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酸化煤样孔隙特征研究
被引量:9
- 1
-
-
作者
熊建龙
王凯
杜全先
孟祥昌
郭兵兵
-
机构
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四川省煤矿瓦斯(煤层气)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召泸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云岭高速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河南工程学院
-
出处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2,共6页
-
基金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云交科教[2019]5号)
四川省煤田地质局2020年度科研项目(202006)。
-
文摘
为研究酸化作用后煤体的孔隙结构特征,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和X射线衍射实验方法,测试了高阶煤自然煤样和酸化煤样的孔隙结构和矿物含量,并根据分形理论对比研究了2种煤样孔隙的分形维数,探讨了酸化作用原理。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煤样和酸化煤样中微孔和过渡孔都占较大的比例;煤样酸化后,其孔隙率增大,最小孔径和最大孔径都变大;酸化作用能促使孔隙体积增大,增加的孔隙类型不确定;2种煤样中大孔孔隙结构具有分形特征,酸化后煤样大孔孔隙的分形维数增大;酸化后煤样矿物含量减少,导致孔隙结构发生变化。
-
关键词
煤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
酸化作用
孔隙结构
分形维数
-
Keywords
coal
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echnology
acidification
pore structure
fractal dimension
-
分类号
TD712.6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TQ531.1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