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煤层高压气水混压技术及其有效影响半径测试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鹏远
朱传杰
+3 位作者
伍厚荣
成艳英
李连云
刘谦
《中国煤炭》
2020年第10期60-66,共7页
针对现在煤层纳米级孔隙内瓦斯抽采率低的难题,研发了煤层高压气水混压技术,给出了其高压气水混压的技术原理,即依靠高吸附能力的水分置换出甲烷,再注入高压空气驱替孔裂隙中的水分解除“水锁”效应。在川煤绿水洞煤矿开展了初步现场试...
针对现在煤层纳米级孔隙内瓦斯抽采率低的难题,研发了煤层高压气水混压技术,给出了其高压气水混压的技术原理,即依靠高吸附能力的水分置换出甲烷,再注入高压空气驱替孔裂隙中的水分解除“水锁”效应。在川煤绿水洞煤矿开展了初步现场试验,施工3组气水混注考察钻孔,取样分析了采取技术措施后的残余瓦斯含量在1.76~6.75 m3/t之间(除去一个异常点的含量为10.51 m3/t),通过与原始瓦斯含量(9.02 m3/t)对比,最终确定其气水混注有效影响半径最大可以达到4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高压气水混压技术
有效影响半径
瓦斯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层高压气水混压技术及其有效影响半径测试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鹏远
朱传杰
伍厚荣
成艳英
李连云
刘谦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瓦斯与防灭火研究所
龙岩学院资源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煤炭》
2020年第10期60-66,共7页
文摘
针对现在煤层纳米级孔隙内瓦斯抽采率低的难题,研发了煤层高压气水混压技术,给出了其高压气水混压的技术原理,即依靠高吸附能力的水分置换出甲烷,再注入高压空气驱替孔裂隙中的水分解除“水锁”效应。在川煤绿水洞煤矿开展了初步现场试验,施工3组气水混注考察钻孔,取样分析了采取技术措施后的残余瓦斯含量在1.76~6.75 m3/t之间(除去一个异常点的含量为10.51 m3/t),通过与原始瓦斯含量(9.02 m3/t)对比,最终确定其气水混注有效影响半径最大可以达到48 m。
关键词
瓦斯抽采
高压气水混压技术
有效影响半径
瓦斯含量
Keywords
gas drainage
high pressure gas-water mixed pressure technology
effective influence radius
gas content
分类号
TD71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煤层高压气水混压技术及其有效影响半径测试研究
赵鹏远
朱传杰
伍厚荣
成艳英
李连云
刘谦
《中国煤炭》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