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非道路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范武波 陈军辉 +8 位作者 李媛 姜涛 孙蜀 王刚 廖洪涛 蒋涛 吴锴 钱骏 叶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460-4468,共9页
根据调查收集到的2015年四川省工程机械、农业机械、铁路机车、船舶和民航飞机的保有量、活动水平等数据,采用"排放因子法"计算了非道路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分析了2015四川省非道路移动源的尾气污染排放特征,并建立了3km&... 根据调查收集到的2015年四川省工程机械、农业机械、铁路机车、船舶和民航飞机的保有量、活动水平等数据,采用"排放因子法"计算了非道路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分析了2015四川省非道路移动源的尾气污染排放特征,并建立了3km×3km的网格化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5年四川省非道路移动源排放的PM_(10)为1.38×10~4t,PM_(2.5)为1.25×10~4t,NO_x为1.83×10~5t,THC为2.98×10~4t,CO为1.21×10~5t.工程机械对污染物的贡献率相对较高,占比达到70%;其次为农业机械,对NO_x和PM的贡献占比分别达到15%.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的排放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而飞机、铁路机车和船舶的时间变化较不明显;而从空间分布来看,高排放源主要分布于成都平原地区和川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道路移动源 排放清单 时空分布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农村饮水安全现状与环境治理对策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文国 祝其丽 +2 位作者 张翔 周芸 胡启春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9-111,115,共4页
四川省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数占农村总人口的36%,其中因水质不安全人数最多,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地区,主要原因是饮用水源受到污染。针对四川省的农村饮水安全状况,对其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面源污染和内源污染等方面提... 四川省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数占农村总人口的36%,其中因水质不安全人数最多,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地区,主要原因是饮用水源受到污染。针对四川省的农村饮水安全状况,对其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面源污染和内源污染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环境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农村饮水安全 环境治理 水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清平地区磷矿废渣对水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施为光 杨菊仙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7年第2期21-24,共4页
调查了拟建清平水库周围磷矿所排废渣的情况,弄清了废渣堆放量及分布。绵远河4个断面连续5个月水质监测的数据表明了该地废渣降雨淋溶对河流水质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河流沉积物分析表明,由于受磷矿渣的影响,沉积物中Cd、Pb、P... 调查了拟建清平水库周围磷矿所排废渣的情况,弄清了废渣堆放量及分布。绵远河4个断面连续5个月水质监测的数据表明了该地废渣降雨淋溶对河流水质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河流沉积物分析表明,由于受磷矿渣的影响,沉积物中Cd、Pb、P、F超标严重,总磷含量平均高达9892mg/kg。若不控制磷矿废渣,新建的清平水库必将发生富营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废渣 河流 水库 水质 富营养化 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制鞋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成分谱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熊超 王继钦 +2 位作者 陈军辉 何敏 韩丽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0-434,451,共6页
为探究四川省制鞋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组分,通过现场采样的方法,对四川省整鞋制造、中大底制造、改性橡胶鞋底制造、橡胶鞋底制造、鞋跟制造以及鞋模制造6种制鞋类型企业排放的VOCs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制鞋行业的V... 为探究四川省制鞋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组分,通过现场采样的方法,对四川省整鞋制造、中大底制造、改性橡胶鞋底制造、橡胶鞋底制造、鞋跟制造以及鞋模制造6种制鞋类型企业排放的VOCs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制鞋行业的VOCs成分谱中,含氧化合物和烷烃含量最高。有组织VOCs排名前三的组分为丙酮、二氯甲烷、甲苯,质量分数分别为30.82%、16.04%、11.06%;无组织VOCs排名前三的组分为正戊烷、丙酮、2-甲基戊烷,质量分数分别为20.26%、17.10%、1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制鞋 成分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江油矩瓣尾囊草初步研究(三)抢救性迁地移植保护方案 被引量:1
5
作者 苏泽源 王金锡 +1 位作者 何兴金 徐伟 《四川林业科技》 2011年第5期40-42,66,共4页
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的目标就是要保护物种多样性和遗传潜力。 随着全球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环境危机,生态失调等,导致了物种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致使全球大量物种受到非正常灭绝的威胁。... 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的目标就是要保护物种多样性和遗传潜力。 随着全球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环境危机,生态失调等,导致了物种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致使全球大量物种受到非正常灭绝的威胁。据估计,目前全世界有50%的植物物种已受到灭绝的威胁,有专家估计,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到本世纪末,将有2/3的维管植物消失。长期的自然保护研究与实践表明:稀有濒危物种只有通过人类的帮助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迁地保护就是其中最主要最有效的的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瓣尾囊草 移植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地区天然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清单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韩丽 陈军辉 +3 位作者 吕晓彤 钱骏 叶宏 杨怡阁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3-209,共7页
基于光温控模型,利用四川地区植被分布数据、WRF模拟-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再分析气象数据、统计年鉴和文献等资料计算了2012年四川盆地区域9km×9km网格的天然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放清单。结果显示,研究区域BVOCs的排放... 基于光温控模型,利用四川地区植被分布数据、WRF模拟-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再分析气象数据、统计年鉴和文献等资料计算了2012年四川盆地区域9km×9km网格的天然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放清单。结果显示,研究区域BVOCs的排放总量为7.56×10~5 t,其中异戊二烯、单萜烯和其他BVOCs排放量依次为4.08×10~5、1.85×10~5、1.63×10~5 t。绵阳和广元的BVOCs排放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主要体现在异戊二烯的排放上),雅安、达州、巴中以及乐山排放量在2×10~4 t以上,成都、泸州、宜宾、南充以及德阳排放量在1×10~4 t以上,其余城市为1×10~4 t以下。BVOCs排放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四川盆地四周植被茂盛的区域排放强度较高,部分网格排放强度大于10t/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天然源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清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丘陵地区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水环境容量研究——以黄腊溪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18
7
作者 纪丁愈 王庆安 +2 位作者 佘红英 王东睿 张翔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年第4期81-84,共4页
以川中丘陵地区大英县隆盛镇黄腊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实测和调查数据,进行了水环境容量和面源污染物入河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黄腊溪8月~次年1月有3个月水质超标,TN总共需要削减19.36 t/a的入河量,而从月份上看8月份水质最差,则需... 以川中丘陵地区大英县隆盛镇黄腊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实测和调查数据,进行了水环境容量和面源污染物入河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黄腊溪8月~次年1月有3个月水质超标,TN总共需要削减19.36 t/a的入河量,而从月份上看8月份水质最差,则需要削减659.08 t/a、1.54 t/a、0.60 t/a的CODcr、TN和NH3-N量才能满足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最后针对污染特征提出了该流域水环境的防治建议,为改善农村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水环境容量 水质标准 川中丘陵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毛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方案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柳 田庆华 +1 位作者 王维 韦娅俪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36,共5页
分析了四川省毛河流域各类污染源分布状况及水质现状,采用一维稳态单组分水质模型、多宾斯-坎普稳态模型,引入水文数据、水质监测数据、环境统计数据、社会统计公报数据,以Excel作为数据平台,对毛河水环境进行了动态模拟,反演出主要污... 分析了四川省毛河流域各类污染源分布状况及水质现状,采用一维稳态单组分水质模型、多宾斯-坎普稳态模型,引入水文数据、水质监测数据、环境统计数据、社会统计公报数据,以Excel作为数据平台,对毛河水环境进行了动态模拟,反演出主要污染物降解系数。总结了毛河水环境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模拟计算了2种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实施后对毛河水质的影响,确定了毛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的重点以及制约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河 动态模拟 污染物降解系数 综合治理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应用地下水环评导则的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云祯 谭池 +1 位作者 彭道平 赵希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4期123-126,共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的实施弥补了我国现行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体系的不足,引起了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视。在对导则的项目分类、工作等级划分、环境现状调查、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等内容以及四川省...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的实施弥补了我国现行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体系的不足,引起了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视。在对导则的项目分类、工作等级划分、环境现状调查、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等内容以及四川省地下水资源进行了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四川省应用导则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工作等级划分 环境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江油距瓣尾囊草初步研究(二)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与群落学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金锡 何兴金 +2 位作者 徐伟 孟文凯 苏泽源 《四川林业科技》 2011年第4期28-32,39,共6页
本文从人文和科学的角度对距瓣尾囊草索本探源,采用DNA提取与基因测序技术、电子显微镜扫描技术、遥感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等现代最新技术和仪器设备等研究手段,进行全方位野外科学考察与室内科学研究,形成如下基本认识:(1)文献考证:对... 本文从人文和科学的角度对距瓣尾囊草索本探源,采用DNA提取与基因测序技术、电子显微镜扫描技术、遥感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等现代最新技术和仪器设备等研究手段,进行全方位野外科学考察与室内科学研究,形成如下基本认识:(1)文献考证:对首次采集人,洛克采集路线,采集经过,距瓣尾囊草的首次论文发表原件,中国命名以及再次发现等作了较为翔实系统的考证。(2)生物学特性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少见的夏枯型草本植物,肉质茎,叶片象银杏,花似兰草;秋季萌芽生长,冬季开花,春季结实,夏初进入休眠期;其花瓣和叶片随着季节变换,色调也在变化。生殖对策独特,种子成熟后,果柄弯曲伸缩在植株附近寻觅适宜的缝隙,横向开裂蓇葖果、实行播种。(3)严酷的生境条件:植株的根和茎牢牢扎在岩石缝隙里。矩瓣尾囊草生存的石灰岩类型稀缺,起源于泥盆纪。(4)基本清楚了种群的分布范围与数量:总数为2 026株,有4大种群,其中,最大的种群为北城乡大桑园种群,数量为1 529株,占总数的75.47%,其次是永胜乡项家沟种群,有322株,占15.89%,含增镇朝阳洞种群有96株,占4.74%,最小的种群为新春乡景台村种群,有79株,占3.90%。(5)编制了抢救性移植方案:根据科学考察对矩瓣尾囊草的生物生态学特征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对抢救性移植的目标任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落实了抢救性移植对象,抢救性移植季节,移植地点及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瓣尾囊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气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东峰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5-78,共4页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气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魏东峰(四川省环境保护科研院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汶川县西南部邛崃山脉东坡,岷江上游的映秀西侧。东经102°52′~103°24′北伟30°45′~31°25′...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气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魏东峰(四川省环境保护科研院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汶川县西南部邛崃山脉东坡,岷江上游的映秀西侧。东经102°52′~103°24′北伟30°45′~31°25′,东西横贯60km,南北跨越63km,总面积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龙自然保护区 大气环境现状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行业绿色信贷指南制定实践探讨
12
作者 刘新民 吕晓彤 胡颖铭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1,共4页
由于环境信息的不透明和评价标准的缺失,使得绿色信贷的执行效果受到了影响,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制定企业环境风险评价标准成为当务之急。2010年9月《四川省钒钛钢铁行业绿色信贷指南》发布,该《指南》构建了四川省钒钛钢铁行业贷款企业... 由于环境信息的不透明和评价标准的缺失,使得绿色信贷的执行效果受到了影响,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制定企业环境风险评价标准成为当务之急。2010年9月《四川省钒钛钢铁行业绿色信贷指南》发布,该《指南》构建了四川省钒钛钢铁行业贷款企业或项目在环境风险评估方面的评价方法,成为中国首部行业性绿色信贷指南。本文提出了要保证行业绿色信贷指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必须要做到的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指南 环境风险 评估 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邑县小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对策
13
作者 杨柳 黄静 《中国沼气》 2004年第4期51-53,共3页
本文针对目前大邑县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着重从管理层次上分析了小城镇建设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保护小城镇环境的主要对策措施。
关键词 大邑县 小城镇建设 环境保护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土壤中稀土元素的背景值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吉忠 廖激 +2 位作者 熊定国 颜婉珠 文玉芳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90-94,共5页
一、稀土元素的含量和分布 四川省土壤中稀上元素总量变化范围在85~261mg/kg,其含量分布具有集中性、对称性和均匀变动性的特征(图1),为标准的正态分布。全省土壤稀土总量平均值为157mg/kg,中位值为154mg/kg,与全国土壤、世界土壤中位... 一、稀土元素的含量和分布 四川省土壤中稀上元素总量变化范围在85~261mg/kg,其含量分布具有集中性、对称性和均匀变动性的特征(图1),为标准的正态分布。全省土壤稀土总量平均值为157mg/kg,中位值为154mg/kg,与全国土壤、世界土壤中位值及地壳平均丰度相比,大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稀土族 自然本底值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油菜地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玲玲 雍毅 郭卫广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期67-70,共4页
在四川省眉山市通过径流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行为下,地表径流中氮的流失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氨氮和总氮的流失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降低,氨氮的流失在总氮中所占比例较少,硝态氮为其主要的流失形式。氮素的施用量越高,其流失率越高... 在四川省眉山市通过径流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行为下,地表径流中氮的流失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氨氮和总氮的流失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降低,氨氮的流失在总氮中所占比例较少,硝态氮为其主要的流失形式。氮素的施用量越高,其流失率越高。全施用有机肥的处理比全施用化肥处理的流失率低0.4个百分点。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的平衡施肥能有效减少氨氮和总氮的流失,且保持较高的产量。全化肥施肥处理收获的油菜产量,比平衡施肥处理下收获的油菜产量高7.1%,比全有机肥处理下收获的油菜产量高10.6%。有机肥可起到非常关键的氮素缓释作用,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在保持高产的同时,可有效地减少养分的流失,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水体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氮素 径流 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ual MODFLOW的某化工厂地下水环境预测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阳 于茵 高程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8期88-92,95,共6页
指出了石油化工是高污染行业,由于污水的不合理排放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等,大量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系统,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基于此,应用Visual MODFLOW软件模拟了某化... 指出了石油化工是高污染行业,由于污水的不合理排放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等,大量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系统,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基于此,应用Visual MODFLOW软件模拟了某化工厂运营期可能产生的污染物在地下水环境中的溶质运移情况,并据此提出了防控措施,以期为我国化工行业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环境 数值模拟 溶质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菌剂偶联有机肥强化秸秆还田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明星 江慧 +3 位作者 李锐定 陶逸倩 李星 邱忠平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0-881,共12页
设置添加秸秆降解菌剂(MC)、有机肥(OF)、菌肥联用(MC+OF)和空白对照(CK) 4个处理,进行了为期120d的还田实验,分析不同处理对还田秸秆降解速度、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MC+OF处理的秸秆降解和腐殖化效果最佳.还田120d... 设置添加秸秆降解菌剂(MC)、有机肥(OF)、菌肥联用(MC+OF)和空白对照(CK) 4个处理,进行了为期120d的还田实验,分析不同处理对还田秸秆降解速度、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MC+OF处理的秸秆降解和腐殖化效果最佳.还田120d时,MC+OF组半纤维、纤维素、木质素降解率和秸秆失重率分别较其他处理高2.87%~11.78%、3.20%~10.59%、6.00%~32.97%和9.49%~26.77%(P<0.05),腐殖质含量最高,达70.39g/kg;土壤总有机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分别较初始增加33.39%和62.00%,土壤总养分(氮磷钾)相对初始增加134.21mg/kg.此外,秸秆降解菌剂接种后其中的Aspergillus能够在秸秆还田过程中成为优势菌属,并诱导了Alcaligenes、Ensifer和Brevundimonas等具有木质纤维素降解功能的土著微生物显著富集;菌肥联用还提高土壤中蔗糖酶、脲酶和中性磷酸酶等碳、氮和磷转化的关键酶活力,降低了病理营养型真菌总量,提升了土壤品质.综上所述,MC+OF是解决还田秸秆降解难、资源循环受阻的有效手段,对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和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秸秆降解菌剂 有机肥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低积累玉米品种的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27
18
作者 伍钧 吴传星 +4 位作者 孟晓霞 杨刚 沈飞 李艳 张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60-2167,共8页
选择当地大面积推广的5个玉米品种:正红311(1)、成单30(2)、川单428(3)、隆单8(4)和川单418(5),种植于四川射洪县玉米示范区的7个试点,通过AMMI模型研究品种和环境交互效应对玉米籽粒积累重金属能力的影响,旨在获得对重金属吸收具有低... 选择当地大面积推广的5个玉米品种:正红311(1)、成单30(2)、川单428(3)、隆单8(4)和川单418(5),种植于四川射洪县玉米示范区的7个试点,通过AMMI模型研究品种和环境交互效应对玉米籽粒积累重金属能力的影响,旨在获得对重金属吸收具有低积累性和环境适应性较好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Cu的品种效应(SS,平方和)占总效应的77.6%,玉米籽粒低积累Cu的性状有很高的重现性;而As、Hg、Pb、Zn、Cr5种重金属元素品种与环境交互效应同品种、环境效应比较占主导作用,分别为63.4%、74.3%、50.3%、69.2%和57.5%。通过双标图分析,比较了不同玉米品种籽粒富集重金属能力的大小和稳定顺序。AMMI模型为研究品种×地点交互效应对作物积累重金属能力的影响和评价品种稳定性提供了较好的分析方法,对于低重金属积累品种的准确筛选和成功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重金属 低吸收 品种与环境 AMM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典型养殖区猪粪和饲料中重金属分布特征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杨柳 雍毅 +3 位作者 叶宏 吴怡 侯江 黄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9-103,115,共6页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饲料添加剂的广泛使用,畜禽粪便中重金属的污染控制和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四川省自贡市和阿坝州2个典型养殖密集区散户与规模化养殖场的猪粪及其饲料中重金属Cu...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饲料添加剂的广泛使用,畜禽粪便中重金属的污染控制和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四川省自贡市和阿坝州2个典型养殖密集区散户与规模化养殖场的猪粪及其饲料中重金属Cu、Zn、Pb、Cd、Cr、As含量的测定,结果发现:饲料中重金属总体水平不高,但Cu,As存在部分超标现象,最大含量分别超过国家饲料标准的29倍和4.7倍;对比有机肥料标准,猪粪残留重金属除Cu含量较高外,其余基本低于国标限值。此外,初步探讨了典型农业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与资源化所遇到重金属环境风险问题,这对评价畜禽粪污农牧结合综合利用及农村环境整治中可能存在环境风险有着积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饲料 重金属 污染特征 集约化养殖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RUSLE的拉萨河流域土壤侵蚀研究 被引量:48
20
作者 方广玲 香宝 +3 位作者 赵卫 谢强 刁兆岩 迟文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2,共7页
通过识别土壤侵蚀关键区域,为开展拉萨河流域生态治理与水土保持提供依据.研究将修正通用土壤侵蚀方程(RUSLE)与空间信息技术(GIS和RS)相结合,以2010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得到拉萨河流域土地利用图,结合流域数字高程模型、土壤类... 通过识别土壤侵蚀关键区域,为开展拉萨河流域生态治理与水土保持提供依据.研究将修正通用土壤侵蚀方程(RUSLE)与空间信息技术(GIS和RS)相结合,以2010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得到拉萨河流域土地利用图,结合流域数字高程模型、土壤类型分布、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多年降雨数据,计算得到RUSLE模型中各因子值的空间分布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栅格计算功能得到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情况.对拉萨河流域土壤侵蚀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年土壤侵蚀量为10 006.2万t/a,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 076.6 t/(km2·a),中度侵蚀面积比例达59.0%,强烈以上侵蚀面积很小,但侵蚀量占比为14.3%,呈大部分区域中度侵蚀、局部区域强烈和轻度侵蚀的特征,中度以上侵蚀分别有24.2%,20.5%和16.8%分布在墨竹工卡县、林周县和嘉黎县.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与地形、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表现出很大的相关性,坡度每增加1个等级,土壤侵蚀模数平均增加861.6 t/(km2·a),土壤侵蚀面积最大的为坡度15°~25°,其次为25°~35°;裸地、稀疏植被、旱地和草地的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7 949,5 621,2 816,2 505 t/(km2·a),中度以上侵蚀面积比例超过50%,其中稀疏植被和裸地均大于70%;植被覆盖度低于10%和10%~30%时,中度以上侵蚀面积比例分别为76.8%和90.5%,植被覆盖度高于60%时,中度以上侵蚀面积比例降低到28.3%.流域水土保持本底较好,但土壤侵蚀现状仍不容忽视,应对15°~25°坡度地区重点防治,同时防范陡坡地发生高强度侵蚀;对土壤侵蚀模数高的用地类型采取封育措施,促进自然修复,坡耕地采取增加地表覆盖、保护性耕作和间作套种等措施以提高水土保持功能;防止植被退化,结合综合运用林草措施和农业耕作措施提高植被覆盖度,达到防治土壤侵蚀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RUSLE 拉萨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