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园土壤酸碱度和茶叶产出量的影响
1
作者
曾祥忠
钟习兵
+2 位作者
王剑忠
巫和义
李乐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4期107-109,共3页
为探究名山区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园土壤酸度及茶叶产量的影响,研究于2021年—2022年采用田间对比试验,设置6种施肥处理:农户传统施肥(CF)、茶园专用肥(SF)、新型肥料(NF)、生物炭基肥(BF)、专用肥+有机肥(SF+OM)、新型肥料+有机肥(NF+OM)...
为探究名山区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园土壤酸度及茶叶产量的影响,研究于2021年—2022年采用田间对比试验,设置6种施肥处理:农户传统施肥(CF)、茶园专用肥(SF)、新型肥料(NF)、生物炭基肥(BF)、专用肥+有机肥(SF+OM)、新型肥料+有机肥(NF+OM),对土壤pH值及茶叶产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SF及SF+OM处理提高了0~20 cm表层土壤和20~40 cm亚表层土壤pH值,而NF、BF、NF+OM对土壤酸度影响较小;所有施肥处理均较CF增产,其中SF、SF+OM、NF+OM在2022年增产效果明显。研究结论显示,茶园专用肥(SF)及其与有机肥复配(SF+OM)是提升土壤pH和茶叶产量的优选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山区
茶园
土壤酸碱度
茶叶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株距下氮肥减量配施运筹对机插杂交稻的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12
2
作者
王海月
张桥
+6 位作者
武云霞
严奉君
郭长春
孙永健
徐徽
杨志远
马均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7-456,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机插株距下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减量配施在水稻关键生育时期的运筹方式,为水稻机插秧配套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中迟熟杂交籼稻川谷优7329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在机插行距均为30 cm下,设株...
【目的】研究不同机插株距下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减量配施在水稻关键生育时期的运筹方式,为水稻机插秧配套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中迟熟杂交籼稻川谷优7329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在机插行距均为30 cm下,设株距16 cm、18 cm、20 cm;并设4种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运筹模式:1)基肥为96 kg/hm^2缓释氮肥和24 kg/hm^2常规氮肥,不施追肥;2)基肥施96 kg/hm^2缓释氮肥,追肥施24 kg/hm^2常规氮肥;3)基肥施96 kg/hm^2缓释氮肥和54 kg/hm^2常规氮肥,不施追肥;4)基肥为96 kg/hm^2缓释氮肥和24 kg/hm^2常规氮肥,追肥为30kg/hm^2常规氮肥;以不施氮肥为对照。【结果】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减量配施运筹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叶面积指数(LAI)、拔节-齐穗期光合势及产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减量配施运筹的效应明显高于机插株距。3种株距下,随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配施量及常规氮肥后移量的增加,机插杂交籼稻的LAI、拔节-齐穗期光合势、干物质积累量、净光合速率及产量均呈增加的趋势。株距为16 cm时,群体茎蘖数显著增大,形成的有效穗多,对养分的竞争性增强,光合特性减弱,未能形成大穗,虽然结实率高但每穗粒数较少,产量较低;株距为20cm,由于密度降低,群体茎蘖数显著减少,形成的有效穗少,后期对养分的吸收充足,光合特性增强,形成了足够的大穗,每穗实粒数显著增加,但结实率和千粒重较小,因此未能高产;而株距为18 cm时,在足够群体茎蘖数的基础上形成的有效穗较多,后期能有效吸收养分,光合特性增强,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增大。相关分析表明,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减量配施运筹和株距下,尤以齐穗-成熟期群体生长率、拔节-齐穗期光合势和齐穗期有效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相关性较高。【结论】株距为18 cm,96 kg/hm^2缓释氮肥和24 kg/hm^2常规氮肥作为基肥施用,30 kg/hm^2常规氮肥作为追肥在倒4叶期施用,能充分发挥本区域机插杂交籼稻的高产优势,提高光合物质生产,产量最高可达11 681.56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稻
株距
产量
氮肥配施运筹
光合物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园土壤酸碱度和茶叶产出量的影响
1
作者
曾祥忠
钟习兵
王剑忠
巫和义
李乐
机构
四川省
农业
科学院
农业
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农业农村局
四川省
凉山州
农业
农村
局
四川省
攀枝花市
农业
农村
局
四川省
农业
科学院遥感与数字
农业
研究所
出处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4期107-109,共3页
基金
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乡村产业振兴示范行动专项“名山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引领示范及转化”(2024ZSSFXD10)。
文摘
为探究名山区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园土壤酸度及茶叶产量的影响,研究于2021年—2022年采用田间对比试验,设置6种施肥处理:农户传统施肥(CF)、茶园专用肥(SF)、新型肥料(NF)、生物炭基肥(BF)、专用肥+有机肥(SF+OM)、新型肥料+有机肥(NF+OM),对土壤pH值及茶叶产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SF及SF+OM处理提高了0~20 cm表层土壤和20~40 cm亚表层土壤pH值,而NF、BF、NF+OM对土壤酸度影响较小;所有施肥处理均较CF增产,其中SF、SF+OM、NF+OM在2022年增产效果明显。研究结论显示,茶园专用肥(SF)及其与有机肥复配(SF+OM)是提升土壤pH和茶叶产量的优选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名山区
茶园
土壤酸碱度
茶叶产量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株距下氮肥减量配施运筹对机插杂交稻的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12
2
作者
王海月
张桥
武云霞
严奉君
郭长春
孙永健
徐徽
杨志远
马均
机构
四川
农业
大学水稻研究所/
农业
农村
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农业农村局
出处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7-456,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8YFD0301202)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6ZA0044)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支持经费资助
文摘
【目的】研究不同机插株距下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减量配施在水稻关键生育时期的运筹方式,为水稻机插秧配套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中迟熟杂交籼稻川谷优7329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在机插行距均为30 cm下,设株距16 cm、18 cm、20 cm;并设4种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运筹模式:1)基肥为96 kg/hm^2缓释氮肥和24 kg/hm^2常规氮肥,不施追肥;2)基肥施96 kg/hm^2缓释氮肥,追肥施24 kg/hm^2常规氮肥;3)基肥施96 kg/hm^2缓释氮肥和54 kg/hm^2常规氮肥,不施追肥;4)基肥为96 kg/hm^2缓释氮肥和24 kg/hm^2常规氮肥,追肥为30kg/hm^2常规氮肥;以不施氮肥为对照。【结果】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减量配施运筹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叶面积指数(LAI)、拔节-齐穗期光合势及产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减量配施运筹的效应明显高于机插株距。3种株距下,随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配施量及常规氮肥后移量的增加,机插杂交籼稻的LAI、拔节-齐穗期光合势、干物质积累量、净光合速率及产量均呈增加的趋势。株距为16 cm时,群体茎蘖数显著增大,形成的有效穗多,对养分的竞争性增强,光合特性减弱,未能形成大穗,虽然结实率高但每穗粒数较少,产量较低;株距为20cm,由于密度降低,群体茎蘖数显著减少,形成的有效穗少,后期对养分的吸收充足,光合特性增强,形成了足够的大穗,每穗实粒数显著增加,但结实率和千粒重较小,因此未能高产;而株距为18 cm时,在足够群体茎蘖数的基础上形成的有效穗较多,后期能有效吸收养分,光合特性增强,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增大。相关分析表明,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减量配施运筹和株距下,尤以齐穗-成熟期群体生长率、拔节-齐穗期光合势和齐穗期有效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相关性较高。【结论】株距为18 cm,96 kg/hm^2缓释氮肥和24 kg/hm^2常规氮肥作为基肥施用,30 kg/hm^2常规氮肥作为追肥在倒4叶期施用,能充分发挥本区域机插杂交籼稻的高产优势,提高光合物质生产,产量最高可达11 681.56 kg/hm^2。
关键词
机插稻
株距
产量
氮肥配施运筹
光合物质生产
Keywords
mechanically-transplanted rice
plant spacing
yield
N fertilizer allocation and applicati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S143.1 [农业科学—肥料学]
S511.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园土壤酸碱度和茶叶产出量的影响
曾祥忠
钟习兵
王剑忠
巫和义
李乐
《江西农业》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株距下氮肥减量配施运筹对机插杂交稻的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王海月
张桥
武云霞
严奉君
郭长春
孙永健
徐徽
杨志远
马均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