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现代化基层消防安全治理体系的实践与探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硕 潘黎 柳剑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8-281,共4页
随着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纵深推进以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安全保障要素有了新期盼、新需求。本文从衔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要求着手,立足四川省... 随着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纵深推进以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安全保障要素有了新期盼、新需求。本文从衔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要求着手,立足四川省情,辩证分析基层消防安全工作现状,对标客观存在的问题短板,从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充实消防力量、改善消防基础、丰富治理措施、改进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构建现代化基层消防安全治理体系的工作对策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现代化治理体系 消防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坡度地铁区间隧道固移结合火灾烟气控制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陈政全 张玉春 +1 位作者 李涛 路欣欣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7-642,共6页
地铁长坡度区间隧道火灾面临人员疏散困难、排烟效率低、救援难度大等问题。依托龙泉山隧道工程,基于FDS进行分段建模,通过分析移动风机与列车距离D和风机轴心高度H,研究了固移结合的协同烟气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通风条件下,列车底部10.... 地铁长坡度区间隧道火灾面临人员疏散困难、排烟效率低、救援难度大等问题。依托龙泉山隧道工程,基于FDS进行分段建模,通过分析移动风机与列车距离D和风机轴心高度H,研究了固移结合的协同烟气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通风条件下,列车底部10.5 MW火灾的隧道顶棚最高温度不高于100℃;出风量为70 000 m3/h的移动风机能有效协同抑制烟气回流,相较于仅固定式机械通风,烟气回流长度最大能缩短189.2 m,在风向上游增加消防救援的安全空间;固移结合排烟时,隧道顶棚最高温度控制在76~79℃;隧道断面风速随H升高而增加,H=3.5 m时,断面平均风速为2.43 m/s;当D=100 m、H=3.5 m时,固移结合排烟的协同效果最稳定,为轨道交通救援装备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地铁火灾 长坡度区间隧道 移动风机 纵向通风 顶棚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绵竹九龙寺火灾蔓延原因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硕 孟祥敏 +1 位作者 朱磊 宋志刚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89-1491,共3页
分析四川绵竹九龙寺"12.10"火灾蔓延原因,对该寺3栋防火间距均超过12 m的木结构建筑发生火灾蔓延情况进行研究。通过现场勘查测定3栋建筑的布局情况和建筑尺寸,运用NFPA 80 A《建筑物外部防火推荐实施规程》分析了建筑间的必... 分析四川绵竹九龙寺"12.10"火灾蔓延原因,对该寺3栋防火间距均超过12 m的木结构建筑发生火灾蔓延情况进行研究。通过现场勘查测定3栋建筑的布局情况和建筑尺寸,运用NFPA 80 A《建筑物外部防火推荐实施规程》分析了建筑间的必要安全距离和发生火灾蔓延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当建筑的外墙、隔墙和楼板均采用木质材料,且外墙开洞率高、火灾荷载大时,在发生火灾后会形成很大的辐射面,产生的热辐射足以造成建筑间的火灾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建筑 防火间距 火灾蔓延 火灾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坡度条件存在隔离带燃料床地表火蔓延试验模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瀚文 高云骥 +3 位作者 陶浩文 张玉春 张颖 徐永波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97-2205,共9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斜坡条件下地表火势蔓延的特点和隔离带后的燃料引燃机制,开展了6种不同地形坡度(0°、10°、15°、20°、25°、30°)和5种不同隔离带宽度(5 cm、10 cm、20 cm、30 cm、40 cm)的地表火蔓延穿过... 为了更好地了解斜坡条件下地表火势蔓延的特点和隔离带后的燃料引燃机制,开展了6种不同地形坡度(0°、10°、15°、20°、25°、30°)和5种不同隔离带宽度(5 cm、10 cm、20 cm、30 cm、40 cm)的地表火蔓延穿过隔离带的火行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隔离带前地表火蔓延过程中,随着坡度增大,火焰由平坡时向已燃区偏倒逐渐过渡为向未燃燃料贴附,火蔓延速率、火焰长度和热流特征值均增大,火焰倾角减小。同时,在隔离带有效时,带后燃料表面温度和热流明显降低;而在隔离带失效时,带后燃料表面温度和热流与带前相比差异不大,且带后燃料温度按测点顺序依次升高。在坡度一定时,带后燃料表面温度和热流随隔离带宽度增大而减小;在隔离带宽度一定时,带后燃料表面温度和热流随坡度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地表火蔓延 地形坡度 隔离带 火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配送系统模型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滕红军 舒志乐 +1 位作者 张鑫 罗家伦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0-167,共8页
为合理选择应急物流配送中心地址,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基于地震灾害风险评价数据,通过ArcGIS平台形成Voronoi图,可视化表达地震应急准备分区方案并进行应急物流中心预选址;在考虑需求权重情况下,构建应急物流配送中心优化选址模型,通过LI... 为合理选择应急物流配送中心地址,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基于地震灾害风险评价数据,通过ArcGIS平台形成Voronoi图,可视化表达地震应急准备分区方案并进行应急物流中心预选址;在考虑需求权重情况下,构建应急物流配送中心优化选址模型,通过LINGO软件编程求解得出基于震灾应急准备分区的应急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案,并以A市为例,通过与传统行政区划建设方案进行对比,验证本文选址方案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选址优化模型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使服务里程总量减少31.39%,单位服务量提高30.61%,验证选址方案的配送效率与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应急物流 选址研究 P-中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火灾风险预测及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陈硕 范恒 周茂磊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55-657,共3页
介绍以循环神经网络为基础的火灾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从历史火灾警情、单位及建筑基础信息、消防设施状况、检查与隐患记录等相关数据中提取多维度特征,进行深度学习与模型训练。目前,该模型已在四川省绵阳市试点应用,每季度对绵阳市共... 介绍以循环神经网络为基础的火灾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从历史火灾警情、单位及建筑基础信息、消防设施状况、检查与隐患记录等相关数据中提取多维度特征,进行深度学习与模型训练。目前,该模型已在四川省绵阳市试点应用,每季度对绵阳市共4.1万家单位未来90天的火灾风险概率进行预测,并依据预测概率优化“双随机、一公开”单位抽取规则,引导监督人员靶向抽查火灾风险较高的单位。实测结果表明,模型有效提升了日常消防监督检查的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风险预测 循环神经网络 精准监管 消防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员密集地下空间应急疏散仿真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兰臻 董绍棠 +2 位作者 卡比力江·吾买尔 张道康 路欣欣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70-874,共5页
为了提高地下空间密集人群紧急疏散的科学性安全性,针对轨道交通与地下空间耦合发展的城市形态演化趋势,通过文献梳理与案例分析,开展疏散风险辨识与安全评估理论研究。并利用Anylogic平台,基于社会力模型和多主体建模方法,构建了某地... 为了提高地下空间密集人群紧急疏散的科学性安全性,针对轨道交通与地下空间耦合发展的城市形态演化趋势,通过文献梳理与案例分析,开展疏散风险辨识与安全评估理论研究。并利用Anylogic平台,基于社会力模型和多主体建模方法,构建了某地铁站仿真疏散模型,开展可视化仿真和对照组实验。在站内行人密集程度达到总数1800人时开始紧急疏散。实验结果表明,该站现有疏散设施基本满足6 min内安全疏散的规范要求,但存在行人异质性对疏散瓶颈形成的不利影响,而分区疏散策略有助于缓解瓶颈压力和降低拥堵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 人员疏散 仿真分析 应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电气接地故障引燃特性及痕迹特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高鹏 李洋 吕忠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99-1604,共6页
接地故障是引起电气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火灾调查中的难点问题。本文通过搭建低压电气接地故障试验平台,研究了两种不同形式接地故障的引燃特性,以及导线绝缘层和故障接触点在不同接地故障电流下的温升特性,分析了不同形式接地故障... 接地故障是引起电气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火灾调查中的难点问题。本文通过搭建低压电气接地故障试验平台,研究了两种不同形式接地故障的引燃特性,以及导线绝缘层和故障接触点在不同接地故障电流下的温升特性,分析了不同形式接地故障时空气开关动作特性、可燃物引燃特性及接地故障痕迹特征。研究结果可为接地故障电气火灾调查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故障 引燃特性 痕迹特征 电气火灾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外立体停车场氢泄漏扩散特性及危险性分析
9
作者 田苗 王伟 +3 位作者 晏明海 路欣欣 田世祥 张孝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5年第7期176-183,共8页
“双碳目标”助力氢燃料电池汽车(HFCV)产业发展,HFCV安全停放于室外立体停车场是规模化推广的关键,为此,搭建缩尺度实体试验平台,研究停车场封闭条件(封闭、半开放、开放)、泄漏位置、质量流量及孔径对氢气扩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双碳目标”助力氢燃料电池汽车(HFCV)产业发展,HFCV安全停放于室外立体停车场是规模化推广的关键,为此,搭建缩尺度实体试验平台,研究停车场封闭条件(封闭、半开放、开放)、泄漏位置、质量流量及孔径对氢气扩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停车场开放程度增加,泄漏源处氦气相关指标上升,如中央位置大孔径泄漏且流量为0.18 kg/s时,一至三层氦气最大体积分数依次为21.3%、27%、45.3%,对应氢气体积分数已远超爆炸下限,存在极高燃爆风险;泄漏质量流量增加,氦气体积分数和压力上升、安全风险增大,氦气的泄漏质量流量与体积分数、压力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同等开放程度下,角落易聚集且墙边扩散情况优于空旷地带,并且扩散过程受空间边界引导,呈现出非均匀的扩散态势;孔径越大,氦气泄漏速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立体停车场 氢燃料电池汽车(HFCV) 氢气泄漏扩散 扩散特性 封闭条件 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