效果。本研究以BCoV/SWUN/HXD-4/2021株的全长S基因为模板,针对昆虫细胞进行密码子优化和合成,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Dual-S,与DH10Bac同源重组后转染昆虫细胞收获重组杆状病毒rpFastBac-S,利用基因组PCR、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其进行鉴定,测定杆状病毒滴度。优化和筛选感染剂量对蛋白表达的影响,超速离心纯化蛋白,免疫小鼠和评估其免疫效果。结果显示:优化后全长4108 bp的BCoV S基因CAI(密码子适应指数)从0.39调整为0.87,平均GC含量从35.8%调整为50.6%。经双酶切、PCR验证,重组质粒与重组杆粒均构建成功。用5μg重组杆粒Bacmid-S转染Sf9细胞并传代至第四代后细胞病变趋于稳定,感染杆状病毒约20 h后产生典型病变,收获重组杆状病毒进行鉴定。PCR电泳结果显示重组杆粒携带S目的蛋白基因;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试验组观察到特异性绿色荧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杆状病毒rpFastBac-S所表达的蛋白为S目的蛋白,目的条带位于250 ku左右,感染剂量MOI=0.5时蛋白表达量最高。将50μg蛋白、20μg CpG免疫增强剂与等体积MF59佐剂充分混合乳化后,肌肉注射免疫小鼠,间接ELISA试验结果显示,小鼠免疫蛋白后产生了IgG特异性抗体,且抗体水平高于佐剂对照组(P<0.001),最高抗体效价达1∶12800;微量中和试验结果显示,小鼠血清中和效价最高达1∶224,试验组中和效价平均值高于灭活病毒组,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了牛冠状病毒S蛋白,并对S蛋白免疫保护效果做了进一步评价,为后续牛冠状病毒疫苗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 S蛋白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防治
9
作者 肖海月 程川 +2 位作者 蓝岚 陈和强 吴建平 《四川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54-54,57,共2页
牦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也称坏死性鼻炎或红鼻子病,该病是病毒导致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1临床症状1.1呼吸道型呼吸道型一般温度较低的月份会出现。牦牛突然发病,初期体温高达40~42℃,黏膜充血,精神不振、厌食等。病情加重后牦... 牦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也称坏死性鼻炎或红鼻子病,该病是病毒导致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1临床症状1.1呼吸道型呼吸道型一般温度较低的月份会出现。牦牛突然发病,初期体温高达40~42℃,黏膜充血,精神不振、厌食等。病情加重后牦牛咳嗽,呼吸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性传染病 呼吸困难 传染性鼻气管炎 坏死性 牦牛 临床症状 黏膜充血 厌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地区藏猪戊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和遗传演化分析
10
作者 曹慧 杨丹娇 +4 位作者 张敏 李平 张朝辉 汤承 张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99-2608,共10页
旨在调查四川地区藏猪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的流行情况和遗传演化,作者用RT-PCR法对2018—2020年采集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自治州的22个藏猪场332份藏猪粪便样本进行HEV检测,并对阳性样本进行基因分型。RT-... 旨在调查四川地区藏猪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的流行情况和遗传演化,作者用RT-PCR法对2018—2020年采集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自治州的22个藏猪场332份藏猪粪便样本进行HEV检测,并对阳性样本进行基因分型。RT-PCR检测结果表明HEV核酸阳性率为20.48%(68/332,95%CI=16.3%~25.2%),22个规模藏猪场中HEV猪场阳性率为77.27%(17/22,95%CI=54.6%~92.2%),健康样本阳性率为2.86%(3/105,95%CI=0.6%~8.1%),腹泻样本阳性率为28.63%(65/227,95%CI=22.8%~35.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所有阳性株均为G4型。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地区流行毒株的演化过程,以贝叶斯进化分析软件进行分歧时间估算,结果表明,藏猪流行毒株的分歧时间最早为1999年,最晚为2016年。并分别从每年的样本中挑选1份阳性样本得到全基因组序列,核酸序列相似性为89.5%~93.1%。通过对3条全基因组重组分析发现SWU/301/2019存在重组现象,SWU/301/2019重组区域位于ORF1的3746—4655 bp。本研究首次对四川地区藏猪源HEV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四川藏猪中存在一定程度的HEV感染,为四川地区对藏猪感染HEV的防治以及深入研究四川藏猪源HEV遗传变异及生物学特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藏猪 戊型肝炎病毒 基因组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解没食子酸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朝辉 冉艾 岳华 《四川畜牧兽医》 2020年第12期33-35,共3页
本试验目的是对四川甘孜州某地区的病死牦牛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将无菌采集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组织接种于绵羊血琼脂平板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并进行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致病性试验及耐药性测定。结果显示:4个组织... 本试验目的是对四川甘孜州某地区的病死牦牛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将无菌采集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组织接种于绵羊血琼脂平板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并进行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致病性试验及耐药性测定。结果显示:4个组织均分离到边缘光滑整齐、湿润、凸起的革兰氏阳性链球菌,经生化试验和16S rRNA序列分析证实为解没食子酸链球菌解没食子酸亚种;4株菌均对小白鼠有致病性,剖检见小鼠肠壁变薄,肠内有黄色黏液;分离菌株均对万古霉素、罗红霉素、红霉素、左氧氟沙星敏感,对青霉素、苯唑西林、氨苄西林、甲氧苄胺嘧啶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解没食子酸链球菌 解没食子酸亚种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蜱传病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2
作者 潘瑶 陈和强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第8期83-84,共2页
蜱是一种广泛寄生在脊椎动物体外的寄生虫,蜱叮咬宿主,不仅能使宿主血液流失,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蜱类在吸食宿主血液时能传播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螺旋体、原虫等200余种病原微生物[1]。因多数蜱必须寄生于不同宿主,且有些病原体可长... 蜱是一种广泛寄生在脊椎动物体外的寄生虫,蜱叮咬宿主,不仅能使宿主血液流失,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蜱类在吸食宿主血液时能传播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螺旋体、原虫等200余种病原微生物[1]。因多数蜱必须寄生于不同宿主,且有些病原体可长时间在蜱体内存在甚至可以传代,借此使得疾病的传播扩大,据研究表明世界约有10%的蜱类能够携带多种病原体,给畜牧养殖业带来很大严重危害[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养殖业 病原微生物 病原体 蜱叮咬 寄生虫 不同宿主 螺旋体 蜱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痘病的诊治 被引量:1
13
作者 格日来 哈什门克 +1 位作者 邓严平 李劲 《养殖与饲料》 2018年第7期65-66,共2页
本文从绵羊痘病的临床症状、流行特点、治疗方法和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预防绵羊痘病应遵循"早免疫、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坚持自繁自养,定期免疫接种羊痘弱毒疫苗,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关键词 绵羊 痘病 传染病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