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泸州市高粱漂浮育苗发展优势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1
1
作者 任健 李令 +3 位作者 张庆良 潘蒙 汪顺锋 胡玉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8期63-65,共3页
总结泸州市发展高粱漂浮育苗的优势,分析指出高粱漂浮育苗在泸州的应用效果,并就其应用前景进行探讨,以促进该技术在泸州地区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高粱 漂浮育苗 优势 前景 四川泸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市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
作者 宋其龙 朱建忠 +2 位作者 付宏 魏新琦 粱明清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第1期48-49,共2页
马铃薯是一种集粮食、蔬菜和饲料于一身的重要块茎类作物。它适应范围广,产量高,营养丰富,用途广泛,加工产品多,增值幅度大,且产业链长,产品科技含量高,被誉为"21世纪健康食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 产业现状 马铃薯 发展对策 泸州市 加工产品 块茎类作物 营养丰富 科技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市水稻机械化插秧的发展潜力与应用
3
作者 任健 朱建忠 +4 位作者 粱明清 夏万国 宋其龙 罗莹 魏新琦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6期19-21,共3页
机械化插秧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插秧效率、保证栽插密度、提高栽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节约化生产的有效措施。机械化插秧的关键技术环节是育秧,秧苗素质的好坏决定机插秧的成败,文章就如何育... 机械化插秧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插秧效率、保证栽插密度、提高栽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节约化生产的有效措施。机械化插秧的关键技术环节是育秧,秧苗素质的好坏决定机插秧的成败,文章就如何育好机插秧秧苗、提高秧苗素质进行了阐述,探讨了能使秧苗健壮、符合机插秧要求的播种密度,使机械化插秧在泸州市取得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水稻插秧 播种密度 发展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技术在泸州市粮食生产中的应用
4
作者 宋其龙 朱建忠 +3 位作者 黎秋刚 张世荣 魏新琦 易游人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9期220-221,223,共3页
在对泸州市粮食生产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水资源对粮食作物生长发育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了泸州市粮食生产应采用的主要节水技术措施。
关键词 节水技术 粮食生产 应用 四川泸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稳产水稻新品种泰两优086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运华 毛爱平 +4 位作者 朱建忠 吴厚谦 张乃洪 郭利平 刘兴平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4期185-186,共2页
泰两优086是泸州泰丰种业有限公司用自育不育系63-1S与自育恢复系泰R1086配组育成的弱感光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性好,稻米商品性好,米饭清香、食味好等特点。2014年6月通过广西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 泰两优086是泸州泰丰种业有限公司用自育不育系63-1S与自育恢复系泰R1086配组育成的弱感光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性好,稻米商品性好,米饭清香、食味好等特点。2014年6月通过广西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泰两优086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漂浮育苗技术的应用研究与推广 被引量:5
6
作者 罗莹 朱建忠 宋其龙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对高粱漂浮育苗技术中的保温棚制作、选用育苗盘、制作育苗池、营养配方与育苗基质、种子装盘播种、苗期管理等关键环节做了分析探讨。肯定了高粱漂浮育苗技术的优势与实践效果,提出了高粱漂浮育苗技术要点和推广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高粱 育苗技术 大棚 漂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糯高粱新品种引种试验 被引量:4
7
作者 任健 朱建忠 +5 位作者 宋其龙 梁明清 郭声楷 魏新琦 罗莹 夏万国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9期50-51,共2页
引进了多个杂交糯高粱新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泸糯8号、泸糯10号产量比常规高粱增产50%以上,出酒率提高0.6个百分点,适宜在川南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杂交糯高粱 新品种 引种试验 农艺性状 产量 出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1525”规范化带状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徐超 朱建忠 +5 位作者 付宏 刘志勇 邱忠全 刘春 罗莹 潘丽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10期183-185,共3页
在比较高粱宽窄行、等行距规范化带状栽培技术增产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1525"规范化带状种植技术,该技术实现大小春季不同作物两季增产,提高高粱种植效益。
关键词 高粱 1525 带状种植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糯8号一种两收吨粮攻关集成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任健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4期158-161,共4页
泸糯8号是四川省水稻高粱研究所培育的杂交高粱酿酒专用品种。该品种植株性状好,生育期适中,再生能力强,适合一种两收,季季高产;酿酒率高,酒质好,是酿造国家名酒的优质原料。川南泸州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腹地核心,是生产优... 泸糯8号是四川省水稻高粱研究所培育的杂交高粱酿酒专用品种。该品种植株性状好,生育期适中,再生能力强,适合一种两收,季季高产;酿酒率高,酒质好,是酿造国家名酒的优质原料。川南泸州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腹地核心,是生产优质酿酒高粱的最佳区域,中国名酒"泸州老窖"、"古蔺郎酒"、"宜宾五粮液"、"贵州茅台"集中分布在该区域,它们需要大量的优质酿酒专用高粱。为了满足酿酒企业的需求,作者通过杂交高粱"一种两收"吨粮攻关集成技术研究,形成了一套"一种两收"集成技术体系,实现了泸糯8号"一种两收"高产田块产量达到1 275.8 kg/亩,创川南历史最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糯8号 一种两收 吨粮攻关 集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浅丘地区冬洋芋发展潜力研究与应用
10
作者 任健 朱建忠 +3 位作者 宋其龙 梁明清 魏新琦 罗莹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5期206-207,225,共3页
川南浅丘地区温光资源丰富,适合种植冬洋芋,冬洋芋既是"菜篮子",又是"米袋子",既能为城镇居民提供优质新鲜蔬菜,缓解淡季蔬菜供求矛盾,增加农民收入,又能作为粮食,解决温饱问题,因此泸州冬洋芋发展潜力大。
关键词 冬洋芋 现状 发展 川南浅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特色水稻“罗沙稻”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
11
作者 徐超 朱建忠 +2 位作者 任健 魏新琦 宋其龙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8期196-199,共4页
"罗沙稻"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为保护和传承地方特色稻米资源,经多年试验研究,结合对原有"罗沙稻"、"罗沙贡米"人文和米质特性的历史追溯,筛选认定"滇屯502-7"为"罗沙稻"主推品种... "罗沙稻"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为保护和传承地方特色稻米资源,经多年试验研究,结合对原有"罗沙稻"、"罗沙贡米"人文和米质特性的历史追溯,筛选认定"滇屯502-7"为"罗沙稻"主推品种,该品种保持了"罗沙贡米"特有的米晶莹剔透,饭光亮、味香可口的风味特征,传承了"罗沙贡米"的生产历史。探明了"罗沙贡米"地理标志范围及其土壤养分特征,集成了旱育秧、适时早栽、合理密植与节肥等"罗沙一号"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形成了有机肥、绿色防控为主线的"罗沙贡米"水稻有机生产技术规程。利用DUS测试技术对"罗沙一号"在泸州生态条件下的典型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为"罗沙一号"提纯保纯奠定了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稻 创新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县推广水稻旱育秧技术的回顾与主要技术要点
12
作者 张运华 陈应平 +3 位作者 曾惠利 喻培军 毛爱平 朱建忠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3期148-149,共2页
泸县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进、推广水稻旱育秧技术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实践,形成并集成推广了"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模式,并在生产实践中取得显著增产成效,促进了水稻旱育秧技术在泸县的示范、推广。
关键词 中稻+再生稻 旱育秧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